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一个老汉背着一树桃花的照片,击中了很多中国人的心。
背桃树的移民
十年前他作为三峡库区的移民,穿着解放鞋、背着这树桃花在屋檐下沉默了好久,最终含着眼泪踏上了一条陌路。
他叫刘敏华,是北秭归县郭家坝镇的山民。
而这张照片的背后,还有与他同样经历搬迁的百万余人。
每一帧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的变迁与难以言说的心酸.......
2
2012年3月,一位名叫李风的摄影师来到了三峡两岸。
在经过三峡大坝秭归县郭家坝镇时,遇见了李敏华。
当时李敏华的租屋已被列为三峡库区的搬迁范围,他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正准备迁往远处的新家。
最终,他舍不得门前的那颗桃树,就将它从地里挖了出来用背篓背到了身上。
李风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一幕。
门前的桃树
从1995年至今,李风面对三峡和三峡移民已经不知拍了多少张照片,而这张“背桃树的移民”一直在他电脑中保存着。
直到2019年《中国国家地理》在制作湖北特辑时向他约图,这张照片才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三峡工程是从1992年4月份开始的,它被称为“移民数量最多、任务最艰巨”的一次历程。
它所在的区域也是最大的一片水库淹没区,这意味着将有632平方公里的陆地被淹没,其中包括2座城市和11座县城。
从那之后,近130万人便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启了迁徙生活。
移民
他们从故乡离开,分别去了上海、北京、重庆等不同的地方。
人人都说搬迁是从固态到液态的进步性转变,可不知为何和,居民们总有种说不出的心酸。
当时的摄影界基本都是以拍景色为主的,无数摄影师镜头下的三峡都美得不可胜收,唯独李风把镜头转向了三峡移民。
他说:“我总觉得他们身上有一股力量,那是种不起眼又很璀璨的东西。”
千百年里,三峡一直吸引着无数中国人,很多文人也曾为三峡留下过最美的诗篇。
20世纪末,它再次成为了一个耀眼的地标,一个伟大的工程将会让这里焕然一新。
只是当时库区水位要按照计划上升至135米,也就是说,135米以下的地方全部都会淹没。
包括居民的祖宅、历史痕迹、以及所有的回忆。
135米标识
李风不忍心看它们消失,于是辞去了工作来到了三峡,这27年里,他用相机捕捉了无数个瞬间,每一帧都让人情不自已。
“我也算是从江边长大的,有时候在他们身上,我好像能看见儿时的自己。”
原来,搬迁和改革的背后,一直都蕴藏着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3
1972年,李风出生于湖北恩施,他们一家也算是“正牌移民”。
他的父亲是从武汉下放到恩施的,文革开始后,他认识了从贵州逃难而来的李风的母亲。
当时恩施非常偏远,却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
“我们当时住在文工团,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人。”
据李风说,他的邻居有教英语、教哲学的老师,还有一个专门画海报的老先生,那个叔叔是从湖北美院下放来的。
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仿佛早已组成了大家庭。
可是随着文革结束,大概在1978年的时候,所有人哗的一下就离开了。
院子
他们为了生活和家庭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有外出打工的,也有返乡的。
其中有一对夫妻临走时还离了婚,因为妻子想留在恩施,丈夫想去其他地方发展。
无奈之下,孩子一人一个,一个家庭就这么散了。
李风和父亲去送那个叔叔的时候,汽车刚一鸣笛,他儿子就从窗户上跳了下来,说什么都不走了。
而往后他们的命运如何,又该怎么发展,谁也没有预测。
后来,李风一家也要搬去宜昌了,母亲和父亲早早收拾好了家里的东西,整个房子瞬间空了下来。
他清楚地记得在恩施待得最后一晚:邻居们挨个叫他们去家里吃饭,大家都在互相告别。
那晚他躺在地上,身子底下铺着凉席一夜未眠。
移民
第二天一早,他们包了辆绿色卡车,李风提着行李、扛着凉席跟着父母离开了恩施。
那时的宜昌还没有跨江大桥,他们中途下车后又坐船抵达了新家:
“这是我第一次搬家,有种说不出的迷茫。”
