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乌鸦写了《为了找人“砍一刀”,美国人民都急哭了》一文,讲了老美在海外拼多多temu上疯狂“求砍刀”、网上到处分享邀请码的事情,看到美国佬也被拼到崩溃,很多读者表示心情莫名舒适。
不过今天我们不讲拼多多,乌鸦想讲讲当时在收集海外拼多多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无论在tiktok、推特、ins、脸书还是其他哪个社交平台上,乌鸦都经常看到黑人女孩晒自己在temu上买假发的帖子。
可能因为拼多多海外版卖得便宜,很多黑人女孩一次还不止买一顶,都是一大包一大包地买,跟菜市场买菜似的,着实给我看呆了。
并且,这些购买假发的视频和帖子,几乎就没有其他人种,全都是黑人女性。
黑人女性喜欢做美甲买假发,乌鸦之前也有过耳闻,但对其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喜欢”的层面。
事实证明还是我肤浅了,通过一番深入了解以后乌鸦发现,黑人女性对假发的执念,远远超过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
这么说吧,黑人女性戴假发,就像我们习惯穿着衣服一样,成为一种刻在dna里的习惯。因此,不戴假发,于她们而言,其实就相当于在“裸奔”。
我们平日里在荧幕上见到的黑人女性,几乎全都是带着假发出镜的。
包括我们熟知的很多美国知名女性,比如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始终是以假发示人。
无论她的造型是这样的:
还是这样的:
以及这样式儿的:
尽管看起来没有一丝丝违和感,但是没错,统统都是戴上去的假发。
和米歇尔·奥巴马一样,很多黑人女明星的头发,也都是假发。
比如美国著名歌手蕾哈娜,和同样有黑人血统的碧昂斯,要想找到一张她们不戴假发的照片,难比登天。
假发,不光对于这些有名的黑人女性来说是“刚需”,对全世界所有黑人女性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你可能要问了:她们自己原生的头发不好吗,为啥非得要戴假发呢?
这确实跟她们自己发质有关系。因为基因和天气等原因,非洲黑人的头发都是以非常微小的螺旋状生长,又细又卷,并且发质非常干,生长也很慢,还很容易脱落。
稍微长长一点,就是下图这种满头卷毛的爆炸头形象。
有研究认为,这种发质可能是为了适应非洲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而进化出现。头发相对蓬松,再加上其弹性螺旋的形状,产生一种通风的效果,能促进头部的温度调节。
别看这种头发看着茂密,但都又细又软,生长还非常缓慢,一年可能也就长个十公分左右,再加上过于卷曲,因此很难留成长头发,也很难做各种各样的造型。
男的还好说,可以剃得短短的,留一层青皮茬,可黑人女性的发型就成了问题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对于全天下的女人都适用。越是头发短,头发卷,非洲女性越渴求长发。于是,假发就成了刚需。对黑人女性来说,不戴假发出门,就跟没化妆甚至没穿衣服一样不自在。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假发,其实是一种统称,区别于她们自然生长的头发,在材质上,有毛线、人工化纤、真人发丝等;从造型上细分,又有三个大类:weaves(编织)、braids(辫子)和wigs(假发套)。
这几种假发类型在黑人群体中都非常常见。
首先我们说下黑人女孩经常做的weaves,这种其实就是把假发片编织在自己原本的头发上,增加头发的长度和密度,这种类型也常被称为 “延伸”(extension)。
一般美发师会先将原本的头发贴着头皮编成一条条“垄沟”,如下图。
这种贴着头皮的小辫儿通常会编得非常紧,扯得头皮都疼的那种,并且这样的小辫儿,也只有黑人那样蜷曲有摩擦力的头发才能编,因为一般人的头发太顺滑,很难编。
编好之后,就可以拿出来假发片了,然后再用针和线把假发一缕一缕缝接在编好的小辫儿上。
在非洲的理发店,针线和假发比剪刀和推子更重要,会不会编发,是非洲tony老师的重要考核标准。
做一次这样的造型,通常要花费七八个小时。收费也不便宜,人工费和各种假发条等原材料的费用加起来,即便是在非洲贫民窟里的理发店里,一般也要100人民币以上,在美国一些高档理发店甚至高达1000多美元。
那么有人可能会好奇,花这么多钱和时间费劲巴拉接上去的头发,怎么清洗呢?答案是维持这个造型一个月不洗,平时头发痒了也就只清洗一下头皮。然后一个月过后,这些爱美的黑人姑娘们就要去理发店重新打理头发。
还有一种假发类型是编成辫子(braids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脏辫”。
编这种辫子比weaves要省事儿点,通常需要2~4小时。用来编辫子的材料最便宜的是毛线,其次是化纤,最贵的是真人发丝,根据材质不同,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人民币不等。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满头脏辫儿的黑人时,别再羡慕她的发量了,因为里面大部分头发都是假的。
当然了,这么费时费力又费钱扎起来的小辫子,也轻易不会拆洗,一般要1到2个月才拆除,很多人3个月甚至更久才拆除。
