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线内是练习场,红线内是考场
应该如左线开,我开成了右线那样
◎凌云
在日本的中国人群里,一直流传着驾照难考的传说,我从前是不以为然的,毕竟我是移民哥,经历了9节课的练习、前后两次考试、花了近7万日元方如愿拿到驾照,才终于知道:虽然童话都是骗人的,但传说可能是真的。
日本不设驾车年龄上限 百岁老人上路不罕见
截至2020年,日本1.26亿总人口里,驾照持有者81989887人,除去18岁以前不能拿驾照外,日本人持驾照的比例高达65%。同时日本又一向以交规严、交通事故率低著称,这恐怕得益于日本驾照考试的严苛。
日本人考驾照,除了像我这种挑自己合适时间去驾校按小时上课外,还有一种“合宿班”,就是包吃包住的全日制学习班,自动挡学14天,手动挡学16天,然后在自己的驾校考驾驶实操,合格后到住所所在地的公安委员会参加统一笔试。笔试是50分钟95道题,其中90道题每题1分,5道跟交通安全密切相关的题每题2分,90分以上算合格。因为日本的驾校教得非常扎实,所以考试的通过率是很高的,只不过费用不低,从上驾校开始算的话,各县人均花费28万日元(约1.65万人民币)。
初次拿到日本驾照的有效期是3年,到期要去听一个交通安全的讲习,如果3内没有违章,就可以换成5年一审(听一次安全讲习)的驾照了。在领驾照的第一年,必须要贴“新手车标”,如果违反这一法律规定就会扣分和罚款。
虽然18岁才能考驾照开车,但日本对驾车年龄的上限却没要求,百岁老人上路也不是罕见的事,但在交通安全事故里,老人的占比一直居高不下。日本要求75岁老人在驾照年审时要做“认知机能检查”,通过后才能更新驾照。同时建议70岁以上老人要贴“高龄者车标”,不过这并非硬性的法律要求,不贴的人也不少,大概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老了吧。
而外国人想在日本开车,要么考日本驾照,要么拿国际驾照,而且大部分“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缔约国的人可以直接以本国驾照更换日本驾照;但中国非缔约国,中国人在国内拿不到国际驾照,只剩下换日本驾照一条路。
据统计,2009年至2018年的10年间,日本的外国人驾照持有率增加了25%,达到90万人。2019年一年间新发外籍人士驾照18000件,日本预测这一数字会逐年上升,不过新冠疫情的暴发改变了这种状况。我去年8月进入日本定居,因为种种事情耽搁,直到今年4月才开始准备更换驾照事宜。先要把中国驾照和一些身份证明材料寄到中国驻日的某领事机关或者日本自动车联盟(jaf)做成日文翻译件,等拿到驾照翻译件后,再打电话约日期去交管局审核材料及报名考试。我第一次约上的最快日期已经是一个月后的5月初了,据说东京等大城市要约到三个月后。
粗心警察耽误我一个月时间
5月13日上午9点,我和先生到达交管局的驾驶教育中心后,先在指定窗口交了护照、在留卡、驾照、翻译件、住民票等材料,然后又填了两张表,一张主要问取得中国驾照时考了哪些科目,一张主要问有没有影响开车的疾患。
收走材料后等了整整一个小时,警察把我叫到窗口问话。我填在表上的东西又问了一遍,还特别详细地询问了中国驾照考试的项目、细节,并啪地拍出一张a4纸,让我把当年的考场图画出来。我是移民哥,距今已有16年多,我怎么可能记得考场图。我如实说太久远了,我画不出来,她拿回纸让我描述有什么项目,她来画。日本果然人均漫画家,我就告诉她有什么停车入库、百米加减档、坡起之类的,她哗哗哗画得惟妙惟肖。这一套问下来,又用了一个多小时。
警察最后拿出我的护照,说:“从你的护照上看,不能证明你取得驾照后在中国待满过三个月以上时间,所以此次的审核不通过。”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我这本护照是2017年换的,那个时候从国外回国已经走自动通关通道,护照上是没有入境章的,而出境的时候还是人工审核,所以只有出境章。
