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主办、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江西省上高县农业农村局共同协办的这三大早粳新品系千亩示范现场会上,相关专家现场组织实收测产并进行食味品尝后表示,利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培育的“中科发早粳1号”“中科发早粳25”“中科发早粳23”新品系农艺性状表现突出,亩产超过预期,稻米外观品质优、食味好,在“民以食为天”方面既保障“吃饱”更助力“吃好”。
“中国有14亿人口,要吃饱、吃好饭,是个大事。”李家洋院士在稻田边接受采访强调说。
为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第一大国,双季早稻为中国水稻生产和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都发挥重要作用。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5千公顷,全国早稻总产量2812万吨,全国早稻单产5.91吨/公顷。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介绍说,目前中国所有的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由于早籼品种品质较差,极大部分都只能作为储备粮、工业用粮或饲料使用。长期以来,品质优良的双季早粳品种在中国水稻生产中是一个空白,主要原因就是未能培育出能够用于生产的双季早粳稻品种。
经过科研和推广人员持续几十年的努力工作,“籼改粳”在晚稻生产中已取得良好进展,稻米品质有效改善,农民收益显著增加,但一直没有培育出能用于农业生产的早粳稻品种。
2021年,李家洋团队通过努力攻关,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首次培育出可用于大田生产的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系“中科发早粳1号”,当年在上高县200亩示范完成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567.6公斤,在实现高产抗逆的同时,还大大提升早稻米品质;2022年“中科发早粳1号”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603公斤。
2023年“中科发早粳1号”在上高县进行1000亩示范,这是早粳稻在当地连续第三年种植,当天示范现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带领测产专家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人工抛秧种植的田块实收亩产615.3公斤,机插种植的田块实收亩产562.5公斤,平均亩产588.9公斤。
李家洋表示,将早籼稻品种改为早粳稻品种,这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都是第一次的创新突破,可以将优质新米提前两至三个月上市,从而为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育种研发推进早粳稻审定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指出,此前,由于中国种植的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国家设立的早稻品种审定只有早籼组。2021年“中科发早粳1号”培育成功后,面临着无法进行新品种审定及后续推广的实际困难。
得知早粳稻成功培育后,中国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该部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有关负责人到遗传发育所进行调研,商讨推进优质高产双季早粳稻试验工作方案。2022年1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组织专家对《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粳品种自主试验方案》及《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粳品种审定标准》进行论证,并通过该试验方案和品种审定标准,顺利完成中国首个早粳稻审定途径的开通。
经过2022年与2023年连续两年的多地区域试验,结果表明,3个中科发早粳新品系(“中科发早粳1号”“中科发早粳25”为早稻中迟熟品种,“中科发早粳23”为早稻早熟品种)均表现优异,米质优良,抗逆性强,符合早粳品种审定标准。
李家洋团队称,这三个早粳新品系材料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后,将成为中国首个可以商业化种植的双季早粳稻品种,后续加速优良双季早粳品种推广应用,可以极大提高早稻米的品质和商业价值,不仅能服务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还可将中国优质新米的上架销售期提前2-3个月。
率先提出“分子设计育种”理念
在备受关注的水稻育种领域,“中科发早粳1号”等三大早粳新品系成功培育和种植示范,为中国优质稻改良提供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其成功的基础,是李家洋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分子设计育种”理念,并持续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研发和攻关。
李家洋团队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调控的机理研究,在中国率先建立植物基因图位克隆技术方法体系,克隆影响水稻株型、分蘖数目、株高、分蘖角度、穗大小、穗型、茎秆强度等株型特征的一系列重要基因,分离鉴定出水稻抗性淀粉合成等重要基因,为培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以“分子设计育种”理念和技术大幅提升水稻品种培育效率。
