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主办、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江西省上高县农业农村局共同协办的这三大早粳新品系千亩示范现场会上,相关专家现场组织实收测产并进行食味品尝后表示,利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培育的“中科发早粳1号”“中科发早粳25”“中科发早粳23”新品系农艺性状表现突出,亩产超过预期,稻米外观品质优、食味好,在“民以食为天”方面既保障“吃饱”更助力“吃好”。
“中国有14亿人口,要吃饱、吃好饭,是个大事。”李家洋院士在稻田边接受采访强调说。
为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第一大国,双季早稻为中国水稻生产和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都发挥重要作用。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5千公顷,全国早稻总产量2812万吨,全国早稻单产5.91吨/公顷。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介绍说,目前中国所有的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由于早籼品种品质较差,极大部分都只能作为储备粮、工业用粮或饲料使用。长期以来,品质优良的双季早粳品种在中国水稻生产中是一个空白,主要原因就是未能培育出能够用于生产的双季早粳稻品种。
经过科研和推广人员持续几十年的努力工作,“籼改粳”在晚稻生产中已取得良好进展,稻米品质有效改善,农民收益显著增加,但一直没有培育出能用于农业生产的早粳稻品种。
2021年,李家洋团队通过努力攻关,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首次培育出可用于大田生产的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系“中科发早粳1号”,当年在上高县200亩示范完成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567.6公斤,在实现高产抗逆的同时,还大大提升早稻米品质;2022年“中科发早粳1号”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603公斤。
2023年“中科发早粳1号”在上高县进行1000亩示范,这是早粳稻在当地连续第三年种植,当天示范现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带领测产专家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人工抛秧种植的田块实收亩产615.3公斤,机插种植的田块实收亩产562.5公斤,平均亩产588.9公斤。
李家洋表示,将早籼稻品种改为早粳稻品种,这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都是第一次的创新突破,可以将优质新米提前两至三个月上市,从而为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育种研发推进早粳稻审定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指出,此前,由于中国种植的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国家设立的早稻品种审定只有早籼组。2021年“中科发早粳1号”培育成功后,面临着无法进行新品种审定及后续推广的实际困难。
得知早粳稻成功培育后,中国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该部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有关负责人到遗传发育所进行调研,商讨推进优质高产双季早粳稻试验工作方案。2022年1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组织专家对《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粳品种自主试验方案》及《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粳品种审定标准》进行论证,并通过该试验方案和品种审定标准,顺利完成中国首个早粳稻审定途径的开通。
经过2022年与2023年连续两年的多地区域试验,结果表明,3个中科发早粳新品系(“中科发早粳1号”“中科发早粳25”为早稻中迟熟品种,“中科发早粳23”为早稻早熟品种)均表现优异,米质优良,抗逆性强,符合早粳品种审定标准。
李家洋团队称,这三个早粳新品系材料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后,将成为中国首个可以商业化种植的双季早粳稻品种,后续加速优良双季早粳品种推广应用,可以极大提高早稻米的品质和商业价值,不仅能服务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还可将中国优质新米的上架销售期提前2-3个月。
率先提出“分子设计育种”理念
在备受关注的水稻育种领域,“中科发早粳1号”等三大早粳新品系成功培育和种植示范,为中国优质稻改良提供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其成功的基础,是李家洋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分子设计育种”理念,并持续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研发和攻关。
李家洋团队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调控的机理研究,在中国率先建立植物基因图位克隆技术方法体系,克隆影响水稻株型、分蘖数目、株高、分蘖角度、穗大小、穗型、茎秆强度等株型特征的一系列重要基因,分离鉴定出水稻抗性淀粉合成等重要基因,为培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以“分子设计育种”理念和技术大幅提升水稻品种培育效率。
在“中科发早粳1号”等三大早粳新品系水稻育种研究中,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李家洋团队以优异稻米品质基因为主线,结合高产抗逆基因等,运用分子设计育种的理念和技术,选择最佳亲本通过杂交选择,最终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的全新“中科发”早粳新品系。这些双季早粳新品系均表现抗逆性强,尤其苗期耐寒、后期抗穗发芽方面尤为突出,具有米粒外观品质优良、主要米质指标达到优质二级米标准及以上、食味佳等特点。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表示,李家洋团队在水稻育种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性进展,以及从科学理论到生产实践的成功示范,将推动作物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
