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从15世纪开始就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自18世纪末开始,拉美各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独立战争,众多新兴国家先后建立。首先获得独立的,是位于加勒比海地区面积仅为2.7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海地。
拉美独立后,在20世纪正面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与欧洲和亚洲相比,拉美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直到现在,拉美绝大多数地区尽管没有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但都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尽管拉美国家纷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经济不算特别贫困
但令人意外的是,早在1804年就率先独立的海地,现在却是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人均gdp仅800多美元,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还不如一些非洲国家。而同在一座岛屿上的多米尼加,人均gdp达8000美元,是海地的十倍。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海地的位置,与多米尼加同在一个岛屿
一、拉美独立第一枪
海地所在的海地岛,是哥伦布1492年在美洲最早发现的海岛之一,不久海地岛便成为西班牙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地,此后该岛还被称为“西班牙岛”,战略地位之重要,从名字便能看出来。
▲哥伦布的第一次航行就发现了海地岛
新大陆被发现的初期,由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激烈反抗,西班牙随即以海地岛为跳板,向加勒比海周边岛屿和美洲大陆展开了疯狂的入侵。随着西班牙对美洲大陆的了解日益深入,其依靠着强大的武力,灭亡印第安人建立的部落和帝国。此后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大陆。
作为西班牙前进基地的海地岛开始丧失了原有的战略地位,西班牙人试图把海地岛打造成一个欧洲农产品、原料的供应基地。
在西班牙刚抵达海地岛时,岛上的原住民大约有一百万,西班牙镇压了原住民反抗之后,便开始疯狂奴役原住民。由于殖民者带来的天花等疾病的肆虐,岛上的印第安人丝毫没有抵抗力,不久后印第安人便全部绝迹。
原住民绝迹后,海地岛西部利用价值下降,西班牙人失去了对西部海岛的兴趣,逐渐减少了在海地岛西部的军事存在,海地岛西部不久便荒废,并成为了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海盗的据点。到了16世纪末,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以农民、商人、猎人为主的新移民也涌入海地岛西部。
▲海地岛西部多山,东部多平地,因此条件较差的西部逐渐被西班牙忽视
在海地岛西部的移民当中,以法国人的数量占大多数,不久法国人便取得了在海地岛西部的优势地位。由于有山脉的屏障,东边的西班牙人并没有察觉到异常。
到了1665年,法国人宣布占领该地,并改名圣多明克。同年,英国人也攻占了原属于西班牙的牙买加。西班牙默认了英法的军事占领。
英法七年战争之后,法国把在北美的大部分殖民地移交英国,丧失了北美大陆的统治权,这就迫使法国不得不全力经营其他为数不多的殖民地,包括圣多明克。
▲海地首都太子港的空拍
原住民灭绝后,岛上严重缺乏劳动力,为此法国大规模引入黑人奴隶,直接改变了岛上的人口比例。到了海地独立前夕,岛上的黑人数量已经达到50万。而岛屿东部当时仅有约20万人。
在法国的努力下,圣多明克的种植园经济空前繁荣,到了18世纪末,圣多明克供应了整个欧洲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法属圣多明克成了加勒比海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
然而,圣多明克的繁荣是非洲奴隶暗无天日的高强度工作所创造的,是黑人奴隶遭受残酷压榨的结果。黑人奴隶终日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病死率极高。黑人奴隶和白人农场主的矛盾一触即发。
▲1791年黑奴起义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陷入乱局,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下降。1791年,圣多明克北部地区爆发黑人起义,起义军很快便占领北部平原。而圣多明克西部没有爆发黑人起义,却爆发了混血人同白人的战争,最终西部被混血人占领。而南部黑人数量少,白人农场主为求自保,也把黑人奴隶武装起来。就这样,圣多明克分裂成三股势力,顿时乱作一团。
