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要丨我在俄罗斯期间,一个当地美女请我吃饭,说是请我吃最地道的俄罗斯大餐,我当然很高兴的就去了,席间上来一盘子大肥肉,有好几块,一看就是生的,我眼瞅着俄罗斯美女非常淡定干掉一块大肥肉,简直惊掉了我的下巴,经过俄罗斯的美女介绍,我才知道那个东西叫做萨洛,是俄罗斯的一道美食。
那是在2012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去俄罗斯。
我是移民哥,要在那里常驻很久,因为我要负责那边的一个办事处的管理。
我们公司的总部在北京,是做国际贸易的,实际上主要做和东欧、北欧国家的贸易,把当地的产品进口到中国来,主要是大宗商品和一些特色商品,比如能源产品、粮食、矿物、木材以及海产品。

我刚到俄罗斯的时候,因为俄语不算很好,办事处给我配了一位俄语翻译,是一位漂亮的混血美女,俄语是她的母语,当然没问题了,汉语也非常不错,她大学的专业就是汉语,曾经在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交换生就进修了一年,所以,明显的,她的汉语有一些京腔。
俄罗斯美女的名字叫做安娜,这名字在俄罗斯大街上喊一声,估计回头的会有一大片,这名字俄罗斯女性叫的非常多,可以用烂大街来形容。
因为是我的助理兼翻译,安娜的办公室和我的办公室紧挨着,以方便我随时叫她过来给我做翻译。
接触一段时间之后,我和安娜就已经非常熟悉了,工作之余闲聊的时间就比较多了,话题也比较多,但是核心的话题主要还是围绕着吃喝玩乐,这类比较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
安娜在中国待一年的时间里,吃遍了北京很多地方,对于北京的美食记忆尤深、赞不绝口,回到俄罗斯之后,还是念念不忘。
我就对安娜说,她吃到的那些北京的美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但是,相对于中国美食的丰富程度,简直是九牛一毛,中国其他地方好吃的东西简直是数不胜数。
安娜于是对我说,以后有机会尽量派她到中国出差,她要品尝一下中国其他地方的美食,我说当然没问题,以后到中国,你想去哪里,我会找当地人给你详细的介绍和指导,保准你会满意。

然后,安娜就对我说,既然你是第一次来俄罗斯,那我作为东道主,就请你吃一顿地道的俄罗斯大餐吧,我一听很高兴,我真是没有吃过真正的俄罗斯大餐,我的所有对俄餐的印象,还是在北京的老莫西餐厅积累的。
安娜带着我来到了当地历史最悠久的一家餐厅,从餐厅的装修风格、装饰风格,桌椅板凳,服务员的着装,乃至墙上的油画等地方,都体现出来浓浓的俄罗斯风情。
安娜首先带着我在餐厅里面转了一圈,并且不断地向我介绍目力所及之处的那些物件的历史、文化和内涵,我对这些倒是很感兴趣,就问了好多问题,安娜就解释不清楚了,把餐厅的经理叫了出来,餐厅的经理倒是跟我讲的头头是道,深入浅出。
坐到餐桌上之后,所有的点菜环节当然都是由安娜亲自安排,上面的俄文我也不认识,和服务员也没办法沟通,只能由安娜全权代理了。
菜还没有上来,各种闪闪发光的餐具摆满了一桌子,有瓷器、锡器、银器,还有铜器,每样餐具都做得非常精美绝伦,不用吃饭,光是看着那些餐具,都觉得盛在里面的食物好吃的不得了。