警察给了我两个选择,下次带上旧护照,找上面的入境章做证明,或者去原单位开三个月以上在中国工作的证明。我一时心里悲催,半辈子生长在中国,现在连三个月都证明不了。我问下次来只需补这个材料就可以了吧?警察说不,一切要从头来,所有的表格、所有的问话重新进行一遍。
出来之后先生开上车,我看了眼手机,11:40,今天花了两个小时40分钟,一切归零。我随手翻了翻护照,赫然看见2018年3月的一个入境章,那是我整本护照上唯一的一个入境章,距下次出境有半年以上了,他们审我的材料一个小时,竟然告诉我一个入境章都没有!我也后悔刚才没有当着她面拿回护照来再自己翻翻,就那么轻易相信了。我跟先生说咱们赶紧调头回去,他说不行他们下班了。我说投诉她吧。先生说“给你考试的也是他们,你到底想不想考过了?”我能怎么办,欲哭无泪呗。
练车过程脑袋不停乱转
一趟下来颈椎病都好了
当天下午又打电话约了下次去审核的时间,竟然又是一个月后,自此白白耽误了两个月。好在第二次比较顺利,换了一位警察,我告知上次问过话了,他查了记录,就没有再问。护照上也是把出境入境章的位置都贴条给他标好了,不过材料还是看了一个小时。
材料审核通过后,我约了最快的可以考试的时间——10天以后,警察神色微妙,委婉表达太快了,不去练习一下的话可能过不了,又说先给你约上吧,以后也可以改期的。
然后,我们到了隔壁的“富山县交通安全协会驾驶研修中心”,这里是退休交警开的驾驶练习场,可以算驾照考场的“配套设施”。因为中国是左舵,日本是右舵,没有开过右舵车的还是需要熟悉一下的。先要交5500日元的入会费,然后先生给我约了3节课的练习场,每节课5850日元(约350人民币)/50分钟。我还怪他约多了,我说我这老司机,一节课就够了。
结果怎样呢?一节课以后,我第一句话就是让先生把10天后的考试取消了。这根本不是左舵右舵的问题,实际开起来并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区别在于日本是特别强调安全驾驶的国家,行驶中需要安全确认的方位特别多,每种路况要确认的点和顺序都不一样,给我的感觉就是开车过程中脑袋不停乱转。比如起步,挂完d档之后,要按顺序看左后车外、左后视镜、车内后视镜、右后视镜、右后车外5个方位,再打右转向灯,然后再看右后视镜、右后车外,才可以转方向盘开车。老司机都习惯边打转向灯边向右看边偏方向盘了,这在日本考试时绝对不行,没确认5个方位前不能打转向灯,打转向灯时必须目视前方,方向盘更是不能偏,光这个习惯我就纠正了很久。起步后也就2米远就进入车道了,这时候要停车,再次看右后视镜和右后车外。
路上的各种确认更繁琐,在只有一条车道的时候,要向右转也必须先贴右线,你以为直接贴过去就行了吗?不,此时和向右并道的程序是一样的,要先看车内后视镜、右后视镜、右后车外,再打转向灯,再看一次右后视镜、右后车外,才可以动方向盘右转。在双向车道路口左转的时候,要先打转向灯,再看左前、右前、左后视镜、左后车外,再看一遍右前才可以开始转弯。而在单向车道左转,只需打转向灯,看左后视镜和左后车外。需确认最多的是直路进双向弯路的左转,要打转向灯,看左前、右前、右后弯路、左后视镜、左后车外,再看一遍右后弯路共6个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就是顺序看得不对不行,少看了不行,多看了一点还凑合,多看多了又不行。转向灯也是要求路口30米前打,早了晚了都不行。考场路线是连续的各种转弯、过路口,反正脑袋不停乱转的时间绝对比目视前方好好开车的时间多多了。为了让考官看见你确实看了,还要把动作做得夸张一点,一趟下来颈椎病都好了。
原来培训班都是为了“骗钱”的?
