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美国储蓄率大升,与基本面背离。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个人储蓄率快速上升,期间经历过一波小幅回落,2018年以后又再度上升。而近期储蓄率的大升似乎与基本面有所背离,一方面个人储蓄率和失业率在过去是高度负相关的,但当前美国经济增长仍稳健、失业率也在持续走低;另一方面,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也在升值,从财富效应的角度也很难解释;而从人口层面来看,储蓄率上升与当前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也是相背离的。
2、美国人开始存钱了?穷人透支、富人储蓄。我们观察了美国各个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发现美国低收入家庭大多都是在借债消费,储蓄率甚至还在下降,居民储蓄基本都是由高收入家庭贡献的。因此,储蓄率上升更多反映的是贫富分化的结构问题。而当前美国贫富差距也到了一个极度分化的阶段,财富前0.1%的人差不多拥有全国20%的财富,这个占比已经接近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水平。
3、减税劫富济贫?明显是劫贫济富。2017年减税政策可能还在进一步加剧美国的贫富分化程度。一方面,和个税相比,企业减税更多,而且减税收益大部分流向了拥有更多资本的富人。另一方面,个税调整下,不同收入组的减税效应也是明显分化的,高收入阶层受益较多。这也意味着,减税政策可能还会使得美国贫富分化继续加重。
4、消费为何稳健?减税的短期带动。个人储蓄率上升的背景下,美国消费却仍然稳健,主要源于税改短期带动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涨。但往前看,税改效应会逐渐消退,那么愈加突出的结构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几年,美国中产阶级的财富在明显缩水,那么未来美国消费能否一直强劲也值得怀疑。
美国储蓄率大升,与基本面背离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个人储蓄率迅速走高,在2012年12月达到峰值12%,随后小幅回落,但幅度并不大。而最近两年美国个人储蓄率再次上升,2018年平均储蓄率达到7.7%,2019年则几乎一直保持在8%以上,最高升至8.8%,逐渐逼近金融危机后的高点。
当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居民风险偏好会明显回落,预防性储蓄的动机也会放大,因此个人储蓄率一般会上升;而随着经济走出衰退,消费者信心逐渐修复,储蓄率就会高位回落。我们回顾了过去60年的数据,发现个人储蓄率和失业率高度相关,失业率越低,储蓄率也越低。这种理论可以解释08年之后储蓄率的上升,但最近几年美国经济如此稳健,失业率不断下降,储蓄率为何还居高不下,甚至有所上行呢?


从财富效应的角度来讲,资产价值的变动也会影响个人储蓄意愿,当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增值,“财富幻觉”会使得居民增加消费,相应的储蓄也就减少了;反之如果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储蓄的意愿就会增加。所以我们也会看到资产价格和储蓄率有一定的负相关。然而2018年以来,美国股价和房价仍是上涨的,意味着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仍在升值,储蓄意愿应该是下降的。所以财富效应也不能解释2018年以来美国储蓄率的上升。


而从人口结构的变化来看,似乎也很难解释近两年的储蓄率上升。伴随着二战后的“婴儿潮”陆续步入老年阶段,美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快速加深。一般来讲,中年人是储蓄的主力,少年和老年则是消费的主力,所以老龄化往往伴随着储蓄率的走低,而当前美国个人储蓄率的上升与老龄化加深也是存在一定背离的。

美国人开始存钱了?穷人透支、富人储蓄
如何理解当前美国储蓄率的上升?从理论上来说,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是要小于低收入群体的,一旦贫富差距拉大,就会拉低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导致储蓄率上升。所以我们不妨看下美国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变化。
普通家庭真的在增加储蓄吗?事实上储蓄基本都集中在高收入阶层。我们根据美国消费者支出调查数据,估算了各个组别的储蓄率。结果显示,收入越高的群体,对应的储蓄率也越高;而收入较低的50%的调查者的储蓄率为负,说明美国的低收入阶层处于净负债状态。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低收入家庭大多都没有储蓄,而是在借债消费,居民储蓄基本都是由高收入家庭贡献的,低收入组的储蓄率甚至还在下降。

因此,近期储蓄率的上升从另一方面来讲,反映的可能是贫富分化的结构问题。回顾美国贫富分化的走势来看,近40年来美国贫富分化的程度是愈加严重的,通过征税和转移支付可以部分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但趋势仍难改变,近几年美国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还在持续上升。

那么现在贫富分化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美国财富前0.1%的人,差不多拥有全国20%的财富,这个占比已经接近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水平。而上一个峰值出现在1929年,占比接近于25%(gabriel zucman,2019)。现在贫富差距再次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或许这也能部分解释,为什么金融危机已过去十年,美国经济也已逐渐恢复,但个人储蓄率却没怎么下降,因为中低收入的人依旧没钱消费,而富人的消费倾向又相对较低,出现了富人存钱、穷人透支的局面,富人比例上升推动储蓄率走高。

减税劫富济贫?明显是劫贫济富
而近几年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并没有改善贫富差距恶化的状况,甚至2017年的减税政策可能还在进一步加剧美国的贫富分化程度。
一方面,和个税相比,企业减税更多,而且减税收益更多流向富人。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测算,在美国减税中,企业部门获得的收益约8900亿美元,占63%;而个人部门获得的收益为4410亿美元,仅占31%。而且企业增加的税后收入,实际上会更多地用于回购股票或支付更多股利,反馈给普通工人的很少。根据just capital的调查分析,与减税相关的收益中仅6%分配给了雇员,而56%则分配给了投资者,因此减税的收益更多地流向了拥有更多资本的富人。