也正因长时间不洗头发的缘故,头虱在黑人群体中往往比其他人种更常见,美国一些地区的虱子大传播基本都是来自于黑人。
(一名知乎答主如是说)
最后一个假发类型就是wigs了,也就是我们日常所称的假发套,是大家平时比较常见的类型。无论什么颜色、发式,都可以轻松在网上买到,基本上每个爱美的黑人姑娘手里都会有个几顶假发。
很多黑人姑娘在头发上“豪掷千金”,基本上眼都不带眨的,对她们来说,美发每个月都是一大笔固定支出,可能要占到工资的三分之一以上还要多。
并且乌鸦在网上还看到有不少黑人男性抱怨,女朋友每月都会问她们要零花钱去做头发,对他们来说着实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一些黑人明星和有钱人在头发上的花费更甚,美国顶级黑人女歌手蕾哈娜每年在头发上的花费,据说高达数百万美元不止,每年在美发上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都高到离谱。
有需求就有供给,在非洲,假发店就像中国的小吃店一样密集,很多理发师甚至连个门面都没有,在街边支个凳子就能随时随地给顾客编头发,并且收入不菲。
的确,相比于其他地方的女性更关注脸和皮肤,非洲女性确实更在意她们的头发,这种在意几乎已经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程度。
那为什么黑人女性这么热衷于折腾自己的头发呢?这种对于黑人女性审美的深刻改变,其实从几百年前就开始了。
我们知道,从 16 世纪到19世纪时期,非洲大量黑人被欧洲人通过贸易、袭击、绑架等手段贩运到美洲大陆的殖民地,开始了他们悲惨的奴隶生涯。
在美洲奴隶主看来,黑人传统的爆炸头和小辫子是“不漂亮”和“不整洁”的,因此他们的头发也经常遭到奴隶主的嫌弃。
因为形状质地相似,也为了刻意降低黑人的身份,奴隶主一般不用“ hair(头发)”,而是用“ wool (羊毛)”来指代黑奴的头发,有些甚至直接把黑人的头发称为尿片头(nappy curls)。
后来的一些流行歌曲更过分,编排和嘲笑非裔美国人的头发质地连羊毛都不如,“他们的头发像羊毛,可是比羊毛更毛躁更乱糟糟”。
身为奴隶主的“高高在上”的欧美女性,其发型多以浅色的柔顺直发和卷发为主,因此自然而然,也强势地影响了黑奴的发型习惯。
在美国南方的种植园里,因为奴隶主的偏好,一些肤色更浅、发质更直或更卷、在外貌上更接近奴隶主的女性黑奴,才有资格从事相对轻松的室内工作,而肤色更黑、发型相对蓬乱的女性黑奴,则只能从事辛苦的户外劳动。
在这种区别对待之下,黑人群体的审美自然更加向欧美“主流发型”靠拢,以颜色更浅、发质柔顺为美,这种对欧美女性发型的模仿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并且逐渐从美洲殖民地又溢出流回非洲老家。
为了向这种“主流审美”靠拢,这几百年间针对黑人可以改变发质的产品是品种繁多,应有尽有。
19世纪末,一个名为沃克的黑人女性发明了可以拉直卷发的梳子,用来“驯服“黑人的头发。随后,又有大量的将头发拉直的化学产品问世,以及各种各样的假发产品,在黑人女性群体中大受追捧。
多年来,这种对黑人发质的歧视已经在黑人女性群体中不断被内化,为了被社会认可,她们也默认了这个概念:黑人天然的头发是不被接受的。
于是,很多黑人妈妈在孩子仅有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定期给她们拉直头发或者戴假发,让孩子看起来更加“体面”。所以对于黑人女孩还说,“如何改变自己原本的发型”是从小就必须习得的“必修课”。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为她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包括被同学嘲笑,在社会上被歧视,在职场上被忽视,甚至被解雇。
即使在今天,美国的普遍观念依然认为,黑人的传统发型“不专业”、“不得体”、“不严肃”,不宜出现在正式的社交场合。
推特上有个热门话题叫“职场中的黑人女性(#blackwomenatwork)”,在这个话题下,黑人女性经常吐槽自己在工作中遭受的种种歧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和她们的头发有关。
美国一项2023 职场研究发现,黑人女性的头发被认为不专业的可能性是其他女性的 2.5 倍。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黑人女性 (54%) 认为她们必须把头发拉直才能在面试中取得成功,并且超过 20% 的 25-34 岁黑人女性曾因为头发问题而被解雇。
并且几十年来,美国各个法院接到大量黑人在工作场所因为自己天生的头发受到歧视而提起的诉讼。诉讼结果各不相同,有相当一部分是以黑人的败诉而告终。
一直以来美国都有不少为黑人为“黑人的头发正名”斗争和努力,但目前看来的确收效甚微。
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时,米歇尔·奥巴马曾经被黑人女性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在出任第一夫人期间为黑人女性的发型正名,但很遗憾的是,米歇尔让她们失望了,在公共场合永远都是以一头光滑柔顺的假发示人。
因此当时有不少黑人女性抗议:为什么她不能以真发示众,为所有非裔美国女性正名?
