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决赛阿根廷对克罗地亚#1998年,克罗地亚获得世界杯第三名,2018年,克罗地亚又在世界杯上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好家伙,这个只有400万人口的小国家,建国不过32年,为啥能先后两次位列世界杯前三名呢?
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上,克罗地亚又顺利打进了四强。说实话,这不由得让我们对巴尔干半岛上这个小国家刮目相看了。他们的成绩,绝对不是偶然,否则咋不让海参队也偶然地拿个世界杯前三名呢?
其实看过克罗地亚的成长史,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国家实在是不简单。和其他斯拉夫族的兄弟们比起来,克罗地亚要更加坚强。
很多了解克罗地亚的朋友们,肯定觉得克罗地亚和其他斯拉夫兄弟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搞得他们好像天生就喜欢跟着日耳曼人混,反倒是对自己的兄弟国家塞尔维亚很不友好。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15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入侵了巴尔干半岛,基本将塞尔维亚全盘给拿下了。此后克罗地亚也遭受了奥斯曼帝国的狂轰滥炸。
但是两者所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塞尔维亚人更倾向于跟着奥斯曼帝国走,因此成为了他们的“狗腿子”。而克罗地亚人则开始和奥斯曼帝国打起了游击战,这一打就是上百年的时间。
如果非要深究这两国人之间的矛盾,可以从这个时候算起。过去大家都是斯拉夫的兄弟,可当伊斯兰世界的奥斯曼帝国杀来以后,你塞尔维亚甘愿充当带路党,跑来迫害克罗地亚人,这就不厚道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塞尔维亚人都是叛徒,因为他们过去受到东罗马帝国的影响,早就皈依了东正教,所以当伊斯兰教来了以后,不少人还是很抵触的。但是这种抵抗不痛不痒,根本无法改变奥斯曼帝国完全吞并塞尔维亚的事实,而且奥斯曼统治了塞尔维亚接近4个世纪。
克罗地亚就不同了,他们长期在和奥斯曼帝国抗争,成为了巴尔干半岛上的一颗明星。1526年的一场大战过后,克罗地亚丢了一半的领土,不过他们依旧在与奥斯曼帝国抗争。抗争期间,克罗地亚人口锐减,18世纪末期,人口比奥斯曼入侵前少了160万人。要知道,克罗地亚现在才400万人,这种伤害对克罗地亚人来说,是毁灭性的。
这么多伤痛背负在身上,你让克罗地亚人如何继续向奥斯曼帝国俯首称臣?他们只会继续抗争下去,当然了,还有不少人远离家乡,跑到了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等地。
1878年,塞尔维亚在俄国人的帮助下,走上独立之路的时候,他们开始咒骂身边的兄弟国家克罗地亚。为啥?因为克罗地亚压根就不愿意和塞尔维亚走到一起,他们更加愿意跟着奥匈帝国混。
彼时的塞尔维亚人倒是站在了道德的巅峰,开始谴责克罗地亚人数典忘祖,忘记了大家都是斯拉夫人,成为了南斯拉夫人种的叛徒。
克罗地亚人只是冷冷一笑:我们在抵抗奥斯曼帝国的400多年里,你们在干嘛?帮着他们在搜捕我们这些南斯拉夫的兄弟吗?
这一怼,直接让塞尔维亚人哑口无言了。的确是这样,克罗地亚之所以紧跟奥匈帝国的步伐,主要还是因为此前在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时候,匈牙利王国给了克罗地亚人巨大的帮助。
毕竟过去克罗地亚地区是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时候,大量匈牙利的人马前来支援克罗地亚地区。双方建立了比较友好的合作关系。
不是一个人种又如何?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赶走侵略者而已。所以说克罗地亚反倒是跟奥地利、匈牙利更亲密。
这就是南斯拉夫人之所以咒骂克罗地亚的原因,他们觉得克罗地亚成了日耳曼人的小迷弟,根本不把老乡放在眼里。
第一南斯拉夫,指的是1918年建立到1941年灭亡的南斯拉夫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搞掉了世界上的4大帝国,分别是: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
由于奥匈帝国解体了,克罗地亚则彻底从匈牙利的怀抱中释放了出来。同时俄罗斯帝国也消失了,所以说塞尔维亚也从俄罗斯的影响之下,走了出来。
这个时候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合起伙来,组建起了一个南斯拉夫王国。由此可见,当时的克罗地亚人并没有成为南斯拉夫人的背叛者,他们依旧愿意和兄弟国家走到一起,建设一个新的南斯拉夫。
但正是这次合并,使得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了出来。我们要知道,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实在是太可怕了。
一战的导火索是什么?不就是塞尔维亚人跑到萨拉热窝朝着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开了几枪嘛!也正是这几枪,直接导致塞尔维亚再次亡国。
等到1918年,一战结束以后,塞尔维亚好歹也是战胜国了。这个时候他们扬眉吐气了,不仅瓜分了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所有权益,而且还再次提出了大塞尔维亚主义。
啥意思?就是说,称霸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只允许巴尔干半岛拥有塞尔维亚族这么一个民族,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民族,可以包括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等等,但一定要以塞尔维亚为主。
这下各民族可算是炸开锅了,大家都希望保持自己民族的特点,咋能随你这么玩呢?所以说,第一南斯拉夫内部,早就矛盾重重了。而塞尔维亚的霸权主义,也使得克罗地亚终于选择与之决裂。
二战到来,1941年德军入侵巴尔干半岛,第一南斯拉夫宣告灭亡。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地区再次陷入一盘散沙的状态。这才有了铁托领导的反抗军。
1945年轴心国战败,铁托建立的第二南斯拉夫终于成立了。但是和第一南斯拉夫不同的是,第二南斯拉夫全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啥意思?加了个联邦以后,就是说,过去的6个成员国,塞尔维亚处于绝对霸权地位。可如今的6个成员国,平起平坐,再也没有什么大塞尔维亚一说了。
