这是我们讲述的第639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移民哥,一个在越南工作了5年的90后。
5年前,我毕业3个月就选择外派来到越南,和所有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一样,我对自己和未来充满期待,想大展拳脚。可工作以后才知道,大学里英语优秀的我,在工作中连简单的术语都不能准确翻译,让台湾籍领导当场打头,并嘲笑我大学是怎么读的......
如今我已做到了管理岗位,再看身边和我当年一样的实习生,真的是五味杂陈。就像曾经我以倒数第一的成绩进入大学,又以年级前十毕业一样,人生有无限可能。
努力和上进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为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此生。

(今年在越南过生日,我在这里工作五年了)
1995年,我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城中村,爸爸是厨师,妈妈是家庭主妇,我是移民哥,还有一个小妹妹。爸爸的厨艺不错,所以我们家的生活和周围的同龄人相比算中等水平,但吃得绝对比其他家庭要好。
爸爸工作忙,对我疏于管教,而妈妈又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所以我一直处于散养的状态,学习上没下过功夫,成绩自然就一般般。
上高中以后,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在努力备战高考,我开始有点着急。一眨眼就到了高三,我才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想最后努力博一下。因为就剩下一年的时间,我就向高一届的学长请教他们的学习方法,然后复制。

(1996年我和表哥,刚会走就学会了沉思)
每天早上6点背单词,晚上放学回家吃了饭就睡觉,睡到十一、二点起来再开始学习,一直学到早上6点,因为觉得晚上安静,学习效率高。就这样颠倒黑白地刻苦了一年,我足足瘦了30斤,勉强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
从小学到高考,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我发现自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每次大考都不如小考考得好。也许我天生不适合考试吧,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
因为刚过分数线,就不能挑专业。那年这所大学只有英语专业没有招满,而我高考英语只有70多分,说实话我也不喜欢英语专业,可没得选。所以当学校给我打电话确认要不要去的时候,我很肯定地回答去,心里想:有学上总比没学上好吧。
进入大学才知道,选专业是一句话的事,可要学好不是容易的事,尤其还不是自己擅长和喜欢的。

(1999年我和表哥、表弟)
我以倒数第一的成绩进了班,入学第一堂英语课,老师用纯正的英语问我:“whats your name”?我听不懂。
因为他的发音和我中学接触的英语口语完全不同,我看身边的同学,以为老师问的是:“你喜欢什么水果”,于是回答“banana”,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从那以后我的大学英文名就变成了“banana”。
这件事让我很挫败,觉得自己的英语底子太差了,这个专业没法学。于是去找老师,想调换一个专业,当时可调的只有工商管理,老师耐心地给我解释,告诉我英语算一种技能,工商管理太空洞,他不建议我转专业。
老师的话让我很失望,回去考虑再三,只有一条路:只能下定决心从头学起。

(初中时期的我,不爱学习)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先从口语入门。我找了年级英语前三名,他们都是外省的同学,我问他们愿不愿意和我这个倒数第一组成一个英语小组,他们说愿意。
就这样,我们每天6:30-7:30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训练口语,按照雅思提问找话题写英语作文,然后背下来,等到小组交流的时间用英语交流,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的口语突飞猛进。
大一学校组织英语竞赛,我没有参赛资格,只能坐在旁边看别人辩论拿奖,可到了大二的时候,我主动申请参加英语竞赛,还获得了第3名。英语成绩的提高,让我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也喜欢上了这门专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专业120人,大三、大四我都拿到了奖学金。曾经我是移民哥,毕业的时候我的成绩是年级前十。

(2013年,我走进了大学校园,开启了追梦之旅的第一步)
2017年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了贵阳,抱着满腔热血应聘到一家国企做总经理助理,本以为可以在家乡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可谁曾想,自己的豪情壮志被国企的闲散和潜规则消耗殆尽。
每天的工作就是上传下达,翻译的文件也不多,上了一个月,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玩手机。在外人看来这个工作很安稳,工资也不低,可我觉得太闲了,甚至是无聊。
国企的老职工吹毛求疵,有时候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也会较真儿。比如一份文件需要同级别各部门负责人签字,他们会因为谁先签谁后签刁难你,我实在不想自己的青春浪费在这样勾心斗角的事情上,就萌生了换工作的念头。

(2015年在大学参加面试比赛)
于是我一边工作,一边在网上物色其他机会。后来我在贵阳面试了一家广州的公司,总部在越南,是一个台资企业。前后面试了三次,他们问我能否出国工作,我知道出国有风险,可还是想趁年轻试一试,于是把国企的工作辞了,10月3号飞往了越南。
以前只是听广东回来的人说,台湾老板既严厉又小气,对员工非常苛刻,我不以为然,毕竟没有亲身体验。来到越南和台湾领导相处以后,才正真见识到了老板的严厉、苛刻和精明。
应聘的时候,只知道公司是家具企业,等真正进入公司才知道,学校学得知识根本不够用。家具的专业术语特别多,自己什么都不会,如果留下就得从零开始学。大学毕业刚三个月,异国他乡又人生地不熟,工作也不顺利,当时心理落差很大,就想离开。
公司的领导非常好,他们和我说,既然来了就留下试一试,如果不行再回也不迟,就这样我暂时留了下来。现在我非常感激公司的领导,如果当初我离开了,哪有今天的成绩?

