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1日,一部纪录片《美国工厂》在美国上映,片子一上映,便引起了轰动。
因为该片发行公司的负责人是奥巴马,而片子里唯一的主演是来自中国的玻璃大王曹德旺。
前美国总统与中国商人?两个不同领域的超级网红为何会凑到一起?

难道曹德旺真的如网友所说,要移民美国?
对于网友们的质疑,曹德旺用亲身经历和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故事还是要从纪录片《美国工厂》开始讲起。这片子主要讲了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美国投资开设工厂的故事。
中美双方的工作风格、管理模式以及生活文化方面的种种差异在片子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片子的主演,人们很难理解曹德旺为何会答应美国导演的要求,拍摄一部这样的纪录片。
是因为曹德旺想要移居美国?还是因为这部片子的投资人是奥巴马夫妇?

作为中国商界的顶流,曹德旺的一举一动总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种种猜测让曹德旺不得不开始回应。
在这部片子拍摄期间,他从未见过奥巴马,甚至直到片子拍完他才知道,最后是奥巴马夫妇买走了版权。
之所以会答应拍摄这部纪录片是想要让美国人相信,中国人的工厂与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希望这部片子能够真实呈现中国工厂的面貌,促进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
这部片子是否增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现在还不好说,但目前它的豆瓣评分8.4,有12.2万人看过。
这样的一组数据,不知道是否能满足曹德旺同意拍摄的初衷。

人们总希望看到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
在这位中国玻璃大王、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拥有5家美国工厂的曹德旺身上,也充满了传奇。
本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三代,但是小时候的曹德旺却几乎没有过过富三代的生活。中学就辍学了的他,15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做生意来养活家人。
他卖过烟草、批发过水果也折腾过蔬菜,为了养活5个兄弟姐妹,小曹德旺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去上货,忙起来通常深夜才能到家。

在那个艰苦的日子里,曹德旺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满满的货物压在自行车上,经常会看不清前面的路。
其中的艰苦与心酸,他总是在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会加一句评论:“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很辛苦。”
岁月的艰苦难不住生活中的有心人。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经商的曹德旺,很快发现了白木耳的商机。
在福建的本地市场,木耳的生意并不好做,因为参与的人太多了。

曹德旺在听说白木耳在江西很受欢迎的消息之后,他立马想到,如果能将福建的木耳倒卖到江西,这其中必然会有丰厚的收益。
但是,因为当时的曹德旺太穷了,倒卖白木耳的本钱一时很难凑齐。
时间来到1968年,22岁的曹德旺迎娶了同村的姑娘陈凤英。陈凤英虽然不识字,却极为孝顺且懂得付出。
当她知道曹德旺有心想做白木耳生意却苦于没有本钱的时候,陈凤英毫不犹豫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嫁妆为曹德旺凑钱。

白木耳的受欢迎程度确实如曹德旺所料,一到江西便被抢空。倒卖的生意很赚钱,赚的最多的一次,他赚了3000块。
3000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一心想要把买卖做大的曹德旺,此时信心倍增,这一次他不但把全部的钱都投进去了,还向周边人借了很多钱。
但是这一次,命运并没有一直眷顾他。

这一大批木耳在火车站过安检时被扣押,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曹德旺把全部的木耳都上交了。
资产再次被清零,债务还增加了很多。
看到家里到处都是要债的人,为了让妻子与孩子不受影响,他连夜把她们送到了岳母家,请求岳母代为照看。而他,选择出去闯一闯。

为了还清债务,在外闯荡的曹德旺什么活都干,他在工地做过饭,当过技术员,也倒腾过一些小生意。
短短几年里,头脑灵活的曹德旺不但还清了全部欠债,还存下了5万元巨资。
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曹德旺遇到了他后来奋斗一生的事业:玻璃制造。
有这样一组数据,现在在路上行驶的车,四辆中就有一辆车的玻璃是曹德旺的公司制造的。
那曹德旺是如何与玻璃结缘的呢?

