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移民外太空吗?说实话,小编我很~~~认真地想过!不过,我想移民的不是金星、木星、火星……而是“蛋糕星”(世间万物,唯梦想与蛋糕不可辜负。),吼吼~
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埃隆·马斯克曾说过,他认为未来的人类文明大致有两种走向,历史将会一分为二。一种是人类永远留在地球上,然后最终发生大灭绝事件;另一种是发展太空文明和跨星球物种,实现星际移民。他认为后者才是明智之举,因而他大胆地提出“火星城市计划”。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也曾表示30年后人类必须移民到其他星球,否则作为一种物种将会走向消亡。
对于这样的言论,或许我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典型科幻小说的幻想,或者“这是科学家才需要关注的问题!”然而,当你闲下来时,不妨让思绪飞舞片刻,肆意地畅想一下,你想移民到哪个星球呢?
科幻与现实的边界
张慧哲
2006年,《三体》的第一部开始在《科幻世界》上连载,随后第二部第三部陆续面世,令国内的科幻阅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作者刘慈欣也就此成为中国科幻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而在《三体》的第一部被翻译为英语在美国出版之后,刘慈欣更是作为亚洲第一人,问鼎了2015年的世界科幻界最高奖项——雨果奖,从而跻身全球一流科幻作家之列。
在《三体》美国版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广告语:中国最畅销的科幻小说。封面下方,则依照惯例,是一位被美国读者广泛认可的业界名人所做的推荐。是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受到出版商的邀请,为这样一部销量上百万的中国当红作家作品撰写推荐语呢?定睛打量,正是鼎鼎大名的金·斯坦利·罗宾逊。
《纽约客》称他是当今最伟大的科幻作家之一。《纽约时报》说他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科幻小说写作形式。阿瑟·克拉克说他的《火星三部曲》是有史以来关于火星最棒的小说。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里,他累计获得了1次世界奇幻奖、2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并且前无古人地摘得了6次轨迹奖的桂冠。
作为科幻界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金·斯坦利·罗宾逊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并不陌生。国内最有影响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在2001年曾连续三期连载他的代表作《火星三部曲》的部分章节,其中对《红火星》的介绍甚至占了整整一期的篇幅,由时任《科幻世界》主编阿来撰文推荐,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火星三部曲》可以说是关于火星移民的奠基之作。其中《红火星》荣获1993年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1993年英国科幻协会奖最佳长篇小说、1997年西班牙奇幻小说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1999年日本星云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绿火星》荣获1994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1994年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西班牙奇幻小说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而《蓝火星》则荣获1997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1997年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法国ozone奖最佳引进版科幻长篇小说。
作为一部关于火星移民的奠基之作,《火星三部曲》堪称史诗般的巨著。书中的故事跨越百年,讲述了从2026年到2128年之间,首批地球移民在登陆火星之后,是如何克服种种困境,将火星改造为适合居住的家园。它不以刺激情节取胜,只凭硬知识烧脑;它包罗万象,从自然百科到高新科技,从火星地理到地球哲学,从政治到宗教,从人性到数学;火星的自然景观、开拓者的雄心壮志,人与人的纷争,天和地的巨变,罗宾逊先生通过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让这些气势恢宏的场景一一展现。它奠定了后续火星科幻题材的基调。在其后关于火星的所有论述中,金·斯坦利·罗宾逊都是一个必须提及的名字。
2010年,霍金在接受美国著名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bigthink访谈时,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霍金表示,人类如果想延续下去,就必须移民火星或其他星球,而地球迟早会灭亡。至于这个时间期限,霍金预言:两个世纪。
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首次登陆火星。
2016年10月11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布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中国和美国两大国家,不约而同地将火星探测提升为国家战略;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们,对于未来的太空探索也有着高度一致的设想。在这样的背景下,《火星三部曲》的引进出版恰逢其时。
作为一部逻辑缜密的硬科幻,《火星三部曲》结合现实科技,对首批移民在火星所做的地球化改造进行了具有可行性的假设,开创了广阔而合理的火星全景。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本书也许可以当作未来移民火星的案头参考书。小说中的很多片段极有可能在几十年后变成现实,也许,届时每个火星人一生中的必读书就是这套《火星三部曲》。
华语科幻领军人物、作家刘慈欣在与《火星三部曲》作者、美国科幻大师金·斯坦利·罗宾逊先生,以“科幻与现实的边界”为题进行对谈中,曾评价道:
“
《火星三部曲》把人类最空灵的想象写得有如新闻报道一样真实。罗宾逊仿佛历史的见证者,忠实地记录下了一部未来必将发生的史诗。它不是《星球大战》那种杂耍式的科幻,而是考验真正科幻迷的试金石。
”
(所有图片摘自网络)
金·斯坦利·罗宾逊
雨果奖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
科幻史上火星移民作品奠基之作
《三体》刘慈欣隆重推荐!
