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小娱又来啦!
今天我们来讲讲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不丹的难民潮。
对,您没听错,就是难民,可能有观众姥爷要问了,不丹它不就是穷点吗,人家本土又不像伊拉克、阿富汗连年战争不断,恐怖分子能占个半边江山,它搁哪里来的难民?
嘿,您可问着了,接下来,您听我跟您碎叨碎叨这里面的弯弯绕!
不丹的难民来自哪里?
众所周知,民族身份认同已经成为现在国家不稳定的一个显著来源,举个例子美国的人种优越,就来自白皮对黄黑皮的歧视,可能是白皮好上色,不如黄黑皮吃妆,而且基本啥色系的化妆品都能给脸上怼鼓,哪怕是死亡荧光芭比粉,白皮都能涂出时尚芭莎既视感。
此时此刻仿佛我转行做了美妆博主,快,各位家里有娇妻的、和想要有娇妻的,看见芭比粉绕道走啊,别用你的审美挑战女朋友对你动手的底线。
扯远了,扯远了,咱们言归正,传接着说这为啥民族身份认同会影响国家稳定,其实威胁的来源主要可以归因于内部社会政治认同动乱,能做到像我们56个民族成一家的,那是凤毛麟角。
一个国家民族多了,信仰可能就不尽相同,思维逻辑模式就会有所差异,政治立场就可能有所冲突。
主体民族能以绝对力量压制还好,要是大家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那可就坏菜了,一座山头容不下两只老虎,除非一公一母,可这民族又不分性别,那大家不干仗挣出个三六九等,都不符合人类发展史。
重点就在这,不丹恰恰就是个多民族国家,它的主体民族包括不丹族人、莎措普族以及尼泊尔族。
民族不同、语言群体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注定形成的是一个多元社会,而不丹的国家构建目标是啥,一个国王、一个主权国家、一个民族,建立单一体制的国家结构,保持统一且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
这个目标就注定了有民族会在国家政策中,被逐渐边缘化,我掐指一算,不丹南部的尼泊尔裔绝对是那个倒霉蛋儿。
20世纪90年代初,不丹展开了“民族清洗”热潮,清洗谁呢,哎对了,就是刚才说的倒霉蛋儿。
在这场运动中,有近10万名在不丹定居的尼泊尔裔人被驱逐出境,成了不丹难民!
1985年的政策规定了尼泊尔族人的后裔只要有父母双方中,有一方不是不丹国籍,就会成为被驱逐的国际黑户。
1989年根据这一政策。直接宣布28000名尼泊尔族人成为非法移民,同年不丹政府还以要在南部搞绿化带,不许住人为由,直接驱赶了在此居住的占全国人口1/3的尼泊尔族人,真是缺德他妈给缺德开门,缺德到家了。
尼泊尔族人就和此时屏幕前的你一样懵,干哈呢,干哈要赶我走?
是啊为啥呢?不丹政府:为啥赶你走,心里没点逼数吗
归其根本,是因为尼泊尔裔是个妥妥的外来户,另外两个不是土著就是掌握着政治资源,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大佬,清理门户的时候还用带着脑子思考吗?
嘿嘿还是要带的哈,虽然这是原因之一,但是怎么也是要驱逐一个民族,没有那么武断,咱们先说这尼泊尔族咋混进不丹的。
第一波尼泊尔移民,是在19世纪下半叶被英国撺掇来不丹干活的“农民工”,在不丹南部进行土地开垦,农业种植。
真正的移民高潮是在1958年印度总理访问不丹,说服不丹国王接受印度援助之后,大量的尼泊尔人涌入不丹,成为不丹南部经济开发的主力军,很快他们就打怪升级,由单纯的农民开始渗透于全国的各种职业。
20世纪90年代初,尼泊尔裔就占到了总人口的28%,在人口数量上,跃居第二大民族。
也不怪不丹政府完全不顾人道主义精神,简单粗暴地将尼泊尔族人扫地出门,都面临鸠占鹊巢的风险了,还不为所动,那才是不丹政府的失职。
不丹国内政治经济不平衡也是导致民族冲突加剧的原因之一,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lu),北部是高海拔的山地地形,中部为高原地带。
本来总国土面积也就3.8万平方千米,比陆地面积最小的海南省(3.54万平方千米)大不了多少,巴掌大的地,也就只有尼泊尔族人居住的南部地势相对平缓,而且土壤还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让这片土地极为适宜农作物种植,而不丹70%的国民收入和就业岗位都来自农业。
尼泊尔族人相当于掐住了不丹的经济命脉,掌握了不丹绝大部分的财富。吃饱了,喝足了,书读了,心就晃了,本着该浪就得浪起来的原则,尼泊尔族人表示,权利拿来吧你,民族自治,拿来吧你!
