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很愤慨呢?别着急,咱们慢慢来看。
在美国智库最新报告中确实白纸黑字的显示近90%的中国留美博士选择永久留美。在该报告中称,目前中国和印度都在面临大量科技人才流失的局面。在美国获得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博士学位的外国人,大多选择了留在美国。

一、该报告内容的简单概述
该报告引用的数据是截至2017年2月(为何用2017年的数据咱们一会儿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至2015年这15年中,这四门学科的留美博士77%仍居住在美国。而非stem博士留美比例为55%。
中国最高为90%,印度其次为87%。而中国和印度博士选择留美后的第一诉求就是绿卡。但是在报告中声称难度比较大,中国博士平均需要10年左右时间才能申请下来,而印度博士达到了夸张的80年,其中白纸黑字的写道:“20万申请者将在获得绿卡之前死亡。”

在报告中提到,留美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个体,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环境和经济改善而进行移民。在描述中,发达国家拥有吸引力,发展中国家会由于自身不足对这一过程形成推动力。于是就形成了人才输出国和输入国的自然流动。

二、有人扒数据并不可靠
这篇报告数据来源于nsf所作的博士毕业生调查。而为什么要用2017年的呢?在报告中解释:本来打算用2019年数据的,但是nsf认为2019年的数据回复率可能不准确,所以就用了2017年的。

而nsf曾在2019年的报告中强调,由于不回复(大概率是使用邮件回复,假如留学生回国了换邮箱了,就不会有回复了,手机回复也是如此)产生的不可忽略的偏差,数据不能用于估计特定国家留学生留美的比率,还标明了如中国和印度。而2017年的没有强调这个内容,于是就被拿去做数据了。
其实这就所谓的逆向选择,并不可靠,等于是问留在美国的留学博士,你永久留美了吗?而回国的,又找不到,或者人家都回国了,收到调查问卷了,又不打算在美国继续发展,有几个会认真回复这个。记得曾经有个记者在火车上访问乘客“您有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当时就被一顿嘲笑,都在车上了,难道没票么?又不是几十年前了。
有个网友说,这种调查,又不返现又不抽卡,干嘛回复。言之颇为有理啊。

三、留美的未必永久留美
毕竟是调查问卷,有人可能为了更好的发展,就填写了长期留美。张先生自称自己就是90%中的一员,但是觉得自己只能算目前常驻美国,但是并不会永久留美。
他说自己属于经济比较拮据的那种,在美十年,本打算博士就回国的,单位都联系好了。但是结果疫情一出,航班停了,后面一段时间又一票难求,为了不让自己没有收入,只得留在美国拿了美国的ap(正处于审查状态的美国签证),选择在美国大学教书。他认为绝大多数留美的人,在乎的基本都是美国的经济条件和一些生活内容。为了留美国而留美国的人不多。

而王先生也是每日在纠结中想着回不回国的矛盾中度过。他是属于那种比较学术型的人,感觉自己的水平没有到顶尖,但是也不至于过低,说白了就是自己感觉做不到行业大拿,但是回国写水文,又觉得对不起自己。这其实也是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现象,论文研究难以出彩,
四、这个事情的浅显看法
有人说,能不能换个思路:也就是说美国拿出了10%的精力为我们培养博士?

