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从何时开始,“移民”一词开始在国内兴起,尤其是疫情结束之后,前往办理签证的人数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
甚至在北上广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了为办签证而大排长龙的现象,但即便如此,却仍有大量民众前仆后继的要办签证。
有人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大量中国人想要移民国外的现实,如果事实果真如此,他们又为何要离开生他养他的祖国呢?
根据国家移民统计局的官方消息,去年疫情政策还没有放开的时候,每个季度的出入境人次大概是两三千万人次。
而政策调整之后,的确大大促进了出入境的情况,在统计的两个月时间内,便达到了近四千万人次。
以中国移民美国为例,根据历史数据来看,在一年内通常会有三万左右的移民数量,而护照发放量却远高于这个数字,短短两个月便发放了三百余万本的胡护照。
无论是与四千万的出入境人次,还是三百余万的护照发放量相比,三万左右移民量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也就是说,办理签证的“人山人海”之中,移民的比重其实并不算太高。
疫情时期,大部分人们丧失了许多娱乐与旅游度假的机会,而去年年底的政策放开也很可能造就现在的报复性反弹,加上夏季本身就是旅游旺季,因此最近办理签证的人数很多也并不奇怪。
最近东南亚的旅游十分火爆,尽管其治安情况远远比不上中国,恶性事件也屡屡发生,但其便宜的机票价格,低廉的生活住宿开销,足以使得前去夏天前往东南亚国家成为了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想法。
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为例,虽然国内直飞新加坡的机票稍贵一点,但从马来西亚中转的方案可以说是相当的廉价,便宜的时候只需要一千出头就能买下一张单程的机票。
而出行住宿等等的开销就更低了,对于像泰国这样的国家,其消费水平和国内的景点相比会便宜不少,假如“穷游”一点,甚至可以用五六千块钱在东南亚玩上一周。
因此,绝大多数办理签证的人是出于短期旅游的目的,而并非出于移民的考量,不少人宣称“大量人口移民”,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选择移民,他们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前往世界其他国家定居、工作与生活。
随着世界性的经济下行,不少国内的民众越来越觉得生活的艰难,很多时候加班成为了常态,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却挣着为数不多的工资,甚至不少人连加班费都拿不到。
国内的一些企业,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很多时候选择性地忽视了劳动法,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不少民众的幸福感降低,使得他们经常性地感到身心俱疲,但无奈自己家庭的衣食所系,不得不做着这样的工作。
“狼性”、“内卷”、“躺平”、“996”等词语的兴起并非偶然,许多互联网大厂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获取员工更多的剩余价值,采用了“高工资,重任务”的模式,晚上九点十点下班,周末大小周或是单休似乎成为了他们的常态。
但如果工资高一点就算了,一些企业想要员工有打鸡血般的工作状态,但却没有匹配的薪资作为支撑,这使得不少打工者苦不堪言。
但大多数求职者们往往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招聘的人员有一句经典的话语:“你不做,有的是人来做,不差你这一个。”
虽然这话听着相当的气人,但很多时候求职者们不得不承认,这确实就是国内的现实状况,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于是他们便陷入了这样一个高工作强度而低回报的循环之中,难以脱身。
在这一点上,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确实做的还不够优秀,相比之下许多外国的企业的加班程度就很低,在一些外国企业中甚至没有加班的说法。
普遍而言,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劳动者的待遇与最低的薪资都是会高出国内同等情况不少的,此前就有不少三十多岁从互联网大厂离职的程序员,跳槽前去美国硅谷,日子据说过的相当滋润,还买下了美国的一处院子。
拥有更高的薪资,工作却更加轻松,所以移民外国似乎成为了一条通向世外桃源的捷径。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的人口密度往往没有中国这么大,因此在教育问题上面通常也能更加注重素质化的教育,而非目前国内不得不采取的应试模式。
对于国内的学生而言,高考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考试,极大程度上关系到以后的学业、就业与生活发展,学生们往往背负着太大的压力,且各个省份都有各自的苦衷。
有的省份明明和别的省考的一样的卷子,分数线却高出很多;有的省份苦于没有自己的九八五大学,教育资源贫瘠。
相比之下,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国外读书,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一种不错的应对方法,华人的孩子因为通常比国外小孩努力,往往也能在外国取得非常靠前的成绩。
所以,许多人选择移民,也有着为自己孩子更换“赛道”的考虑。
之前提到的,都是一些移民的优点,然而,移民真的是一条更加轻松、更加舒适的道路吗?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移民本身就不太现实,移民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并不是像旅游一样,想去就能去的。
最为重要的就是经济因素,通俗地讲,那些高管高层将子女送至欧美,普通人家真的能够承受得起这样的开销,有着这样的原始资金吗?