不丹政府表示:可去你的吧,老虎还在,你猴子就想称霸王,走你。
另外小小的不丹却有着不小的人口密度,驱逐尼泊尔族人,在不丹政府看来不仅可以拿回南部的战略要地,还能阻止人口日益增长的尼泊尔族人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这是对“国民幸福总值”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忠实奉行。
至于真假,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家那么说,咱就那么听。
除了上面两条之外,尼泊尔族人始终保持着独立的语言和宗教文化,尼泊尔族人受到尼泊尔的宗教影响,主要信仰印度教,说尼泊尔语,与不丹当地人信仰藏传佛教,使用宗卡语,截然不同,这是两种色彩鲜明的文化,二者之间的冲突也导致他们必有一争。
最后一条原因,在小娱看来也是极为逗乐的一条原因,那就是不丹出于被印度吞并的惧怕,导致不丹政府要毅然决然地驱逐尼泊尔族人。
为什么说搞笑呐,大家谁不知道,不丹基本已经沦落为印度三哥的保护国,咋还害怕印度把它一口吃掉!
果然,当小弟蹭便宜可以,出让国家主权,沦为“阶下囚”不行。
可不丹的尼泊尔族人和印度之间有什么联系?
事实就是没啥关系,这种惧怕的根源在1974年,印度对于锡金的吞并,锡金与不丹的共同点在于,锡金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尼泊尔移民,尼泊尔裔的人口远超当地民族,而不丹国王认为,锡金之所以会并入印度,绝对是得到了占多数人口的尼泊尔族的支持。
虽然尼泊尔族人口数量在不丹总人口占比并不算太高,但水电工程的持续开展还会使得尼泊尔移民群体继续壮大,翻倍增长不是没有可能,本着吃一堑长一智的原则,不丹国王决定先下手为强,兔崽子还没长大,提前进行教化。
不丹政府发话了:民族政策我们改是不可能改的,所以你们要学会变通,学会顺从,都穿竺克巴传统服饰,信仰佛教,讲我们的语言,上课也好,课本也好,不许使用尼泊尔族语,放弃你们传统的一切,成为一个完整的不丹人,不丹就可以接纳你。
可这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使尼泊尔族迁移到不丹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他们也没有像其他民族一样融入不丹的当地文化。
他们极高的文明程度注定不会轻易被另一个民族文明轻易同化,无论是怀柔政治还是强硬手段,在尼泊尔族人面前那都是空气。
不丹政府一看,这帮危险分子这么不知好歹,软硬不吃,要造反不成,影响国家构建的,通通撵出去!
极端的打压势必会带来尼泊尔族人疯狂的反抗,有组织的暴力活动开始在不丹那一亩三分地上演,打砸抢烧换来的就是军警加倍的镇压,以暴制暴陷入恶性循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不丹尼泊尔族人不得不绝地逃亡,扎营到了尼泊尔境内。不丹难民问题成为南亚让人头秃的棘手问题。
最初还有联合国在尼泊尔东部建立的难民营,作为这帮无国籍黑户的栖身之地,可随着难民人数的迅速增加,矛盾越发尖锐,这个烫手的山芋大家都想尽快脱手,于是皮球又踢回了不丹政府,这次还牵扯进了美、印、尼泊尔等国。
尼泊尔族难民的安置,印度的态度至关重要,作为不丹大家长的三哥,直接会影响不丹政府后续的决策。
他们之间早在1949年 就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不丹小弟在外交战略和政策上都要接受三哥指导,国际舆论的目光都压在了印度身上,可自家小孩自家疼,三哥说了,我不管,我无权干涉不丹内政,这就相当于变相偏袒不丹对尼泊尔族人的打压。
另外印度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喜马拉雅山地区近3000万尼泊尔族人聚集形成的“大尼泊尔”区域,让三哥颇为顾忌,这些有着相同宗教信仰和民族认同的人。
汇聚起来会形成一股子强大的政治力量,会对印度长久以来的霸权地位形成严重威胁。
在难民危机爆发之后,印度不许不丹难民在它的阿萨姆邦区域安营扎寨,出动军警将这帮难民驱逐到了尼泊尔境内,并且印度拒绝难民经由印度返回不丹。
尼泊尔族人的祖先可能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咋地,卸磨杀驴呀,当年可是你给我们整到不丹的,你咋还翻脸不认人呢!
