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与中共老一辈领导人渊源颇深,很早即有交往。1926年,李大钊因事委托于右任赴苏。在莫斯科,于右任大开眼界,为十月革命欢欣鼓舞,写下许多歌颂十月革命的诗歌,如《红场歌》:“一片红场红又红,照耀世界日方中。列宁同志何曾死?犹呼口号促进攻。”诗情如火,发自肺腑。李大钊曾将之发表在《新青年》上。
抗日战争时期,于右任力促国共第二次合作,并同中共领导人保持良好关系。1938年一月,《新华日报》创刊,周恩来恳请于先生题写报头,于右任欣然命笔,写下“新华日报”四字,字体端庄秀雅,尽显一代书法宗师神韵。此后这四个鲜明的大字长期刊印在中共党报上,直至1949年后,为毛泽东题词取代。
抗战胜利后,于右任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重庆谈判期间,当他得知有人要加害毛泽东时,当面质问蒋介石,竭力保障和谈期间毛泽东的安全。毛泽东对于右任仰慕已久,在重庆,曾两次拜会于右任,第一次未遇,再去始得相见。于右任设宴款待,国共数位名人作陪。席间,不谈政治只谈诗,诗人兴会,诗心欢洽。于右任称颂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气吞千古!毛泽东自谦,说哪及“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深沉有力。
1941年,于右任瞻仰成吉思汗陵,作《越调·天净沙》:“兴隆山上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其时,抗日战争正进入相持阶段,日寇占领了我大半国土。站在陵前,于右任仿佛听到成吉思汗在问,你们什么时候能赶走强盗收复国土?这是先生内心的呐喊:我们这代人必须收复家国山河!
这句诗出自《谒成陵》小令,寓厚重的历史感与严酷的现实于一炉,震古灼今,毛泽东读后,铭心不忘,故而能随口应对。
1949年11月下旬,于右任得知发妻高仲林和女儿于芝秀仍在重庆等他,于是从台北飞到了重庆。
可是,妻子、女儿因等不着他,几日前去了成都。在重庆,于右任一直设法与妻子取得联
系,但没有成功。11月29日,解放军攻城的炮声越来越紧,于右任在众人的劝说下,不得不乘飞机返回台湾。他于是更加伤感,常叹息道:“我好想念她们呀!”
他苦等时局的变化,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返回故乡,希望能见到自己的结发妻子高仲林以及长女于芝秀等亲人。
1958年,正是于右任与他的发妻高仲林金婚之年,但本应在夕阳岁月中相偎相依的这一对夫妇,却被横亘的海峡所阻隔。人们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但当时,老伴在大陆的生活到底如何,他根本无处知晓。于是,他写下那首哀痛的诗:“两戒河山一日箫,凄风吹断咸阳桥。白头夫妇白头泪,留待金婚第一宵。”
1961年,是于右任的妻子高仲林女士80大寿,这样的重要时刻,于右任却不能陪在妻子身边,他思慕故乡和亲人,赋诗《忆内子高仲林》:“梦绕关西旧战场,迂回大队过咸阳,白头夫妇白头泪,亲见阿婆作艳装。”字字情切。
于右任与友人说:“今年我老伴80寿辰,可惜回不了大陆,很为伤感!”