再后来,他去了湖北大学,学的是财会专业,却对摄影有种说不出的热爱:
“我发现很多国内外的摄影都是关于三峡的,而我家就在三峡出口,那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1993年,李风买了台海鸥相机,和那些摄影师一样,他也开始拍一些三峡的风景。
而他的转变是从一次穿过巷子时,无意间看见一些“挑夫”开始的。
挑夫
挑夫就是给人打包东西,再用担子给人送到车站的工作。那时他刚从三峡边上回来,刚好看到他们在用凉水冲澡。
他们的身后就是家,那是一个20平米大的房子,里面住着一家老小,床是一层一层摞起来的那种,看上去非常拥挤。
从那之后,李风脑海里不断出现一个念头:
到底是该拍人,还是该拍风景?真实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
放到今天来说,这个问题早已有了答案,可在那个时代却是不流行的。
1995年夏天,李风还是做出了决定,他把摄像头转向了三峡移民,拍下了第一张照片。
说来也巧,那天中午他刚好遇见送移民的小船,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正扛着凉席往岸边走。
“那一刻,我就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抗凉席的男孩
不知小男孩是否也会向他一样迷茫,听说他的新家在坝上库首,那是离大坝最近的村庄。
一番打听后,李风得知这是首批移民,而三峡百万余民的迁徙,也由此拉开了巨大的帷幕。
4
“自从拍到了那个小男孩,我就清楚该拍些什么了。”
那时一个月里,李风能在三峡待三周,他还拍到过一位刚出生14天的婴儿,正跟着大人搬去湖南。
她的母亲穿着一件蓝色衬衫,伞压得低低的,肩上背着竹框带着她,后面还有一些戴着鸭舌帽的青年。
女孩的名字为“李庆迁”,意味着对三峡改革的庆祝,可她母亲一脸不舍,说道:
“看来以后只能给孩子讲她的故乡了。”
搬迁的速度非常快,一切都按照时间表实行,白帝城的邮局也拆了,只留下了门前的一棵大树,树上绑着一个邮箱筒。
树下的邮筒
巫山的码头也被封了起来,渔夫们熟悉的标识牌也没了,只有用红油漆写下的“乘船请到此处”还待在原来的地方。
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的那天,李风从宜昌前往瞿塘峡,中途遇见了一个男子,他好心给李风带了条近路。
只是他没什么文化,也不太关注社会消息,还不知道三峡已经准备蓄水了。
当他听李风说道这则消息后,满脸的惊讶:“这是真的吗,以后还能看到被淹掉的地方吗?”
李风摇了摇头,男子瞬间沉默了,可没过一会他就又兴奋地说道:“也好,三峡变了,中国就更强大了。”
另李风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00年发生的一件事情。
移民搬迁
当时巫山的一个村庄要搬到上海崇明岛去,岸上停着几艘“东方红”轮船,他们就乘坐这些船从长江上游到长江入海口。
居民们的胸前都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移民证”,他们的背后,就是全部的家当。
随着船缓缓驶向远方,船长看起了一部电视剧,等他们抵达了终点,电视剧也刚播完一集,片尾曲一响,整个船上的人都哭了。
“回望故乡,你远在万里,带走了多少深厚的情意;清风吹过你脚下的土地,亲人都在你的心里”……
一曲《长歌行》让居民们不约而同地触了情。
李风也跟着红了眼眶,对于巫山村民搬迁的事情他在朋友那里提前得知,于是早早来到了岸边迎接他们,没想到却看见了这一幕。
他按下了快门键,留下了一张最为珍贵的照片:
船上的移民哭成一片
“800多个移民,2条船上的人,情绪一同迸发出来,连船长也跟着哭了。”
那个年代不同于现在,通信发达、去哪里都方便,他们这一别,就不知还能不能与故乡重逢了。
也不知是留下好,还是离开好,反正大家都去了新地方。
三峡的确在变化,每隔一天李风摄像头下的风景都是崭新的,中国的进步尤为明显,或许三峡就是一个代表性的历程吧。
从1997年三峡截流开始,一直到2010年整个工程结束,李风都在见证,他也很荣幸能看到“冉冉升起”的中国。
“2003年6月4日,我在江边发现了一个鸟窝,后来就被淹了。水就三米五米的往上涨,到最后周边的县城也淹了。”
“你也无法想象一次爆破就能让一座老城消失,随之建起的,又是更加雄伟的场景。”
鸟窝
不过自从三峡蓄水后,很多摄影师都不去拍了,只有李风还守在那里,他总觉得还差些重要的东西。
那晚他走在路上看见一个老伯伯正往山上搬棺材,一问才知道,那里面是他父亲和祖坟里的“先人”。
他将骨灰盒都放在棺材里,从被淹的家里搬到了海拔较高的新家中,老伯伯点了根烟,既兴奋又迟钝地说道:“落叶得归根啊!”