第二次课的时候,教练说光上练习场不行,考场也要去练,因为考试的时候是自己把路背下来的,考官不会提示你怎么走。我说那下节课就去考场吧,不用练练习场了。教练说不行,我觉得你可以去考场练了你才能去,你还要再在练习场练几次,于是只好又买了两节练习场的课。
后来到了考场,发现练习场完全就是为了骗钱存在的,基本的路口和规则都一样,但考场路况更复杂,对于我这种开车没问题,只是搞不明白在哪儿应该看哪儿且路痴的人来说,应该一开始就来考场熟悉路线的。
还有个体验不好的地方是,每次跟你的教练不是同一个人,是随机的,我经历了4个人,每个人的教学风格都不一样,强调的重点和给我挑的毛病都不一样,搞得我混乱无比。
另外,你以为真的是在教开车吗?其实只是在教规则,在哪应该怎么扭头。我最薄弱的直角弯和s弯的过弯技巧根本不说,就是让你走几遍,掉下去了就打开车门,让你看“掉下去了啊”。听中国的朋友说,他们上驾校教这两个弯的时候都会告诉车上的某点对上了路上的某点就开始打方向盘之类的。而我由于考驾照太早,压根没学过,完全不知道技术要点在哪里,一直瞎蒙着开。
到考场练习的时候,发了考场路线图,有abc三条线,考试的时候随机考一条,必须自己背下来,考官不会指示怎么走。我问了哪条最难,教练说b线,明显比另外两条难度大,而且长很多。
笔试错在我想多了
话说终于来到了被我推后了半个多月的考试这一天,头天晚上连失恋和高考都不失眠的我失眠了。日本人按说挺喜欢夸人的,动不动就“死国矣”(厉害),可是各位教练都没夸过我,都说我应该再买几节课练习。虽说有继续骗钱的嫌疑,但我心里也真是没底。
听说中国人在换日本驾照的考试里,老司机考七八次才过的大有人在,我认识的有限几个人,分别是3次、4次、5次、5次、5次、9次才过的,他们有个朋友22次还没过。但是我从小到大考试没挂过科,我不太能接受自己一次考不过。何况每次练习和考试都是先生陪着我,他已经请了太多假。
考试是上午11点报到,先带进一个教室考交通安全的笔试,只有10道判断题,对7道就算过,试卷有中文,还有配图,都是很基础的问题,比如“小朋友过斑马线要停车等待”之类的,但有一道题我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选错了。问的是“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要立即打110叫警察”,我犹豫的点在“立即”,我想车辆碰撞了要先看一下人员情况吧,先救人再叫警察。我还脑补了一下我在拨打报警电话的时候前车爆炸,里面被卡住的人血肉横飞,我分明就应该先看看能不能把人拉出来,或者先叫救护车吧。所以我给这道题打了×。事后问警察我哪里扣分了的时候,警察说我想太多,人家就想问出事要不要叫警察,我想什么立即不立即的。好在只错了这一道,最后笔试合格,同时公布了当天考b线——最难的那条。
首次场地考就逆行
毫无悬念地折戟
下午的场地考1点开始,在12点到1点之间的1小时,可以徒步在考场里熟悉路线。我和先生冒着雨并不算慢地走了一圈,用时33分钟,可知这条线真的不短。其实这三条线我头天已经背熟了,牢记了在哪里应该怎么扭头,我的脖子都记住了。
结果考试的时候,问题就出在了我的脖子,肌肉记忆真是太可怕了,就像我刚开始时总用左手打转向灯一样。我的脖子记住了在哪里应该看哪几个方位,以至于左转入一条路之后,我一串连贯地转脖子,然后向右并线,刚并过去我发现,糟糕,我进了逆行车道,马上掰了回来。警察默不作声,此时我并不知道,我的考试已经结束了,后面让我开完全程,全出于他的好心。
那么这里是我记错路了吗?并不是。这里是个双向一车道,在做完一套转脖子之后,要在同一条车道内向右靠贴右线为右转做准备,而我进入这条路的时候车太靠右了,右边已经没有再靠右的余量,我却只记得转脖子,往右并,自然就跑到逆向去了。进入逆行是严重危害安全的行为,直接不及格了。谁让日本无论是在同一条车道里向右靠线,还是跨一条车道并入右侧另一条道,脖子的动作完全一样,都要扭5次呢,是我太大意了。
下车后没有立即公布成绩,要等我后面的印尼小哥考完一起公布,小哥更惨,没有开完全程就让他回来了。
后来考官把我叫到窗口说“很遗憾,这次考试不合格”,然后除了指出我走到了逆行以外,还说我直角弯和s弯都压线了,这两个弯如果掉下去就挂了,我这种没掉下去却压线的情况,自由裁量权在考官,他说如果是他就让我过了,但碰到严格的考官也是不能过的,他建议我再买课练一下这两个弯。他还夸我脖子转得特别好,当然人家原话是“安全确认做得特别好”。
往家走特别沮丧,反思了一下,我以前觉得自己没接触过转脖子,所以重点练了转脖子,其实我完全没谱的是直角弯和s弯啊。
先生又给我买了两节课,一万多日元又没了。我说两节课的钱差不多是4次考试的钱,还不如我直接考,4次总能撞上一次过的吧。先生非常不认可,他认为练会了才能去考试。
