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据微信公众号“国家移民管理局”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以来,积极服务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为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工作居留提供便利政策支持。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2019年8月1日实施的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具有博士学位、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华人,可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同申请。该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地域限制。
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申请表》、本人证件照;
2、有效护照资料页和居留许可复印件;
3、外籍华人证明(即加入外国国籍证明与中国户籍注销证明,或地级市侨务管理部门出具的外籍华人证明函件等证明材料);
4、博士学位证书,国外高校毕业的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
5、工作单位《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工作单位出具的在职证明、《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复印件;
6、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境外无犯罪记录证明;
7、体检证明(由我国政府指定卫生检疫部门出具或者外国卫生医疗机构签发并经我驻外使领馆认证,证明出具时间应在受理之日前6个月内);
8、翻译(有关材料是外文的,应翻译为中文并加盖翻译公司印章)。
原文链接:外籍华人博士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答“移”解问
此外,近期部分驻外大使馆更新发布中转、签证等通知提醒。请相关留学生及时关注并了解清楚。
驻法国大使馆8月11日发布
关于检测证明造假、中转检测阳性问题的说明和提醒
图源:驻法国大使馆
自2022年7月1日中国驻法国使领馆调整赴华检测政策以来,广大乘客积极配合并认真做好行前检测,航班运行总体平稳。但是,在工作过程中,我馆发现存在检测证明造假、拒绝接受中转检测阳性结果且不服从隔离管理等问题,对远端防控工作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检测证明造假
近期,一些乘客试图通过篡改、伪造检测报告的方式获取健康码,其不法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较大隐患。涉事人员可能面临法律处罚,个人赴华行程亦受到影响。
我馆谨提醒广大乘客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精神,严格按要求做好行前检测,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以免引发法律后果,并给其他乘客和航班正常往来带来负面影响。
二、关于中转检测阳性
在始发国检测阴性的乘客仍有可能在中转地检测阳性,可能原因有:不同检测时间的体内病毒量发生变化;不同检测机构的检测方法、设备试剂、采样操作等存在差异;在接受完检测后发生感染等。
如在戴高乐机场中转时检测结果呈阳性,请客观理性看待,重新规划行程,并按照要求做好隔离和后续检测,遵守隔离管理规定,配合现场工作人员安排,切勿擅自离开隔离酒店随意走动,以免感染他人。另外,法国政府为阳性人员颁发的临时签证仅适用于停留在隔离酒店内,擅自离开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由个人承担。
驻俄罗斯大使馆8月9日发布
紧急提醒
图源:驻俄罗斯大使馆
依据俄罗斯联邦2021年6月第364号总统令和2022年5月第1253-p号政府令,2020年3月15日(含)至2022年8月17日(含)之间签证过期的中国公民,请务必于8月17日(含)前直飞或转机离开俄境。
经与俄方协商,确无法按期离境的,请务必于8月17日(含)前,由最近一次入境的邀请方(以俄签证标注为准)询当地移民局办理延期手续。延期的决定权和解释权归属地移民局所有。鉴于8月17日截止日期临近,考虑到延期申请被拒、航班临时熔断等均会影响您按时依法出境,建议您结合自身情形充分考量上述因素,合理安排出境计划,为可能迟滞您出境的风险预留回旋时间,避免陷于被动境地。
0086-10-12308或0086-10-59913991
0074999518661或 0079167680296
0078127137605
0074212340572
0079221509999
0079647301058
0079020780873
0079172734789
驻德国大使馆8月7日发布
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将优化调整
图源:驻德国大使馆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人员往来和对外交流合作,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民航局于8月7日起对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进行优化调整。
调整后的熔断措施为:对确诊旅客人数达到5例的航空公司单一入境航班,当确诊旅客占比达到该航班入境旅客人数4%时,暂停运行1周;当确诊旅客占比达到该航班入境旅客人数8%时,暂停运行2周。熔断的航班量不得调整用于其他航线。
相关政策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适时做出必要调整。
驻英国大使馆8月6日发布
关于再次提醒经第三国中转回国人员加强疫情防护的通知
图源:驻英国大使馆
当前,受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影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际旅行交叉感染风险较大。近来,一些在英中国留学人员经第三国中转回国时在中转地检测结果为阳性,导致自身行程受阻,也给各相关方面带来额外负担。中国驻英国使馆再次提醒有回国计划的在英中国留学人员务必高度重视疫情防控,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旅行受到严重影响。
一、绷紧防疫之弦,平时做好常态化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请及时联系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或治疗。
