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年失业率过去几个月连破新高,部分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非洲。
《中国青年报》星期三(7月19日)的一个报导就介绍了其中两人,都是应届毕业生,一个叫张扬的男生,在投了1600多份在线简历、50份线下简历后,终于找到一份远在非洲、年薪20万元(人民币)的工作,另一个是学会计专业的女生李薇薇,在中国国内找工作遇阻后,也下定决心找一份非洲的工作。
非洲就业热度飚升,知乎上(年薪30万,让你驻扎非洲,你愿意吗?)的提问,被浏览超过2100万次,关于非洲工作的话题,累计浏览量更是达到2.6亿。
中国社交媒体上许多与非洲相关的帖子,都与赚钱有关,小红书上一篇的贴文中,一名22岁女生讲述了自己在非洲工作两年赚到40万元的经历,在非洲工作五年的28岁视频博主(小钟johnny),今年1月回中国时,刷卡95万7370元,在四川成都买下人生第一套房。
小钟本人也拍过不少年轻人在非洲赚钱的视频,包括(97年女生非洲卖车年入几十万)(00后山东小伙辍学来非洲卖二手货,20岁买房买车当老板)(90后湖北小哥辞职创业非洲做电商,年入百万)……
网上随搜可见的致富案例,让非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眼中可以快速实现财富自由的,一般来说,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可以分为三类:高科技企业,做基建的国企,以及做贸易的民企,外派非洲的薪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正常薪资,这部分与中国同岗位的薪资区别不大,更可观的另一部分是海外补贴,通常是国家越危险,补贴越高。
综合下来,应届生在非洲的薪水可以达到中国同岗位的两到三倍,再加上公司一般包吃住,当地又缺少消费和娱乐,在非洲赚到的钱基本都可以储蓄下来,除了赚钱,非洲还给了一些人进入头部企业的机会,一名中国普通院校经管学院毕业年级的辅导员告诉记者,年级里一名男生被非洲一家行业头部的中资企业录用,如果不是外派非洲,他所在学校的毕业生可能连简历筛选这关都过不了。
知乎用戶「心野mark」(右三)20多歲時被中國央企派去非洲工作。
虽然非洲头部中资企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但随着申请者变多,难度系数也在增加,如果排除掉特别小、特别新、员工不超过百人的小公司,非洲剩下的大型央国企、上市公司、知名外企和一些获得认证的企业只有50多家。
若是选择非洲的民营小企业,则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确认公司是否靠谱。
收到过几家外贸公司录用通知的张扬(化名)说,这些公司中有卖衣服的,也有卖汽车的,看起来不是很正规,注册信息也显示公司只有十几个人,所以他都拒绝了,此外,张扬还会看公司是否有官网,在网上信息是否丰富,在社交媒体上是否有差评等。比较再三,他最终选择了一家加纳的上市公司。
求职者也可以通过中介,不过这类工作以蓝领工人居多,中介通常要收取8000元至1万元的中介费,其中不乏假中介。澎湃新闻2017年就曾报导,一名山东农民在交了1万3000元后,中介多次以公司变故为由,取消了他到非洲务工的行程,抵达非洲后,医疗卫生条件和人身安全是求职者要面对的新问题。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始于1950年,但当时非洲大多数国家尚未独立,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仅有埃及和摩洛哥等少数几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非贸易往来增多,并随着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启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过去20年间,中非贸易额增长数十倍,从2002年的124亿美元(165亿新元),激增至2022年的2820亿美元,在非中国企业数量也在过去10年翻倍,从2012年的2000多家,增至2022年商务部公布的3000多家,根据麦肯锡推算,非洲实际中资企业数量可能已超过1万家,单是在中非合作建设的20多个工业园中,中国企业的数量已超过3500家。在工业园中工作的中国人达15万人。《经济学人》2013年的一篇报导指出,当时在非洲的中国人已超过100万人,非洲招聘的拐点出现在2021年,阿尔及利亚一家国企招聘经理接受采访时说,2021年前受疫情影响,许多非洲企业招工困难;但2021年底以来,非洲招聘面试者人数增加了八成。
虽然非洲为我国年轻人提供了当下就业的选项,但需要注意的是,非洲本身也面临职位短缺的问题,根据数据,未来30年,非洲每年将有多达2000万年轻人加入劳动力,到2050年,预计非洲青年人口将达到8.4亿,我国青年失业率6月升至21.3%的历史新高,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在万千待业青年挤着独木桥过河时,非洲给一部分人提供了一个游泳过河的选项。
但纵使非洲的机会再多,也无法渡整个待业大军(上岸),更何况未来几十年,非洲还要消化自身的就业人口,对于我们眼下急需找到解药的就业问题,非洲顶多只能开出一剂暂时的止痛药。
非洲离中国万里之遥,按理说,大家对非洲非常的陌生,对它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它有广阔的大草原,有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还有纯朴善良的当地黑人。近年来,中国对非洲众多国家的合作和支援力度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进了非洲这片热土,其中就有到非洲搞基建的,有到非洲搞企业的,有到非洲搞贸易的,也有去非洲旅游的,那么,面对不断增多的中国人,非洲人又是如何评价中国人的呢?
