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王室一直饱受争议,特别是现任的国王拉玛十世,从王子时期就不断地刷新人们的眼球。
这位国王最为出名的事莫过于给自己的爱犬“福福”加封为“空军元帅”,以及44年间换了5任老婆,还把四个儿子驱除王室,放逐海外。拉玛十世的荒唐和风流,让人们不禁想起一个在泰国民间流传了二百多年的诅咒:夺我王位,十世而亡。
▲拉玛十世
传言中,这个诅咒是曼谷王朝的前代国王郑信,在遭到了当时的部下,也是现代泰国的建立者拉玛一世的背叛时,在临死前留给拉玛一世的。
让人奇怪的是,拉玛一世在建立曼谷王朝后,不仅不忌讳,还沿用了郑信的姓氏,给自己取了一个华名“郑华”。
不仅如此,之后的历代泰国国王都拥有一个以“郑”为姓的华名,这是因为什么呢?
▲现在泰国(曼谷王朝)的国王名字
现代的曼谷王朝的由来,还得从泰国和缅甸争霸东南亚的历史说起。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具有“海陆兼备”、“坐拥两洋”的地缘特征。从地形上看,泰国似乎是东南亚地区当之无愧的c位。同时,泰国中部平原地区因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捷,素有“黄金半岛”的称号,所以历史上的泰人王朝都是以中部平原为中心建立王国。
然而,这片平原地区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反而因为它的丰饶和便捷,使它不断地受到外来的威胁。其中,最让泰国苦恼的威胁来自缅甸。
缅甸是泰国的近邻,两国疆域犬牙交错,民族矛盾突出,自古以来为争夺地区霸权进行了长期的较量。
▲泰缅两国陆地边界线长达1800余千米
在拉玛一世建立曼谷王朝之前,泰国还经历过四个朝代更迭:前素可泰时期、素可泰王朝(1238~1420)、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和吞武里王朝(1767~1782)。
泰国和缅甸的较量可以追溯到阿瑜陀耶王朝时期。1350年,乌通王战胜了素可泰王朝,在泰国中部的阿瑜陀耶城建立了阿瑜陀耶王朝(即大城王朝)。
泰人在阿瑜陀耶王朝建立后,不断地向四周扩张版图,彻底灭掉了素可泰王朝,全盛时期的阿瑜陀耶王朝,版图面积比现在的泰国还要辽阔。
▲1440年的阿瑜陀耶版图
缅甸这边也没闲着。在经历了元朝对缅甸蒲甘王国(1044~1287)的入侵后,缅甸四分五裂,各方势力互争地盘,坐镇中心的是东吁王朝。一番角逐后,东吁王朝最终c位出道,统一了缅甸。
都想扩张地盘的阿瑜陀耶王朝和东吁王朝,不可避免地要爆发战争,这仗一打就打了229年(1538~1767),打了24次。期间,缅甸曾两度攻陷阿育陀耶王朝。
1569年,阿瑜陀耶王朝第一次沦陷时,曾沦为缅方的属国长达15年,直到“黑王子”纳黎萱打败缅军才重新获得独立。就在东吁王朝重振旗鼓,准备再次进攻阿瑜陀耶王朝时,自家后院先起火了。1752年,孟族占据了阿瓦,把东吁王朝赶下了历史舞台,建立了贡榜王朝。
▲1767年贡榜王朝版图
贡榜王朝继承了前朝遗志,试图吞并阿瑜陀耶王朝。当时,泰国的统治者们正忙于内部争权,对缅方潜在的进攻并无充分准备。
所以当1767年缅军再次进攻阿瑜陀耶城时,昏聩无能的泰王波隆摩罗阇五世不仅不思应对之策,还妄想靠着每天拜神求佛,寄希望于雨季洪水把缅军冲退。
结果可想而知,阿瑜陀耶王朝灭亡了。不过,上天还是给泰国留下了一线生机,这个生机是一个名叫郑信的华裔。
▲阿瑜陀耶城旧址
郑信,祖籍中国广东潮州澄海县华富村。潮州自古以来人稠地狭,百姓连年苦于饥馑,所以大多选择远渡重洋去海外谋生。
▲澄海在潮州的位置
明清之际,中国虽然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在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刺激下,明政府和清政府都曾经开放海禁,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移民高潮。
郑信的父亲郑镛便是在清朝初年移居到泰国的万千潮州人之一。
郑镛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他从零售小商贩起步,一直做到了赌税承包商,还获封了坤钹陀那爵位,做了财政大臣昭披耶却克里(注:昭披耶是当时非贵族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却克里是官职名称,意为辅国首相)的下属和近邻。
郑镛很会拉关系,他见昭披耶却克里没儿子,便把自己和妻子洛央(泰人)所生的儿子郑信送给他抚养。郑信到了养父家里,养父从此财运亨通,所以得名“信”,即泰语里“财富”的含义。
靠着养父这个靠山,郑信以官宦子弟的身份进宫做了御前侍卫,后来又被委任为达府的军政长官,封爵披耶,人称披耶达信。
▲郑信