在当地的确有这样的传统,跟老伯伯一样的人数不胜数。
这不仅让李风想到了搬迁时很多移民所做的事情:
他们有带农具的、有带破旧碗筷的,更多的是带了捧土、背了棵树。
或许到了新家他们就用不到了,可还是不辞辛苦地背在了肩上。
难道这就是代表故乡的东西吗?亦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根”的迁移?
搬棺材的老伯
总之江上的汽笛声,大声的、小声的都少了,雷达和gps反到多了起来。
周边的人也明显少了,就连“船老大”好像都“退隐江湖”了。
船老大是一种职业称为,早在一百多年前,游船到了这里船长都会下来让船老大掌舵。
因为河流的一些地带很危险,而船老大对四季的水位变化和暗礁都铭记于心,这些都是外来人不清楚的。
也可能出自这个原因,当地的女人和男人总有着“外界”不一样的气质,“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背桃花的移民”还没火的时候,总有人问李风为何坚持拍三峡移民,他想了好半天,才找到了那份最真实的答案。
“现在看来,是我当初想得太简单了。”
曾经的三峡
5
“我一直在想那场变迁意味着什么,对于移民们来说可能不是件很好处理的事情,他们一走,是否就已经是生离死别了?”
的确,百万余人的搬迁,这么有难度的任务人人都觉得不现实,可在中国却顺利实现了。
三峡移民在搬迁的时候,有一个口号是这么说的:“舍小家,为大家,支持三峡建设为国家。”
若他们没有些义气和对祖国的情意,一切都将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再反观三峡来说,它既有摄影师们爱的风光秀丽,又有大密度人群的栖息,像这样的地方是很少见得。
再加上水利枢纽工程,就相当于所有的因素都汇聚在了一起。
“后来很多人不拍三峡了,觉得已经没新鲜感了,可我觉得历史没有停,它时刻都在变。”
前段时间,李风又去了三峡一趟,他站在巴东的码头上看到一艘小船驶过。
曾经的三峡
船上的人捧着一个盒子跪在地上,听说那是前几年迁往上海的老人去世了,如今回来葬入祖坟。
“曾经我拍到了他们迁去上海的照片,现在又拍到了他们回家。”
其实和他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有一家人都迁去了广东惠州,没过几年又从惠州回来了,他们在巫山搞起了养殖业。
还有卖掉新房子回来开客栈的、开饭馆的,23户移民回来了17户,而这仅是一小部分的数据统计。
“还是家乡好啊,去别的地方还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不如就留下来为家乡做些什么吧。”
你会发现,所有的移民就像商量好的一样,连回家的理由都相同。
回乡
如今,疫情的影响、生活的压力,同样让人颠沛流离。
我们总在为了更好的生活想去更远的地方,可心里装着的,不还是我们的家吗?
可何处又为家呢?
是有父母在的地方,还是为了工作在附近租下的房子,还是久久未回去的老宅?