我说那这两节课就集中练两个弯吧,没想到教练不同意,先让我开了一圈,说到处都是毛病,比如离左边线距离超过30厘米、拐弯时车速没控制在20、打转向灯太晚、刹车踩得不干脆等等,非让我练abc全线,两节课下来两个弯没练着几次。
上完课,教练又想让我继续买课,我跟先生说我再也不买了,我已经开得够好了。先生说,“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考那么多次不过,就是老觉得自己开得好,太不虚心接受意见了”。我气得跟他吵了一架,说你不跟我一起骂你们这个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和骗钱的驾校,还怪我?是我开车差吗?我可是在北京三环内的早晚高峰开了十几年的车,但没出过事儿!
炸猪排“保佑”我
第二次如愿拿到驾照
第二次考试约在半个月后的7月21日。头天晚饭先生特意给我买了炸猪排(豚かつ),因为かつ的发音和胜利是一样的,所以日本人有在考试前吃炸猪排的习惯。
上午8点半到交通中心,又分到了b线,我怀疑其实只考难度最大的b线,另外两条线是迷惑人的,但是3条线在驾驶课中给予了同样的练习时间。还是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徒步去考场里熟悉路线,但是以当时的气温,我走不上一圈可能直接进医院了,好在这回我路都背熟了,不用去走了。
大概9点40分,考官出现了,和上次是同一位,我在心里暗自祈祷,但愿他还记得我是移民哥,连直角弯和s弯都毫不犹豫地完美开过了,因为我发现小心翼翼挪过去反而要掉,而气韵连贯地开更容易找到车感,全凭感觉就过了。对了,为了唤醒以前老司机的感觉,我当天特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了我最旧的衣服,因为它们陪我在中国开过最长时间的车。
下车以后,在场边观看的先生说你开得特别顺滑啊,我觉得过了。我心里也是这样觉得的,心想再不过就纯属故意找茬了。果然,等我后面的越南小哥也考完之后,考官跟我说我ok了,但他又说在行驶过程中,我的脚总是放在油门那边,其实是应该放在刹车这边的,他曾为此犹豫要不要不让我过。
那么,为什么我的脚总在油门呢?老司机谁的脚不在刹车那边啊。还真是此前几个教练硬给我掰到油门那边去了,因为在日本转弯的时候不可以踩刹车,并线看后视镜前也不可以踩刹车,所以我脚在刹车那边放着的时候即使没踩,教练也总是到点就提醒不要刹车,我干脆把脚放到油门那边去了,没想到又让考官误会了。好在给我算通过了,还教育了我一番,脚要随时在刹车那边,不然很危险。我心想,真正上了路要是按考试这一套开才真的危险,脖子扭完5次才并线,早撞上了。
然后就是交钱制证,2050日元。没想到驾照上用的照片要现场照,我因为出门戴口罩也没化妆,还穿着最旧的t恤,没办法,只好留下了不能见人的驾照。
晚上决定去庆祝一下,我开车。没想到一上路就把我惊着了:路怎么这么窄!先生说哪里窄了?龟速开到,坐下一查,北京的一条车道3.75米宽,日本只有2.5米-2.75米,难怪我极其不适应,才知道换下驾照来只是煎熬模式的开始而非结束。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移民哥”。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中国,一个拥有世界第一人口数的国家,与排名第二的印度人口相差无几。然而,由于我国的出生率较低,印度取代中国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传言不断涌现。人口众多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助推器。随着百姓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人开始渴望换个生活环境,移民到其他国家生活,而发达国家成为了首选目标。
#美国打工##美国生活##出国务工##人物故事##开卡车#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43位真人故事“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每当听到这首歌,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就会映入眼帘。我叫刘梓晖 ,1999年出生在茅台之乡贵州。但我对贵州的印象只留在3岁,因为它包容了各个民族的人,却是我童年时期的一块伤疤。
