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结婚人数屡创新低,不婚、晚婚现象或已成趋势。据民政部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创下1980年以来的新低。
这不只是发生在中国,日本、韩国都有相似趋势。此前有一种说法是,韩国40岁出头的新娘就比20岁出头的要多——在2022年结婚的韩国女性中,40-44岁的人数(1.09万人)多于20-24岁的人数(1.01万人)。这已经是韩国连续两年出现该现象。网友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晚婚现象。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数据包含了韩国女性的再婚数据。下图就展示了韩国2022年的结婚人数和初婚人数对比,在韩国2022年的女性初婚数据中,40-44岁的人数为4738,不到20-24岁(9013人)的一半。
因此,与网友看法一致的其实是另一个数据,韩国初婚年龄集中在30-34岁。
十年间,中国的平均初婚年龄逼近30岁
从中日韩的历年数据来看,初婚年龄推迟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从下面这张图,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平均初婚年龄在十年间变化最大,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都推后了近4岁。2020年,中国的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是29.4岁和28岁。
在韩国,30岁之后结婚成为常态,韩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在2016年就已经突破30岁,在2022年变成30.8岁。
恋爱和婚姻不再是韩国人的必需品。早在2011年,面对高房价、高物价、就业难等社会问题,韩国就出现了“三抛世代”(sam-po generation)的说法,意指抛弃爱情、婚姻和生育的一代年轻人。后来该词还派生出“五抛世代”“七抛世代”等说法,进一步发展成放弃人际关系、购置房产、梦想和希望的一代。
在韩国盛行的恋爱综艺节目,也开始拥抱多元化的非传统关系。像是《不要结婚,要同居》(living together without marriage)、《别人的恋爱》(his man)这两档韩国恋综,前者关注选择不结婚的情侣,后者以lgbtq(同性恋等性少数群体)群体为主角,它们都反映出韩国社会里恋爱观和婚姻观的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李婷告诉澎湃新闻,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结婚成本的上涨、婚恋观念的转变、女性的职场理念变化等原因都影响着平均初婚年龄的推迟。
“以前我们说婚姻更多是一种人生的基石,但随着婚姻成本的不断上升,婚姻越来越变成一个顶石,就是说需要积攒到足够的物质基础,才能去考虑婚姻。”李婷说。
此外,婚姻匹配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了。李婷认为,现代青年既想寻找到能满足精神共鸣的伴侣,又想对方能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大大提升了寻找到合适结婚对象的难度。另一方面,娱乐文化产品对生活的填充,使得婚姻不再是年轻人的必需品。
晚婚背后:初婚人数大幅下降
在中日韩三国中,韩国女性的晚婚现象最为突出。
据韩国统计局2022年的数据,30-34岁成为韩国女性最主要的初婚年龄段,首次超越了20-24岁年龄段。另外,更多的韩国女性选择在35岁以后结婚——相比十年前,中日韩女性在35岁以后初婚的比例分别增加了8.1%、2.3%和9.6%。
晚婚的背后,是中日韩的初婚人数在不断下降。其中,中国女性初婚人数的变化最显著,该数值在十年间下降了超六成。
李婷说,中国结婚对数的减少,与适龄结婚人口总量减少、长期存在的性别比失衡等原因有关。她补充说,过去十年,婚姻挤压现象比较严重,适龄单身男性数量要多于适龄单身女性数量,部分男性因此被“挤压”掉,难以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2022年,日本约有50.5万对新婚夫妇,尽管比上年略有增加,但仍比2019年的59.9万对有明显差距。而韩国在2022年约有19.2万对夫妇登记结婚,创下历史新低。
在晚婚等潮流之外,一个新的趋势是传统的婚恋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姐弟婚”越来越普遍了。在2022年韩国20-39岁的初婚夫妇中,“姐弟婚”的比例比20年前上涨了8.26%,达到了19.85%。换言之,该年龄段内五分之一的韩国初婚夫妇属于“姐弟婚”。
早在2013年,韩国人口统计部门的代表就指出:“由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倾向于晚婚,年长的女性与年轻的男性结婚的比例不断上升”。一篇发表于《亚洲人口研究》的论文进一步探究了“姐弟婚”现象,并发现其数量自1993年以来持续上升。
该研究分析,由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增高,为避免因结婚生子影响事业和自我实现,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晚婚,而这导致她们可选的配偶范围减小。因此,一些女性选择嫁给教育和(或)收入低于自己的年轻男性。
此外,上述研究还指出随着性别比、女性就业率和女性企业家比例的增加,“姐弟婚”将会更加普遍。
除韩国外,中国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姐弟婚”比例上升的现象,比如安徽、杭州。最近杭州发布的2022年婚姻登记数据显示,女方比男方大1-4岁的“姐弟婚”占女性结婚总数的19.31%,已经连续三年上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总会看到许多离谱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有韩国人在巴基斯坦旅游时,居然冒充中国人。这不仅让人惊讶,甚至有些啼笑皆非。这件趣事被一位日本网友佐藤惠琪在美版知乎上提出,引起了全球网友的热议。"韩国人装扮成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享受免费的待遇,这个故事听起来就像是戏剧的开头。我们在美版知乎上找了许多评论,首先来看看许多日本网友怎么评论这件事的呢?