铁托是个猛男,在他的拉扯之下,6个成员国都甘愿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旗下。可1980年铁托去世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由于当时苏联日薄西山,铁托驾鹤西去,直接导致南斯拉夫的6位小兄弟开始蠢蠢欲动,都想要搞独立。很显然,这是大势所趋。当1991年克罗地亚宣布公投独立的时候,却立马遭到了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对。
结果78%的人都支持克罗地亚独立,塞尔维亚看不下去了,直接拉上黑山一起,和克罗地亚干了5年的仗。如今的克罗地亚足球明星莫德里奇,就是在这场战火中失去了家园。他5岁就开始放羊为生,7岁的时候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起捡垃圾过日子。
正是在这种悲惨的遭遇之下,克罗地亚人才会更加刚强。这也让克罗地亚人铭记一个教训,对你下手的,未必就是外人,往往都是自己人。
如今拥有400万人的克罗地亚,能够多次拿下世界杯的好成绩,除了继承了第二南斯拉夫的光荣传统以外,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那种拼搏的精神。要不凭啥南斯拉夫众兄弟中,就他们杀入决赛呢?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325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浙江丽水青田县人,现在意大利。高考时,我因滑档,只上了一所民营大学,因为不喜欢就退学当兵了。后来,我成为了一名协警,但是一月1300元的工资,实在养不起自己。于是花了5万元,走上了出国务工路。我刷过碗、打过杂,还因签证过期成了黑户。如今终于拥有了合法身份,收入也从一月900欧元涨到了一年10万欧元,但没想到还是被当地人看不起。
编辑丨七岁文丨科技点子王又是对美国示好,又是给乌克兰提供武器,巴铁还是曾经的那个巴铁吗?关键时期外交部提醒非必要不前往,难道中巴友谊走到分岔路口了。巴基斯坦现状如何?中方又为何发表这样的声明?未来中巴关系将会如何发展?本期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巴铁不铁了?前段时间中国外交部突然发表声明,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前往巴基斯坦,在巴公民也要坚持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驻留的原则。
老外,如french或者dutchman在英语中也常常会用到,但表达的都不是太好的意思。今天就向您介绍一下这两个“老外”单词在英语中的用法。french为“法语”之意。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可以听到”pardon my french”, 或”excuse my french”等表述,这个短语与现在的法国关系不大。
10多万中国男人在非洲务工,为啥有些人不愿意回国了?原因很现实你可能听说过,有很多中国男人去非洲打工,有的甚至在那里定居了。你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在那么一个落后、贫穷、危险的地方生活,而不是回到自己的祖国呢?其实,他们的选择背后有很多现实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生活成本低首先,非洲地区的生活成本相对于中国要低得多。
根据最新的数据和贸易统计,以下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一些主要商品:1. 农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从美国进口大量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小麦、猪肉、牛肉、禽肉和乳制品等。2. 能源产品:中国从美国进口大量能源产品,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气(lng)、煤炭和石油产品等。3. 飞机和航空器部件:中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飞机和航空器部件,中国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飞机、飞机引擎和其他相关部件。
十几年过去了,45岁的王开勇也说不清当初为什么来老挝。今年6月,在一次爱国教育活动中,他12岁的儿子王超被学校教师选中,代表全校给口岸界碑上的“中国”二字涂上红色。王超和他的小学同学们每周都在跨越这道界碑。界碑以北的云南磨憨,是他们上学的地方;界碑以南的老挝磨丁,是他们和父母租住的家。多年来,人来人往——就在两座边城的兴衰之间。
北京时间3月19日,中非共和国中部地区一处金矿遭武装分子袭击,目前已造成中国公民9人死亡、2人重伤。令人震惊的袭击事件发生后,在非洲的中国“淘金客”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3月20日,潮新闻记者联系到几位在非洲从事矿业开采的中国人,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淘金故事,那是一场豪赌,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还有人失去生命。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003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1999年出生的河南人。18岁之前,我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学业。高考后,我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学音乐、玩乐队、当主唱,活出自我。大学期间,做客服、助教各种兼职,继续努力赚钱做自己喜欢的事。后来,我为了实现更大的梦想,暂别一切,成功考研上岸,现在被外派泰国做中文教师志愿者。
“德国人需要花4万欧元购买id.3,而中国消费者只需要支付1.6万欧元,这是德国人补贴中国消费者吗?”id.3在德国本土售价更贵,引起了德国消费者的不满。一个月之前,上汽大众官方宣布,大众id.3限时至高优惠3.7万元,降价后id.3起售价从16.29万元降至12.59万元,降幅达到23%。降价前,大众id.3在中国的售价仅为德国一半,伴随此次降价,这款车型在中德市场的售价差距进一步拉大。
近日,旅行者“花总丢了金箍棒”公布了最新纪录片《出海》,该纪录片讲述了中国老板黎叔从国内大厂出来,到越南创业淘金的故事。在纪录片中,最让国人感到惊讶的是,越南的工人在工作方面不会太积极,他们大部分人只是把工作当成赚钱的途径,所以他们都拒绝加班,一天加起来工作不超过5小时,到点下班了不会因为工作而多逗留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