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来到美国的中国人,都能在星条旗下生活下去。据我观察,在美国生活下去,大体上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懂英语、会开车、有一技之长。
其中的前两项,从中国前往美国的留学生们,英语熟练,而且随着中国私家车越来越普遍,会开车的人也很多。即便是有的人在出国前不会开车,但是到了美国后,经过一个来月学习驾驶,也就能考到执照。至于英语,到了美国,处于英语氛围之中,只要肯学习,经过一年半载,也就可以会话。
最关键的是“有一技之长”。常言道:“家有万贯财产,不如薄技在身。”一技之长乃是谋生之路。然而,并非有一技之长,都能在美国立足。这一技之长,必须适合美国的国情,适合美国社会的需要。美国的国情和中国不同。在中国“吃香”的,在美国未必需要;在中国不“吃香”的,有的在美国却很需要:
比如,在中国开“的士”的司机,到了美国可能会失业,因为美国差不多人人会开车,所以会开车就算不上“一技之长”了。中国的“的士”司机到了美国,就得设法另外找谋生之路。倘若在美国还想开“的士”,那一定要学好英语,而且对所在城市的道路非常熟悉。
又如,在美国,家家都有车库,而车库门是可以遥控启闭的。修理车库门,成了专门的技术。某君来自中国台湾,是国民党退伍校官,在美国起初日子很艰难,牢骚满腹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经人介绍,学会修理车库门这一技术,适应了美国社会的需要,倒是生意不错,虽说他想起当年在中国台湾的岁月也仍要发发牢骚,可是起码在美国日子过得尚可。
我结识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男的是北京一家名牌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师。按理,美国的医疗费昂贵,医师在美国很“吃香”,这位北京大夫应当收入颇丰。可是,他却近乎失业!这是因为美国规定只有拿到美国医学院的正式毕业文凭,方可从医。那位北京大夫只有中国大陆的医学院毕业文凭,在美国无法从医,顶多只能给美国医生当当下手!他的妻子是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到了美国,原来的职业也派不上用场。这是因为美国几乎没有中文出版社,而中文报纸的编辑也早已爆满,更何况出版社的编辑和报纸编辑在业务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所幸她有另外的一技之长,即学过裱画。于是,专给美国的华人书画家裱字画,倒是美国一项稀缺的生意。我在她家见到,前来裱字画的人不少。每裱一张,再配画框,几十美元,生意不错。她的丈夫成了她的下手!反正不管怎么样,他们在星条旗下,总算能够生活下去了……
我认识的另一位出版社编辑,也来自北京。她当然也无法干她的本行。好在她能讲一口不错的普通话,在美国吃“开口饭”——在一家华语电台里,当播音员。
我的一位朋友,在国内是聋哑儿童学校教师,算是很不起眼的一技之长。她到了美国,想不到那聋哑手语却颇具国际性,其中有百分之四五十是共同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聋哑人,凭着手语,不用翻译,美国的聋哑人大体上就能“看”懂。美国是一个很尊重残疾人的国家,“特殊教育”在美国很受重视。于是,她在华盛顿进修了一年之后,就在美国担任“特殊教师”。这是美国供不应求的职业。我去看她,她说自己在美国生活得不错。她的丈夫是一位记者,在中国大陆算是不错的职业,到了美国却不得不改行。
我是移民哥,一位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你愿放下架子,在美国当一名中文电脑打字员,也能糊口。”说实在的,美国打字费标准,比眼下中国大陆的稿费标准都高得多!当然,美国的消费水平也比中国大陆高得多。如果我在美国以中文电脑打字为生,充其量也只是糊口而已。
没有一技之长,在美国的生活就颇艰难。最常见的是在餐馆端盘子、洗盘子,也有的人当保姆,还有人以织毛线衣为生。在美国,人工很贵。所以,尽管手工织毛线衣很累,日子也很单调,但还能勉强糊口。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大都是以伴读名义前来美国,文化素质差,没有一技之长。
也有一些是偷渡前来美国的。偷渡者往往先到南美的国家落脚,再从美国东南部进入美国。偷渡者大都既不会讲英语,又无一技之长,最苦最惨的是这些人。在他们的心目中,以为美国遍地是黄金,是人间天堂,所以花了大钱,冒着生命危险去偷渡。到了美国,才知美国靠“本事”吃饭。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卖苦力,打“黑工”——他们没有绿卡,没有美国签证,甚至没有护照,连做苦工都只能是做“黑工”,受尽剥削……
旧金山的中餐馆盛况
我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有19个中国大陆偷渡者,来自福建,也是从南美洲向美国偷渡。每人的“偷渡费”为两万美元。有些人一时交不出,就先交五千美元,然后写下契约,保证来美国之后,以打工的工钱向组织偷渡的“黄牛”还债。这19人之中,半途死去11人,只有8人进入美国。这8人在美国只得成天做“黑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还清那笔阎王债……
这里顺便提一笔,我访问过在美国的越南难民。
那是来自越南的三姐妹。1978年,当越南北方部队打到越南南方时,她们匆忙从那里偷渡到香港。每人的偷渡费,花了12两黄金。当然,她们走得早,偷渡费还算“便宜”。后来,涨到每人80两黄金!