直到奥巴马卸任后,米歇尔才被拍到一张没带假发的照片,就这都已让不少黑人女性们激动不已了。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即便今天的美国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大批非裔美国人也不得不通过拉直头发和戴假发来融入社会主流,这个“审美规训”可以说是十分到位了。
假发之所以在黑人女性当中如此流行,除了历史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黑人社交圈中,假发其实也是一种隐形财富证明,意味着你有一定的财力来打理自己的头发。
从一个黑人女人所戴的假发的质地和做工上,也可以隐隐判断出这个人的财富水平。
无论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假发片编发(weaves),还是假发套(wigs),其材质都分为化纤发和真发等多种类型,价格从几十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
便宜的化纤假发一般做工比较粗糙,分量较重,摸起来又干又硬,没有什么弹性,并且一梳就炸毛。
而一些做工精细的真发套则手感顺滑轻盈,可以随便烫染做造型,并且已经逼真到头顶露出的头皮和鬓角都由细密的蕾丝网织成,肉眼难以分辨的程度。
而无论是便宜的化纤假发,还是做工精细的真发头套,几乎没有黑人女性知道,她们头上的绝大多数假发,都来自于一个遥远的中国城市——许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假发生产国和输出国,而许昌的假发出口额占据全国的半数以上。
全许昌有5000多家大小假发作坊。在国内最有名气的假发公司瑞贝卡,正是发源于许昌。
许昌的假发生意其实从很早就开始了,最早关于许昌收头发的传说是在清朝。
1900年一个德国商人到了许昌,用女人针线活需要的“飞马牌”钢针与她们换头发,再转手将人发卖到欧美换取利润,后来这一生意便流传了下来。
《许昌县志》里曾记录许昌西边泉店村到处走街串巷收头发的盛况:“1982年以前,泉店街道两侧都是买卖头发的人,街上从事头发交易的就有二三百户人家,还经营有猪鬃、马尾等。”
如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也很少有女孩愿意把自己的长发卖掉来换钱,于是已有产业积累的很多许昌假发工厂就把目光投向了印度等国家。
说到印度的假发生意,让印度的很多寺庙赚的是盆满钵满,富得流油。为啥呢?
大家知道,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印度人到神庙朝圣,祈求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供奉神灵得带点祭品吧,我们一般熟知的都是一些水果和糕点之类的。然而,印度人不一样,尤其是印度女人,很多朝圣者选择牺牲自己的头发,以此获得神灵的保佑。
印度的寺庙都有专门剃头发的“高僧”,这些用于供奉神灵的头发,一般转头就会被寺庙卖给收头发的商人,一些香火旺盛的寺庙,每年光靠卖头发都能上亿美元。
说完印度黑寺庙这个印度最大的头发出口来源,我们再说回“假发之都”河南许昌。
许昌假发得以在全球市场发迹,一方面便得益于黑人对于假发的刚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电子商务愈加发达,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占优势。
其实比中国人更早在美国做美发行业的是韩国人,开了不少理发店,拥有自己的假发品牌、垄断了美国的线下假发销售渠道,更早些时候还拥有自己的工厂——后来把生产迁移到了中国。中国自己的假发品牌之前很难进入美国,只能靠代工贴牌模式。
后来国际电商的崛起,撬动了韩国人垄断假发销售的真空带,很多许昌的代工厂直接开始在ebay和阿里巴巴速卖通,以及刚刚兴起的海外版拼多多temu上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假发,因此在全球假发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
据统计,全球的10顶假发中,至少有6顶来自许昌。并且光许昌每年出口到非洲的假发产值,就高达几十亿美元。
从中国出口的假发,现如今已被非洲当地人视为“黑色黄金”,而除了中国人之外,一些非洲人也正在从这些“黑色黄金”中发掘出真正的金子。
有非洲留学生靠代购中国的假发,卖给在非洲的朋友,每月净利润上万人民币,可以花式吊打当地的一般收入水平了。
更有中国留学生被非洲同学央求,在淘宝上帮忙买假发,因为非洲的假发太贵。
并且当你随便进入一家非洲的理发店,墙上琳琅满目的各色假发,大部分也都是来自中国。
河南许昌,凭借一顶顶假发,让全世界的秃头星人不再“秃”,也赋予了无数黑人女性以美丽和自信。
谁也想不到,黑人女性的自信与荣辱,竟让这个河南小城给拿捏了。
参考资料:
微在:戴假发是黑人女性的刚需,这里藏着一段屈辱的民族史
非严肃de说:非裔的百变发型,竟是中国制造?