1976年,曹德旺的父亲希望曹德旺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要求他回到老家福清的玻璃厂上班。
就这样曹德旺成为了一名采购员,在厂里工作这些年,他已经非常了解厂里的经营状况了,所以当厂里经营不善即将倒闭的时候,曹德旺将厂子承包了。
带着他独特的商业眼光加上在外面打拼的经验,不到两年,曹德旺将玻璃厂经营的有声有色,不但扭转了亏损,还有了盈利。
那个时候的玻璃厂还只是一个代工厂,曹德旺对于厂子的前景、未来的发展还没有想清楚。
一次偶然的出行,给他带来了新的灵感。

曹德旺在陪母亲爬山的时候,为母亲买了一根拐杖,拿着这根拐杖坐车的时候,被司机提醒:小心点,别把我的玻璃磕坏了。
已经是玻璃厂厂长的曹德旺心想,这块玻璃的成本也就200块钱,能贵到哪里。他顺口问司机,这玻璃到底多贵啊?司机回他说,我这一块玻璃要几千块。
几千块?这样一块小小的玻璃?曹德旺起初是不相信的,等他回去细细一问,果然这种汽车玻璃在当时只能依靠日本、欧美进口,确实要几千块一块。
汽车玻璃在中国行业领域的空白,市场一度被外企垄断,这些让曹德旺感受到了一种愤怒,爱国的情怀也油然而生。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似乎生产不出汽车玻璃,所以只能靠进口,外企想要定多高的价格便可以定多高的价格,我们似乎连还嘴的余地都没有。
为了改写这样的场面,41岁的曹德旺,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因为没有技术、没有专业的人员,让曹德旺很是着急,他带着团队不断去往各个国家,买设备、学经验。
一个初创团队在不停摸索、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当从荷兰买来的设备生产出第一块可市场化的汽车玻璃时,曹德旺内心非常激动。
终于,在汽车玻璃的领域里,我们能说得上话了。


1993年,福耀玻璃在上海顺利上市,曹德旺也逐渐成为了中国玻璃大王。
传奇人物的身上总是少不了风流韵事,曹德旺也不例外。
在外创业这些年,曹德旺遇到了他的灵魂伴侣,他的知音,在曹德旺心里,这是他真正爱过的人,只可惜两人相遇得太晚了。
因为两个人都有家庭、有孩子,但是女方为了与曹德旺在一起,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婚。
看到对方如此,曹德旺也动了离婚的心思。斟酌了很久,他终于提笔给妻子写了一封分手信:我遇到了一生难遇的知己,我不想错过她,我们离婚吧。

曹德旺原以为,收到分手信的妻子会大闹一场,会提出很多要求,甚至他也做好了净身出户的准备。
当不识字的陈凤英请小姑子念出这封离婚信的时候,表情是平静的。
她没有大吵大闹,只是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家里的老房子要留下,另一个就是要把孩子留给她。
已经做好撕破脸准备的曹德旺,被妻子的大度与忍让感化了。
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如果没有当年妻子果断卖掉全部嫁妆支持他做生意,就不会有今天的曹德旺。
他不能这样忘恩负义,但是另一边,红颜知己已经为了他放弃了家庭,两个人一起许下的约定,立下的誓言又该如何面对?

陷入两难的曹德旺,竟然做起了社会调查,他想知道别人家的婚姻生活都是什么样的。
曹德旺一共调查了100对夫妻,这其中有商人、有教师也有民工……在这些调查中,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的婚姻是百分百满意的。
此刻的他已经知道该作何选择了,即便他与红颜知己再次结合,最终也会败给生活的柴米油盐,也许还不如与现在的发妻生活得好。
于是,他郑重地与红颜知己告别,断了两人间的所有联系,重新回归家庭。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他把名下所有房产、存款都放到了发妻陈凤英名下。

从此以后,曹德旺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事业上,把福耀公司打造成了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在商业领域,曹德旺是足够高调的。他在美国开工厂,多次登上媒体头条,甚至他自己也在电视节目里毫不掩饰的说,他很喜欢出风头。
再追问他为何喜欢出风头的时候,他回答说,他想给富豪们做个榜样,鼓励大家多做慈善。
事实上在各种财富排行榜上,曹德旺的排名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慈善排行榜上,他却总能位居前列,截至目前,他已经捐款近260亿。
也许是因为曹德旺过于高调了,关于他的热议话题总是不断。

曾经因为在美国开工厂,大家都疯传“曹德旺跑了”、“曹德旺移居美国”。
曹德旺在一次采访中,深情回应:“我已经这个岁数了,我不会晚节不保的,我永远是中国人。”
因为他要花100亿建学校,又有人传言:“曹德旺是黑心企业家,宁愿巨额捐款也不愿意给员工涨工资。”
黑他的人实在太多,福耀集团连忙发布声明:福耀集团非常重视员工福祉,人均薪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 7% 以上。

