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7月7日电 题:湖北秭归:脐橙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李思远、田中全
7月,地处长江西陵峡两岸的湖北省秭归县进入夏橙丰收季。晨露未晞,果农们已拿上果剪、背起果篓,趁着风清气爽,直奔茂密的脐橙果园。果园外,来自各地的货车敞开车斗,等待鲜果装车外销。
去年,享有“中国脐橙之乡”美誉的这座山城,脐橙产量达100万吨,综合产值近200亿元。
2023年6月8日,在秭归县华维电商物流园区内,工作人员在搬运脐橙。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三峡一带山水环绕,气候宜人,是种植柑橘属水果的绝佳之地。”与秭归柑橘打了40多年交道的县柑橘良种繁育中心原主任谭勇说,秭归果农曾以种植普通柑橘为主,丰收季主要在秋冬两季,产量较低,且品牌性较弱。为壮大产业,20世纪末以来,秭归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引进、培育优质品种,不断扩大生产。
无毒育苗、生态栽培、苗木嫁接……历经多年科学实践,秭归探索出一条以同为柑橘属的脐橙为主的种植业发展之路。谭勇说,目前秭归脐橙品种超100个,种植面积达40万亩,形成了“春有伦晚红肉,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的四季产橙生产格局。
炎夏,泛舟长江西陵峡,一江清水碧波荡漾,两岸脐橙漫山遍野。枝叶间,山间劳作的果农隐约可见。走进果园,金果挂满枝头,剥开一颗夏橙,果香四溢,瓤瓣入口,顿觉心情舒畅、疲倦全无。屈乡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仿佛就藏在这“果之美者”中。
2023年3月13日,一艘船舶从宜昌秭归西陵峡村的脐橙果园前驶过。(郑家裕 摄)
脐橙全身是宝。在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柑橘产业链体验馆,果汁、橙茶、橙酒、橘粽、手工皂等100多种脐橙深加工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游客品尝试用之际,也惊叹于脐橙产品的丰富可能性。
“从花到果,从枝到叶,从皮到渣,屈乡人‘吃干榨尽’,把脐橙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充分利用。”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董事长李正伦说,目前公司已形成完整的脐橙深加工链条,产品销售市场遍及全球,仅橘粽产品一项,去年销售额就突破亿元。
不断壮大的脐橙产业成为秭归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目前,秭归90%的乡镇、80%以上行政村、70%以上人口从事脐橙产业,涌现出脐橙产值“亿元村”12个,带动近26万人增收致富。
12019年,一个老汉背着一树桃花的照片,击中了很多中国人的心。背桃树的移民十年前他作为三峡库区的移民,穿着解放鞋、背着这树桃花在屋檐下沉默了好久,最终含着眼泪踏上了一条陌路。他叫刘敏华,是北秭归县郭家坝镇的山民。而这张照片的背后,还有与他同样经历搬迁的百万余人。每一帧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的变迁与难以言说的心酸.......
【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及时获取国际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及世界语(esperanto)最新资讯】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其建设时间之长、建设难度之大、涉及难题之多,是全世界范围内都不曾遇到过的。这其中,最大的困境,恐怕还在于水库修建区域的大量居民应该如何疏散。上百万人,背井离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安置会成为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而如果妥善安置则不仅能完成项目,还能作为中国管理水平的样本以鉴后世。
67岁移民夫妻在上海浦东新区住450平洋房,千万补偿不愿意拆迁?如今为何一天要打三份工?22年与千里之外的80岁老母亲一面都不见,是什么缘故?最近在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某村游玩,听说附近有移民村,就是从三峡那边搬迁过来的移民,想去采访一下他们,看看他们如今过的怎么样。在一位热心大姐指引下,我找到了这户移民家的房子,第一眼看到房子的时候,我就很惊讶,三层的洋房上上下下透露着富贵和大气,我迫不及待想要采访一下这户人家。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身为三峡移民的他,正要将自己的家搬往另一处,不久后他的祖屋即将沉入水底。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身为三峡移民的他,正要将自己的家搬往另一处,不久后他的祖屋即将沉入水底。
12019年,一个老汉背着一树桃花的照片,击中了很多中国人的心。背桃树的移民十年前他作为三峡库区的移民,穿着解放鞋、背着这树桃花在屋檐下沉默了好久,最终含着眼泪踏上了一条陌路。他叫刘敏华,是北秭归县郭家坝镇的山民。而这张照片的背后,还有与他同样经历搬迁的百万余人。每一帧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的变迁与难以言说的心酸.......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外观 本文图片均由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提供东汉灰陶庖厨俑“三峡外迁移民第一人”徐继波捐赠的外迁船票以身殉职的巫山移民干部冯春阳生前用品以身殉职的巫山移民干部冯春阳生前用品正是三峡库区最美的时节,高峡出平湖,碧绿长江滚滚而来。江水之畔,矗立着一座巨石般的建筑,这就是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
2004年8月5日,一列满载三峡移民的列车先后于早晨和中午停靠到了邹城、兖州和济南火车站,新增三峡移民开始入迁山东。在20天内,将有735户3046名三峡移民正式迁徙到我省。2000年,作为试点,我省的广饶县接收了首批来自三峡库区重庆忠县的611位移民。2002年,我省的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济宁、淄博、泰安等市共接收安置了7049名三峡移民
三峡大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豪的建筑之一。它横跨长江,连接了重庆和湖北两地。它不仅能够阻挡洪水,保护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还能够发挥巨大的电力和航运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移走了百万人口,改变了自然生态,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三峡大坝的建设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
小康之年,喜讯不断!1月18日清晨,金沙江畔阳光普照,金塘老镇喜气洋洋,移民干部、移民代表齐聚一堂,带着金塘镇1273户“准业主”的殷殷希望和期待,一大早就来到分房启动仪式现场参加电脑摇号。随着巧家县委书记张华昆宣布移民集中安置房电脑摇号分房仪式正式开始,金塘镇移民代表按下摇号按钮,标志着白鹤滩库区最大移民县正式拉开移民分房、搬迁大幕。
三峡当时移民都去哪些地方了(20年前从三峡库区搬迁山东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