1767年,缅军进攻阿瑜陀耶城时,郑信受王命留在京师,协助退敌。当波隆摩罗阇五世焦头烂额地应付缅军的进攻时,负责守卫阿瑜陀耶城的泰军统帅因为害怕缅军一举攻入城内,便急急忙忙地下令关闭城门。这位仁兄太着急,竟然把郑信部队也关在了城外。
倒霉做了饼干夹心的郑信,进退维谷,只好率领500名泰人和华人组成的残部突围,沿湄南河而下,来到暹罗东南沿海城市罗勇,建立抗缅复国基地。
在南下过程中,郑信两度与缅军激战,最终两战告捷。虽然只是赢得了两场很小的战役(其中一场战役,缅军只有30名骑兵,200名步兵),但是却极大地鼓舞了泰人的斗志,很多逃散的泰人踊跃投军。
到达罗勇时,郑信已经召集了1万余人的部队。而且,当地的华商也积极赞助郑信的部队,每名士兵都配备了火药枪,还组织起了战象队。
▲华商姓名和赞助物品
为了让更多的泰人投入抗缅复国的战争,郑信宣布自立为王。
1767年10月,郑信率领大军挥师北上,正式开始了驱逐缅军的正义之战。11月6日,攻破吞武里城;随后继续向阿瑜陀耶城挺进,当时驻守在三株菩提树村的缅军主将苏基命副将蒙耶堵截郑信,蒙耶不敌郑信,只好献城请降。
郑信能迅速地光复阿瑜陀耶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贡榜王朝在灭亡阿育陀耶王朝后,军事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强大,对清朝越来越怠慢,屡次骚扰清朝边境上的土司,意图恢复东吁王朝强盛时期对中缅边境土司的权利。清朝当然不会放任不管,于是爆发了中缅战争。
1767年4月,当缅军攻陷阿瑜陀耶城时,缅军正与清政府鏖战,乾隆皇帝的征缅部队已经达到了阿瓦附近,缅王辛标信只能命令在泰国的缅军撤回援救。
▲清军的没落
缅王在得知郑信光复阿瑜陀耶城的消息时,又发动了数次战争,企图重新占据泰国,但是都被郑信击退。此后,缅军再也不敢侵犯泰国。
1770年11月,郑信在彭世洛城举行庆典庆祝暹罗恢复统一,并将首都从阿瑜陀耶城迁都到吞武里城,史称吞武里王朝。郑信也成为了唯一一个在海外当国王的华人,并且声望颇高,泰史上称之为达信大帝。
▲郑王庙
自此,泰国正式开启了国王郑姓的历史。
但是,由于郑信治理不善,吞武里王朝仅存在了短短15年就灭亡了。
郑信上位后,照搬了前朝落后的政治制度,加速了政权的腐败。同时,他为了争夺地区的霸权地位,不顾民生民情,不断地发动战争,动摇了国本,不得不仰赖军功贵族们,削弱了中央集权。
吞武里王朝看似烈火烹油,实则岌岌可危。因此,当1782年郑信派通銮·却克里率领20万大军讨伐在安南王时,国内空虚的吞武里王朝发生政变,郑信被迫退位,剃度为僧。当时正在柬埔寨作战的通銮·却克里闻讯赶回京城平叛。
▲通銮·却克里
通銮·却克里是郑信的部下兼同窗好友兼妹夫。阿瑜陀耶王朝时期,通銮曾担任军政长官。阿瑜陀耶王朝灭亡后,他投奔郑信,在驱缅复国和统一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郑信封为昭披耶却克里(注:此为官名,和郑信的养父不是一个人)。
但是通銮在镇压了内乱后,并没有迎郑信回宫主政,而是杀死了郑信,自立为王,把首都从吞武里迁到河对岸的曼谷,开创了曼谷王朝,后被追封为拉玛一世,这就是现代泰国王室的源头。
▲曼谷王朝版图
通銮本人并不是华裔。他的父亲是泰国贵族,只有母亲有一部分华人血统。但是,通銮和他之后的王位继任者却都有一个以“郑”为姓的华名。
这当然不是因为通銮有愧于郑信,所以自愿给他当儿子,而是因为泰国与中国建立的朝贡制度。
朝贡是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边疆和处理周边属国关系的重要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一种官方发起的贸易形式。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非常享受“王邦归顺”的虚荣感,对来贡者采取“怀柔远人,厚往薄来”的方针,所以朝贡对于来贡者一方是一本万利的大好事。
▲朝贡贸易图
泰国自前素可泰时期便与中国建立起朝贡关系。素可泰时期,两国来往更加密切。到了阿瑜陀耶王朝,这种朝贡关系在经贸的需求外,又增加了政治需求。
阿瑜陀耶王朝建立之初,不仅面临着地方势力的反叛,还要提防安南和缅甸等邻国的武装侵略,所以争取到明朝政权的支持和庇佑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明朝来说,威胁主要来源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于南海诸国只求维持安定团结,所以明政府也乐于接受阿育陀耶王朝的朝贡。不仅照例赏赐给使者大量的礼品,还允许他们将带来的货物开始出售,免于抽税。
▲明朝地图