编辑排版:清歌
-戳关键词阅读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微店购买页
人类想要移居到其他星球需要多久?其实对于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地球上的各个国家比咱们普通人更加急切。因为毕竟咱们只是图一乐,但国家机器是要实打实做事的。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咱们讨论的是哪个星球。就拿比邻星b来说,其位于半人马座中的现实版“三体”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系外行星,也是已知最近的处于宜居带内的系外行星,距地球约有4.2光年。
太阳系中人类新的十大移居地指望在众星系中有新发现?下面是一些可选择的移居地。这是公开的,今天我们倒序介绍从太阳系中这十个有望成为人类新移居地的星体。你是一个渴望真相的人吗?你总是对事物抱有有好奇心吗?在这个排名中,我们着眼于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和矮行星在未来有潜力成为移居地的。第十名 水星作为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第二地球”真的找到了?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2022)发表研究,人类在太阳系的附近,发现了两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系外地球”。这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人类移居地外天体的希望真的出现了。当然,这里可能很多人都在“纳闷”,为什么人类要寻找第二地球,其实原因还是比较多。但是,从我们大部分的情况说明来看,还是因为我们现有的地球出现了人类不适应居住的情况。
星际移民的梦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都是基于强烈的好奇心。而从古至今,也的确有些事一直撩拨着人们的 心弦,比如探秘外星人,或者自己成为外星人一一移民到地球之外。那么,作为地球人的我们,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星际移 民呢?有人推论,大约50亿年后,越来越热的太阳会令地球的水分蒸干,生命终止;有人断定,引力超乎寻常的黑洞和漂浮不安 的小行星,将对地球构成毁灭性的威胁。
近日,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不少的行星,数量至少有数千颗。有的比木星还大,有的却跟火星差不多大。这一切,哈勃太空望远镜可谓是立了大功。那么,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需具备哪些条件呢?经过我的一番分析……必须具备的条件,没了它们,人难以存活1、温度合适,平均温从零下50度大致到人体体温。行星表面温度合适是行星适合任何生命生存的根本条件,包括人类。
1《黑客帝国》近期《超感猎杀》这部美剧让不少人重新认识到了沃卓斯基兄弟在科幻片上的造诣,当年他们兄弟两个拍摄的《黑客帝国》,在科幻界以炸裂的口碑引爆全球。《黑客帝国》三部曲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人与机器人生存的互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是在投射当代量子物理不确定性与现代物理因果律的冲突关系,影片也在反复强调宿命论与自由意识,导演借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战争,明确的表达了“未来是一个定数”的理念,这一观点也否定了量子物理的不确定性变数。
从大小外形上看,金星更像;从气温环境地貌成分来看,火星更接近。现在人类似乎是已经遗弃了金星而宠起了火星,已经把火星当作了人类第一个地外殖民地,对火星的探测不断进行着,而且已经有了2033年左右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火星更受人类或者说科学界的青睐,就充分说明了火星环境更接近地球,或者说更符合人类移民的生态要求了。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nasa的tess望远镜,疑似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个宜居星球toi700d。这个101光年外的toi700d究是怎样的一个存在,tess又是怎样发现它的?难道移民太空真的能变为现实么?移民太空据科学家推测,在目前可观测宇宙范围内,大概有10亿颗类地行星,可以做为人类移居的备选星球。
地球是人类目前唯一的家园,人类目前全部居住在地球上,除了几个空间站的宇航员除外,我们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除了太阳辐射外,也几乎全部都来自地球。但是,人类的目光是远大的,我们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上,终有一天,我们将会走出地球,进而探索太阳系,甚至会去探索银河系。移民外星球宇宙中,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有无数颗,那么人类有可能移居到哪一颗星球呢?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每到10月份,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能吸引无数的目光。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教授,以表彰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mayor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人类永远也不可能“逃离”地球,移居到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随着2019年诺奖的揭晓,这一偏激的论调再次受到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