于右任在苦闷中给香港的朋友吴季玉写了封信,倾诉衷肠。在吴季玉、章士钊的奔走下,这个消息被周恩来得知。周恩来亲自安排,以高仲林的女婿屈武的名义,集合了于右任在大陆的其他亲属,以及老朋友孙蔚如、茹欲立等20余人,在西安为于夫人举行了寿宴。
寿宴过后,高仲林欲写信告诉于右任这一消息,又恐消息如果传到台湾当局耳中,会给于右任带来不好的影响。高仲林的挚友邵力子给她出主意说,宋代《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也姓周,有一号为“莲花”,便为周恩来取了一个雅号名“莲溪先生”,隐晦地告诉于右任,自己的寿宴,是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办得圆满热闹。
屈武把做寿的照片寄给于右任,并在信中说“莲溪先生关心此事”。
于右任一看,自然就联想到大陆另一位姓周的要人,于是请人转达对“莲溪先生”的谢悃。周恩来深情地说:“只要于先生高兴,我们就心安了。”
于右任(1879一1964),原名伯循,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一九o六年在日本得会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t监察院长j。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一九三二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他又是复旦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一九四九年去台湾,一九六四年病逝于台北。于陕西三原、台北等地建有故居、纪念馆。
台北的北投,一个不很大的地方。
顺着北投公园坡道拾级而上,不消一会儿就可以看到一扇大门,门前树立着“江山如有待,天地更无私”的草书题字,大门口两旁石柱上刻有“梅庭”二字,都是于右任的手书。
这里就是民国大佬于右任的别馆,他居台后,以“每日三千字,长生一万年”的情怀大写特写行草书法作品,有求必应。据说,他在台湾留下了五万幅墨宝,他的公馆据说在若干年前已拆迁,换了主人,不复追惜。
梅庭依山坡地形而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临中山路,故居简约,质朴的黑色屋瓦及木隔棂的日式建筑,木造落地窗,外观则是以石砌台基,呈现着恬静、怀旧气息,看了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屋内是木造结构,阳光流泻在木质地板上,回荡出温暖、浪漫的氛围;庭院里生机盎然,花木扶疏,绿树成荫。这里是于右任在台湾15年的生活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处居所。
下层是防空避难室,采用西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二战初期的建造形式,成为战争的最佳见证。房间里几乎没有装饰和固定的家具,显得朴实而素雅。如今,台湾文物保护部门对梅庭进行了精心的保护与修缮,在园内的“梅庭二三事”展区,还有梅庭历史与于右任的简介。
有不少人说,1949年,于右任本想留在内地,但被蒋介石派人挟持到了台湾,继续担任“监察院”院长等高职。
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时,于右任在1949年3月26日曾提出辞去监察院院长职务,但在一片“挽留”声中,不得已继续留任。
南京解放前夕,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军官来到于公馆,强迫于右任上车驰往机场。于右任在上海没住多久,解放军就大兵压境,不得已又同次子仲岑、儿媳周宝珠及两个孙子一道去了广州,最后在蒋介石的催促下,辗转飞往台北。
1949年11月28日,71岁的于右任乘飞机抵达广西南宁,次日离开南宁直飞台湾
于右任留给大陆的最后一瞥
到台湾之后的15年间,于右任的“监察院”院长一职形同虚设,几乎无所事事。唯一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于右任弹劾“行政院”院长俞鸿钧一事。
1954年6月,俞鸿钧继陈诚之后担任“行政院”院长。于右任曾对俞鸿钧目无“监察院”的行径极其愤慨,于1957年12月10日亲自来院主持会议,提出弹劾俞鸿钧的动议。“监察委员”们也认为俞欺人太甚,群情激昂,通过了对俞鸿钧的弹劾案,并将弹劾内容向新闻界公布,俞处境颇为狼狈。
这事终于惊动了蒋介石。1958年1月16日,蒋介石在台北中山堂召集“中央委员”“评议委员”和国民党籍的“监察委员”近200人开会,会上公开袒护俞鸿钧,称弹劾中所列各点,许多事不能责备俞院长个人。蒋介石还在会上当面斥责于右任:“院与院之间发生争执时,可由‘总统召集有关‘院长会商解决之。我一直在等你们来报告我,让我召集‘两院院长会商解决,你们大可向我作此请求。”蒋厉声斥责:“为何不走这条途径?”