(2017年我以满意的成绩毕业)
我找来家具行业的相关术语,从询价、报关、财务各方面的知识,一点点开始学,不比大学、高考简单。
记得有一次一个家具的术语,我翻译的不准确,当时的台湾主管直接动手打我的头,说:“你大学是怎么学的?”。
我当时年轻气盛很恼火,觉得他不尊重我,直接反抗:“你凭什么打我?我做得不对,你可以教我,如果教两次、三次不会,你再来打我。你这样打我,我都不知道错在哪里?”
当时我固执地认为,是台湾主管倚老卖老欺负我。
后来经常和台湾领导接触,也逐渐了解了他们的性格。他们工作非常认真敬业,不只是对下属要求严格,对自己也一样。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有值得学习的东西,我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学,忍受鄙视、小瞧、指责,各种刁难和眼神,进步地很快。
刚去的那年,基本没有业余生活。因为吃住都在厂里,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休息的时候,我也会自己找来相关书籍学习。

(2017年学习跆拳道)
在越南工作了一年多,我就存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15万人民币。当时年轻气盛,觉得自己挣钱了要去投资,于是花10万在家乡买了一个所谓的商铺。买了以后第二年才发现是一个骗局,商铺根本就不存在,没有任何的租金回报,也没有人管这件事情,钱打水漂了。
想想自己这一年背井离乡,在越南忍气吞声、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就这样没了,心里好难过。经历过才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急不得,躁不得。自己还是太年轻,在社会生活中的历练不够,这是我初入社会交的第一笔学费。
痛过之后再次回到越南,我便安下心来努力地工作,在领导的指责与鞭策中迅速地成长,也得到了领导地肯定。任何美好的状态都不会轻易降临,等你吃够了当下的苦,未来的甜才会顺理成章地来,你也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
混一天和勤奋一天,一天看不出任何差别,三天看不出任何变化,七天也看不出任何距离······但一个月后会见到话题不同,半年后见到距离不同,一年后会见到人生道路截然不同。

(2019年去香港旅游)
2019年休假回国,正好赶上疫情封锁,几次航班都被取消,后来在一个月之内我辗转了3个国家,7个城市,在柬埔寨隔离了14天回到越南,在工作的地方又隔离了14天才开始工作。
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休假也不能正常回国,我只能在周边国家转转。今年是我在越南外派工作的第5年了,回顾过去,曾被很多前辈嫌弃和指责,但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职场小白,到今年苦尽甘来,被提拔到了管理层,才理解了做管理的不容易。
越南当地的工人不好管理,经常会闹罢工,也会合伙欺负中国人。而当地的官员很腐败,每次都帮着闹事工人罚工厂款。所以,在越南的5年我的棱角被磨平了,不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初生牛犊。

(工作之余我也会安静地品尝美食)
当我做到管理岗位的时候,公司给我安排新人做助理。新人没有工作经验,会浪费时间,我居然和当年的主管一样地气愤,想发脾气骂人。
曾经,我认为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是经历过青春,最后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所以我一直努力,坚决不让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好像无法避免地变成了当初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也许这就是我们成长路上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不知不觉在越南生活工作了5年,越南成了我第二个熟悉的国家。我所在的工厂是在越南的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第一大城市,人口一千多万。
因为越南曾经是法国殖民地,所以市中心随处可见法式建筑。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上下班时间,马路上摩托车、电动车浩浩荡荡,像十几年前的国内。

(2019 年,参加公司会议,那时我还很稚嫩)
这里的生活节奏慢,大清早经常可以看到男人在路边喝咖啡,街头巷尾也到处都是咖啡馆。因为热带红土地多,非常适合种咖啡,所以越南盛产咖啡。
大多数的越南人很有正义感,当你在路上遇到困难,他们会主动停下来问你需要什么帮助,普通人还是很友好。
越南的所有领域都没法和国内比,道路和基础设施很差,制造业所有机械部件都依赖进口,教育科技也很落后。而且他们的职业素养也不如我们中国人,越南人缺乏纪律感,也不团结,所以生产力低下。
这边的工资比国内高4、5倍,而且吃住都在公司,没有什么大的开销,所以我想趁年轻再干几年,多攒一些钱后再回国生活。
今年年初,我又用自己攒的钱在老家贵阳买了一套房子,准备以后回国居住。总价75万,我付了50%,全部是自己攒的钱。虽然不是什么大房子,但是自己一天一天打拼来的,我十分骄傲。