另一方面,个税虽然也有调整,但不同收入组的减税效应明显分化,高收入阶层仍是最受益的群体。根据美国税收政策中心的测算,2017税改方案下,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更多,而低收入群体获益相对较小。到2027年收入最低的40%的人反而会面临负面冲击,而高收入阶层仍然是获益的。

如果算上所有联邦税、州和地方税等,2018年美国最富的400人所缴纳的有效税率仅23%,已经比收入最少的50%的人还要低了。
如果储蓄率上升是因为美国居民普遍提高了风险意识,所有居民都储蓄更多了,那确实会降低经济运行的风险。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普通家庭并没有储蓄更多,储蓄率的上升反映的是贫富分化的结构问题,而美国的减税政策使得未来贫富分化还会继续加重。

消费为何稳健?减税的短期带动
为何美国个人储蓄率上升,消费却仍然强劲呢?我们比较了美国个人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两者大部分时候都是一致的,但2018年两者增速差却明显走阔。其中总收入增速在放缓,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却没那么快,这反映了减税效应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支撑,从而支撑了消费增速。而且从时间上来看,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于当年12月生效,时间上也是相吻合的。

但往前看,减税效应会逐渐消退,对消费的提振作用也会更加有限,那么未来愈加突出的结构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今年可支配收入和总收入增速再度回归一致,主要是因为基数效应已经消退了。更长远的看,税改对各阶层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也会趋于减少。根据税收政策中心的研究,2026年个人税法的更改到期后,除非国会采取行动,否则到2027年,将有53%的纳税人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加税,其中包括近70%的中等收入家庭。

美国的贫富分化也在呈现一些新的特征,近几年美国中产阶级财富在明显缩水。财富最少的50%的家庭拥有的财富占比确实在缓慢扩张,看似贫富分化有所修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产阶级的财富正在明显缩水,从美联储的数据来看,财富位于中上游(以头部10%-50%为例)的家庭近几年拥有的财富占比明显减少,而与之对应的是最富有的1%的家庭拥有的财富仍在持续扩张。这也就说明,美国近几年的贫富分化并不是“两极分化”,而更多的是中产阶级的财富缩水。

然而中产阶级往往是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根据消费者支出调查数据也能看到,中高收入组的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其他组。如果中产阶级财富持续缩水,那么未来美国消费能否一直强劲也值得怀疑。

风险提示:贸易问题,经济下行,政策变动。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中国移民美国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这个话题可能会触动很多人的敏感神经,也可能会引发很多人的不同意见。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不是在做任何营销活动,我只是想分享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并且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奇惠国际wilson,我是移民哥,土耳其移民的房价涨到了40万美元,可见它有多火爆。那么,为什么土耳其护照这么受欢迎呢?首先,土耳其是美国e-z签证的缔约国,可以作为前往美国的跳板。拿到土耳其护照后,可以快速申请e-z签证,享受与美国绿卡相同的待遇。其次,土耳其的移民成本为零,完全不用担心风险。
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繁荣稳定的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人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办理香港身份,以此为跳板申请其他国家签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个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让企业受益于全球化的人才流动。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香港身份作为跳板呢?主要还是因为在各大移居热门国家有针对香港身份人士的宽松政策,比起内地户籍直接申请具有更大优势。
上周五,美国国务院(dos)签证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5月份的签证公告。对于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人而言,美国职业移民排期(eb-1、eb-2、eb-3、eb-4和eb-5)表a和表b主要有以下变化:变化1:eb-3的双表大幅前进;eb-3的双表(表a和表b)继续前进;表a前进了151天,来到2019年4月1日;表b前进了119天,来到2019年6月1日。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19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90后辽宁人,现居美国。20岁那年,我独自去美国,想要大展宏图,结果却在餐馆里切洋葱。5年沉闷的餐馆生活,让我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于是,我报考了警校,以倒数第二的成绩惊险考入。谁知却遭遇魔鬼般的考核,差点坚持不到毕业。如今,我靠着努力和坚持,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并
纽约,又“爆仓”了。自去年以来,纽约的移民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这里说的移民当然不是通过投资或人才引进定居美国的精英移民,而是来自贫穷动乱国家的拉美移民,或许用“寻求庇护者”来形容他们最为恰当。得亏现在是夏天目前,纽约已经有超过10万寻求庇护者居住在避难所中,远远超出了这个城市的承载能力。根据当地法律,纽约必须为所有申请庇护者提供最基本的食宿,奈何人实在是太多了,避难所早就装不下了,再继续往里填人,必然会爆发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来源 |赢商网(id:winshang)作者 |赢商宝藏天团图片来源 |除特别注明,均来源各品牌官方渠道外国品牌扎堆来中国“抢食”!赢商网盘点了15个今年以来首进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点:· 服饰品牌辣妹风“含量”高;· 韩国服饰品牌集体“掘金”中国市场;· 日本服饰品牌开店谨慎,多找代理/合作运营或通过快闪店试水;
作为当下最受欢迎的两个移民国家,无论是加拿大还是在美国,大家最关注的还是社会福利和生活,因为如果选择移民的话,政策和生活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政策和生活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一下加拿大和美国移民的区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01政策上区别政策加拿大移民和美国政策有什么区别呢?移民方式加拿大移民按方式划分是5种,美国移民有四种方式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禁止搬运/抄袭,发现必追究!2023年7月,美国移民局发布了最新内容,消息中提到了美国绿卡的事情。可以发现,近些年美国发放绿卡的数量是在逐年递增的。这让很多想起,很多中国的有钱人和高官,都会选择移民,而他们的移民首选国家便是美国。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也是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国家。(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选择移民到美国等国家,在那里追求更好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但是,对于那些曾经离开祖国的华人来说,是否会有想要再次回到祖国发展的想法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