泰国总理亲自出面澄清了,他说泰国环境很好,网上关于泰国种种旅游不安全甚至是危险的言论,都是谣言!希望广大网友,特别是中国网友不信谣,不传谣,不杞人忧天,人云亦云。放心去泰国旅游去,去泰国工作,还泰国形象一个清白!欢迎中国朋友去泰国旅游工作吧,很安全的,机票又便宜!泰国总理真是为了泰国百姓着想,为了泰国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不惜放下身段,亲自出面澄清谣言,也是煞费苦心了。
如果有一份工作,5天可以收入60多万人民币,你会去吗?1. 捕蟹人这里捕蟹人说的不是普通的捕蟹人,而是说的阿拉斯加海上捕蟹的渔民们。阿拉斯加捕蟹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他们的工伤死亡率是普通工人的50倍,平均7天就会有一名捕蟹人死亡。在美国的阿拉斯加有一种特别受人们喜欢的螃蟹——帝王蟹,帝王蟹肉质鲜美,而且比一般的螃蟹大很多,常见的帝王蟹从5-10斤不等,帝王蟹都生活在深海,生存深度达850米之深,捕捞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1、中东世界的“清流”国家中东世界的国家,往往给人两种极端印象。一种是像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那样,战乱、贫穷和极端宗教组织让这里令人生畏;一种是像沙特、阿联酋那样,富得流油,土豪遍地。在绝大部分都是这两种“极端”的中东地区,有一个国家却成为了一股“清流”。这里政局稳定、民族和睦、治安良好、文化宽容,境内保留着各种宗教场所,并不强迫他人笃信某一种宗教。
中国1月8日重新开放边境以来,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入境新加坡的旅客人次比去年同期猛增近15倍!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中国、日本、韩国等都将放假,预计到时候新加坡会迎来大批外国游客。根据新加坡旅游局最新数据,去年三月,从中国入境新加坡的旅客有4130人,今年三月则为6万零980人,同比增长14.76倍。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首先要说到美国医疗体制的特点美国没有实施全民医疗保护制度,而是遵循了医疗市场化原则。这使得美国的医疗服务主要由私有机构提供,而病人则需要通过买保险或自费来负担医疗费用。因此,美国的医疗费用非常高昂,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
非洲国家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其消费市场也越来越成熟。在非洲有许多投资和商业机会。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非洲做生意和投资的8个商业实践方向及投资机会,后续还将盘点更多,欢迎持续关注。1.包装食品制造 有两个原因使食品加工和包装食品制造在非洲成为有利可图的业务。首先,由于人口增加和城市化,消费者的需求在增加...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 |立财说编辑 | 立财说中国菜,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色香味俱全的,但是你能相信,一个非洲媳妇也能将中国菜做的有滋有味的。有一个非洲乌干达的女孩因为一场网恋,奔赴千里来进行奔现,并为爱留在了中国,如今的她已经在中国做了九年的中国媳妇了,她就是—rose。
拿着高薪,在泰国做中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泰国工作3年后,胖子李调侃自己从小镇“穷屌丝”过上了中产生活。每天5点半下班,如果想看日落,开车40分钟能赶上芭提雅的海滩日落;到了周末,和女友来一次周边自驾游;每月到手的工资,除去14000元的固定开销,还能攒下一笔钱。回到2018年,如果没有做出从国企离职的决定,胖子李想象了一下,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这样的: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中国人移民美国后,很多人都变得更开放、更自信?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毕竟中国人和美国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怎么可能一下子就适应了呢?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中国人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变得更加自由、勇敢、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