其次便是语言与技能因素,一般而言前往外国,那么多多少少需要了解一些这个国家的语言,能够有基本的沟通能力。
英语国家还相对好说,毕竟现在的小孩从小便在学习,但一些其他的语言,比如德语日语,可能就需要额外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它了。
此外,抛开一些移民的富豪不谈,大部分的中国移民还是需要在外国找到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恐怕想在欧美居住,就只能做一些体力性的工作。
而且,对于美国而言,他们对“绿卡”的发放比较严格,也就是说假如没有获得他们的“绿卡资格”,很有可能时间到了就得被迫回国。
与此同时,生活方面的因素也需要慎重的考虑,前往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能需要做好相对孤独寂寞的预期,另外其他国家的气候与中国也不仅相同。
以美国为例,他们的空气不见得“香甜”,但很有可能致敏,美国花粉是一个很严重的一个问题,每年的一段时间空气中便会有大量的花粉,不少人就因此产生了过敏与其他不适应的情况。
另外,种族因素也是特别需要考虑的一点,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紧张,美国国内也普遍充斥着厌华、排华的情绪,因此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肤色与人种,在生活与工作上受到一些潜在的种族歧视与霸凌。
移民,从其本质上来讲,是对当前生活环境的一种不满,它不仅仅发生在我们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普遍的情况,追求自己期望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力。
近年以来,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其他国家移民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可能也与世界性的经济下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今的世界各国,似乎进入了一种“比差”的状态,大家的情况都不是很好,但有的坏得轻一点,有些严重一点,于是严重一点国家的部分人,便会选择前去情况不那么坏的国家。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一些劳动的分配上可能还有进步的空间,国家也不愿意看到财富聚集在极少部分人的手中,但这些情况显然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目前国内不少的劳动者们觉得自己越来越累,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但企业们似乎也在经历种种的“寒冬”,他们也在面临着裁员与剪枝的情况。
在此情况之下“躺平”这一概念顺势兴起,在年轻人的群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们希望以最低的工作量,保证自己活着,仅此足矣。
但这样的理念显然是不会被大公司,乃至政府层面认可的,毕竟假如人人躺平,那社会可能也就停转了。
所以,移民浪潮可能是目前国内就业、加班、薪资等等方面做得不是那么好引起的。
不过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在不远的未来,当国家能够腾出手改善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切都能妥善的解决。
●○结语○●
在近段时间火爆的签证浪潮之中,选择移民的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更多的还是短期的境外旅游。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作为世界移民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一客观事实,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国内的整体环境,以及国外的高工资高福利低工作里,选择前去国外发展。
这是他们自己的合理选择,不应该受到指责,但需要注意的是,移民同样也有着较高的经济门槛,而且也需要将移民前后的诸多事宜考虑清楚。
最后,还是希望国家在未来能够在留住人才这一块做的更好,不要让祖国培育的人才成为比别国的栋梁。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美丽乡村在线,三农消息早知道近年来,农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管是建筑上还是公路上都有一定变化,在修建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农民进行“搬迁”与“拆迁”,有些朋友不大清楚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甚至有人以为是一个意义,其实不是的。那农村“搬迁”与“拆迁”到底有哪些区别呢?农村“搬迁”与“拆迁”有四个区别
