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心疼这个女人的,为了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写了一本书,没想到被日本右翼分子恐吓,在种种压力之下,选择了自杀,年仅36岁,让全世界都感觉到很震惊。
她叫张纯如,1968年出生于美国,父母都是科学家,研究物理和生物,她爷爷是抗日国军将领。
张纯如小时候就经常听到父母讨论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场景,包括南京大屠杀时的残暴场面。
只不过她那时候很小,还不太懂这些,而且周围的人也不太知道这段历史,毕竟在美国,大家知道纳粹更多一些。
当她上学的时候,曾问过自己的老师,结果老师也是一问三不知,对侵华日军当时在南京的行为了解不多。
一直到大学毕业之后,张纯如成了一名记者,这时候她开始接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对南京大屠杀有了浓郁的好奇心。
工作没几年,张纯如觉得按部就班的工作和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就辞去了工作,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纯如在某图片展上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惨烈的画面深深地震撼到了她。
从此之后,她内心一直渴望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同时还想把那段历史呈现给西方世界。
1995年7月,张纯如来到了南京,开始了她改变人生的旅程。
要走访幸存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先找到了当地的工作者,给她做向导的同时,还要给她当翻译,因为当时她的中文说的并不是特别好。
就这样张纯如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走访那些幸存者,将他们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
曾经她远在美国,所知道的都是来自媒体,但当他真正听到经历者所讲时,还是被惨无人道的暴行震惊到了。
她从来没想过,人性可以恶毒到这个地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深入,张纯如更想把日本侵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公诸于世。
在走访的过程中,她不明白的地方经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种态度让随行的工作人员都很敬佩。
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还要经常熬夜整理文件笔记,年纪轻轻的张纯如就开始掉头发。
虽然张纯如的母亲很担心她身体问题,但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
30万同胞和那些幸存者是她做下去的动力。
这条艰辛的路一走就是两年,虽然没有唐僧取经那样困难重重,但还是让她心身俱疲。
日复一日的搜集资料,无论是中文、日文还是英文,包括《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只要和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内容,她都会想发设法去看,去证实。
这其中还包括很多个人收藏的资料,以及政府保存的原始资料。
通过不懈的努力,《南京大屠杀》终于在1997年12月发行,让她也没想到这本书影响力如此之大,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成为畅销榜冠军。
让无数无知的西方人真正认识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知道了那段他们不了解的历史。
随着《南京大屠杀》的爆火,远在日本的右翼分子坐不住了,他们认为张纯如就是在胡说八道。
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始终都不肯认识自己的错误,恨不得将那段历史彻底从日本的教科书中抹除。
更可恶的是他们还通过各种手段恐吓威胁张纯如,还向她家里邮寄子弹,导致她精神紧张,甚至出现抑郁症。
原本张纯如打算在日本发行日文版《南京大屠杀》,但是没有出版社敢接这活,因为一旦接收,就会面临右翼分子的打压,恐吓威胁。
从而减缓了在日本发行的速度。
工作上不但有很大的压力,生活上依然如此。
在1991年结婚的时候,张纯如就觉得先事业后家庭。
只是没想到十年后要孩子时,突然发现自己身体有问题,免疫系统排斥,生孩子有危险,医生建议代孕。
虽然这是一个有效的法子,但身为女人,她真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的腹中长大,出生。
感觉就像别人的孩子一样,不过张纯如还是通过自我调节以及家人朋友的劝说,最后下定决心要孩子。
2002年,他们的孩子克里斯托弗出生。
因为《南京大屠杀》很畅销,她的儿子出生不久后,她又开始忙碌自己的事业,准备新书的出版。
时间有时候就像小偷一样,不经意间就会偷走人生最珍贵的东西。
有一天长期在外演讲的张纯如回到家中,突然发现儿子已经学会了走路。
内心十分不安和自责,她是母亲,却没有给孩子母爱。
2003年4月,新书《在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在美国洛杉矶出版后,张纯如突然发现儿子克里斯托弗患上了自闭症。
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让张纯如的精神崩溃,她觉得儿子患自闭症全都是因为自己,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
张纯如的母亲也说:她为没能花更多的时间于克里斯托弗相处倍感内疚。
日本人的恐吓已经让她害怕,抑郁,甚至觉得身边有人暗杀她,儿子的自闭症,更是从内心深处彻底击垮了一个母亲的心。
所有的一切加起来,让她疲惫不堪,活着真的太累,工作不顺让她病倒在路上。
住院治疗过一段时间,不过她的病情时好时坏,9月份就有自杀的苗头,10月持续恶化,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留下遗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凌晨驾车离开了自己家,到一个很荒僻的地方,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生命定格在36岁。
张纯如被安葬在加州洛斯盖多圣安东尼牧场的天堂之门公墓,墓碑上刻着:“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
她去世后的第三年,由在日华侨巫召鸿翻译的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即将面世,随弥补了逝者的遗憾,但在日本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和反省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呢!
