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近10年的april(化名)去年在香港拥有了自己的家。
房子位于荃湾西,498呎(约46.3平米),价值约800万港元。
2022年春天,与同为港漂的先生回内地探亲归来后,两人决定定居香港,并开始筹备买房。前后看了十几套房源后,april最终定下了这套两室一厅单位。
她的目标很明确,“当时的预算就是800万(港元)以内,比之前住的地方(约300呎,27.9平米)更大。”april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主要考虑的是私楼,配套环境与内地较为接近。”
这些要求在当时的香港不算难满足。
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下称“差估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以荃湾西所在的新界区为例,40平米至69.9平米的私人住宅,平均价格为132,643港元/平米(折合人民币约113434元/平米)。如果仅按照均价计算,意味着800万港元大约能买到近60平米的住宅。
但如果早些时候,就未必能这么“幸运”。
整个2022年,香港楼价“跌跌不休”,差估署的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所有类别)全年跌幅达14.98%。
“就算跌,香港的房价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2021年9月在红磡买下一套两室一厅单位的桃子(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她所购买的住宅面积约550呎(约51.1平米),总价正好1000万港元。“原价是1100万,我们砍了差不多100万。”也许因为住宅到手价相对当时的市价更低,面对2022年楼价跌势,桃子显得相对淡定;反而她相信,房子本身的“价值”不会令她失望。
事实似乎也没有让桃子失望。
随着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市场预期香港本地经济向好,香港楼市也终于见到“曙光”,整体楼价在2023年首两个月均录得上涨。根据差估署数据,今年1月全港私人住宅楼价指数回升至338.4,环比升1.04%。
物业地产代理美联集团的数据则显示,香港楼市自今年1月开始“价量齐升”,并预计,香港首季住宅成交量可能较去年同期上涨70%。
“我们相信,2023年全年香港楼价有机会上升15%。”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港澳)布少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小阳春”“回暖”是笼罩香港楼市今年首季度的关键词。
对此感受最明显的,当属地产代理从业人员。“去年第四季度,我们团队每个月的成交量大概是3-4宗;而2023年,仅3月我们已经促成了8-10宗成交。”利嘉阁红磡九龙豪宅联席董事张金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另一位房产中介也对记者表示,自己经手的一个在售单位,去年标价1550万港元,但今年卖家却提价到1700万港元才愿意出售。
土地注册处的数据显示,香港整体住宅成交量在今年1月录得显著回升。当月,二手买卖达2688宗,较去年12月环比上升约18.9%。在此之前,这一数据在2022年年中经历了“断崖式”下跌,由2022年6月的近3500宗,跌至7月的不足2500宗,此后更是跌至12月的2260宗。
“热情开始复苏了,”张金祥观察到,“其实通关之后,客户的心理素质真的回升了,更加大胆入市。”
布少明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后,买家的入市信心明显增强,“因大家都预期,经济将受此带动向好;与此同时,市场亦预期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息口有望见顶回落,也利好楼市发展。”
3月22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4.75%-5%之间,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过,此轮加息后,香港主要银行并没有同步调整利率,尤其是与按揭相关的最优惠利率(prime rate,俗称p息)维持不变。这在布少明看来,无疑是为香港楼市释放了积极信号。
戴德梁行执行董事及香港研究部主管邓淑贤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特区政府最新宣布调低部分物业的首置印花税(涉及200万至1008万港元的物业)等,以及去年受压抑的刚性需求得到释放,也带动以小户型为代表的楼盘成交大幅增加。美联报告显示,今年截至3月27日,共录得超过3300宗的一手成交中,75%的成交价在1000万港元或以下,意味着中小型的新盘成为推动大市上升的主力之一。
但在仲量联行香港主席曾焕平看来,今年以来,新盘的定价相对保守,预计“今年的新盘定价会比较温和,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每一次都挑战高楼价”。
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香港楼价在2023年首季度的涨势能否持续,还值得思考。“环球经济仍然没有明显改善,而香港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城市,不会不受(外围)影响。”与此同时,尽管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但香港目前利率仍处较高水平,若后续没有其他利好因素支撑,“通关效应”为楼市带来的红利则有可能消退。
“我们预计,今年楼价可能会有上下5%-10%的波幅。”曾焕平表示。
人才和资金的涌入是否为香港楼市注入活力?这是今年以来,各界都在关注的问题。
美联近期的报告指出,香港楼市首季的亮眼表现,先是由刚需买家带动,“新香港人”更成为升市的重要动力。
该报告根据已知买家姓名做分析,去年第四季度内地买家占整体一、二手成交量的11%,比例创下11年的季度新高。因彼时香港尚未恢复与内地通关,美联估计此部分买家以留港的新香港人为主。
新香港人,泛指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赴港定居的内地居民,包括赴港读书、工作,按照特区政府多项人才或投资计划获批来港的人士,俗称“港漂”。
事实上,今年以来,港漂、内地人士在香港楼市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我以前的客户大多是本地人,但今年1-3月,我所有客户基本都来自内地。”一位房产中介这样告诉我们,“今年我促成的最大一笔单子是7000万(的住宅),买家来自福建。”
张金祥的团队也是如此,“今年首季度我们签了差不多10单每单总价5000万至1亿港元的住宅,其中约80%都是内地客户。”据他的经验,内地客户在香港买房的共性要求有几个:面积大、景观好、偏好豪宅。
为何香港楼盘受到内地客户欢迎?邓淑贤认为,这得益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人才、资金流动的力度非常大,这些流动性也进一步传导至楼市,不会出现在香港买了房,但之后放售有困难。”曾焕平指出,香港资金的进出相对自由,以及本身的医疗、教育环境也对内地买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事实上,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本届特区政府大力招揽人才、吸引资金等举措或许也让楼市焕发新的活力。