当然如果这么说也没毛病,几十年来似乎国内也一直是这么考虑的,因为在技术上确实不如别人,所以出去100个回来10个也是赚的,毕竟人口基数大,而在科研上也确实不如老美,这点是事实,即便是今天有能跟老美掰掰腕子的实力,在整体上也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真正顶尖的人才未必会留在美国,从钱老身上就看出来了。而且在今天,中美两国限制高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瓶颈因素实际上占很重要原因的是岗位,而不是高科技人才的数量。现在不少人留美也是因为国内没有合适的位置。而真正堪称人杰的学术、科研大牛,无论在美国和中国都会待遇满满,绿灯直行。一个是生养的故乡,一个是异国,选哪里很好选择。并不会因为待遇问题卡壳。目前国内最高待遇就是两院院士。待遇之高,了解的人自然了解。如果说直白点就是,有成果的大部分都回国了,回不来的基本是没成果或觉得成果不够的,当然还有一部分回来的是属于混不下去的。
所以这个事情不用妄自菲薄,该回来的自然回来,该走的你也拦不住,两面看,您觉得呢?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点评
事实证明,38岁定居美国、宣称永不回国的凤姐,已活成了一个笑话近日,关于凤姐的新闻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据报道,如今38岁的凤姐已经定居美国,并宣称永不回国,然而事实证明,她已经活成了一个笑话。凤姐一度因为一些争议言论而走红网络,她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直言不讳的言论吸引了大量粉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她的热情逐渐降温,许多人开始怀疑她的真实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如今发展得非常好,中国的基础设施发达、各式各样的美食、支付方式便利、交通便捷等,也导致了很多美国人喜欢到中国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和中国的伴侣结婚之后,除了不想和自己的爱人分开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适应了目前在中国的生活,所以迟迟没有回去美国定居。针对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美国公民,如何为自己的配偶递交移民美国移民申请,应该要注意哪些点呢?
高学历人才,无论去哪里都备受关注。尤其是美国这样的移民大国。一直以来美国都致力于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有能力的人才,无论你是否有高学历,是否有杰出的成就,是否有钱,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移美渠道。2022年美国为了吸引高学历的人才移民,美国移民局(uscis)甚至修改了niw的审理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欢迎stem专业博士学位的杰出人才移民”,这无疑就是给这类人群开绿灯!
美国绿卡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永久居民许可证之一,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打开了多扇通往自由和经济的大门。作为持有绿卡的外国人,可以自由前往美国以外的国家和您选择的其他国家。不仅如此,您还享有免签访问某些国家的特权。截至2022年2月 25日,美国护照持有者无需旅行签证或落地签证即可前往1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6个欧洲申根区成员国 。
2023年3月美国职业移民排期表如期出炉,结果可能会让很多小伙伴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大家比较常申请的eb1、eb2、eb3排期都纹丝不动。不过这次投资移民eb-5 unreserved表a一反常态前向跨了一步。如图是具体排期信息。eb-1:对于中国大陆地区出生的申请人来说,eb-1从2023年1月开始出现排期,2023年3月的表a排期为2022年2月1日,表b排期为2022年6月1日。
申请美国绿卡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有疑惑,是所有申请人都需要去领事馆面签吗?答案是肯定的,所有移民受益人都必须去领事馆面签,面签成功后才能获得移民签证。不管是两三个月的婴幼儿,还是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都需要进领事馆面签。而且所有移民类的面签,都必须来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面签。北京、上海、以及沈阳的领事馆是没有移民面签服务的。
美国杰出人才移民eb-1a,要求申请证明其在科学、艺术、教育或体育等领域,拥有杰出的专业技能,并在其所属领域里属于顶尖人才。申请人只需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三项或以上,就可以为申请人、申请人您的配偶以及您21 周岁以下子女发放永久绿卡。一、eb-1a申请条件1. 获得过国际或国内的权威性的奖项;2. 加入过专业协会或国际性公益组织;
据美国“政治”网站5日报道,美国前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mark esper)在其新书出版前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一名官员在2020年春天曾提出向美墨边境派遣25万名士兵,这令他“目瞪口呆”。马克·埃斯珀 图源:视觉中国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主持人诺拉·奥唐奈(norah o donnell)采访时,埃斯珀讲述了与时任总统特朗普的高级顾问、移民政策顾问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的一段对话。
由于国际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国际婚姻是非常常见的,那如果一方想要去另一方所在的国家结婚甚至居住,不可避免的需要为其配偶申请婚姻签证,而本期小编将为您讲解关于美国婚姻移民的相关事宜,其中包含:申请流程、要求和时间,给那些计划与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结婚并移民至美国的人予以参考。一、什么是美国婚姻移民?美国婚姻移民是指外籍人士通过与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结婚,并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申请获得美国移民身份。
登录美国前的健康体检,是申请美国移民的重要环节。体检结果决定了申请人是否可以顺利移民美国,今天我们总结了美国移民体检环节常见的问题,给到大家简单介绍。1体检需要携带哪些资料?答:申请人须提交以下材料:1.护照原件和复印件1份(照片页)、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1份;2.美国驻广州总领馆或美国公民和移民事务局的面谈(约见)信及ds-260表格;请根据信上申请人个数(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