据了解,李家洋院士及其团队在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2022年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团队奖、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等奖项。(完)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有13亿页的《中国读本》的一页。bwc中文网此前曾提及,中国人上厕所时没有按先后秩序排队等候的习惯,这从他们开车中也可见一斑:很多中国人在拥挤的道路上行驶欲变更车道时,往往争先恐后,生怕落在别的车后面。为何中国人不爱排队?理由是什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商业环境,大多数中国人抱有这样的观点:稍一落后就可能导致失败。
在非洲这片还未饱和的市场,处处埋藏着商机。建筑业、采矿业显然是炙手可热的“多金”行业,但大隐隐于市,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小店铺年利润也能达到百万以上。下面就由小编带各位客官盘点一下中国人在非洲经营的四大利润丰厚的行业。01餐馆中餐厅、唐人街这些事物并不陌生,遍布全球,非洲自然也不例外。最早一批来非洲淘金的中国人把厨艺也引入了这片大陆,四川火锅、广东粤菜、东北大锅炖、 西北拉面、河南烩面......应有尽有,虽说在非洲打工的条件艰苦了些,但家乡的味道还是能在中国餐馆寻到,卖小笼包、油条、煎饼果子的小小早餐店也逐
市面上推出移民项目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移民政策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这导致很多人举棋难定、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全球最热门的5个老牌移民“大国”:英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及美国的移民政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移民目的及个人背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一、英 国英国一直是热门移民地点,透过现有签证在当地投资、工作、留学,住满指定年份后,便可申请英国永久居留权。
4月17日我们有幸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曹道巴特尔研究员给同学们做了一场关于蒙古语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回顾中,小编为大家梳理了蒙古语的基本特征、文字特点、中国蒙古族语文工作和语言生活现状等内容。“多言多语”是中国的语言国情特征,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必须要让各语言及其变体“各得其所...
中国交通大学的基因工程师们公布了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库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指出,中国人的基因与非洲人口基因有极大差异,汉族人群的基因可以分为7个亚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采访了中国人类学家,企图搞清楚所得数据有何益处。? sputnik / lida stanchenko民族自豪感与自我表达:汉服何以在中国引领潮流,它是否将走向西方?
自2023年5月开始的好莱坞编剧罢工持续升温。美国演员协会加入罢工。(图源:东方ic图库)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好莱坞罢工潮进入第二高峰。当地时间7月14日,拥有16万名会员的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ag-aftra)宣布正式加入罢工队伍,支持此前美国编剧协会的相关诉求及口号。时隔60余年,好莱坞最大的两个工会组织首次同时罢工,美国多家媒体称,此次罢工或将导致美国整个影视业停摆。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说事,以前的节目我们就说过,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的国家土地下面蕴藏着大量的石油,有的国家幅员辽阔却基本没有什么能源,而且即便是都有石油矿藏的国家也不一样。你像这个委内瑞拉吧,是明面上讲全球石油矿藏第一,可是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开采出来的还是含很多杂质的重质油,不好提炼而有的国家像伊朗,我们以前说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移民哥”,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在当今充满火药味和不可预测性的国际舞台上,一场引爆全球瞩目的较量正在悄然上演。近期的事件中,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局势再度升级,泽连斯基总统计划“解放克里米亚”,并宣称将进行大规模行动清算居民,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大家好~阅读文章前求求大家点下“关注”,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哦~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马不停蹄连夜为您更新优质内容。美国和中国车检制度的差异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在中国,所有的车主都要进行车检,小汽车超过6年就要检查一次,但美国许多州并不会强制车检。然而,车检是一个既费时又费力的事情,车主对车检中检测员会空挡下一脚5000转的暴力检测很是苦恼,但是检测人员并不会管那么多。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首先要说到美国医疗体制的特点美国没有实施全民医疗保护制度,而是遵循了医疗市场化原则。这使得美国的医疗服务主要由私有机构提供,而病人则需要通过买保险或自费来负担医疗费用。因此,美国的医疗费用非常高昂,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