去年10月,香港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推出多项“抢人才”策略。其中,崭新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下称“高才通”计划),旨在吸引高端人才来港:一类是年收入达250万港元或以上;一类则是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的部分合资格人士。
此外,2023/24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亦指出,“为进一步丰富人才库及吸引更多新资金落户香港”,特区政府将引入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即俗称的“投资移民”计划。在该计划下,申请者须将一定金额的资产投放在香港本地市场,但物业除外,通过审批后即可来港居住及发展。
邓淑贤认为,此类“抢人才”举措的出台,相信能为香港补充一些专才,这对于楼市甚至租赁市场,都将带来正面影响。
众多人才政策中,与楼市最密切相关的无疑是对非本地买家额外印花税的调整。施政报告指出,合资格外来人士于2022年10月19日或以后在港置业,可在居港7年并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申请退还已缴纳的买家印花税及新从价印花税,总税率达30%。
以一套1000万港元的住宅为例,意味着非香港永居在港置业,仍需要比本地居民多缴纳300万港元的税款。而现在,这一税款可以在相关人士获得永居身份后得到退还。
桃子说,自己有朋友距离永居身份仅差一年半时间,也的确在此政策的吸引下在港置业,“因为现在房子的价位低,差(永居年限)不是特别远的,肯定会考虑一下。”
但在多数人看来,这类所谓的“减辣”政策有些“远水不救近火”。“方向性是好的,但这对最近的楼市没有太明显的刺激。”曾焕平表示。
(应采访对象要求,april、桃子均为化名;记者袁思杰、实习生李思仪、张伟泽对此文亦有贡献)
香港进修移民从读研究生到拿永居需要经历一下六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1、申请香港高校的研究生 香港进修移民第1步就是申请香港高校的研究生。多数内地想为孩子教育规划香港身份的家长们都会选择授课型研究生,1年学制,耗时短,且容易毕业的专业,比如香港都会大学的中国环保、工商管理(中文)、中国文学
很多朋友通过香港优才、专才、进修等方式拿的香港身份后很少在香港居住,大多数时间还是继续在内地工作和生活,如果长期不在香港居住,7年后还能拿香港永居身份吗?怎样做才能成功上岸永居?今天香港幸福生活hedy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常住香港转永居六个关键点,供大家参考~入境处审核永居的标准是什么?1、 申请人离港的原因
2011年3月份的香港,一批新移民走上街头,抗议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2月份公布的财政预算案。其中,对原本给香港所有强积金户口(类似内地的养老金账户)注资6000元的方案予以更改,取而代之的是只给全香港18岁以上的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市民一笔6000元的现金。“一夜之间,我们一家人失去了12000元。
2023落户香港政策变化!半年10万人申请香港身份,6.1万人获批!从2020年开始,香港已经累计流失了18.73万人,其中每年分别减少了9.38万人、2.52万人和6.83万人。为此,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调整香港优才计划和专才计划的申请要求以及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香港移民最近很火,一方面源于近年来本地人才的流失,香港需要源源不断地引进人才;一方面也是长期的需求都在,疫情影响下,各地都在抢人,特别是香港这样的国际化都会。从港府的施政报告不难看出,香港对于人才流失以及相关人才引进在做非常积极的努力。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实现香港移民?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香港优才),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香港专才)以及读书进修方式(可以是专上副学士、 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士、 博士)。
你是否想过移居香港?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拥有繁荣的经济、优质的教育、多元的文化和便利的交通。香港也是一个移民的热门目的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申请移居香港,享受香港的高品质生活。香港夜景但是,你知道移居香港的政策有哪些变化吗?你知道2023年最新版的移居香港指南是什么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么你就要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机会。
香港移民:内地人怎么拿中国香港身份?内地人如何取得?方法大概有以下四种。第一种、结婚,通过婚姻的方式帮你拿到中国香港身份证,然后留在香港。这个方法可遇而不可求,咱们就不展开介绍了。第二种、来港进修。如果你已经具备大专或者是本科学历,那么申请中国香港的研究生最快两个学期,大概8个月就可以毕业。毕业之后就可以把学生签证转为工作签证,然后在港工作。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说点移民那些事儿,坚持把个人观点表达出来的移民规划师。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话题是:大陆如何移民香港?香港,这个东方之珠,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香港不仅有繁华的都市风光,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和自由的社会环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物流和创新中心,也为很多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和生活品质。
内地考研与香港申请的区别01内地考研报考申请及读研时间需要经过初试和复试,考研前填写志愿,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分数没有达到初试分数线就可能进不了复试,如果进入了复试没有通过也会被调剂到到其它的专业。在内地读研,通常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完成学业,以3年居多,一些专业性强的可能需要的时间更久。02香港读研报考申请及读研时间
通过优才计划、专才计划、高才通计划、研究生进修等方式移居香港,拿香港居民身份,在港连续通常居住满7年后就可以申请转香港永居身份。香港优才计划是所有申请香港身份方式中最灵活的一种,没有移民监,无在港就业要求,也不要求长期在港居住。众所周知,香港优才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来港定居,为香港做贡献。而且这几年,香港人才紧缺,对于吸引人才不遗余力,政策是越来越利好,通过率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