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中国社会在西方文明的坚船利炮与经济殖民的压力下,传统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受到了强大冲击。为了救亡图存,当时有不少知识分子以“习俗救国"为口号,希望透过改变传统习俗来达到拯救中国的目的。
传统中式婚礼,也被列入需要改善的习俗之一,产生所谓的“文明结婚"、“文明婚礼",希望以此让中国婚姻达到男女平等、性别解放。
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的徐珂(1869-1928年)在其著作《清稗类钞》里,提出三项对于所谓西方文明结婚的优点:
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其办理次序,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得其父母允准,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二、定婚后,男女立约,先以求学自立为誓言。
三、婚礼务求节俭,以挽回奢侈习俗,而免经济生活之障碍。结婚之日,当由男女父母各给以金戒指一事,礼服一袭。
徐珂在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基础上,加入些许西方观念和“女学救国"的角度,要男女双方自立自强,更要省钱、省事避免花费过多。
上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1873-1933年),于1917年提出对文明结婚的看法:
近时婚礼,颇有效仿西洋礼式者,所谓文明结婚是也。其号为文明者,盖有以吾国婚礼为不文明之意。虽然,吾国婚礼,有古礼,有今礼。而所谓不文明者,特俗礼耳。俗礼之不文明,就吾侪之所见者言之。
杜亚泉特地强调并非整个中国传统婚礼皆为不文明,而是传统婚礼中的俗礼,如新娘身上装饰太多导致行动不自由、闹洞房恶习与迷信等,都是不文明的表现。
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申报》曾于1897年《同观花烛》中提到当时新人结婚都流行穿白纱:“新人依西国装式,以白纱蒙面上缀,各式西装,光怪陆离,璀璨夺目,手执花球,蒙面白纱,随后帖地,余可三尺。"西方婚礼中的白纱,与中国传统“婚礼穿红挂,丧事披白袍"的习俗相反,尽管如此白纱还是被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视为自由与女性解放的具体象征,也成为“文明婚礼"中的代表服饰。
除了身穿白纱,上海《申报》于1906年开始提倡应屏除旧式婚服与婚俗:
正月初十日,松属青浦(旧时江苏省松江府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有沈朱两姓行文明结婚,所有冠袍面红,以及拜天地、合卺、坐床等种种俗例一概屏弃。当场请见证人某君宣证书,男女又各设誓:男守不娶妾,不吸鸦片烟之约;女守不缠足,不迷信鬼神之约。亲友观礼者皆以办法甚当,可见内地风气已有转机矣。
当时《申报》清楚指出,所谓的“文明婚礼”已将传统礼俗抛弃,并展现了一夫一妻、不吸鸦片、不缠足、不迷信等现代观念。而ㄧ般社会大众对于文明结婚的第一印象,则是省时、省钱的简便性。
中国自古有“衣冠之国"的称呼,相当重视服饰与礼制的搭配。推动文明结婚与习俗救国的知识份子们,也深知服装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意义。他们审视着中国传统婚服,观察到配饰繁多又有一定重量的凤冠带给女性行动上的不便,而红色的盖头则有要求女性安坐家中,持家育子的隐喻,由于有盖头新娘必须在他人搀扶下才能行走,也暗示着女性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中的被动地位。基于种种观察发现到传统婚服的不自由,于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便将妇女的传统婚服凤冠霞帔,从“文明结婚”中舍去,改选择西方婚纱做为解放女性的代表,从此西方的白色婚纱开始在中国女性心中种下了特别不一样的种子。