二、杜绝麻痹思想,启程回国前自觉进行自我监测,避免非必要外出,减少感染风险。旅途中务必全程(包括检测后、机场候机和飞行过程中)做好防护,保持佩戴n95或kn95口罩,增加洗手或手部消毒频率,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特别是空间密闭场所,不在公共场所饮水进食。
三、密切关注英国以及中转国疫情形势,按照最新健康码申领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注意了解检测机构标准。如在中转地检测呈阳性,请痊愈14天后再申请健康码,痊愈未满14天的自行补足14天后安排行程。
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联系中国驻英国使领馆,使领馆将在职责范围内提供必要协助。
+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44-7810792326
+44-161-2248986
+44-131-3374449
+44-7895306461
驻英国大使馆8月11日发布
关于提醒自英国始发中转回国的中国公民谨慎选择检测机构和中转路线的通知
原文链接:自英国始发中转回国的中国公民请注意谨慎选择检测机构和中转路线
监制:李璨
审核:刘煜
记者:郑楠
一般移民的方式不过就是两种:一种是拿到该国家的永居资格,拿到当地绿卡,不入籍,自己本身依然是中国国籍,如果是中国公民的话,那么自己国内的财产和房产之类的肯定还是自己的不动产,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另外一种就是直接申请该国国籍,比如移民加拿大,申请成为加拿大人,加入加拿大国籍,而且中国是不承认双重国籍的,这也就说明,一旦加入别国国籍,自己就不再是中国人,更不属于中国公民。
每到新春佳节,经常听电视里的主持人说“向全球华人送上新年祝福”,还有的说“祝海外华人华侨节日快乐”。我相信大家在听到华人华侨或者华裔这些名词的时候,总会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虽然他们身处异国他乡,但却和我们一样,都是龙的传人,或许这就是同根同源的血脉共鸣。华人华人华侨华裔,听上去都是指身在海外的中国人,其实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能混为一谈,那么华人华侨和华裔,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5月9日,俄罗斯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阅兵仪式。与此同时,菲律宾大选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截止到5月10日凌晨2时47分,小费迪南德·马科斯以绝对优势领先排名第二的候选人,提前锁定总统之位,但正式选举结果要等国会确认后宣布。与小马科斯搭档竞选的副总统候选人莎拉·杜特尔特,同样以远超第二名的票数大幅领先,赢得选举
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也很有特色,是个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社会主义,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中国还应加入一个特色,那就是在个人死亡后,一切财产要归公。啥叫社会主义?消灭了资产私有制的就叫社会主义!如今我们这个是特色社会主义,因为我们认为这个现实不符合实际,应该搞先富带动后富,这样能让经济发展的更好一些。
关于进一步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的通知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决定自北京时间2023年3月15日零时起,就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作如下调整:一、恢复2020年3月28日前签发且仍在有效期内的签证入境功能。二、驻外签证机关恢复审发外国人各类赴华签证。三、口岸签证机关恢复审发符合法定事由的各类口岸签证。
近日,湘乡市的肖先生陷入了移民骗局,不但没踏出国门,还被骗了2000万元巨资。同学聚会,牵动移民心思犯罪嫌疑人精心为自己打造的“身份”。肖先生的移民故事从去年12月说起,他受邀参加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培训班同窗好友的新公司开业剪彩活动。席间,大家谈起国内外经济形势等话题,肖先生的公司主营电子烟产品,恰逢国内政策缩紧,产品监管趋严、税率上升等瓶颈,同学们的话题让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您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说点移民圈那些事儿,坚持把个人观点表达出来的移民规划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2023年国内的移民趋势有哪些,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移民方式和目的地。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一、国内移民趋势我发现了以下几个国内移民趋势:移民总量:截至到2019年,中国移民海外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23万人,移民输出总量位居世界第三。
三天前,英国政府发公告称正式开放一个新的工作签证类型——企业扩增签证(scale-up visa),帮助一些高增长的企业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截图自gov.uk这个签证直接写出了适用范围,为了吸引:科学家、工程师、软件开发、经济学家、建筑设计师、投资顾问等类型的人才。英国安全与移民部长kevin foster声称,是为了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能够更自由地引入他们所需的人才,
“润出去”这个词的突然流行让人始料不及,似乎也间接代表了一点民众心里隐晦的想法。不过在这个词火爆起来之前,就有不少中国富豪已经开始移居海外。被他们带走的除了国籍之外,自然还有名下的大笔资产。而这一举动,自然也让部分人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在国内赚完钱去国外花,是否不妥?而该不该向他们征收离境税也成为热议话题。
如果你拿到了香港身份,却不想在香港生活,也不必担心会影响你七年后拿到永居身份。香港入境处的规定是,连续通常居住于香港是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条件,这并不要求你必须只能住在香港。连续指的是没有中断过香港身份有效期,而通常指你以定居为目的在香港居住。因此,只要你没有放弃或失去香港身份、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规定或签证条件,并在七年内累计居住满七年,便可以申请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外籍华人在国内银行存款(外国人可以拥有中国的个人银行账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