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写过,关于河南三门峡、山西晋城和甘肃庆阳,成为了涌入陕西人口的主流城市这样的文章,最近又有网友对这个主题的内容做了一些补充,我们将其摘选出来,供大家探讨学习。
有个河南网友说,本人是河南灵宝人,过了潼关就是陕西,家乡说的基本就是陕西话了,上了大学之后,总有人问我你是哪人,并让我说一句当地方言,这就很尴尬了,我压根就不会说河南话啊!据我了解,我们灵宝人不听豫剧、不说河南话,生活习性和陕西人几乎没有两样,因此很多老乡调侃我们不是正宗河南人。
素材图
有资料显示,灵宝市地处豫、秦、晋三省交界,当地的语言属现代汉语北方语区的中原官话。与普通话相比,差异主要表现在多阴平声调,四声阴阳相错不够分明。即便生活在同一境内,东西南北的语调也有很大差异。
灵宝的方言基本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原阌乡县所辖乡镇,其特点与陕西省相近;一类是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分别与卢氏县和三门峡市类似;一类是市区周边乡镇。
在方言上,灵宝语言别具一格。妯娌叫先后,父亲叫爹或大,母亲叫娘,连襟叫担子,受苦叫受症,天不怕、地不怕叫“二百五”,疲倦打盹叫迷瞪,如此等等,已经和陕西话无二了。
除了这位灵宝网友的真实感触之外,其实三门峡也很有陕西味儿。从管理关系上来说,灵宝属于三门峡代管的县级市。三门峡因为与陕西临近,因此在文化和地缘等方面,也跟陕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素材图
曾有一个网友跟我们投稿说,我是移民哥,在河南、陕西和山西的交界处,所以家里的方言听着跟河南话区别很大,应该是集西安话和郑州话于一身。
大家都说河南话(也就是郑州话)土,而且西安话大家都听过吧,也是土的掉渣(没有黑西安人的意思哈,就是个人感觉)。所以我们家里的话,那简直是土到爆炸。
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学校里有很多村子里的学生,都说家乡话,而我从小被教育说普通话,所以小学刚开始还不好意思说家乡话,感觉土的不行。后来跟村子里的学生混熟了,不知不觉家乡话说的越来越溜,也就习惯了。
但是还是觉得非常土,在不认识的人面前我都不太好意思说家乡话。
素材图
直到高中,语文老师教我们一篇古文的时候,有个字:让(rang,三声)。老师跟我们讲,让是责备的意思,家里老人说让你的时候就是要责备你。这样一想,小时候奶奶经常对我说:小心你爸让你。我一直都这个“让”是“让”字。直到老师说了,我才知道,原来这个“让”是“嚷”这个字,意味着叫喊的意思。当时就感觉,哇,原来我们的土掉渣的话,是有底蕴的,顿时感觉家乡话很文艺,很高大上,听着再也没有土掉渣的味道了。
后来,我跟陕西的朋友交流,原来陕西人也把“训人”叫做“嚷人”,由此来说,三门峡人和陕西人互相讲话,估计多半都是能听懂的。
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乐于和别人分享我的家乡话,上大学在寝室和朋友打游戏的时候,能把室友逗笑,也没人说土,大家都说虽然有些听不懂,但是听着感觉很快乐。
可能说河南话土的人,是没有听习惯,其实任何家乡话听习惯了,都不会感觉土了。
素材图
事实上,除了三门峡和灵宝之外,甘肃的庆阳也很陕西。我有个女同事是甘肃庆阳人,她父辈90年代因为工作分配定居在了西安,如今全家人都落户在西安,但是他们依然保留了甘肃当地的生活习惯。
有一次,我去这位女同事家里作客,听到他们家人用甘肃话交流。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我竟然惊奇地发现:他们说的甘肃话我竟然大部分能听懂。
于是我就跟女同事的父母就此话题聊了起来,叔叔跟我讲,甘肃庆阳靠近西安,当地人的方言和陕西话几乎差不太多。而且大多数庆阳人跟西安的交往联系,远比跟兰州的联系更紧密,更深入。现在在西安务工和落户的西北人,甘肃人占到绝大多数。
素材图
叔叔告诉我,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庆阳人看天气预报,从来都是以西安的为准,很少用兰州的做参考。而且庆阳人听秦腔,也会唱秦腔。庆阳人正月十五打社火,形式跟陕西关中地区几乎没有差距。
另外,据他们说,甘肃庆阳人的饮食习惯和西安也是非常近似,西安的油泼面、凉皮、搅团等,庆阳人都会做,也爱吃。
甚至包括陕西人餐桌上最常见的羊肉,也是庆阳人的最爱。据他们说,庆阳当地的山羊品种跟陕北地区的更接近,没有膻味,肉很瓷实。即就是在现在的甘肃大部分地区,养羊依然是很多老百姓的主要营生,这里的人视羊为宝,不仅仅是收入来源,更是一种乡土情感的寄托。
无论怎样,地理文化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实。尽管地理隔阂会造成很多摩擦,很多文化差异会造成很多冲突,但从方言、口味以及精神情感来说,河南与陕西也好,甘肃与陕西也好,某些印在灵魂深处的东西,某些无可扭转的文化认同,是不因部分人的龃龉而丝毫改变的。
