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洲加蓬人,辞掉工作到中国留学,娶北京妻子,如今定居西安
讲述:移民哥
整理:肖寒先生

我是移民哥,来自中非国家加蓬共和国,今年35岁,中文名叫张蓬,也是一名北京女婿。曾经,我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加蓬外交部工作,2015年,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喜欢,选择自费到北京留学,学的是汉语专业。来华后,越来越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现状。我认为两国交流互相理解最重要,并希望未来回国以后能成为中加友好交流使者。
在中国,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北京很大,大到我无法想象,在这里遍布高楼大厦,商品琳琅满目,人来人往,车流不息,这些在我的家乡是看不到的景象。我慢慢地爱上了中国,大学毕业后,我和一位北京姑娘组建了家庭,又到文明古都西安定居,这是一段美妙的旅程,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1987年,我出生在中非国家加蓬首都利伯维尔,父亲是一名商人,常年往返于加蓬和法国,做进出口贸易。我是移民哥,也是爸爸最宠爱的儿子。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加蓬名不见经传,是的,加蓬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人口不过200万。
当然,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非洲人很穷,很多国家的人民都吃不饱饭,但在加蓬不存在这种现象,人均能达到13000美元,这在非洲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和中国对比,也算是高收入国家。
我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小学到中学是在加蓬就读的,大学留学法国,取得政治和经济学士学位。毕业后,就到了外交部工作,是一份很有挑战的工作。

工作几年后,慢慢地接触到了很多国家,尤其是中国,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不能企及的,便萌生了到中国留学的想法。此时的我面对父亲的包办婚姻,进退两难,不过还是选择到中国留学,也获得了父亲的支持。
2014年,我来到了中国,这是我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国家,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黄皮肤黑头发肤色的人,我以为,中国人应该会很高傲,但事实并非如此,反而很谦卑,很智慧,这是我喜欢的感觉,在这里,我想能够学到很多知识。
在没来北京之前,就听说过这个城市,真的是举世闻名,这里的繁华成都,是我不曾见到过的,即使是在巴黎,也未必有北京繁华。

因为学的是中文专业,所以我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习拼音,我以为中文会很简单,可谁能想到,中文的复杂程度,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懂的语言。就简单的两个字——你好。不仅有汉字,还有拼音和语调,三种不同方式组成的语言,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树一帜。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很努力,丝毫不敢懈怠,因为我知道,学会中文,会给我带来很多好处,首先我回到家乡,可以对中加友好交流做出贡献,其次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更多的财富,让家族蓬荜生辉。
北京有很多景区,也有很多美食,我对北京烤鸭情有独钟,比法国烧春鸡要好吃很多,幸运的是,我到北京的第二年,就认识了一位姑娘阿兰,阿兰是北京当地人,带着我去了长城和故宫,给我讲述了它们的历史,文化,慢慢地,我们之间产生了爱情。

其实一开始,我们的爱情就遇到了很多阻拦,阿兰的父母很反对,就连我的朋友都觉得不现实,有中国朋友特意找到我,让我放弃对阿兰的追求,甚至出言不逊。可我不在乎,爱情是自由的,不分过度更不分肤色,我爱阿兰,就像她同样爱着我一样。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我大学毕业之际,面临艰难抉择,是留在中国,还是回到加蓬,左右徘徊,却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如果留在中国,阿兰不同意,那我在这里能做什么?怎么养活自己?总不能一直依靠父亲的资助吧。

好在阿兰的父母同意我们在一起,但是并不希望我们留在北京,阿兰和我商量后决定,去西安发展。
西安这座城市在读书的时候来过一次,印象非常棒,古色古香的建筑,充满时尚气息,又有很多复古的建筑,是真正的文化城市。
2019年八月份我们来到西安定居,在这里,父亲给了我们一笔费用,在这里购置了房产,阿兰很有生意头脑,在这里给我找了朋友,做外语培训和一些别的事业,本以为美好的生活就此打开,可却在刚过完年,还沉浸在春节浓厚的气息中时,疫情突然来袭。