尼泊尔政府更是咬碎了一口白牙:礼貌吗你,还有没有天理了,啥人都往我跟前塞,我长得像冤大头吗?不丹你麻溜的,给我把这帮人移走。
不丹肯定不干啊,与尼泊尔双方就解决难民问题进行了不下15次会谈,其实也就是面子工程,不丹的态度就是能拖一天是一天,谁受不了了,谁解决。
他们是豺狼盯虎豹,谁也不想让,另一边生活于水深火热的难民可受不了了,苦苦挣扎的人们始终看不到希望。
在难民营长大的年轻一代,毕业就失业,没工作,没饭吃的处境硬生生将这一波年轻人逼得黑化,成了激进分子,企图利用极端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好家伙,不是都不管我吗,你看我反不反!
尼泊尔一瞅,唉嘿,小兄弟挺上道,不丹政府不仁,可别怪我不义。
尼泊尔为了破坏不丹政府的信誉与权威,促进尼泊尔定居者的人权和民主权,对反不丹政府的武装分子给予人道主义的支持与同情的同时,暗地里向他们提供庇护以及食品和医疗用品,并且向其贩卖军火武器。
给不丹政府与尼泊尔族难民之间的战争再添一把柴,不丹与尼泊尔两国的矛盾愈发加深。
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美国提出的“第三安置国方案”终于有了市场,2008年美国安排了10个志愿机构完成第一波难民安置计划。
有意思的是,据相关工作人员反映,美国国务院一次性给予难民每人的补助只有450美元,根据1:7的汇率简单来算就是3150元人民币,这个数额的援助安置金是远不远不够的。
安置机构不得不鼓励私人捐赠来完成这项计划,甚至在安置过程中,许多难民学历不被承认,工作不尽如意,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失业率更是极具上升,难民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愈加艰难。
到这里,小娱想说生活不易,活着就已经很艰难了,我为他们的处境感到悲伤,却也为自己生于中国这片土地而感到庆幸,且行且珍惜。
即使如此,截止到2017年,美国接收难民的数量也居于首位,约有92300名难民安置于美国各州。
美国国务院
不论美国接收难民出于何种目的,为了彰显大国风范也好,为了吸收廉价劳动力也罢,哪怕它就是不自量力,但它在难民安置中所付出的努力不应该被全盘否定,这一次向所有从事难民服务的工作人员表达由衷的敬意。
除去美国,挪威等一些国家也提供了人道主义帮助,挪威作为北欧高社会福利国家,一直都是全世界难民的梦中“情地”。
不丹难民在这里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安置,挪威当局提供了全套的课程帮助难民,学习挪威的语言、文化、规则规章,以此促进他们融入挪威社会的速度。
背井离乡,异地求生存的不丹难民是最大的受难者,即使有了新的国籍,展开新的生活却是如此艰难。
于他们而言,不丹明明就是故乡,很多人从降生的那刻起,就生活在那片土地,而如今的他们却成了入侵者。
当初为了信仰、为了民族文化而努力抗争,现在为了苟且求生要放弃这一切,学习他国的语言、历史、文明,命运兜兜转转好像之前所有的坚持都成为了一场笑谈。
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何其痛苦,难民自杀的情况层出不穷,但他们渴望回到不丹只能是一场奢望,苦难依旧在继续,哪怕对“第三国安置”的反对声不断变强,这依旧是目前改变难民困顿处境的最好办法。
中国人常说,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也送给这帮身处于水生火热的人,未来不是别人许诺的,抓住转机,用双手挣出一条坦途才是正道,或许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但总要活着不是吗,只能愿世界和平吧!
