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扬子晚报消息,近日,一段中国女留学生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俏皮表演空翻,逗乐了在场2000名师生,大家纷纷鼓掌。这段视频也引起了国内广大网友的关注:现在的中国青年就是这么自信,这么阳光!扬子晚报紫牛头条记者了解到,这个女孩还真不简单,名叫陈奕宁从小学习舞蹈,热爱中国古典舞,擅长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绝技。她曾受邀参与谭盾打造的国乐《敦煌·慈悲颂》在世界各国的巡演,演出大受好评。记者近日与陈奕宁进行了对话,她表示将在伦敦从事中国舞的教学工作,向世界推广中国舞,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毕业典礼上表演空翻
俏皮举动赢得满堂彩
网上广为流传的视频呈现的是英国罗汉普顿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时的画面,随着现场“yining chen”的声音响起,身穿硕士学位服的中国女留学生陈奕宁走上红毯,自信地朝台下同学挥了挥手,紧接着一个空翻来到导师面前。这一动作显然大家都没有想到,几乎是在一瞬间,约2000人的会场里爆发出一片欢呼和掌声。

陈奕宁在毕业典礼上表演空翻
站在台上的导师也被气氛感染,开玩笑地做出一个预备侧身翻的姿势,随后和她握手表示祝贺。这条视频在网上获得大量转发,陈奕宁自己的社交账号上,短短几天点赞量就超过了27万人次,评论留言很快超过了1万条。有网友打趣说:“都说中国人会功夫,不论男女,这下更说不清了。”
3月7日晚,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身居英国的陈奕宁。她告诉记者,其实毕业典礼是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没想到前两天把这段视频发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后,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
“当时完全是临时兴起,做了这个动作!”陈奕宁表示,毕业典礼上她看到有的同学做出特别的手势,有的则穿上了特殊的服饰,“我觉得这是属于自己的时刻,我从中学时就开始学习舞蹈,很自然地就做了空翻,也是为庆祝一下毕业。”她说,没想到不光是学生,就连导师们的反应也如此强烈,此外还要感谢关注她的网友们。

生活中的陈奕宁
苦练“反弹琵琶”绝技
参与敦煌主题在各国的巡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25岁的陈奕宁学习舞蹈已有十多年。在去英国留学前,她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及本科学习。随后她去了英国罗汉普顿大学读研,学习舞蹈表演与实践专业。空翻这个动作对她来说,是早已掌握的基本功。其实,学习舞蹈多年的她,还拥有不少“绝技”,其中比较特别的就是“反弹琵琶”。
在敦煌莫高窟112窟的壁画中,描绘了“反弹琵琶”的形象,这也是敦煌壁画的代表性作品。画面中,乐队里的一位舞者将琵琶反背于颈后,踏足而舞,这一造型被如今的敦煌舞使用。不过,不少专业人士认为画面中的这一形象只是一个单纯的舞蹈动作,无法真正弹拨。从小学习琵琶的陈奕宁在敦煌看到这幅壁画后,萌生了一个想法:能否在做出这一舞蹈动作的同时,真正用琵琶弹拨出曲子?
为了这一目标,她开始不断尝试。由于要将琵琶背于颈后,除了要适应这一特殊的姿势,还需要实现“盲弹”。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因此将“反弹琵琶”与舞蹈动作结合起来,需要反复练习。经过不懈的努力,陈奕宁逐渐掌握了在“反弹琵琶”的同时翩翩起舞的技巧。

陈奕宁在舞台上表演“反弹琵琶”
正巧在这段时间,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打造的国乐《敦煌·慈悲颂》音乐会需要一位能够表演“反弹琵琶”的舞蹈演员。在北京舞蹈学院老师的介绍下,陈奕宁于2018年加入了这一演出,参加了《敦煌·慈悲颂》在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巡演,将这一中国千年前的传统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各国观众。
为练剑舞多次受伤
在伦敦地标拍摄视频与网友分享
除了与琵琶相关的舞蹈,陈奕宁还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中分享了不少剑舞视频。与“反弹琵琶”的飘逸柔美不同,剑舞中展现的是她英姿勃发的一面。“我小时候学琵琶时,练过一首叫《剑器》的曲子,但总是弹不好,弹不出意境。我想,既然这一作品与剑有关,自己练剑也许会对弹奏这首曲子有帮助。”她这样讲述自己13岁时接触剑舞的机缘。很快,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类舞蹈,开始专门学习。
陈奕宁在练习剑舞的过程中,也吃了不少苦头。尽管用于舞蹈表演的剑没有开刃,但在练习抛剑、踢剑等动作时难免会失误被剑砸中,在舞剑花时也容易将剑击打在身上,她已经记不清为此受过多少次伤。多年的艰苦训练让她的剑舞获得业界认可,其代表作独舞《越女凌风》多次获得全国奖项,并受邀参加综艺节目《舞千年》。

陈奕宁在表演剑舞
到英国留学后,陈奕宁开始和师兄马蛟龙合作中国舞,并邀请另一位在伦敦读研的中国留学生吴雨轩拍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分享。她在伦敦的大本钟、塔桥、特拉法加广场等地标建筑前展示剑舞,浓郁的中国风扑面而来,两位舞者凌空做出高难度舞蹈动作,姿势优雅,让不少外国朋友驻足凝视。