有这等好事,阿瑜陀耶王朝当然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朝贡机会,将最初的“三年一贡”变成了“一年三贡”。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除了维持原来的朝贡关系外,又开启了中泰的大米贸易,两国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泰国也更死心塌地地做起了中国的“属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后,他马上向清朝请封,希望建立正式的朝贡关系。但是,乾隆皇帝怀着“兴灭断绝”的念头,想要重振阿育陀耶王朝,便责备郑信反叛窃国,不承认郑信的藩王地位。
直到后来,清廷进一步了解了泰国的情况后,发现阿瑜陀耶王朝的后人已难成气候,才松口接纳了郑信建立的吞武里王朝。
▲郑信的请封之路
可惜,在使臣回国之前,吞武里王朝就灭亡了。
作为郑信原来的亲信,通銮清楚地知道郑信与清朝建立关系的艰难过程,为了保住郑信建立的朝贡关系,通銮便在向清朝呈交的国书上自称为郑信之子郑华(事实上,通銮只比郑信小3岁)。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常奏效。时隔不久,通銮便收到了清朝的册封,通銮和他的后代也多了个华姓“郑”。
用郑信后人作庇佑,拉玛一世得到了清朝的首肯,随后的拉玛二世(郑佛)、拉玛三世(郑福)、拉玛四世(郑明)在递交给清朝的国书上也都沿用了郑姓,并各自取了华名。
▲拉玛四世
19世纪初,英法帝国主义侵入东南亚,将老挝、缅甸、越南沦为殖民地。泰国因为地处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成为两强之间所需的缓冲地带。
拉玛四世和拉玛五世一面奉行夹缝中求生存的外交政策,一面坚持改革,向西方学习,使泰国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一个未沦为帝国主义列强殖民统治的国家。
▲泰国保持了独立
同时期的清朝,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呈现日薄西山之势,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将三年一贡改为四年一贡,中泰的朝贡关系逐渐衰落。
19世纪中叶,泰国与英国签订了鲍林条约,泰国的外交开始转向西方。同时,受到西方文化熏染的拉玛四世对中泰关系的看法亦有所转变,所以不再向清朝进贡。
19世纪末期,经历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清朝,再无力与列强对抗,清政府认定的宗藩关系已在东亚和南亚地区所剩无几,不仅是泰国,朝鲜、越南等国也都停止了和清朝的朝贡关系,绵延数千年的朝贡制度就此终结。
▲拉玛七世废除了绝对君主制,实行君主立宪
然而,尽管泰国已不再向中国进贡,也不需要再保留这个本不存在的姓氏来骗取信任,但是泰国王室却保留了国王以“郑”为姓的华名传统。其原因可归结为两点:
其一,习惯使然。曼谷王朝在停止向清朝进贡前已有五代国王取了华名,所以后代们取华名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二,泰国华裔的影响力。当第一批华人移民到阿瑜陀耶王朝时,有90%以上的华人都从事着商业活动,一些拥有资本和经商才能的华人甚至被选派到被王室垄断的贸易厅,替王室经营对外贸易。华人不仅包揽了中泰的朝贡贸易,还经营着泰国与东南亚邻国乃至日本的贸易往来。
这些华人及其后裔不仅改变了泰国的社会结构,还给泰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进步。等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泰国全国600万人口里,有150万是华侨。
这些华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介于统治阶级和普通平民之间的中产阶级,成为了泰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力量和经济力量的主体,泰国王室当然不敢小觑华人社会的影响力,保留华名则可以拉近与华人社会的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2020年福布斯泰国超级富豪榜中,前4名都是华裔
但是,在实际生活里国王并不会使用华名,就连泰国的华裔也很少使用自己的华名。华名对于国王来说是一种传统,对华裔来说则是一种文化的认同。
无论泰国国王的华名是不是只沦为形式,都不能否认以郑信为代表的华人曾给泰国这个国家带来的深远影响。
段立生.《泰国通史》.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
王杨红. 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 中一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 厦门:厦门大学,2018
邓水正. 泰国现政府的华人政策与中泰经贸关系展望. 东南亚纵横,1990,4:49-53.