界面新闻:放弃上海40万年薪,去卖假发给黑人
在我们国人心里,日本是我们最恨的国家,但是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个数据,咱们国家居然有十几万的女性嫁给了跟咱们有国潮的小日本,鬼子却给鬼子生儿育女,延续香火。我就想问问他们,十几年的抗战,南京30万同胞血淋淋的教训还不够吗?你们是怎么狠下心嫁过去的?国内几千万未缝男头包给不了你们幸福吗?今天我又刷到这样一个视频,南京一位学校的历史老师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南京人的请起立,全班都站了起来。
自2021年起,加拿大通过专门的移民通道向港人敞开大门,并继续努力改善这些通道,让他们更容易长期留在加拿大。取消学历限制7 月 11 日住房和多元化与包容部部长政务秘书兼万锦渔人村议员 paul jiang 代表移民、难民和公民部部长肖恩·弗雷泽 (sean fraser) 宣布,加拿大将取消对中国香港居民stream b类别的教育背景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选择远赴他国去一些知名大学进行深造与学习,接触不一样的教学环境与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更加全面发展,待学有所成之后更好地报效祖国,国家对于这方面也是非常支持的。
#异国婚姻##硕士##混血宝宝##留学法国##法国生活##嫁到法国#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74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80后,2009年8月底我和法国老公登记结婚,双方家人都非常支持,并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结婚18天之后,我签下了一家法国公司的长期合同,仅一个月就拿到了家庭居留和工作居留。可当时却非常辛苦,那时我在巴黎,先生在里尔,我们一周只能团聚一次。
7月2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在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肯定了中国脱贫攻坚方面的巨大成就。罗塞夫说,中国让数以千万计的人脱离了贫困,这是非常伟大的成就,非常令人称道。罗塞夫表示,巴西也有类似的脱贫行动。巴西的人口是中国的七分之一,脱贫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政治因素使得这个进程的可持续性受到了挑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实现如此规模的脱贫,可以作为世界其它地方的范例。
巴基斯坦,被称为巴铁的国家,近来有消息称提到中国时巴基斯坦人会摇头,这一现象让人感到困惑。许多外国人对此表示怀疑,毕竟中巴两国的关系一直被视为密切。那么,巴基斯坦的发展是相对落后还是持续进步呢?实际上,巴基斯坦正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最重要的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建立了友好关系,我们被称为彼此的兄弟,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商悟社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总裁迈克尔·埃文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集团专注于在中国境外建立本地业务和在线平台。他同时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将把欧洲地区放在发展首位,这一消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向海外市场拓张,已经在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业务。
#跨国婚姻##嫁给老外##老外在中国##闪婚##零彩礼#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37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北京人,现在与俄罗斯老公一起在北京生活。因父母离异,我一直对感情比较慢热,30多岁都没有正经谈过一次恋爱。没想到,有次偶遇一位小5岁的俄罗斯帅小伙,认识仅3个月,在双方父母没见过面、没有彩礼、没有婚礼的情况下,我就把自己嫁了。
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长期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总数首次突破了300万人,达到了30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外国人中,来自中国的人数最多,超过了76万人。如果考虑统计口径的差异以及已经更换了日本国籍的中国人和逾期滞留者,那么获得长期居住身份并定居在日本的中国人大约接近100万人。
据环球网7月29日最新报道,7月28日当天乌克兰敲定了一项规定,宣布将在今年8月1日-明年1月31日期间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可免签的对象范围为以旅游目的入境和过境乌克兰,且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的中国公民。乌克兰指出,此举是为了与中国在旅游领域加强合作。据乌克兰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北京时间7月28日16时,该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66575例,累计死亡16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