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为什么要去外太空?”是一道多项问答题,想必答案将会非常多。地球资源会枯竭,养不活将来会像蚂蚁一样多的人类;未来某一天,人类可能像恐龙一样,因小行星碰撞而灭绝;人类自己也会毁于内乱或者崛起的ai。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不会显得那么狼狈的逃跑理由,比如人类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动物,天生爱冒险。对于人类来说,黑漆漆的外太空一直有股不可抗拒的魔力。更重要的是,去太空探险,将更好地拯救地球和人类,更少人居住的地球生态将恢复,外太空的矿产资源还能减少补充地球的能源,而人类因为居住范围更广,灭绝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呢?可不要像个冒失鬼,毫无头绪就嚷嚷着“我们要征服太空!”,现在,就让我们理理思路,规划一次超详细版太空移民攻略吧。
先选个目的地
就像任何一次旅游,出发前都得知道自己要去哪儿一样,去太空也得先知道自己的目的地。
可以想象,宇宙星球手册一定非常厚,因为全宇宙的星球不计其数,不过,科学家们早已经列出了一些我们可以向往的最佳候选者。
改进燃料推进剂,出发!
现在,让人会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将如何去。如果一个星球和地球的距离超过了4光年,意味着即使我们以光速前进,也得花費几年才能到达,今天的火箭引擎以化学能为燃料,甚至没有达到光速的1%。
不过,或许我们可以研发一种比火箭引擎更快的新的推进系统。大多数这样的推进系统还是处于概念阶段,但一些已经有了初步发展,并有潜力让速度接近光速。
比如,将来电离气体、星际氢甚至反物质都将可以作为燃料,届时,星际旅途行程将只耗费几十年时间,而不是要花费几百万年。或者,我们脑洞可以更大开点,利用曲速引擎推进系统弯曲时间和空间来到达别的星球怎么样?
虽然听起来不怎么现实,但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个设想完全有可能。这个系统将利用一种负能量的神秘能量,扭曲时空,扩展和压缩空间。
建个迷你小地球
无论人类在哪里,都需要一个住所。在地球上,一个房子的功能也许只是居住和休息,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不需要房子,在荒野求生,或者在街头露宿几年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在分分钟钟能致人于死地的外星球,房子可少不了,这个房子也会非常不同,它将像个迷你版“地球”一样,不仅需要有能防辐射的“大气层”,还要能生产空气、热量、水、重力、食物等等。
那么,该如何建造这个“迷你小地球”呢?建房子所需要的原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去周围的小行星开采获得,通过利用旋转物体产生的向心力,我们可以模拟重力,日照可以利用巨大的led灯模拟,这些工程非常浩大,但未来的人类将有能力完成。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一些地球移民世世代代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由于不同的重力和生存环境,那么人类可能最终开始多元化,我们可能会创造一些新的人类物种。
在太阳系中,如果我们人类想要完成星际移民的壮举,火星可以说是第一选择了。今天的我们已经向火星发射了很多探测器,而更多的探测器也蓄势待发,“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甚至还放出豪言,要将100万人送上火星。看起来我们离真正移民火星并不遥远了,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看看火星的真实情况,大气层仅有地球的1%,平均温度为零下60摄氏度而且昼夜温差极大(-140到27摄氏度),没有液态水……
月球是个不毛之地,人们为啥一定要去那里鼓捣基地呢?尤其是老美,一天到晚扬言要重返月球,并建设基地。现在还有许多人连老美上世纪登月都还严重怀疑呢,谈什么“重返”?然后嗤之以鼻:哼!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建月球基地?人类终究要走出地球的,而要走出地球,月球就在家门口,是无法回避的第一站。如果这第一站都过不了,就别吹到什么深空了。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电影《星际穿越》,影片的最终就是人类掌控了引力,实现了全体进入太空,在制造的巨型空间站中生活,避免了在地球上灭亡的结局。借此想说明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移民到底是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毕竟移民的人数越多,难度自然是越大,这里除了起飞所需的火箭要越来越“给力”(也就是要能把那些人都带上宇宙),其次进入太空后,所在的空间站也需要极其庞大,并且各种基础生存系统都要准备好。
据天文学家估算,在可观测宇宙中,平均每颗恒星的周围至少存在一颗行星在围绕着它运行。而在整个银河系中大约就有2000~4000亿颗类似于我们太阳这样的恒星。那么大家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天体,到底有多少行星和我们地球类似呢?今天我们就来列举一种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它的体积和我们地球体积非常类似,它就是比邻星b。
人类移民火星的概率有多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探索宇宙的渴望也日益增加。而在这些探索中,人类移民火星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那么,人类移民火星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呢?首先要了解的是,人类移民火星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首先需要克服的是长达数月的太空旅行,这需要超越目前已有的宇航技术。其次还需要考虑到火星表面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压、温度、辐射等等。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每到10月份,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能吸引无数的目光。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教授,以表彰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mayor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人类永远也不可能“逃离”地球,移居到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随着2019年诺奖的揭晓,这一偏激的论调再次受到了广泛关注…
“人类从哪来,未来又会到哪去”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按照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人类的来历其实非常简单也非常普通,就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简单生物一步步慢慢演化而来。事实上,虽然进化论已经提出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并不认同进化论,或者说对进化论的内容并不是全部认同。反对者们认为进化论并不能解释或者适用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经过了三期的宁夏黄河灌溉区的内容、历史讲解。本期内容接着上期继续深入探讨宁夏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先简单地解释一下何谓生态移民,就是指原先生活的地方,条件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或者是其原居住地为自然保护区等。将满足以上条件的人从原居住地,搬迁到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区即为“生态移民”而宁夏中南部地区生存条件恶劣...
人类移民太空已经不再是虚构的科幻小说,人类飞往太空的第一批居民可能已经出生了,对于这些开拓者来说,这将是一场终极的宇宙露营之旅。因为你必须把所有的东西都带着,包括你要住的地方,你要吃的食物,还有你要喝的水。在地球上,你至少不必担心你要呼吸的空气,可是在太空,你需要把空气也带上,如果你漏掉了一样,或者有的东西坏掉了,那可能会导致一场灾难。
如果“为什么要去外太空?”是一道多项问答题,想必答案将会非常多。地球资源会枯竭,养不活将来会像蚂蚁一样多的人类;未来某一天,人类可能像恐龙一样,因小行星碰撞而灭绝;人类自己也会毁于内乱或者崛起的ai。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不会显得那么狼狈的逃跑理由,比如人类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动物,天生爱冒险。对于人类来说,黑漆漆的外太空一直有股不可抗拒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