开始上菜了,每吃一道菜之前,安娜都会向我详细的介绍这道菜的做法和历史渊源,我好像只对这些食物背后的历史感兴趣,并没有觉得那些食物有多好吃,每样都是象征性的吃了几口,就放下了刀叉。
这时候,上来了一盘子白花花的肥肉,还有好几块,旁边搭配着一些黑列巴,还有几种调味料。
安纳看样子非常喜欢这种食物,只见她拿起刀叉,非常熟练地把那块白花花的大肥肉,切成薄薄的一小片,直接放到嘴里就吃了起来,看样子津津有味,还顺便喝了一口上等伏特加。
没有多长时间,安娜就把一块大肥肉干掉了,看着眼前这个美丽优雅的女人,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就吃掉了一块大肥肉,简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安娜好像已经见多不怪了,看着眼睛发直的我,跟我讲起了这个食物的历史渊源。
这个奇怪的食物名字叫做萨洛,是东欧平原上斯拉夫民族共同的食物。据他们说,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等各个民族,都有类似的食物,名字基本上都叫做萨洛,可能拼写和发音稍有差别,但是也证明了这种食物是发源于同一个地方的。
经历千年的发展,各个民族对萨洛的做法也做了各种改进,但是基本上变化不大,可能只是在制作器具和添加的香料有所变化,但是制作程序和食用方法,几百年以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说起萨洛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每个民族都有有利于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描述,当然,也没有人能够说得出来,哪种说法是真的,那种说法是假的。
不过,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那就是当年在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为了抵抗外族的入侵,经常和外来入侵者展开战斗,有时候也要追击侵略者,甚至追击出去很远的路。
打仗就需要给养,人和战马都需要给养,马的给养很好办,找到草料就可以了,人的给养很难办,拉着大批的粮食行动缓慢,效率低,还容易被别人偷袭。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围的穆斯林侵入了斯拉夫人的东欧平原,因为信仰的问题,他们要求当地人把猪全部杀死,并且以后再也不能养猪,当地人也没办法,只好把猪全部杀死了,一下子杀死那么多猪,也吃不掉,那就会坏掉了。
有人为了保存猪肉,把猪肉放到盐里面,果然,猪肉经过这样一处理,果然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再后来,有人生吃了一口腌制的肥猪肉,觉得味道非常不错,于是这种吃法就慢慢的传开了,慢慢的得到了当地斯拉夫民族的认可和喜欢。

再后来,这种腌制的大肥肉被军队相中了,成为他们随身携带的军粮,这东西做军粮有几个好处,第一就是这东西热量高,可以迅速补充军队的体力,恢复战斗力,第二这东西体积小,方便携带,携带上几块,可以坚持好多天,第三这东西味道还不错,生吃可以,煮熟了吃也可以,夹在面包里面吃也可以。
后来,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到过东欧的很多国家,在不同的地方,多次看到这种叫做萨洛的食物,也就是生腌肥猪肉,他们吃起来津津有味。
不过,据很多地方说,因为这种食物的高热量,现在的人们比较注意健康的饮食方式,很多只是在传统的节假日才吃萨洛,尤其是爱美的女性,虽然喜欢吃,但是每次也只是吃一两片,过过嘴瘾就可以了。
不过,我在东欧地区待了多年,去过很多国家,加过无数种萨洛,它们虽然风格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一块腌肥肉,生吃的吃法我实在是下不去口。
他们也可以把萨洛煎熟了吃,经过这样一处理,我还是能够接受的,夹在大列巴里面一起吃下去,感觉味道还不错。
据说,现在的斯拉夫族因为矛盾重重,大家都在争萨洛起源于自己的民族,都在说别人偷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这就有点笑话了。