俞鸿钧弹劾案对于右任打击甚大。从此以后,他更加置身事外,寄情于书法、诗词。不管怎样复杂纷纭的文牍,到他手里都只批一个字,如“是”“行”“商”“阅”等字眼,绝少用两个字以上,加上签名用的“右任”二字,批文总共不超过三个字。他最后15年的院长生涯就是这样在台湾度过的。
1964年,于右任的好友吴季玉从香港赴台为于右任祝贺生日,谁知这次台湾之行竟成两位老友的永诀。吴季玉的行踪已遭国民党特务侦知,因此抵台后不久即遭暗杀了。于右任闻听噩耗,悲痛欲绝,身体每况愈下,1964年5月1日,也成为于右任在世的最后一个生日。
即使在病痛的时候,于右任仍然尽可能地多做事,而他最看重的事往往与文化教育有关。·
看书、写字是于右任的生活习惯,一旦离开便非常难受。他在1964年1月14日的日记写道:“数日因事未看经书,心中不安。”而他之于“写字”(书法),则更是不可分离,以此作为日常之事。有些熟人到于右任家,从纸篓中拣回不少珍贵墨宝。
于右任从11岁开始练习王羲之的《鹅字帖》,后来他又醉心于遒劲峻拔、庄重茂密的北魏碑帖。中年以后,又专攻草书,自称:“余中年学草,每日仅记一字(即每日一个字写无数次),两三年间,可以执笔。”
靠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于右任最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形成名闻天下的“于体”草书。他的初期草书,沿袭魏碑的磅礴之气,用笔险劲峭拔,大刀阔斧,旁若无人。随着年岁渐高,后期草书渐入宁静恬淡之境,晚年更臻成熟,达到挥洒自如、炉火纯青的境地,信手拈来,皆成佳构,被尊为“一代草圣”。
由于求他写字的人很多,他每天常常要写三四十张纸,虽然劳累,但却乐此不疲。他写字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唯一讲究的就是不用墨汁写字,必须现磨现写,而且一定要用开水磨墨。每写到痛快处,就大呼“取墨来”。
于右任一生写得最多的条屏是“为万世开太平”,有一两千幅之多。这是他的心声。如果是比较了解的人,于右任则特为其撰句,他给张大千的对联是:“富可敌国,贫无立锥。”送给蒋经国的则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复旦大学校友黄季陆去台后,掌管教育,有一次请他书赠数语,于右任挥笔题书:“将中国道德文化从根救起,把西洋文明迎头赶上。”
于右任一生写的书法作品,有人粗略估计在五万件以上,作品之多,当代无双。为此,著名书法家沈尹默曾当众调侃于右任:“于院长的字不如我的字值钱,因为于右任写得太多,而我写得少。”于右任听了不以为忤,笑着说:“物以稀为贵嘛。”
于右任晚年贫病交加,生活寂苦,处境凄凉,以至于镶不起一副假牙,在荣民总医院住了三天院就喊着要回家,连说:“太贵了,住不起。”有一次,他牙疼得厉害,朋友劝他拔牙,并推荐台北最好的牙医,拔一颗牙300元新台币,于右任苦笑着摇摇头,“太贵了!不要拔了。”
即使潦倒至此,于右任仍不以钱为意。他手临的《标准草书千字文》,汇集从东汉末年起到清代的154位书法家,共计1027字。这本书在他生前共修订了9次,1961年在台刊印时,于右任与出版商约定不取一文稿酬,只要求定价低廉,便于读者购买,意在推广、普及。
一生高官的于右任始终注重名节,两袖清风。当他晚年病重时,常想到的竟是“没钱住院”。
1963年4月18日,于右任喉咙发炎,住进台北荣民医院。刚过三天,于右任便在日记中写道:“今日早起,疾已轻,有归去之意。开支甚大,如何能继。”5月初,于右任在疾病没有完全治愈之时便出院,病情因此再次发作。他本应马上住院,却因为住院费用的缘故,将此事一拖再拖。
在此期间,于右任仍参加社会活动。6月26日,由于喉部感染,于右任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但因经费紧张,很快出院。等病情好转一些,他又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写下了气势恢宏的长篇行草书《文信国正气歌》七屏,成为其最后的大作。
文天祥《正气歌》原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备注:文天祥在宋朝最后被封为信国公,故称文信公或文信国,官拜少保,故称文少保。
1964年7月底,于右任再次病重,咽喉发炎,说话进食都很困难。蒋经国来看望,劝于右任:“老伯,听说您身体不好,还是进荣民医院治疗吧。”于右任不愿向蒋经国哭穷,只是点头应承。
再次住院没几天,于右任又因经费问题而担心,对副官方伯熏说:“我很穷,没有钱,我住的这间病房多少钱一天?太贵了我是付不起的,我还是出院回家吧。”方伯熏看着病情严重的于右任,有意隐瞒实情,将每日高达千元的住院医疗费说成“只有一百元”。
如此一来,于右任安心地住院了,因为以他月薪5000元新台币的收入,是可以付得起这些费用的。然而,他的病已经治不好了。