这些偷渡者,都是越南南方的地主、富商或大官。这三姐妹就是越南南方大地主之女。她们家在越南南方总统府不远处,有一大片果园。她们家的钱,是整箱整箱的。由于越南北方部队的步步进逼,她们不得不背井离乡,上了偷渡船。她们在海上漂了三四天,才到了香港。
一上了岸,她们就被香港警察抓了起来。关了两个来月,这才获释。于是,她们只得在香港做苦工。
香港毕竟非久留之地。她们靠着从家中带出来的黄金,又从香港偷渡到美国。
我去看望她们时,她们三姐妹住在一间公寓中,谁都没有结婚。她们的家具,有的是捡来的。沙发是花十几美元买的旧货。冰箱是房东的。电视倒是她们自己的——没有电视,简直难以打发日子。只是没有洗衣机,不得不用手搓洗衣服。卧室里,除了两张床之外,只见到两只皮箱。
三姐妹原本在美国做工,只是一次意外的车祸,使一个妹妹受了重伤,而肇事者却溜了。于是,妹妹靠领取美国政府的救济金过日子。我问她,每月的救济金有多少?她说,每月603美元。但是,她们三姐妹每月要付房租400美元——三人住一厅一室,在美国算是很挤的了。
她拿出几张当年在越南南方很“气派”的照片给我看,然后长叹了一口气:“我在越南战争中没有死,偷渡也没有死,如今在美国,算是不死不活地活着!”
在美国,像三姐妹那样的越南难民并不少。一些中国大陆的偷渡者,也过着这样“不死不活”的生活。
在我们国人心里,日本是我们最恨的国家,但是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个数据,咱们国家居然有十几万的女性嫁给了跟咱们有国潮的小日本,鬼子却给鬼子生儿育女,延续香火。我就想问问他们,十几年的抗战,南京30万同胞血淋淋的教训还不够吗?你们是怎么狠下心嫁过去的?国内几千万未缝男头包给不了你们幸福吗?今天我又刷到这样一个视频,南京一位学校的历史老师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南京人的请起立,全班都站了起来。
自2021年起,加拿大通过专门的移民通道向港人敞开大门,并继续努力改善这些通道,让他们更容易长期留在加拿大。取消学历限制7 月 11 日住房和多元化与包容部部长政务秘书兼万锦渔人村议员 paul jiang 代表移民、难民和公民部部长肖恩·弗雷泽 (sean fraser) 宣布,加拿大将取消对中国香港居民stream b类别的教育背景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选择远赴他国去一些知名大学进行深造与学习,接触不一样的教学环境与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更加全面发展,待学有所成之后更好地报效祖国,国家对于这方面也是非常支持的。
#异国婚姻##硕士##混血宝宝##留学法国##法国生活##嫁到法国#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74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80后,2009年8月底我和法国老公登记结婚,双方家人都非常支持,并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结婚18天之后,我签下了一家法国公司的长期合同,仅一个月就拿到了家庭居留和工作居留。可当时却非常辛苦,那时我在巴黎,先生在里尔,我们一周只能团聚一次。
7月2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在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肯定了中国脱贫攻坚方面的巨大成就。罗塞夫说,中国让数以千万计的人脱离了贫困,这是非常伟大的成就,非常令人称道。罗塞夫表示,巴西也有类似的脱贫行动。巴西的人口是中国的七分之一,脱贫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政治因素使得这个进程的可持续性受到了挑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实现如此规模的脱贫,可以作为世界其它地方的范例。
巴基斯坦,被称为巴铁的国家,近来有消息称提到中国时巴基斯坦人会摇头,这一现象让人感到困惑。许多外国人对此表示怀疑,毕竟中巴两国的关系一直被视为密切。那么,巴基斯坦的发展是相对落后还是持续进步呢?实际上,巴基斯坦正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最重要的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建立了友好关系,我们被称为彼此的兄弟,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商悟社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总裁迈克尔·埃文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集团专注于在中国境外建立本地业务和在线平台。他同时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将把欧洲地区放在发展首位,这一消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向海外市场拓张,已经在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业务。
#跨国婚姻##嫁给老外##老外在中国##闪婚##零彩礼#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37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北京人,现在与俄罗斯老公一起在北京生活。因父母离异,我一直对感情比较慢热,30多岁都没有正经谈过一次恋爱。没想到,有次偶遇一位小5岁的俄罗斯帅小伙,认识仅3个月,在双方父母没见过面、没有彩礼、没有婚礼的情况下,我就把自己嫁了。
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长期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总数首次突破了300万人,达到了30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外国人中,来自中国的人数最多,超过了76万人。如果考虑统计口径的差异以及已经更换了日本国籍的中国人和逾期滞留者,那么获得长期居住身份并定居在日本的中国人大约接近100万人。
据环球网7月29日最新报道,7月28日当天乌克兰敲定了一项规定,宣布将在今年8月1日-明年1月31日期间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可免签的对象范围为以旅游目的入境和过境乌克兰,且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的中国公民。乌克兰指出,此举是为了与中国在旅游领域加强合作。据乌克兰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北京时间7月28日16时,该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66575例,累计死亡16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