起义爆发后,在法国本土却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因为此时法国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法军也就无法支援圣多明克。在这个时刻,被后世称为海地共和国国父的杜桑·卢维杜尔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法国雇佣军镇压海地奴隶起义
圣多明克黑人起义爆发后,西班牙趁势欲重新占领整个海地岛,于是在1793年,派军介入战争。在西班牙的支持下,起义军很快便击败了在圣多明克的法军。
但是,事情却发生了转机,西班牙人在战争快胜利之时却背弃了当初废除奴隶制的承诺,而法国此时又宣布在殖民地废除奴隶制,杜桑转而同法军合作。1794年,杜桑与法军将西班牙的势力驱逐出了圣多明克。
1795年,西班牙退出第一次反法同盟,为了确保本土领土完整,与法国签订和约,把西属圣多明克割让给法国,法国由此确立了在整个海地岛的统治。
1798年,实力已经今非昔比的杜桑军队,向法国殖民者发起了挑战,很快便将海地岛西部的法军驱逐出境。即使这样,杜桑也没有停止进军的步伐,最终在1801年,统一了整个海地岛。
英国派兵攻入海地,英军攻占太子港后,却始终不能消灭杜桑的反抗军,僵持之下,损失日益严重,不得不在1798年撤出圣多明克。英军撤出不久,杜桑趁势向南和向西进军,很快便获得整个圣多明克的统治权。
▲海地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杜桑·卢维杜尔
1801年,杜桑召开制宪会议,宣布海地岛脱离法国统治。此举引起了拿破仑的强烈不满,如果承认海地岛独立,法国将永远失去它在西半球最富庶的殖民地。拿破仑很快命令查尔斯·勒克莱尔率三万精锐法军,远征海地岛。
法军势如破竹,很快占领海地岛大部分地区,海地革命的领导人杜桑也死于狱中。但是,起义军并没有被彻底击败,他们四处出击,袭扰法军,给法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法军在起义军的攻击下,后勤补给面临崩溃,险恶的环境又导致军中疫病流行,战斗力下降严重。法国本土又激战正酣,根本无力支援陷入困境的海地岛。另一方面,起义军在杜桑继任者的领导下,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开始向法军发动了反攻,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1804年1月1日,让-雅克·德萨林将军宣布废除圣多明克的地名,成立海地共和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由法国新移民为代表的白人群体,曾经还占有一定比例的人口数量,但他们部分在黑奴起义中被屠杀,部分逃到海地岛东部和其他法国殖民地,因而黑人成为海地岛西部的绝对主体,海地也因而成为美洲唯一的以黑人为主的国家。
▲黑奴屠杀法国移民,海地的白人群体基本消失
二、政局不稳,错失发展先机
海地独立战争尽管获得成功,但这是一次具有很大局限性的奴隶起义战争,它是一场类似“官逼民反”的战争,起义参与者具有极大的目的性和自身的局限性。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作为指导,从而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稳固统治。
海地第一位统治者让-雅克·德萨林将军,在海地制宪之后,反而自封为皇帝,号称雅克一世,这就说明了革命的不彻底。
海地建国不久,雅克一世便以军事手段干预国家的生产建设,并将国家的农业收入进行分配。这项政策在北方大受欢迎,在南方却遭到强烈反对。对于南方的反抗,雅克一世进行武力镇压,这反而激化了矛盾。雅克一世在位两年便被刺杀,原本就尚未建立稳固统治的国家再次分裂,政局开始陷入动荡。
海地分裂的局面直到1820年才宣告结束,但是各个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弥合,这也就成了海地政局动荡的根源。
▲海地总统府(2010年海地地震中倒塌)
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海地的军事政变反而愈演愈烈,短短几十年间海地共更换了22位统治者,国家陷入长期的动荡之中。一直到二战后,海地也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政治局面,军事政变似乎成了海地政治的一大特色。
政局的不稳,首先冲击的就是本国的种植业,海地独立以后经济作物的产量反而逐年下降。一直到二战后,海地的种植园经济也没有恢复到18世纪的水平。海地工业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由于缺乏能源,海地直到1960年才建立了第一个火力发电厂,基础工业严重薄弱。
▲海地的第一个火力发电厂
放眼其他拉美国家,当地的独立运动主要以西班牙裔或混血人种为主,占有财富和资源的大地主、大农场主是独立战争的领导者,具有彻底性和颠覆性,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独立战争,所以大部分拉美国家在战后都建立起了稳固的统治基础,并能效仿西方一些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为独立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样在海地岛的多米尼加,在1844年宣布独立建国(海地曾经在1822年统一海地岛,持续22年,随后多米尼加获得独立)。多米尼加当地以拉丁裔和混血人为主,地理环境也优于海地岛西部地区。