中国古典轻音乐和西方轻音乐在文化艺术方面都具有独特魅力,难以简单比较谁更具优势。中国古典轻音乐在性质上更注重旋律,将其视为音乐的核心。对于从未接触过中国音乐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音乐如同飘在空中的线,具有独特的线条美。在中国文化中,古典音乐被视为一种高度精神境界的象征,映射出中国人热爱生命、享受生活、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
由于各国之间的法律制度、司法管辖区和执行机制存在差异,跨境收债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是渔渡咨询跨境债务催收系列文章第7篇,专注于找到债务人及其世界任何角落的资产,充分运用各国司法资源,实现债权、清偿债务、收回欠款,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以下是进行跨境追债时需要考虑的一些一般步骤:1. 评估债务你需要确定所欠债务的性质和金额,了解与债务相关的合同、协议或文件,特别是争议解决条款,并分析判断是在中国起诉还是在国外起诉,并对比二者的时间和费用。
他曾被誉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也曾被中国亲切地称为“老朋友”,近日,这位经历过二战和冷战的“活化石”重新来访,激起了无数的讨论和热议。很多人都在思考,年逾百旬,早已功成名就,本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的基辛格博士,为何要“重出江湖”?今天咱们不谈国事,来看看这位“老朋友”是如何描述中国的。其实在基辛格心中,中国从来就不只是对手或者朋友这么简单。
我非常喜欢旅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因此,在我看来要对一个地方发表意见的时候,至少你是去过的。我从去年入境澳大利亚,至此已经在这边生活了十来个月。如果问我澳洲人是否对亚裔反感,那么我想,我应该是有资格发言的。先来说说,我刚到澳洲的一个故事。在来澳大利亚之前,我联系了西澳的一个换宿房东。
我国刑法采用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并重的规定方式。属人管辖是对属地管辖的补充,主要针对的就是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根据属人管辖原则,只要是中国公民触犯了中国刑法,不论犯罪行为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我国都有管辖权。中国公民在境外,只要犯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就应适用我国刑法。下面给大家分三种情况详细讲解,请参考。
#国外打工##国外生活##非洲##非洲生活##人物故事#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80位真人故事我叫安德鲁,别看我只有28岁,但是截至目前,我已经在非洲工作生活5年多了。当时,我从四川成都天府之国来到非洲工作,除了开阔眼界、提高见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里穷,想出来多赚点钱。我在国内大学里学的是英语,而目前在西非的尼日利亚从事国际工程行业,主要负责公路项目上的商务外联工作。
她,一个中国女孩,23岁时嫁给一个58岁的美国老头。多数人会以为这个女孩是一个羡慕富贵的,才去这么舍身一嫁。其实,这个女孩叫陈香梅。她可不是什么穷人家的女孩。陈香梅出身名门,外祖父是有名的外交家廖凤舒,当过中国驻古巴、智利、巴拿马、马尼拉等多国多地的总领事,后来辞职经商,发了大财,不缺钱。廖家也不缺地位。
对于好不容易取得了独立的缅甸来说,分布于边陲各邦、与中央政府别苗头的少数民族武装一直都是十分头疼的问题,七个邦中又尤以面积较大的掸邦和克钦邦最不风平浪静。同是掸邦“特区”,历史渊源、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条件也颇为相似,为什么11年果敢会被吞并,而佤邦却能保持独立?看看他们的差别在哪里!独立之后,漫漫统一路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