可以说张纯如用生命写了一本书,揭开了一段历史,她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侵华日军曾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她坚信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就如她葬礼上的诗歌描述的一样,她如彩虹一般,给人间美丽的希望,给天地间一座桥梁。
2017年4月,张纯如纪念馆在江苏省淮安市开馆,我们会永远记住张纯如先生,铭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张纯如是一个斗士,出生在美国,原本可以有一个不错的生活,但她还是决定要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揭开,让世人知道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只不过她最后的选择让人惋惜,如果没有日本右翼的恐吓,或许她会活得好好的,甚至达到诺贝尔级别的高度。
回头看看我们自己人都在做什么,穿着和服在特殊的日子里逛大街拍照,在自己的车上贴“日本731部队必胜”,办日式婚礼,供奉日本战犯等等,都让国人愤慨。
为什么中华好儿女,没有张纯如先生这样的魄力,为什么要让南京一次次受伤害呢?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只要有钱就能移民吗?只是有钱,只是有财力能移民的国家有哪些?其实只要有钱就能移民是大家对移民的一个误解,很多国家对于英文水平是有要求的,这也就拦住了一大波想去移民,但是英文又不是很好的申请人,我们今天就是来罗列一下目前只要有钱就能移民的项目。·首先,像美国的投资移民目前是80万美金,新加坡加办2000万新加坡元,新西兰投资移民的第一类,1000万新西兰元。
缅甸掸邦有一座城市名叫腊戌,这里是缅甸曼德勒往木姐进而进入我国云南省必经之处。腊戌是掸邦北部的中心城市。这里距缅甸首都内比都不足三百公里,1903年,英缅政府就从曼德勒修建了铁路前往腊戌,所以这里是缅甸铁路的最北站点。腊戌距云南边境仅185公里,为滇缅公路缅甸终点,1939年中缅公路通车后成为缅甸大城市之一。
今天,美国国务院(dos)签证办公室正式更新了2023年8月份的亲属移民和职业移民排期表。对于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人而言,与7月份相比,职业移民签证排期有以下几点变化:1)职业移民表a:eb-2和eb-3分别前进了30天和61天,其他类别均无变化。2)职业移民表b:eb-2和eb-3前进了92天,其他类别均无变化。
近段时间,知名主持人杨澜持续引发网友热议,原因是她被爆出已经移民美国了,而且疑似在当地高校还找到了工作,网友问:这是准备在国外养老了吗?话说杨澜二婚老公吴征和儿子早都是美国籍了,杨澜移民美国好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就在前不久,一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晒出杨澜的照片。并表示:自己当天下课后正在跟同学聊天,突然间就看到了杨澜老师,简直喜出望外,然后她鼓起勇气跟杨澜打招呼。
蕞近小助发现,有很多美国绿卡持有人认为要拿到绿卡满2年之后才能申请自己的配偶或孩子移民美国。小助告诉你,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其实,一拿到绿卡,就可以立刻为自己的配偶或孩子递交移民申请(i-130)啦!且听小助细细说来。首先,恭喜大家顺利获得移民签证、成为美国绿卡持有人!一旦你抵达美国,获得了入境章,你就正式获得了绿卡(永久居民)身份,而不是等拿到实体绿卡以后才叫绿卡持有人,这个一定要区分清楚。
很多人在移民之前都会想,现在移民到别的国家,牺牲了一两代人真的值得吗?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好有坏。其实移民之后的日子是否值得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态度是有关系的,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更上一层楼?想必没有谁愿意看到自己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移民后生活过得越来越糟,尤其是移民到美国,毕竟很多人都是成反对态度的。
每年的6月,是美国的“骄傲月”,小编每天上班必经之路的美国驻广州领事馆已经早早挂起鲜艳的“彩虹旗rainbow flag”。“彩虹旗”已成为美国乃至当今世界诸国lgbt运动(注:所谓lgbt,指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双恋者bisexual及跨性别者transgender,是四类人群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标记。
刚才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说有钱人去美国生孩子,孩子生下来就拥有美国国籍,之后到中国生活,只需要正常读到高中毕业,就可以以国际生的身份申请清华北大,也只需要简单的面试就可以入读。然后她就开始感叹有钱人和普通人的人生非常不公平。其实她只说对了一点:有钱人和普通人的人生确实非常不公平!但她错在哪了呢?
最近,移民传来了2个大好消息。 一个《梦想与承诺法案》移民法案在众议院获得了批准。这意味着300多万的非法移民将有机会获得合法身份和公民身份。《农业劳动力现代化法案》也在同一天以247票对174票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该法案将帮助另外100万农业移民工人及其家人合法留在美国。关于移民,拜登的目标是要让1100万非法移民获得绿卡。
由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主办,凤凰卫视协办及制作的《第17届.2022爱心奖颁奖典礼》,于12月11日(星期日)下午4时在香港主会场凤凰卫视大埔总部、北京凤凰中心分会场同步举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位得奖人、华人公益领袖汇聚一堂,共襄盛举,一同见证各得奖人为慈善奋斗的事迹。新加坡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bbm(l),pvpa是唯一海外获奖人,也是新加坡第一位获奖者,他亲临香港出席颁奖典礼,以实际行动响应“爱心奖”的精神,将17万美元奖金(约23万新元)捐回给主办单位作为扩展慈善事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