多米尼加独立后的基础工业发展很快,甚至建立起了规模不小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政治局势虽然偶有动荡(与海地一样,均有近20年被美国占领的时间),但总体比较平稳,因此得益于较为安定的环境,旅游业发展得有声有色,是加勒比海国家里,外国访客最多的国家。
▲多米尼加的度假胜地
三、新兴列强侵略
作为拉美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海地独立后就没少受到欧洲列强的敌视,美洲的新兴列强又把魔爪伸向海地。美国建国不久,国力虽然孱弱,但显示出了极强的扩张野心。美国独立后的半个世纪,1823年美国出台“门罗主义”,粗暴地把整个拉美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勒比海地区也不例外。但由于19世纪初期的美国实力弱小,对南美的政治事务只能听之任之。
一战前夕,美国国力增强,为了树立美国在南美的威信,美国频繁入侵拉美,抢占战略要地。1903年,美国入侵哥伦比亚,同年,又抢占古巴关塔那摩,以充当美军控制加勒比海的基地。一战时,美国又借口防止德国向海地渗透,出兵占领海地。
▲1919年,美军搜索海地反美武装
为了控制海地,美国先是把持海地的海关税收,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加剧了海地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美国在海地大力扶持亲美势力,服务于自己的本国利益。在经济方面,向海地倾销商品,然后再低价获取原料,把海地打造成了自己的原料供应基地。
虽然美军在1934年就撤出了海地,但是一直到二战以后,美国依然强烈地影响着海地。1971-1986,美国扶持的亲美势力上台,美国农产品在近乎零关税的状态下涌入海地,彻底摧毁了海地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农业产业,使得数十万农民成为破产农民,国家经济进一步被摧残,自主发展的能力被进一步削弱。
▲海地(左)和多米尼加(右)交界的地貌,可见明显的差别
1994年,美国为了干预海地政治进程,公然派出2.1万军队,入侵海地,然后扶持亲美的阿里斯蒂德总统回国执政,这在二战后的历史中是前所未有的,进一步暴露出美国对海地的野心。
四、生态恶化下爆发人口危机
动荡的政局,制约了国家的自主发展,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让海地陷入了无尽的深渊。自从殖民地时期,殖民者为了扩大种植园的面积,罔顾生态,大量砍伐树木。
▲2010年,海地地震引发的房屋倒塌
而到了现在,由于海地政局长期混乱,基础工业的建设滞后,没有实现产业升级,以致错过了现代化和工业化,海地人主要的燃料来源还是树木,破坏森林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
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又严重地影响了海地的农业,农业歉收,又加剧了海地的贫困。
▲海地森林被破坏由此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更使海地面临的情况雪上加霜。海地独立以后,黑人成为自由人,生存条件大为改善,对人口增加起了促进作用。截至2017年,海地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00万,而同时期的多米尼加,国土面积是海地的两倍之多,人口不到1000万。
▲2010年发生在海地的大地震,首都太子港的大多数建筑被毁
2010年海地的大地震造成20多万人死亡,除了经济水平欠佳(导致房屋结构简陋)之外,海地岛人口密度之高也是伤亡如此惨重的重要因素。
虽然海地人民率先独立,但是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生态恶化又让这个国家陷入无尽深渊,地震带来的创伤更是雪上加霜。重重危机下的海地,整个国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海地贫民区
作者|潘兆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律毕业|历史爱好者
责编|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观察者网讯)据路透社报道,随着美国严控非法移民入境的“第42条边境条款”(下文简称为“第42条”)于当地时间5月11日到期,一架载有161名哥伦比亚籍非法越境者的飞机当天飞抵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哥伦比亚籍移民埃米斯·纳瓦埃斯在机场哀叹:“每个人都说要寻找美国梦,但不幸的是我没找到。” 在“42条”失效前,美国政府陆续公布新的边境移民管理规定,同时加速向拉美国家遣返非法移民,飞往哥伦比亚的“遣返航班”数量增至每月20班左右。