(2020 年和同事在越南游玩)
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是富二代不可怕,没有背景也不可怕,只要你肯努力,走出去,世界就在你脚下。假如你不花时间去创造你想要的生活,你将被迫花许多时间去应付你所不想要的生活。
人与人之所以拉开距离,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理想就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就马上开始,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我是移民哥,人生爱拼就会赢。
#2月财经新势力##我的生活也是头条#文|读者:jhon我是移民哥,出生于1988年。2005年出国,2009年回国了一次,至今已经有14年没有回国。我们那边出国的人特别多,比起北方父母对子女的望子成龙,考取功名,我们家乡的父母更喜欢让孩子早早出国,去赚大钱。我的父母也都没什么文化。我爸一辈子老实本分,没有出过国,是个顾家的人,反倒是我妈,自年轻便四处打工,曾经在毛里求斯和澳门工作过几年。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摒弃封闭与保守,中国迎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这段历史被视为一段摸索与成长的时期,也是一段收获最丰厚的时期。而在这个引领国家前行的伟大历程中,一位坚毅而睿智的领导干部,以其非凡的胆识和思想开明,深深地铭刻在时代的记忆里。回首1990年,当那条沈大高速公路迎来通车时...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欧洲时报》西班牙版微信公众号报道,西班牙国家统计局6月25日发布的全国人口登记数据显示,2018年西班牙总人口约为4690万人,达到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尤以移民数量增长为最。华人在西班牙的总人口为19万,是该国第六大移民群体。然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量欧洲民众认为,移民将成为未来欧盟面临的最大挑战。
2017年3月23日,被押解回国的杨幸在拘留通知书上签字。12月4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逃往津巴布韦的“红通”人员南京市税务局原副局长杨幸福一审宣判。杨幸福因犯受贿罪被南通市中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80万元。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杨幸福逃往津巴布韦时已退休,出逃仅两个月便被押解回国,成为出逃后在最短时间落网的职务犯罪嫌疑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0日讯肿瘤患者免疫力偏低,国务院联防联控专家将正在进行抗肿瘤治疗的肿瘤患者列入感染奥密克戎的“脆弱群体”,他们感染后的症状与普通人群有啥不同?居家隔离期间该如何自我防护?这期间肿瘤治疗能不能中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胡建莉教授回答了网友关心的问题。肿瘤人群感染奥密克戎
有许多邻国和许多与我国有密切联系的国家。最重要的是,喜欢去其他国家旅行的中国游客数量有所增加。在对国内景点感到不满之后,人们经常考虑出国旅游,一些邻国也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它们不仅相对较近,而且旅行费用也没有欧美国家高,因此对中国游客更有吸引力。此前,许多游客的选择大多是去日本、韩国或东南亚旅游,那里的旅游业曾经非常受欢迎。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移民哥了解了日本的人才政策,那么,中国人留在日本工作,难道只是因为日本的工资高吗?其实不是,根据2022年的调查,中国人才在日本的平均年收入是1,200万日元(约合74万元人民币),而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是8.5万元人民币,差距并不大。而且,日本的物价也比中国高很多,比如房租、交通、医疗等。
引言“外国媳妇”这个词汇在早些年间乃至于现在都是引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老一辈的父母亲囿于眼界,将国外摆在了一个相对高的位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家儿子如果能够在外国上班工作并且娶回一个外国女人当儿媳妇,这便是一件能够在各大亲戚面前“扬眉吐气”、值得好好炫耀一番的事情。然而,从大数据显示的情况来看,很少有中国男性娶俄罗斯姑娘作为妻子,即使是俄罗斯本地有二百万左右的中国人,也很少把这个选项放进自己的人生规划里。
071登陆舰现身防务展现场此前,据媒体报道,有一款中国万吨巨兽高调现身中东防务展,那么中国这次又在海外亮相了什么呢?原来中国在阿布扎比防务展时,展出了中国071型船坞登陆舰,不但在展会现场展示了071船坞登陆舰的模型,还直接将中国海军的一艘071船坞登陆舰开到了中东的港口,堪称最强买家秀,面对这款网红武器现身海外防务展,引来了大量中东土豪的驻足围观,很有可能要一口气引进多艘,对此有国外专家称:看来中国这次要赚大了。
一个山东青年死在了巴基斯坦。那是2019年4月15日,刘辉来巴基斯坦的第三天。他离开伊斯兰堡的住处,没带手机、身份证、钱包,出门买药。监控视频捕捉到了他最后的身影:他神色平静地走出大门,回头看了一眼,似乎在观察身后有没有人。在他失踪后,巴基斯坦警方以绑架案的名义四处搜寻,当地华人四处发寻人启事。三四天后,他的遗体在一个桥底涵洞被发现,距失踪地几十公里。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