人性是复杂的,我们很难用一个词或者几个词去评价一个人。
曹德旺被评为中国首善,他用他赚来的钱帮助了许多人摆脱疾病、摆脱贫困。
但是,他也是开工厂的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工作,他也会有相对严苛的要求与标准。
如他自己所说,每个人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每做一件事儿就是在完善自己的历史,至于评价,那是后人的事儿。
对于曹德旺的想法,你怎么看?一起来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全文完-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208位真人故事我叫李忠学@才思敏捷的田舍翁,1969年出生于云南西双版纳,现定居温哥华。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深山发电厂当了一名监控技术员。后来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带着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干过汽配厂电工、油砂电工、污水处理厂电工,还卖过水机,送过外卖......这种生活老婆根本无法适应,于是带着孩子回了国,最终因长期两国分居,导致感情破裂而离婚。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旅游,学习和生活的重心转向国外,西方国家的特有气息充斥着周围,让人觉得既陌生又兴奋,不管是从留学还是移民的角度来说,美国都是大家选择的热门国家。美国的自由风气,便利设施,优质福利待遇等都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大家前往,每年选择移民美国的人更是数不胜数。那么大家知道都有哪几种方式可以移民美国吗?
文稿|小雨前言美国早期移民史是指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大规模欧洲移民开始抵达北美洲大陆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见证了从不同欧洲国家来到美洲的移民,主要为英国、荷兰、法国等。移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资源的开发和与原住民的互动。移民的动机多种多样,既有追求宗教自由和政治机会的,也有寻求经济繁荣的。这一时期的移民潮不仅对美洲的人口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奠定了美国多元文化和社会体系的基础。
美国亲属移民是许多人希望获得永久居住权的途径之一。然而,不同的亲属关系和移民类别会对获得绿卡的时间产生影响。本文将介绍在美国亲属移民中,哪种情况下可以获得绿卡的速度最快。美国公民直系亲属在美国公民的直系亲属移民类别中,配偶、未满21岁的未婚子女和未婚的21岁以上的子女的绿卡申请是最快的。这是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没有排期限制,也就是说,没有等待时间。
中国富二代在国外留学,只会丢中国人的脸?不要再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了,看完这部纪录片,你就会知道,不怕富二代炫富,就怕富二代比你还刻苦!一.“我想给华人争口气”这个男孩叫卢比,是中国游戏业亿万富翁的儿子。14岁时,他被父母送到美国读书,一个人住在500多平米的豪宅里,度过了孤独的少年时光。上大学后,卢比希望能融入美国人的社交圈,于是,他申请加入兄弟会。
如果有人告诉你,中国人的识字率是97%,而美国人的识字率只有79%,你会相信吗?还是会认为这是在造谣。如果这是西方人说的呢?8月2日,美国《不同声音》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西方关于中国的谎言终究只是谎言》。在这篇文章中,重点介绍了一本书,英国“拒绝新冷战”运动联合创始人、“社会主义中国之友”网站联合编辑卡洛斯·马丁内斯的《东方依然红: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
随着中国的发展,移民也渐渐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每年想要移居海外的华人也逐年增加,尤其是移民美国。近几年移民美国的讨论热度也在不断攀升,很多人移民主要是为了孩子,想要孩子去美国留学,在那里接受教育,然后再考虑永久居留。想让孩子在美国接受优质高等的教育,以国际生身份还是以本地生的身份,差别是非常大的。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移民哥”按钮。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希望您有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我们中国人在任何方面历来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领域,只要允许公平竞争,总会有很多优秀的中国人或者华人。
记者:是什么契机让两位从各自的领域转向跨境物流行业的呢?王明明:十多年前,从美国寄点东西给在中国的父母还是挺难的。可选择的快递公司少之又少。于是,我的先生决定创立了风雷速递。王明明和冯烨是一对“80后”美籍华人夫妇。十多年前,一件寄往中国的包裹将两人联系在了一起。夫妇俩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当时我去寄快递。
近两年,美国niw移民因无需投资、无需雇主担保和劳工证申请、一步到位全家拿永久绿卡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各行业优秀人士的青睐。原因何在呢?niw属于eb-2的其中一个类别,也叫做国家利益豁免。它就是针对那些在某个领域中具有杰出成就,并且对美国国家利益作出贡献的申请人,在其移民申请时,所给予的免除向劳工部提交劳工纸的一个豁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