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电影《灌篮高手》去年在当地上映后票房火红,上个月到了中国票房同样出色,外界预计将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日本电影。表现如此亮眼,玄机何在?

在中国福建福州一商场内,日本动画电影《灌篮高手》的人形立牌吸引民众拍照。(中新社)
公开资料显示,《灌篮高手》最初是由日本漫画家井上雄彦创作的以高中篮球为题材的漫画,1990年开始刊载,1993年《灌篮高手》同名电视动画片播出,1996年6月宣布完结。
电影版《灌篮高手》时隔20多年后终于在去年底上映,一样由井上雄彦执导,故事改编自漫画原作的最终章《全国大赛篇——湘北vs山王工业》,主要讲述两支篮球队对决的励志故事。
中国大陆几乎是整个亚洲最晚看到《灌篮高手》的地方。此前,该电影已经先后在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多地上映。虽然晚了一些时间,许多大陆观众仍对电影抱有很高期待。《灌篮高手》的动画在90年代曾在大陆电视上播出,并成为了许多80后、90后的儿时回忆。有网民说,当年有很多中小学生因为这部动漫而爱上篮球。
据中国电影数据分析软件灯塔专业版数据,《灌篮高手》在中国上映前13小时16分,预售票房破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932万新元),最终预售票房1.15亿元,预售人次286万人,创下中国影史进口动画预售票房冠军。
截止上星期三(4月26日),《灌篮高手》在上映一周后票房已破4亿元。
收获亮眼票房的同时,电影质量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截至5月2日下午3时,《灌篮高手》在豆瓣的电影评分高达9.0分,近20万人打分,五星好评占了60.4%。
有人在豆瓣页面留言说:“我为井上雄彦的电影技法、实现的视听效果而震撼,听着全场排山倒海的欢呼声跟着激动,想到自己的青春记忆热泪盈眶。”
也有人说:“说实话去看之前,没有报太大期望。觉得画风有点不是当年的味道。但是,灌篮高手还是当年的灌篮高手!热血程度完全不减!”

日本动画电影《铃芽之旅》3月底在中国上映后掀起不少讨论度。(互联网)
除了《灌篮高手》,此前由日本导演新海诚执导和编剧的动画电影《铃芽之旅》,3月底在中国上映后一样掀起观影热潮。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少女和一位神秘男子,二人一起踏上了关闭灾祸源头之门的冒险故事。
数据显示,《铃芽之旅》在中国大陆上映30多天后,票房截止上周已突破7.5亿元。如果没被《灌篮高手》反超,它将是中国电影票房史上最成功的日本电影。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王鹏飞就此在澎湃新闻撰文。他以《灌篮高手》电影版掀起的热潮为例称,这侧面说明它不仅是一部动漫电影,它更是80、90后共同的青春以及与青春有关的回忆。
王鹏飞也点评:“追本溯源,这份共同的回忆可以说是上世纪中日‘蜜月期’民间文化交流结下的硕果。”
中日在1972年正式建交,两国外长六年后在北京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此后十年间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
在这背景下,中国电视台在1979年引进并播放日本动画,以加强民间文化交流。第一部登陆的动画片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松谷美代子的作品《龙子太郎》。
随后,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的作品《铁臂阿童木》也引进中国,观众反应之热烈,形成万人空巷的场面。这部科幻作品也敲开了中国人通过动漫作品认知日本的大门。
王鹏飞说:“自此,《灌篮高手》、《足球小将》、《哆啦a梦》、《圣斗士星矢》、《美少女战士》等诸多经典的国语配音日漫相继进入观众的视野,这些作品虽出品年代不同、题材不一,但为国内无数80后、90后构筑了一段段童年回忆,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日本印象’。”