对美国地理人文有些了解的人,一定会听说过这么一个概念:拉丁裔美国人,又称西班牙裔美国人。通常来说,拉丁裔美国人是不算在白人之内的,美国人的白人指的是欧洲裔白人,一般把拉丁裔视为少数族裔,如果这样算的话,拉丁裔就占据了美国16.9%的人口,即5300万人,是美国第一大少数族裔。不过,对于一般中国人来讲,可能不太了解这拉丁裔和白人有什么区别,毕竟亚裔、黑人的特征都很明显,而拉丁裔似乎和白人是一样的,为什么美国人会特意把这两类人区分开呢?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长期无法跨越而达到高收入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标准,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005美元,即进入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高于3955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超过12235美元成为高收入经济体。拉美国家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成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去美国留学一、留学美国是增加人生阅历的一个途径。每年都有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超过450000留学生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有半数攻读本科,其余的读研究生或者职业课程。其中5%来自非洲,58%来自亚洲,14%欧洲,10%拉美,7%中东,还有5%来自加拿大,按国家来看则是日本和中国比例最大,均为8%。
(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大讲堂》)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自然过程。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8000多万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居民。城镇化并非只有积极的一面,世界各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形态的“城市病”, 这些“城市病”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城镇化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只要提起性交易,我们都会为之不齿。在很多人印象中,性交易肮脏,性犯罪黑暗,更多是存在于制度落后或贫困落后的国家。但很少人知道,全球性交易第一目标国,就是美国。美国自称为人类文明灯塔,表面标榜自由,实则黑暗肮脏,毒品枪支无处不在,性交易更是特色产业之一,如今还出现合法化趋势。贩卖少女幼童,强迫青少年卖淫等等,种种行径令人发指,昭示着美国现代奴隶制的黑暗。
作|者|简|介 韦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第3期(总第35辑)拉美经济停滞的制度、文化与历史原因近些年来,有许多学者把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停滞简单归结为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这实际上包含者诸多理论误识。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先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说起。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最容易移民的国家,这就是智利。智利这个国家,可能中国人了解得不多。我先说一个它最容易被记住的点,那就是南美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智利在新闻自由、人类发展指数、民主发展等方面也取得很高的排名,与南欧国家相媲美,经济水平也处于北美洲和欧洲国家的发达水平。近年来,有不少亚洲移民专程跨越太平洋移民来智利。
木叔这篇来谈谈美国黑人之死引发的乱局吧!面对美国大规模的乱局,很多人确实有这样的疑问:为啥美国过去50年的时间,有大约10次大的因黑人问题引发的乱局;但是这几十年里,还是源源不断有黑人移民进入美国?是他们宁愿受歧视吗?当然不能这么说,谁愿意总被别人歧视啊?原因在于这些移民来到美国,主要是为了好生活而来,在这个前提下,其他的都是浮云了。
作|者|简|介 韦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第3期(总第35辑)拉美经济停滞的制度、文化与历史原因近些年来,有许多学者把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停滞简单归结为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这实际上包含者诸多理论误识。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先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说起。
为什么拉美人要移民去美国(到底什么吸引力使得外国美女纷纷想要嫁入中国)
拉美国家为什么陷入经济停滞(拉美经济停滞的制度、文化与历史原因)
拉美国家为什么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巴西、阿根廷、智利三国为何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