邵建平. 缅甸和泰国领土争端的由来及解决前景.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4:17-22.
金勇. 20世纪泰国社会华人姓名的泰化嬗变. 当代亚太,2006,5:58-64.
作者|花城
责编|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看过维灿文章的人都知道,维灿之前在泰国一家上市开发商工作,最早的时候就负责跟销售渠道对接,因为泰国的开发商只负责建房子和销售本地份额,海外份额是全部外包的,泰国比较认cbre,所以大一点的开发商的海外份额就交给cbre,cbre负责销售海外份额,我们作为开发商的人,负责跟他们的对接和售后!到了2016年以后...
海外华人是中国及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使者,他们在世界各地积极发展,为促进中外交流、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海外华人聚居地中,新加坡华人占比超过一半,而第一名国家却让人意想不到。本文将详细探讨海外华人最多的六个国家,并探究其中各自的原因和影响。新加坡:华人占比超过一半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华人是其最大的族群。
泰国凭借其热带岛屿风光和佛国圣地,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游玩。2018年泰国的外国游客量突破3700万人次,为泰国旅游业创收约5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3900亿。这个成绩位居全球第四,这足以说明人们对泰国这个国度的向往。很多前来泰国旅游的游客,来过多次后选择在此买房,希望能在这个美好的国度长久居住。
在保持一定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六个国家的长期居留或移民难度相对较小。 捷克捷克是德国附近较早提到的移民选择。与繁荣的西欧相比,捷克东欧确实不是太平繁荣时期华人宜居的首选。但捷克不仅拥有历史古都布拉格和境内无数的建筑古迹。除了卖感情,这个国家还被经济学智库定位为世界第八,最新的全球和平指数。捷克共和国常年保持在10名左右,与朋友相对熟悉的日本和新加坡处于同一水平,这对可能发生战争的人来说可能比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重要。
随着泰剧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明星中发现了许多艺人都是富二代。除了很多演艺公司离泰国的知名大学比较近之外,高学历的人会更容易接触新事物,逐梦演艺圈,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泰国演艺圈都是富二代和高学历的人。可以这么说,泰国娱乐圈的明星很少有从底层出来的,不是富二代玩票就是星二代。 因泰剧《只因我们天生一对》大火的男主林汉洲,现实中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是家族企业,在泰国小有名气,传说中的不进娱乐圈就会回家继承家产的孩子,虽然家里富裕但赢仔自己也很努力,还是一名学霸。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可以说是无辣不欢的,尤其是在湖南和四川,可以说他们对于辣椒的疯狂程度是你永远也想不到的,比如有的即便长了十来个口腔溃疡都依然还要吃麻辣火锅,真是佩服!但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很会吃辣吗?据说跟这些国家比起来,中国只能垫底了,不吃辣的去了简直就无法生存。据说最喜欢吃辣的国家是泰国,在泰国,有最辣的“朝天椒”,泰国人不管吃什么都会往上面加点辣椒,吃的每种食物都要麻辣麻辣的,虽然和中国的辣有点不太一样,但是也算得上是很能吃辣的国家了。
看过维灿文章的人都知道,维灿之前在泰国一家上市开发商工作,最早的时候就负责跟销售渠道对接,因为泰国的开发商只负责建房子和销售本地份额,海外份额是全部外包的,泰国比较认cbre,所以大一点的开发商的海外份额就交给cbre,cbre负责销售海外份额,我们作为开发商的人,负责跟他们的对接和售后!到了2016年以后...
泰国王室一直饱受争议,特别是现任的国王拉玛十世,从王子时期就不断地刷新人们的眼球。这位国王最为出名的事莫过于给自己的爱犬“福福”加封为“空军元帅”,以及44年间换了5任老婆,还把四个儿子驱除王室,放逐海外。拉玛十世的荒唐和风流,让人们不禁想起一个在泰国民间流传了二百多年的诅咒:夺我王位,十世而亡。▲拉玛十世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663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1988年出生在湖北武汉,父母是大学职工,现已退休,家中有个姐姐,家庭氛围温馨,从来没有争吵与不和谐。父母和姐姐对我也十分宠溺。在这样幸福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我,做事比较任性,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还特别喜欢干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我想也是由于有这种叛逆的隐性性格,所以才有了我后续的多次创业。
华舆讯 据星暹日报报道 很多人都觉得,泰国人很爱吃生食,比如大白菜、圆茄、小玉米,豆芽,甚至中国人认为生吃有毒的青豆角都直接配着青木瓜沙拉吃,他们不仅喜欢生吃蔬菜,还有各种生的菜肴,例如泰国东北菜的生拌酸辣猪肉、牛肉或者螃蟹。现在又多了一道生食,日式鸡肉刺身。但是泰国卫生部警告民众,生鸡肉刺身比想象的要危险得多,有感染细菌、腹泻、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