谁也不会想到这位民国元老级人物,当时经常连菜金都掏不出。以至1964年病逝之后,人们才发现,他欠厨师垫付的伙食费竟有新十几万台币。
在生命到达终点前,于右任数次想写遗嘱,但写了撕,撕了又写,后来病情恶化,终致无法再写。他的长子于望德为寻找父亲的遗嘱,特请来“监察院”副院长、“监察委员”等数人做证,打开于右任最为珍贵的保险箱。开箱以后,大家被眼前的物件所感动了。箱子里没有一点金银积蓄,所能见到的是一支钢笔、数方印章与几本日记。还有结发妻子高仲林早年亲手为他缝制的布鞋布袜。再有,便是他的三儿子于中令5月赴美留学时向银行借贷的4万元账本以及平日借副官宋子才的数万元的账单。
1964年8月中旬,于右任因病住院。
1964年1月,当于右任感觉将不久于人世时,他在日记中对身后事做出了两次安排。
1月12日做的安排是:“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1月24日做的安排是:“葬我于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是山要最高者。”
十几年的乡愁,感情之累积终于酿成一首千古绝唱——《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64年1月22日,于右任在日记中表明自己的心迹:“我是儒家系统中人,守之不变者,万勿中途迷离,为世所笑。”这是他的人生信念。
思乡的心情让于右任病倒了。病重时,他的老部下、原台湾“监察院”秘书长杨亮功到医院看望,问他:“您老有什么事吩咐我?”
于右任由于喉咙发炎而无法讲话,只好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思。他首先伸出一个指头,接着又伸出三个指头。于右任的老部下杨亮功猜测了几个答案,都被于右任摇头否定了。杨亮功怎么也猜不中是什么意思,只好说:“院长,等你身体好一些后,再来问你刚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行不行?”他点了点头。
于右任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1964年11月10日晚8点零8分,于右任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故,终年86岁。他去世后,杨亮功向资深报人陆铿提起此事,陆铿反复考虑后,提出一种解法,认为于右任的“一个指头”是指祖国统一,“三个指头”代表三原县。合在一起就表示:将来中国统一了,请将他的灵柩归葬于陕西三原县故里。故人的心思已成天语,而这一解释获得了不少人,尤其是故乡人的认同。
陕西三原县城西关斗口巷5号建有于右任故居。六百多年的古槐树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堂后枯槐更着花,堂前风静树荫斜。三间老屋今犹昔,愧对流亡说破家。”他的旧诗飘逸隽永。
于右任的遗体被埋葬于台北的最高处大屯山观音山上,并在玉山顶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于右任半身铜像。玉山山势险峻,四米高的铜像,建材全是由台湾登山协会的会员们一点一点背上山的,他们了却了于右任登高远眺故土的心愿。
西安于右任故居,是于右任1949年去台湾之前在西安居所。从1937年起,于右任结发妻子高仲林和长女于芝秀就居住于此,先生回乡时,也常在此居住。1971年、1972年母女两人相继在此去世。于右任晚年写诗多首怀念居住在此地的妻子和女儿。
参考资料:
?《“名士”于右任》张玮 著《历史的温度》 中信出版集团
?《于右任与中共领导人的“诗交”》苗连贵 52,《审计月刊》/2021/12/总第404期
?《梅庭的故事——记爱国老人于右任先生生前二三事》且十
?《北投梅庭,每日三千字》吴十州《归去来兮:那些去往台湾的文化名家》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所谓的台湾国际团结法案,此法直接挑战联合国275 8号决议,其实我觉得挺正常的,美国嘛。干涉的他国内政凌驾于联合国之上也不是一次两次,当然现在我只会觉得可笑,因为美国早已不是那个可以操纵联合国的美国了,所以我才说现在的美国越是虚弱,越要搞这种不可能成功的把戏。所以说真的,我没有像以前那么愤怒,美国要搞那就随美国去,我反而是非常有兴致的看一看台湾人对此是怎么反应。
中国绿卡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住证,正常情况下想要拿到中国绿卡是比较困难的!比如说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这个一般人很难做到;或者说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四年、四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三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再有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等等。