在中国打工的尼泊尔人,工资是尼泊尔10倍,老婆跟人跑了都不回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国成为了吸引外国劳工前来打工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其中,来自尼泊尔的劳工数量逐年增加,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收入,毅然决然地前来中国打工。然而,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出现了,一些尼泊尔人在中国获得了远超国内水平的工资,甚至出现了老婆跟人跑了都不愿意回国的情况。
1、想去尼泊尔赚大钱结果全是套路一个定居在尼泊尔的华人跟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两年前,有一个中国人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做旅馆生意,看上一家旅馆转让费是20万人民币。这个人就跟中国的一个朋友说,投资尼泊尔的旅馆需要100万,两三年就能回本。但自己手里没那么多钱,可以两人合伙。于是朋友拿出了25万,他用20万接下了旅馆,然后一分钱没花,还占了75%的股份。
图文 sbs中文《澳大利亚人报》援引内政部最新数据,在2018-19财年,超过28470名印度出生的移民入籍澳洲,而同期13364名英国移民入籍,入籍的中国移民仅为7974人。多年来,澳洲都是中国移民的热门目标,怎么实际数字和想象之间有这么大的差距呢?首先,我们来澄清两个概念:换国籍和永久居留。所谓换国籍,就是要换护照,身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变成了澳大利亚公民;所谓永久居留,就是依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是拥有在澳大利亚长期居留的权力。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46位真人的故事我叫谢骞,尼泊尔人都叫我suman@尼泊尔的菩提村,1982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中考时,我作为陪考竟意外被校长相中,走上演艺道路,还跟万茜成了同班同学。毕业后,我到电视台兢兢业业工作8年,婚后迫于生活压力在事业巅峰期果断辞职。命运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奈何,时运不济,我为了妻儿裸辞创业换来的是创业失败,妻离子散。
庞大的市场需求让红珊瑚数量日渐稀少,采不到珍贵的红珊瑚,不法分子就用其他海洋生物乃至塑料、玻璃来冒充红珊瑚出售。这些行为不仅加剧了海洋生态的破坏,更直接危害到市场及藏者自身利益。藏家毛春华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街头小摊儿上也在兜售“红珊瑚”饰品,而且价格相当便宜。对此,一珠宝店陈老板提醒:“街边那些几十元,甚至才几元钱红彤彤的‘红珊瑚’饰品肯定是假的。
尼泊尔签证政策相对较自由,几乎所有国家(除阿富汗、索马里等少数国家或地区)的公民前往尼泊尔均可获得落地签证。所以来尼泊尔旅游,你不需要担心被拒签的问题。2015年12月25日,尼泊尔政府宣布将给予中国赴尼泊尔旅游公民免签证费待遇,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机场办理的落地签都是多次签证,也就是说可以在签证期内多次进入尼泊尔,而移民局办理的签证分单次和多次。
尼泊尔与中国仅一山之隔,他们婚姻制度却跟我们国内有着天壤之别。富人一个男子可以娶多个妻子,穷人几兄弟才娶一个老婆,尼泊尔法律规定最多不能超过5个。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尼泊尔农村地主和他三个老婆的日常生活。尼泊尔农村地主个子不高,三个老婆块头都比他大。别看他精瘦精瘦,但是干劲十足,穿衣打扮也很干净得体。和谐的地主一家
为解决新兵人数不足问题,美国军队正在招募合法移民,参军的移民将能够快速获得美国公民身份。据《纽约邮报》6月11日报道,美国陆军和空军正在扩大招兵宣传,以吸引合法居民入伍。他们到处发放宣传册,利用社交媒体来扩大宣传范围,并尤其使用与潜在参军人员有着相似背景的人事。上周新加入美国陆军预备役的女子比达里(esmita spudes bidari)就是通过熟人招进来的。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75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今年27岁,河南平顶山人,到尼泊尔旅居已经4年了。我是移民哥,从初中开始热衷搞钱,大学毕业时已经有了4万存款。为了创业和前女友分手,远赴尼泊尔分公司一边工作,一边创业,只想做一移民哥。没想到分公司才支撑了一年半就撤掉了,我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服装店也差点亏损,不得不清货关店。
中国小伙在尼泊尔,总被当地人认作日本人韩国人,是为啥原因?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人们的跨国交流与互动越来越频繁。然而,在跨国互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就拿中国小伙在尼泊尔被当地人误认为日本人或韩国人这一现象来说,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相似的外貌特征**首先,要理解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