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参与火星探测任务的英国科学家预言,人类将于本世纪登上火星。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8月2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项目旨在揭开太阳系第二小的行星的秘密,并揭示那里是否曾有生命存在——或者能否再次容纳生命。nasa的这台先进机器人火星车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开始了路途漫长的火星之旅,它将于2021年2月在火星登陆。

在此次任务中承担重要作用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桑吉夫·古普塔教授说,他相信,在100年内,人类将踏上火星。
古普塔教授在《每日电讯报》撰文说:“现在是2020年7月,人类已经有能力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在月球表面挥舞高尔夫球杆,可以在空间站内弹吉他。但是,在火星上行走仍然遥不可及。”
他说:“情况不会永远如此。‘毅力’号将向我们证明这种可能性,把令人敬畏的科学与技术装进一辆大小和重量与一台smart汽车相仿的火星车中。这辆火星车的机械臂可以举起像割草机一样重的仪器,然后以误差不足1毫米的精确度,把它放在火星表面上。”
文章说:“如果说人类登上火星、甚至有朝一日在火星上定居的可能性听起来有点牵强——别忘了,1000年前,还没有人到过新西兰。100多年前,还没有人踏上过南极冰冷的平原,51年前,还没有人踏上过月球粉状的表面。人类在火星上这一愿景,从技术上讲在本世纪是可以实现的。”
“通过测试并不断完善‘毅力’号所使用的那些技术,我们将实现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将把科幻小说变成科学事实。”
为了确定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科学家将利用尖端技术收集岩石和土壤样本,然后用钛管密封。这些管子最后将被送回地球,在先进实验室进行分析。
“毅力”号火星车将把这些管子留在火星表面,由欧洲航天局制造的另一个较小的“抓取”装置将在数年后发射,它将收集这些管子并带回地球。

“毅力”号重达一吨,借助六个轮子移动,它将进行前所未有的科学实验。
这包括测试一种从大气中产生氧气的方法、利用雷达确定地下水等自然资源的位置、部署先进的变焦相机以获取3d景观图像,以及用一组环境传感器记录火星独特的天气系统。
它还将寻找过往生命的独特迹象,以及寻找能反映几十亿年前火星气候的岩石。
一架名为“机智”号的重1.8公斤的直升机被藏在“毅力”号内部,它将被部署到火星上空,让人们得以鸟瞰火星景观。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对火星进行的机器人探索任务的次数,超过了对地球以外的任何其他行星。
然而,安全抵达那里困难重重。
据报道,自1960年以来开展的45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因部件故障未能离开地球、在飞行途中失联、错过火星轨道、在大气层中燃烧、在火星表面坠毁或提前“死亡”的有26次。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移居月球一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于太空的不断探索,移居月球的想法也变得越来越现实。移居月球真的可行吗,我们为什么要移居月球,移居月球又存在哪些挑战?为何移居月球资源利用月球是太阳系中最接近地球的天体之一,它的表面覆盖着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质,如铁、铝、钛、硅等。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每到10月份,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能吸引无数的目光。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教授,以表彰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mayor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人类永远也不可能“逃离”地球,移居到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随着2019年诺奖的揭晓,这一偏激的论调再次受到了广泛关注…
如果“为什么要去外太空?”是一道多项问答题,想必答案将会非常多。地球资源会枯竭,养不活将来会像蚂蚁一样多的人类;未来某一天,人类可能像恐龙一样,因小行星碰撞而灭绝;人类自己也会毁于内乱或者崛起的ai。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不会显得那么狼狈的逃跑理由,比如人类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动物,天生爱冒险。对于人类来说,黑漆漆的外太空一直有股不可抗拒的魔力。
北京时间9月28日晚23点30分,美国宇航局(nasa)在华盛顿总部的詹姆斯·韦伯礼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有评论认为,火星表面有流动水,可能意味着火星地下也有水,若得到确认则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移民火星都意义非凡。不过,“火星上存在流动水”在各种科幻小说中早已不新奇。
在我们已知的行星中,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非常少。目前,我们只有一个类地行星——地球——是已知的宜居行星。但是,科学家正在通过各种手段探测宇宙,寻找其他宜居行星的存在。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约4000颗潜在的宜居行星,这些行星是在各种天文观测和研究中发现的。以下是其中几颗重要的潜在宜居行星:比邻星b:比邻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之一...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对未知的宇宙充满好奇,对星辰大海的迷恋与向往从未停歇。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那些闪烁的星星就像夜空中的灯塔,引领我们向着广阔的宇宙探索。从伽利略的望远镜,到阿波罗登月计划,再到如今的火星探测器和深空望远镜,人类已经走过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太空探索之旅。尽管我们已经有能力探索太阳系的每一个角落,但人类的太空探索之梦从未止步。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火星真的是有去无回吗?宇宙中有很多被科学家认为是超级地球的行星,它们有着与地球非常相似的众多结构与元素。在这其中就有火星,它甚至还被称为是地球的孪生姐妹。那既然如此,为什么火星被评为人类有去无回的星球呢?马斯克与火星
火星,这颗人们熟悉的类地行星,有何神秘之处?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类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实现吗?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郭文彬 摄 人类为何对火星“情有独钟”?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此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人类火星探测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实施了44次探火活动。
红矮星,是比太阳更小更暗的恒星,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恒星。它与太阳不一样,太阳正处于近100亿年寿命的中途,红矮星则可以为它们的行星提供光和热超过上万亿年,这要比现在宇宙的年龄还要多出数百倍。如果智慧生命可以永恒存在,他们会做些什么来拓展他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也许他们能找到宇宙开启时空隧道的方法,从而在不同的星系之间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旅行,也许他们能创造出全新的宇宙,就像是艺术或科学的实验。
最近,亚马逊雨林已经连续燃烧了三个星期,每分钟就烧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森林,这只是地球环境的一个缩影,地球病了,用人类的话说,癌症晚期。只能暂缓地球环境恶化而不可逆转,当然,最后自食其果的只是人类自己,地球并不会消失,人类必须要自救。于是乎,各国心有灵犀的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造火箭运动,中国的长征九号,俄罗斯的安加拉火箭,nasa的sls火箭,spacex的bfr重型火箭,这些火箭的推力足以把人类送往火星乃至于更遥远的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