很多人拼了命的想去大城市,后来混出了样,留在了那里。
也有很多人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故乡,虽然温饱,但却知足。
可无论去哪,只要我们“根”所在的地方好,我们就跟着高兴。
乡村振兴是这么来的,大城市的改革也是,这都是家乡的荣耀和祖国的骄傲。
所以即便离故乡很远,或者很近,都别忘了常回去看看,或许你会发现,它早已变得更可爱了。
而这一切的背后,希望都与你我有关。
故乡是一座孤岛,成年后只能在他乡遥遥凝望。想念故乡的桃花树、想念村边潺潺的流水,可惜这些只能存在于回忆中。1992年,随着一纸文书的下发,100多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变。在这100多万人眼中,故乡就是那长江三峡蜿蜒碧绿的江水。生产发展日趋完善,经济上升让人喜上眉梢的同时,环境保护也迫在眉睫。在国际发展大会中,联合国向各国提出建议,要保护自然环境,退耕还林,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自然潜力,造福子孙后代。
重庆日报全媒体龙丹梅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2座城市、7座县城、94座集镇迁建,1400家工矿企业搬迁……这不是一组简单枯燥的数字,这是重庆为三峡工程按期蓄水、通航、发电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而移民的重点在重庆,重庆承担着85%以上的三峡移民任务。自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启动到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重庆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10万余人。
2004年8月5日,一列满载三峡移民的列车先后于早晨和中午停靠到了邹城、兖州和济南火车站,新增三峡移民开始入迁山东。在20天内,将有735户3046名三峡移民正式迁徙到我省。2000年,作为试点,我省的广饶县接收了首批来自三峡库区重庆忠县的611位移民。2002年,我省的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济宁、淄博、泰安等市共接收安置了7049名三峡移民
67岁移民夫妻在上海浦东新区住450平洋房,千万补偿不愿意拆迁?如今为何一天要打三份工?22年与千里之外的80岁老母亲一面都不见,是什么缘故?最近在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某村游玩,听说附近有移民村,就是从三峡那边搬迁过来的移民,想去采访一下他们,看看他们如今过的怎么样。在一位热心大姐指引下,我找到了这户移民家的房子,第一眼看到房子的时候,我就很惊讶,三层的洋房上上下下透露着富贵和大气,我迫不及待想要采访一下这户人家。
来湖北宜昌,一定要来三峡大坝看一看。三峡大坝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一项世纪工程,解决了很多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三峡大坝以5a景区的姿态免费向人们开放。可以说非常值得一去。我们从宜昌市区出发,想要自驾去三峡大坝,听当地朋友说想进入三峡大坝是需要办理车辆通行证的。我们可以选择提前在网上小程序办理,也可以在进入三峡大坝之前的检查站现场办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征程上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同步推出“历史上的今天”栏目钩沉那些已然过去的“今天”启迪新时代的奋斗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在新征程上再创荣光2000年8月17日首批三峡移民抵崇明:到家了!2000年8月17日,由重庆市云阳县启程来沪的首批150户、639位三峡库区移民,乘坐长江“江渝9号”轮安抵上海崇明,并于中午全部到达新居安顿落户。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身为三峡移民的他,正要将自己的家搬往另一处,不久后他的祖屋即将沉入水底。
小康之年,喜讯不断!1月18日清晨,金沙江畔阳光普照,金塘老镇喜气洋洋,移民干部、移民代表齐聚一堂,带着金塘镇1273户“准业主”的殷殷希望和期待,一大早就来到分房启动仪式现场参加电脑摇号。随着巧家县委书记张华昆宣布移民集中安置房电脑摇号分房仪式正式开始,金塘镇移民代表按下摇号按钮,标志着白鹤滩库区最大移民县正式拉开移民分房、搬迁大幕。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身为三峡移民的他,正要将自己的家搬往另一处,不久后他的祖屋即将沉入水底。
重庆日报全媒体龙丹梅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2座城市、7座县城、94座集镇迁建,1400家工矿企业搬迁……这不是一组简单枯燥的数字,这是重庆为三峡工程按期蓄水、通航、发电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而移民的重点在重庆,重庆承担着85%以上的三峡移民任务。自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启动到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重庆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1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