时间可真快啊,不知不觉已经在新西兰呆了三年,新西兰的生活环境和国内的不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入乡随俗很重要嘛。以下几条具有新西兰特色的生活习惯,来看看你“中招”了几个?1.喝自来水这是大多数朋友最有同感的一条!从小在国内长大的朋友都记得爸妈教导过不要喝自来水,会拉肚子等等之类的。但到了新西兰就不一样了,新西兰的自来水都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因此完全可以直接饮用而不用煮沸纳凉后再喝。
今天聊聊外汇管制的问题。中国内地居民为什么不能自由投资海外房产?那些明星大佬为什么可以?如果他们的投资赚钱了,就可以拿回国内吗?钱出去受到管制,那么进来为什么也要受到管制?国人海外买房,合法的方式有哪些?先来举个例子:前几年在国内互联网上有不少港股、美股开户的广告。当时很大一部分参与的人,今天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新华网延边7月23日电(蔡啸天) “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21日走进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探究珲春市跨境电商近年来迅猛发展背后的秘密。采访团成员在选购商品。(主办方供图)一走进产业园,1210跨境电商企业店、俄品馆等馆内人来人往、一派繁忙的景象就吸引了采访团成员的目光。市民们穿梭于各个柜台,挑选自己心仪的食品和日用品。
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之一的欧里庇得斯说,出生在一座著名的城市里,这是一个人幸福的首要的条件。那么我们如果出生在普通城市就不幸福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如国内这八座宜居的城市,就深受游客喜欢,也是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都有哪些地方呢?第八名:厦门厦门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鹭岛,因为在很久以前,这里是白鹭栖息的地方。
老话说,过了腊八便是年。无年俗不大年,放鞭炮、烧旺火、穿新衣也总是要搭配红红火火的山西传统,才算是一解那难解的过年情结。百节年为首,中华民族的众多节庆中,要数春节是最为盛大隆重了。在城市里过年的人们,对春节的印象大抵不过是放鞭炮、吃团圆饭、看焰火、贴春联、赏花灯、猜灯谜之类的,那浓浓的年味只留存在童年的记忆之中。
中国人的饮食偏好:“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跟水土有啥关系?导语: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文化多元的国家,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国人的饮食偏好常常被总结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水土条件密切相关。本文将探讨中国人的饮食偏好与水土之间的关系,并从地理环境、农业文化以及口味偏好等方面进行解析。
中国交通大学的基因工程师们公布了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库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指出,中国人的基因与非洲人口基因有极大差异,汉族人群的基因可以分为7个亚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采访了中国人类学家,企图搞清楚所得数据有何益处。? sputnik / lida stanchenko民族自豪感与自我表达:汉服何以在中国引领潮流,它是否将走向西方?
2012年,世界上引发了一波“黄金热”。原因是德国发动了“黄金回家”运动,向美国提出申请要检查自己在美国的黄金储备,之后荷兰的反对党也申请将在美国存放的黄金运回国。可对于这些合理的要求,美国以可能会对“金库造成安全隐患和程序问题”为由,全部拒绝了。一时之间,全球铺天盖地都在讨论美国想要耍赖不肯归还德国和荷兰的黄金储备。
3年疫情,硬性呈现所有在柬中国人集体困境。疫情过后,所有人满怀希望报复性消费,中国人回流,生意好做,可结果和现实全往反方向发展。没有报复性消费,中国人回去了,生意比疫情期间更难做。近期,柬单网作者走访不同行业,与不同负责人聊聊他们的问题,才发现在柬中国人目前处于又一波“规模性”阵痛期,记者经常听到一句话:甚至比疫情还要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