在“中科发早粳1号”等三大早粳新品系水稻育种研究中,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李家洋团队以优异稻米品质基因为主线,结合高产抗逆基因等,运用分子设计育种的理念和技术,选择最佳亲本通过杂交选择,最终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的全新“中科发”早粳新品系。这些双季早粳新品系均表现抗逆性强,尤其苗期耐寒、后期抗穗发芽方面尤为突出,具有米粒外观品质优良、主要米质指标达到优质二级米标准及以上、食味佳等特点。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表示,李家洋团队在水稻育种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性进展,以及从科学理论到生产实践的成功示范,将推动作物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
据了解,李家洋院士及其团队在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2022年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团队奖、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等奖项。(完)
十年前,国办引进了一对特殊的夫妇。女生端庄大方,长着一张好脸,是个大美女,而男生则是个胖老外。虽然现在异国情调似乎不寻常,但见到这样的男人还是有些新鲜,因为这个男人重达400斤,站在女生面前就像一堵墙。一个是东北人漂亮女孩,另一个是400斤的胖子。如此“截然不同”的情侣,让网友想起了真人版的《美女与野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在一片紧张的局势之中,世界目光聚焦在俄乌冲突的危机之上。一场突如其来的俄军对敖德萨港口的猛烈轰炸,将乌克兰推向了更加危险的境地。然而,在这个紧要关头,一架乌克兰飞机却降落在遥远的中国,引发了人们的猜测与疑问。
小蓝经开区金湖管理处虎山村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实现了新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享誉全国的美丽乡村。虎山村曾经是一片沙洲之地,如今全村2600多名村民把一个难以改变的“控规区”,建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把一个每户年收入不到5千元的“苦山”,建成现在的每户存款不少于30万元的“富山”。走进虎山村新河河畔,只见亭台楼阁被绿树清水环绕,两岸一边是矩阵式排列的单栋单体新农村建筑,一边则是错落有致的传统美丽的民房。
搬家之前,我觉得西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进步的、新鲜的、美好的。欧美人生活很好,互相尊重,和蔼可亲,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考虑到这一点,他们被邀请到荷兰工作并最终搬家。最初的几个月很困难,因为搬家比三场火灾更糟糕,尤其是搬到另一个国家。所有文书工作就绪后,公寓就出租了,生活开始改善。这对夫妇通常沿着漂亮的街道散步,去海滩,在他们家附近的公园野餐,并开始学习语言。
这是《自拍》第292个真实故事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告诉我小俞/口述逍遥鱼/撰文祖一飞/编辑大家好,我是移民哥,在美国开网约车的80后。小时候,我是移民哥,成绩平平,上学只上到中专毕业。直到进社会吃了苦头,我才开始勤奋上进。毕业后的十年,我从工厂打工仔一步步做到汽车销售公司的部门领导,在朋友圈子里也算混得不错。
1995年,出国留学还不太火爆的时候,我就来了塞浦路斯留学,当时我是塞浦路斯第四个留学生。之所以选择塞浦路斯,我当时没有想太多,主要是在这边读完本科后可以选择在世界其他国家继续读研究生,因为这里的教育是欧美等国家承认的。没想到在英国、爱尔兰读完硕士后,我还是想回到塞浦路斯,不仅是因为发现了这里有商机,也是因为这里的环境确实宜居。
英国,是欧洲第一科技国家、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六大经济体,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该国以其发达的经济条件、健全的金融体系和税法、开放的市场机制以及在新兴领域的创新活力,继续受到出海企业的青睐。英国在网络安全、5g/电信、saas/云和人工智能方面发展迅速。目前移动网络覆盖全国,拥有7900万移动用户,移动渗透率达117%。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49位真人故事我叫大冰@燕帽侠大冰,高考失利进入医学专科院校。后奋起直追,一路升本考研。一个玩笑,与博士男友牵手成功。32岁到迪拜当家庭护士,服务过富豪、智斗过阿三,发现迪拜跟想象中不一样,职业发展势头正好时,毅然回国。(2021年,我在迪拜做家庭护士)1989年,我出生在山东济南千佛山脚下。
#头条创作挑战赛##广西姑娘##作为中国人在美国当老师是怎样一种体验##美国生活##国外生活#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93位真人故事午餐时,同事告诉我:社区用了三个月时间,说服华裔父母,带孩子去做精神鉴定。在美国,给孩子做精神鉴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孩子有病,而是为了寻找教育的最优方案。
12月11日,中国驻宋卡总领馆驻普吉领事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一名从国内赴泰国普吉岛旅游的女性游客,名为yang yu(音),在当地死亡。领事馆方面表示,死因尚未明确,亦无法判断是他杀或是自杀,警方已经联系上死者的丈夫及妹妹。据泰国普吉岛当地媒体报道,12月8日下午,泰国普吉岛警方在sakhu区发现一名中国女性游客的遗体,用一块白布吊死在榴莲树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