美国成立不过200多年,其顶尖科研人员就有702人之多,科研人员高达五十四万人。这其中的14.7%来自于中国,而美国本土白人只占24%。那同样是泱泱大国,为什么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都移民美国呢?首先美国重视人才的时间非常早,18世纪中叶经历第一次人才移民,这中间不乏强盗、杀人犯、赌徒类的人,不过这批移民进入美国之后,为美国国本奠定了一定基础,此后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美国北方军胜利,同时开启工业强国旅程,19世纪末期的工业生产总值直接跃居世界第二。
很多人在办理出国移民的时候,都希望父母能与自己一起获得外国身份,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只允许移民者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与其一同获得身份。只有当移民者满足一定条件,才能申请父母移民。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只有移民者先获得永居权(绿卡),且具备充足财力担保才能申请父母移民。而美国更是只公民才能申请父母获得美国绿卡。
近日,108名中国移民,手持希腊政府给予的“等待纸”,被拦在希腊机场,海关不让入境。事件惊动了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前往机场“讲数”,跟希腊海关沟通,最后成功让这些滞留机场的中国人(严格说希腊人)得以入境。事情发生以后,对于希腊移民震动很大,很多人怀疑这是希腊移民政策变化了,甚至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过去,移民就算不到希腊本土也能办理好各种移民手续,拿着“等待纸”,不用办理签证手续,就可以入境。
“基、尼、松、日.......”(藏语:一、二、三、四……),近日,在凉山州木里县人民广场,县纪委监委违纪资金清退现场,卡拉乡田镇村的群众格绒达瓦第三遍数着刚领到的被侵占了12年的库区移民搬迁补偿款。当天,和格绒达瓦一起领到清退补偿款的还有该村的另外75户村民,共计5.8余万元。虽然每户领到的钱不多,但是大家还是很开心,不仅是因为领到了钱,更是因为身边不公平、不公正的事得到了解决。
根据去年世界财富迁徙数据显示,截止到统计时间,中国已移民1073万人,成为世界第三大移民国家。这么庞大的移民数据里边,资产占千万级以上的企业家以及私营业主又占到了半数。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热衷于移民呢?要知道,我国可是有5000年文明史的泱泱东方大国。四个文明古国,至今只有中国一脉传承。就像歌里唱的一样:洋装虽然穿在身,可我依然是中国心。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移民哥”,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受几千年来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念根的情结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对家的眷恋《孟子》中曾经记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份落叶归根的执着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步上升为对于故乡的牵挂,更进一步说则是中国人内心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移民,只能是有钱人的选择吗?得多有钱才能有移民选择权呢?答案是:中产就可以!移民早已经不是高净值人群的专属。比如,有技术的可以选择走技术人才类的移民通道,中产可以选择房产投资移民或创业移民。随着大家的国际视野不断开阔,投资精神的与时俱进以及经济实力的飞速提升,大家开始发现一个真相:原来“移民”离自己并不遥远。
大家好,我们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点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上海人为什么爱去香港?他们在香港享受什么样的优势和待遇?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不是说香港人那么看不起大陆人吗?我们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难道是为了被歧视和鄙视吗?当然不是啦,我们去香港可不是为了找刺激,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和目的。
在今日头条上读了一篇章晓娴写的文章,题目是“58岁退休女士:退休3年和女儿住在一起,如今进退两难“。文章说的是一个58岁的刘红英女士,卖了自己的房子,跟着女儿移民加拿大,用卖房子的钱在加拿大买了一个4居室,跟女儿女婿和2个外孙一起生活。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她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不顺心,让她十分思念祖国。可因为连根都拔掉了,回国无门,令她十分烦恼。
移民了还能回国长期居住吗(加入外国国籍后还能恢复中国国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