这是一段既糟糕又充满温暖的经历,我和阿兰勇敢地面对这次事件,也稳固了我和阿兰的感情。
近三年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要不要回到加蓬。虽然我很热爱中国,热爱中国的文化和人民,可我知道,家乡更需要我回去做贡献,阿兰并不愿意跟着我回非洲,她觉得无法适应非洲的生活,所以我们一直没有要孩子,也是基于工作变动的顾虑。
不管怎样,勇敢向前走,无所顾忌地选择爱与美好,这也许就是我需要去追求的吧。
本刊记者/宋春丹“在今日的国际关系下,与中国经贸密切、但价值观存在差异的荷兰,恰恰是需要中国着力做工作的对象,要持续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荷兰。”曾任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的华黎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5月18日,是中国和荷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现任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称荷兰是“小国大业”。他说,荷兰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国、第二大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俄罗斯姑娘##国外生活##中国留学##中国文化##中国故事##高冷#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96位真人故事我中文名萨莎,俄罗斯姑娘。20岁时,我成了中国留学生。没承想,4年的留学生涯,因为疫情,我在俄罗斯在线学了3年。第4年,我终于可以来中国读书了,可惜已是最后一年,现在即毕业,留学生涯就要结束了,但我与中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总会看到许多离谱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有韩国人在巴基斯坦旅游时,居然冒充中国人。这不仅让人惊讶,甚至有些啼笑皆非。这件趣事被一位日本网友佐藤惠琪在美版知乎上提出,引起了全球网友的热议。"韩国人装扮成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享受免费的待遇,这个故事听起来就像是戏剧的开头。我们在美版知乎上找了许多评论,首先来看看许多日本网友怎么评论这件事的呢?
国内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去美国生孩子,去美国生孩子有啥好处?盘点去美国生孩子的好处。一、去美国生孩子有啥好处?1、去美国生孩子拿美籍美国宪法规定“落地生”政策,任何人只要出生在美国,就自动拥有美国国籍。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去美国生孩子,就是为了宝宝出生就能拿美籍。宝宝成为美国公民后,就可以享受美国公民的福利待遇,如教育、就业、出行等。
据当地媒体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与 al-futtaim 合作,在阿联酋推出了自家的汽车产品,从而为该国车主提供更多的电动汽车选择。比亚迪汉al futtaim 直接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al futtaim electric mobility company 来管理该业务。3月15日,两款比亚迪车型在迪拜的活动中亮相,其中包括汉和 atto 3。
一个山东青年死在了巴基斯坦。那是2019年4月15日,刘辉来巴基斯坦的第三天。他离开伊斯兰堡的住处,没带手机、身份证、钱包,出门买药。监控视频捕捉到了他最后的身影:他神色平静地走出大门,回头看了一眼,似乎在观察身后有没有人。在他失踪后,巴基斯坦警方以绑架案的名义四处搜寻,当地华人四处发寻人启事。三四天后,他的遗体在一个桥底涵洞被发现,距失踪地几十公里。
编辑丨七岁文丨科技点子王又是对美国示好,又是给乌克兰提供武器,巴铁还是曾经的那个巴铁吗?关键时期外交部提醒非必要不前往,难道中巴友谊走到分岔路口了。巴基斯坦现状如何?中方又为何发表这样的声明?未来中巴关系将会如何发展?本期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巴铁不铁了?前段时间中国外交部突然发表声明,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前往巴基斯坦,在巴公民也要坚持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驻留的原则。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始终坚定不移,以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为根基,社会稳定为国家强盛的前提。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踏上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征途。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强大实力成为我们保障安定发展的根本,每个国人都深深期盼着祖国的强大。
2008年11月17日,这个日子对了辽宁省庄河市的一个小村庄,是一个意义非同的日子。这一天,村民刘桂海,将要正式迎娶一个来自肯尼亚的姑娘琳达。琳达皮肤黝黑,而刘桂海皮肤白皙,两个人结婚以后,很快生下一个带有混血基因的小孩,原以为,小孩的肤色会随妈妈,没想到,大家看了以后,都夸赞刘桂海的基因真强大。中国水手和非洲姑娘的跨国情缘
随着郑爽偷税漏税等内幕的曝光,再次刷新了平民百姓对明星高片酬的认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限薪令”都是喊给圈外人看的。就像秦海璐说的一样,他们拍一部戏的片酬,老百姓一辈子都挣不到。明星们拿着高片酬,并没有回报社会,反而常居国外,住豪宅开豪车,生活得十分滋润。01、李湘 看了王诗龄晒出的日常才知道,她长这么大吃过最大的苦就是参加《爸爸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