灵宝:“三张牌”打出移民幸福新生活水利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会议观摩团到灵宝观摩“以前很多村民住在半山腰上,生产生活不方便,在灵宝市移民部门的争取下,享受国家避险解困项目配套资金支持,为村里建起了新医院、幼儿园、文化舞台和广场,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近日,笔者来到豫西边陲的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提起村里移民群众生活的新变化,党支部书记王生财如是说。
回流生政策“变味”“回流生”是指非所在地户籍,但在所在地就读,不能直接在就读所在地参加中考或者高考,需返回原籍参加中考或者高考的学生。中国网记者了解到,以此次事件为例,考生家长可通过落户操作的方式,将该考生河南户籍转为陕西西安户籍,经3年后,以西安考生身份参加陕西省高考。这类政策原本主要是在城市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为满足一些人员的工作需要,而设置的便利条件,但在中高考竞争加剧之下,却成了一些人逐利的空子。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黄陵县来说,人口仅13万,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北距延安124千米,南距古都西安165千米。
三门峡,河南省地级市,三门峡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省外和山西省以及陕西省接壤,省内和洛阳市以及南阳市接壤,地理位置较好,交通方便。三门峡市下辖2个区、2个县城、2个县级市(注:本文只说行政区)一:区①湖滨区、②陕州区、二:县①渑池县、②卢氏县、三:县级市①义马市、②灵宝市在三门峡下辖的6个县区市中,灵宝市不仅人口最多达到75万人,经济总量也是最高的达到437亿,即将突破500亿大关;而卢氏县虽然人口不多,但是面积却是最大的,达到4000平方千米。
就在前天下午,2019年的第一场雪落在灵宝寺河山,漫山遍野红彤彤的苹果上,落上薄雪,分外好看。这场雪,由西自东,依次落在三门峡、洛阳、焦作、郑州等多个城市。灵宝,河南最西端,三门峡最重要的城市。1976年2月9日,灵宝一支马车带着九个人的建矿队伍开进了深山老林中的枪马峪,铲下了挖金子的第一锹。去年,灵宝以62.5吨的黄金产量,名列中国十大产金县第二位,这也是灵宝连续34年获得荣誉。
但是,山东人“闯关中”却鲜为人知。如今关中地区,主要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个市(区)。而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西安市阎良区的谭家村。因为,谭家村是目前陕西最大的山东村,村民祖上,大部分来自昌邑和高密。村子里,更有移民村史馆、家风馆、移民文化长廊,这里的人们,甚至比山东老家人还喜欢老家的“味道”。
灵宝燕子山 郑攀 摄王又又 | 文上周五,豫记小伙伴应邀去参加灵宝的一个旅游推介会。“灵宝,就是那个产苹果的地方吗?”“dei!”提起灵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苹果。灵宝的苹果太有名了,特别是灵宝寺河山的,简直就是苹果中的贵族。但,灵宝除了苹果还有旅游资源!?灵宝位于河南最西边,豫秦晋三省交界处,位置相对于一省而言较偏,再加上苹果的光环又太大,使我们总是忽略它其他方面。
之前我们写过,关于河南三门峡、山西晋城和甘肃庆阳,成为了涌入陕西人口的主流城市这样的文章,最近又有网友对这个主题的内容做了一些补充,我们将其摘选出来,供大家探讨学习。有个河南网友说,本人是河南灵宝人,过了潼关就是陕西,家乡说的基本就是陕西话了,上了大学之后,总有人问我你是哪人,并让我说一句当地方言,这就很尴尬了,我压根就不会说河南话啊!
一直以来,在户籍制度的坚冰下,我们的教育资源和户口绑定,但不能时间久了,就觉得这种局面理所当然。“生在河南,考去陕西”,“你决定不了你的出生地,但是可以改变你的考试地”……继高考移民之后,“回流生”的概念这两天火了,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以西安为例,所谓”回流生”,是指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但又在西安参加考试的考生。
就在前天下午,2019年的第一场雪落在灵宝寺河山,漫山遍野红彤彤的苹果上,落上薄雪,分外好看。这场雪,由西自东,依次落在三门峡、洛阳、焦作、郑州等多个城市。灵宝,河南最西端,三门峡最重要的城市。1976年2月9日,灵宝一支马车带着九个人的建矿队伍开进了深山老林中的枪马峪,铲下了挖金子的第一锹。去年,灵宝以62.5吨的黄金产量,名列中国十大产金县第二位,这也是灵宝连续34年获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