陈奕宁和师兄马蛟龙合作中国舞
在英国街头与当地人互动
毕业后将继续推广中国舞
向世界推广中国古典舞,是陈奕宁的心愿。
在伦敦街头拍摄中国舞视频时,经常有不少当地人过来围观,很多人对他们手中的中国舞道具如红扇、水袖等表现出兴趣。每到这时,陈奕宁和马蛟龙就会向他们讲解中国古典舞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陈奕宁在表演剑舞
对于想尝试的观看者,陈奕宁会手把手地教对方几个动作,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中国舞的魅力。她告诉记者,自己在读研期间,就在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舞蹈与表演孔子学院教课。这里是全球首家以汉语教学为基础,致力于中国舞蹈、表演和艺术交流的特色孔子学院。陈奕宁主要教授的是剑舞、徒手身韵及长绸舞课程。她的学生不只限于伦敦当地居民,甚至有英国以外的爱好者通过网课向她学习。此外,她还会走进学校,向伦敦当地中小学生介绍中国古典舞和传统文化。在学习的人中,有的已经初步“学有所成”,他们会在各种场合进行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项中国艺术。
陈奕宁告诉记者,研究生毕业后,她会继续从事教学工作。谈起未来的打算,她表示希望继续研究敦煌乐舞,编排出更多作品。“中国舞蹈和中国文化本身是密不可分的,未来我也会在网上发布更多的高质量作品与大家分享”,她说。
记者:万承源
经济上的成功提高了新加坡的地位;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对富人优厚的征税条件,也增加了这里对于富人的吸引力,新加坡由此成为华人富豪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面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隔,面积仅为728平方公里(约三分之一个深圳的面积),总人口不足600万。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文章。本期我们来了解一些中国人过目不忘的英语词汇。因为这些词汇都是源自于中文。传统文化首先是一批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风水在英文里面就称为 feng shui。这样的英语单词是不是想忘记都难呢?太极的英文和拼音稍微有点不一样,叫做 tai chi。阴阳就是 yin-yang。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936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70后武汉人,现在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生活。曾经,我是移民哥,却因老师一句话,退学跑到了欧亚大陆边缘的小岛国——塞浦路斯,从此开启了我的开挂人生。曾经,我因骑摩托车没戴头盔,被警察拦住要送法庭,却因精通中英希腊语得到豁免,还意外成为政府的特邀翻译。后来凭实力成为当地唯一一个取得注册中文导游资格证的人,唯一一个当地政府联名推荐取得塞浦路斯国籍的中国人。
人类来到世上概率低到惊人的地步!除非是冥冥之中的巧妙安排世界日新月异,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事,有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叹,人活着真的很不容易。在迷惘的时候,我们也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为何来到这个世上?实际上,你不知道的是,我们的生命何其珍贵,一个人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件概率非常低的事情,那么这个概率究竟能有多低呢?
国际疫情尚未看到拐点的此刻,一大批外交官正奋战在海外战疫前线。他们不辱使命,为驻在国的华人华侨和当地民众全力提供着支援,也为国内防控输入性病例筑起了最前沿的防线——讲述人:赵子昂中国驻伊朗大使馆文化处工作人员2019年10月20日,我再次踏上了伊朗的土地,这次是以外交官的全新身份。3年前,我作为留学生,曾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度过了10个月的留学生活。
中国有多少人移居美国?据美国移民局数据,2022财年共有102.3万人获得了美国合法永久居民身份,其中包括5万至6万名来自中国的移民。也就是说,几乎每30秒就有一名新移民踏上这片土地。在定居美国的550万华人中,一半以上拥有大学文凭。这表明,高学历人群在移民群体中的普遍性。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即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也代表着庞大的数字。
中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生活在意大利的华人达32.1万人。其中,每5人中就有一人是商人。华人企业数量位居意大利移民企业之首,达到了66050家。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发现,他们现在穿的是中国人做的衣服,用的是中国人卖的东西。中国人移民意大利迄今已有30年。然而,30年的时光,却始终难以完全消除中国人和意大利人之间的隔阂。
世界事物瞬息万变,每一次的变迁都牵动着全球的目光与影响。近来,国际舞台上涌现出一系列重大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瞩目与讨论。在这个错综复杂且动荡不安的时刻,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解读国际形势的变化。在7月31日下午,国际舞台传来了新的动态,这次,我们绝对不会手软,一招击中要害!禁止香港特首出席apec峰会,拜登闯了大祸,中美关系再无缓和余地
本文授权今日头条原创首发中国与伊朗签署了25年合作协议。伊朗媒体指出协议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在伊朗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规模有4,000亿美元;第二,石油和贸易用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结算;第三,北斗卫星支持伊朗的导弹。对中国和伊朗来说,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是双赢的。中国需要伊朗的石油,需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伊朗也需要中国的投资和北斗卫星。
最近,有网友对世界31个主要国家税后人均月薪进行了排名:其中最高者是瑞士,人均月薪43136元,中国居中下游水平,平均月薪7444元,最低是埃及,平均月薪只有1018元。按照各国人均月薪收入的多少,可以把各国人均月薪分成下面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人均月薪在3万元以上)。有瑞士、新加坡、卢森堡三个国家,其中瑞士人均月薪最高,达431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