就和宇宙第一大国韩国认为的那样,这地球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他们的,也不看看自己在七十年之前还被人家打的满地找牙呢。
不过,大家有机会去东欧国家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那里的特色食物——萨洛,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俄罗斯普通家庭吃的啥?看完终于明白,“战斗民族”不是白叫的,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今天不说怎么做菜,带大家瞧瞧我们的“邻居”俄罗斯的美食,看看有什么特色?美食,是人类共同的爱好,也是生存的基本需求,从人类开始会用火种后,就在人类不断地追求下一直在改善,更加符合人的食用要求,在改善的过程中,世界各地人民,因为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不同,饮食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化、多元化,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而大多数人往往对不同地域的美食比较感兴趣,今天就来瞧瞧俄罗斯美食。
这是真实人物讲述的第46位人物!小编最近在网上刷到在佛山定居的俄罗斯一家人,他们一家人已经在中国生活了8年,在深圳住了3年,在广州住了5年,如今来到佛山顺德定居!他们家的网名叫:外国人在中国denvastv. 8年搬了3次家,这一家人喜欢中国文化,这对俄罗斯夫妇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在中国长大,中文十级,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
用音乐搭建友谊之桥中俄韩百名少儿冰城快闪齐唱《我爱你中国》中俄韩少儿合唱团在防洪纪念塔下同唱《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昨天,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的百名少儿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进行快闪表演,共同唱响了《我爱你中国》。哈尔滨被誉为“音乐之城”...
文|律皮书编辑|律皮书前言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政府针对不同时期外来移民的特点,出台相应的移民政策以化解人口危机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威胁,并积极引进侨胞返俄,提升外来移民的融合度。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制定原则是严格以宪法、国际条约及其他法律规范为指导,遵守人口经济和地缘政治原则,
众所周知,2020年澳网女单冠军索菲亚·肯宁是一位俄裔美国人,她1998年11月14日出生于莫斯科,不到1岁时便随父母移民美国佛罗里达。那么,这位移民大满贯冠军,在搬家到美国过程中,一定要涉及到俄罗斯联邦的一个机构:俄罗斯联邦内务部移民总局。今天,我们来介绍俄罗斯移民总局的掌门人瓦伦蒂娜·卡扎科娃(valentina kazakova)。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消息,7月29日,5名中国公民拟驾车自哈萨克斯坦经阿斯特拉罕州卡拉乌泽克口岸入境俄罗斯时遇阻,被注销旅游签证、拒绝入境。8月2日,使馆通过当事人上传的视频进一步了解到,俄边防人员对其进行长达4小时反复审查。对于中国公民入境俄罗斯受阻的原因,俄方解释原因称,上述事件为单一事件,俄方对中国公民没有任何歧视性政策和行为。
已婚男士千万不要在俄罗斯撩妹, 如果你约会,很容易被俄罗斯妹子们征服。如果你在俄罗斯坠入爱河,你就迷失了,你将离婚,并且必须开始新的生活。 我知道一家西方公司在俄罗斯开了一间办公室,并派出了大约250名(男性)外籍人士。后来,在12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离婚了。永远不要给女士一定数量的鲜花。在俄罗斯(而且不仅仅),偶数花只用于葬礼。
据环球网8月4日报道,7月29日,5名中国公民拟驾车自哈萨克斯坦经阿斯特拉罕州卡拉乌泽克口岸入境俄罗斯时遇阻,被注销旅游签证、拒绝入境。8月2日,使馆了解到,俄边防人员对其进行长达4小时反复审查。根据使馆领导部署,使馆相关部门分别约见俄罗斯外交部、联邦边防总局、联邦安全总局等部门提出交涉,明确指出俄方在此次事件中出现的野蛮执法、过度执法行为严重损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与当前中俄关系友好大局不符,与两国日益密切的人员友好交流趋势不符,要求俄方立刻查明事件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消除恶劣影响,并保证此后不再发生
在普京宣布部分动员后,不少俄罗斯人选择逃往芬兰、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邻近国家。其中有超过10万人逃往了哈萨克斯坦:这里俄语使用率很高,而且当地也有不少俄罗斯族人,整体物价也不高,可以说是普通俄罗斯人比较适合的“逃跑地点”。但即使是这样,在动员令发布不到一个月后,也有许多逃往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抗不住了,抱怨在这里的生活“不如俄罗斯”“想回家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最重要,毫无疑问,是国民。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可能存在。而正常来说,无论是一个国家想要保持发展,还是延续种族,那么,保持最低限度的人口数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太少,那么,就有可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而如果人口太多,那么,就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国家陷入贫困,甚至会内爆崩溃。
中国人在俄罗斯生孩子是俄罗斯国籍吗(在俄罗斯出生的中国孩子,会拥有俄罗斯国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