市面上推出移民项目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移民政策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这导致很多人举棋难定、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全球最热门的5个老牌移民“大国”:英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及美国的移民政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移民目的及个人背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一、英 国英国一直是热门移民地点,透过现有签证在当地投资、工作、留学,住满指定年份后,便可申请英国永久居留权。
最近,有个华人脱口秀演员火了!她叫黄鹤,来自重庆,今年27岁。年初,她参加了《澳大利亚达人秀》,并凭借出色的表演赢得了海外观众的认可。时至今日,她的脱口秀视频在 tiktok上点赞量高达千万,并被国外网友疯狂转发。按理说她为中国人挣得了荣誉,应该收获鲜花和掌声。可当她的视频传回国内,网友们瞬间坐不住了。
焦虑,于中国无处不在,似乎充斥了每一个角落。不过,近期,笔者对比了东南亚国家的那些幸福的民众生活,对于这种焦虑有了一个新的看法。那就是:焦虑其实是充分竞争的产物,反而从某个角度说明了中国社会机会比较多,上升通道相对于其他不焦虑的国家更多。当然,很多人可能会驳斥我说:人家东南亚国家,包括印度这些中亚国家的人幸福主要来源有宗教信仰。
中国留学生娶日本美女护士,岳父送他奔驰迈巴赫,她也愿来中国娶日本女人,开德国豪车。这是中国很多年轻人的期待。尤其是在日本,前前后后有几十万中国留学生,他们尽管有美好的期待,能娶到日本姑娘做妻子,还真是太少了。让世界公认的是,日本女人温柔贤惠,惠外秀中,清丽淑德,尤其是对待老公百依百顺,对家庭默默付出,深受世界范围的男人追捧。
山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在美华人的数量却是不多的,总数也只是七万人不到,这跟孔夫子的故乡是有关系的,山东人讲究寻根问祖,移民的情况在山东并不是特别多。不过山东距离韩日较为近,确实有很多人迁到这两个地方的多。福建据统计有110万人赴美,根据生活中所得到的信息,福建确实是赴美人数最多的省,也见过很多河北人在美国留学的,确实有听说很多福建人在美发了财的
三月下旬,中国国足将会迎来最后两场世预赛的比赛,面对沙特以及阿曼的比赛。这两场比赛对于我们而言,虽然中国队即便打赢也没有办法进入世界杯,但是也是两场必须要严阵以待的比赛。因为在此前中国队输给越南队之后,中国国足遭受到很多的批评和骂声,如果想要挽回尊严,在接下来这两场比赛当中,中国国足必须打出好的战术和精神面貌。
发了上篇文章“中国得罪了谁?亚运会和奥运会都没有找到中国运动员一个人脸镜头”后,很多人各抒己见:网友说:他们只喜欢落后的中国,中国突然之间跑在了他们前面,怎么喜欢的起来?以后不喜欢是常态,无须大惊小怪。网友说:树大招风,羡慕妒忌恨笔者说:是的,中国是发展太快了,短短几十年发展速度惊人,他们确实是更多的嫉妒恨。
编者按:在新一轮的全球资产配置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将目光瞄准海外资产投资市场,成为了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国际买家,不过,海外置业有着基本的门槛和复杂的要求,“信息不对称”则是海外置业最大痛点。从东南亚到英美加澳,是什么吸引中国买家出海,中国买家的购买力又如何,第一财经将陆续发布海外购房系列文章,试图厘清海外置业中的那些“门道”。
2019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引发了全世界的恐慌。当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各国大使馆纷纷致电本国旅居武汉的侨胞,准备安排其回国避难。然而,在众多旅居武汉的外国人中却有一位老人,坚决拒绝回国。“我现在就是一个武汉人,我在这里生活,我也愿意同这里的人民一起分享苦难与快乐。”日本孤寡老人迁居武汉,一住就是15年
我国青年失业率过去几个月连破新高,部分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非洲。《中国青年报》星期三(7月19日)的一个报导就介绍了其中两人,都是应届毕业生,一个叫张扬的男生,在投了1600多份在线简历、50份线下简历后,终于找到一份远在非洲、年薪20万元(人民币)的工作,另一个是学会计专业的女生李薇薇,在中国国内找工作遇阻后,也下定决心找一份非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