大s台北领证,s妈发文说管不了,韩星祝福,内地明星却在沉默——引言。大s与具俊晔再婚的消息,从被曝光那一刻起,就一直以各种方式霸占着热搜。3月28日,有台媒爆料,大s在当天与具俊晔已经在台湾省台北市领证,这就意味着他们将成为我们中国认可的合法夫妻。只不过,这一次,大s继续选择“云领证”的方式,本人不到现场,委托别人办理的。
《民法典》物权编第十四章新增居住权制度,民事主体可通过合同、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居住权制度的确立对实现“住有所居”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本文整理7例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发布的与居住权相关典型案例,呈现居住权制度相关热点问题,具体包括居住权执行、居住权确认、离婚妇女及老年人居住权保护等内容,以供参考。
因为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台湾保证法”修正案,大量的台湾富豪、精英悄悄的离开台湾。“台湾保证法”其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将对台军售常态化,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以及重新检视美台交往准则等。这一法案被认为是美国打“台湾牌”的又一步,旨在利用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棋子,同时从台湾获取经济和政治利益。然而,这一法案并没有给台湾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加剧了台海的紧张局势,使台湾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台湾是哪一年?可以肯定的是祖国绝对会统一且一切正在稳步推进!种种迹象表明:2024年会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即便没有大事发生也会是转折的开始…当“和平、统一”成为岛内“竞选”口号时,岛内对“台独”的战争已经打响了!我们期待台湾早日回归,更希望以和平方式完成国家统一!
女星安以轩丈夫陈荣炼的案件已经审理了一段时间,陈在狱中度过春节,外界甚至不清楚安以轩有没有前往探望。陈荣炼涉不法赌博案从2022年12月初开审,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而同案的周焯华(洗米华)被判监禁18年,民事赔偿金额超过85亿港元,外界猜测陈荣炼的下场可能跟好兄弟周焯华一样。陈荣炼是澳门德晋集团ceo,涉嫌实施开设赌场犯罪行为,被控涉不法经营赌博、诈骗和清洗黑钱等共83项罪名,于2022年1月被捕。
一直以来,移民是广东歌创作中的重要主题。许多作品虽然不会贴上移民标签,但还是能够引起部分群体的共鸣,比如许冠杰的《日本娃娃》表露了香港人对97年的忧虑情绪,岑宁儿的《风的形状》以离家游子的视角鼓励听众接受未知、克服恐惧。张敬轩今年的第一支派台作品《隐形游乐场》也是如此。三月下旬,这首歌在英国伦敦演唱会尾场上首唱,也是轩仔和wyman想要送给伦敦观众的礼物,由张敬轩亲自操刀作曲、wyman深夜送词、编曲侠johnny yim不足24小时完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移民哥”。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台湾问题,可以说是如今我国整个国家最大的一个重要问题了。并且基本上也可以说算是我国在完成我国的领土最终统一的过程当中的一个最大的阻碍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境冲突其实很好解决,并且中印两个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事实上也主要都是集中在了一些不毛之地上面。
台当局脑袋被门夹了吗?因在岛内招不到兵,开始把主意打到大陆和港澳同胞的身上。日前,台湾省“国防部”修改了《志愿士兵服役条例》。其中,针对澳门和香港在台居民参军的门槛,由原来的居住满20年,缩短为居住满10年。大陆籍不变,仍未20年。(一) 为何修改条例?台湾政客点出三点好处,台网友:不怕“渗透”吗?
大陆移民台湾历史(泉州四县移民在台北的一场大混战——顶下郊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