《铁臂阿童木》是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创作的科幻漫画作品。(互联网)
不过,在1995年前后,随着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以及教育电视台的兴起,中国进口动画片的引进呈现出泛滥之势。
界面新闻官方财经号“文创资讯”在2016年12月发出一篇题为《日本动漫“入侵”中国30余年,缘何“相爱又相杀”?》的报道,当中内容就提到因为动画片进口不受审核、配额限制,一些暴力倾向突出的日本动画片随之频频出现中国的在电视荧屏上。
报道指出,其中影响最大的《北斗神拳》在各地方电视台播出后,其“血肉横飞,五官挪移”的画面震惊许多人。随后,该片被紧急叫停,但“日系动画片的成人化倾向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开始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北斗神拳》讲述当世界由于大规模的核战争而遭到毁灭性打击后,人类为了争夺仅有的资源开始互相抢夺厮杀的故事。
后来,在盗版盛行、监管无力的大背景下,2000年3月,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标志着“封杀日本动漫”的《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
根据中国政府网,该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在每天每套节目中,播放引进动画片的时间不得超过少儿节目总播放时间的25%,其中引进动画片不得超过动画片播放总量的40%。
报道称,这是广电总局首次就进口动画片的引进播出作出明确规定。然而,这还不是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处境最糟糕的时刻。
一位叫“关中阿福”的作者,2015年4月在凤凰文化评论栏目《洞见》撰文写道,2006年前后,进口动画片特别是日系动画片负面论再度甚嚣尘上,尤其是民族动画产业界对日系动画片颇有微词——一些日本动画片为推广其动画品牌,不惜将相关动画片以免费或极低的价格提供给中国电视台播放,这让一些国产动画片公司难以生存。
文章说,广电总局因此两度下达“禁播令”,要求各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不得播出进口动画片。
广电总局先是在2006年8月颁布《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中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下午5时至晚上8时之间,禁止播放境外动画片。
随后在2008年2月刊发《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同年5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不得播出的境外动画片、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以及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的时段,由原来的下午5时至晚上8时,延长一小时至晚上9时。
这意味着,中国人在电视黄金时段几乎看不到境外的动画片。
不过,随着互联网时代在2008年前后来临,进口动画片的观看渠道不再受限于电视台。因此,相关措施不再妨碍大部分中国民众观看日本动漫作品。
日本动漫在中国真正的复兴,实际上可从大银幕上初见端倪。
2010年,伴随中国影市的开放,日本动画电影又跃上中国大银幕,率先登场的是《名侦探柯南:漆黑的追踪者》。一年后,另一部剧场版《沉默的15分钟》上映,并拿下不俗票房。
但好景不长,中日关系因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问题恶化,中国在2013年和2014年没有引进任何日本电影。2015年后,情况才回归正常。
综合中国媒体报道和分析,日本动漫在中国受欢迎的两大原因是:第一,中日两国文化背景接近,容易产生精神共鸣;其次,日本动漫推陈出新,质量过硬。
中新社去年6月曾引述日本岩波书店前总编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外籍专家马场公彦分析说,中日两国历史交往悠久,有相似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环境,而欧美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与东亚地区有很大不同,因此相较在欧美,日本动漫在中国更受欢迎。
他说:“对我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日本漫画被比喻为‘三点钟的点心’。小学生下午三点放学回家后边吃点心边看动漫,这样的‘童年味道’让人既开心又回味,类似情况在中国学生群体中也非常普遍。同时,日本动漫也吸引了一些成年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这反映了中日两国在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共通点。”
按马场公彦观察,支撑中日文化消费的城市中产阶级在生活方式、消费行为方面也比较接近。两国还有相似社会环境,出现了晚婚、单身、丁克等类似的现象,也都面临老龄化等问题。“这些共同因素使得两国年轻人容易产生共同的动漫‘语言’。”

一群女士2月10日穿着日本和服在东京浅草寺外拍照。(法新社 )
至于第二点,根据前述文章《日本动漫“入侵”中国30余年,缘何“相爱又相杀”?》阐述,日本动漫人才辈出,他们能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推成出新;这种创新精神,也体现在其独特的画面风格,人物形象设计,镜头表现手法。
文章还写道,一部动画是由画面、剧情、脚本、配音、配乐伴奏这几个部分组成。而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就是其在这几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而剧情则是日本动漫取得成功的最大因素。日本动漫在剧情上做了十足的功夫。”
总的来说,日本动漫陪伴了许多中国80、90后,甚至00后的成长,也让他们当中许多人打破了向来对日本认知的刻板印象,从某种层面而言,这算是中日两国沟通的桥梁。
但随着民族主义思潮涌动,地缘政治形势尤其是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关系又趋紧张,动漫这种软性的文化联系,在中日关系近年来跌宕起伏的背景下,已难发挥多大的缓颊作用。更何况,中日之间还有复杂的历史和领土纠葛。
近年来,随着日本对外来人口的开放,日本成为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日本生活了几十年的黑人数量也越来越多。那么,日本人是怎么对待黑人的呢?对于日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么,日本政府是如何处理黑人问题的?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难解决呢?日本人不欢迎黑人日本人的排外心理非常严重,对外来人口的排斥更是非常明显。
日本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全球的模范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企业纷纷前往日本公司取经,全面引进对方的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其中,面向大众消费的日本零售业,更是被国内同行屡屡称道,成为大家反复学习的榜样。零售业是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折射了包括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消费观念等在内的一系列演变。
他曾被誉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也曾被中国亲切地称为“老朋友”,近日,这位经历过二战和冷战的“活化石”重新来访,激起了无数的讨论和热议。很多人都在思考,年逾百旬,早已功成名就,本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的基辛格博士,为何要“重出江湖”?今天咱们不谈国事,来看看这位“老朋友”是如何描述中国的。其实在基辛格心中,中国从来就不只是对手或者朋友这么简单。
阿楠/口述小问/撰文呱呱/编辑我是移民哥,90后,出生在黑龙江伊春嘉荫县下面的一个村子里。儿时,我和父亲开小破船去江心打鱼,只看得到对岸的树林,看不到人。我一直好奇,对面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呢?那时口岸还没开。15岁,我终于来到对岸,一晃12年,在伊尔库茨克打工和创业,几番折腾,刚过上几天好日子,疫情来了,一切归零。
日本是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之一。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七国集团成员。日本的科研能力。工业基础和制造业技术均位居世界前茅,并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2020年,日本人均gdp约40,048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则在4,330,000日元左右,属于高度发达的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亦在最高组群行列。因此,有非常多申请者想要移民日本。
华舆讯 据新西兰中文先驱报道,惠灵顿时间3月18日下午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连发两则通知提醒中国公民注意以下为通知内容(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官方网站截图)《请在新中国公民关注本地疫苗接种进展》据新西兰卫生部网站发布的接种计划,政府2021年开展新冠肺炎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在新境内年满16周岁,包括其他国家在新公民在内的所有人员均可自愿接种疫苗。
在美国生孩子就是美国国籍是真的?每年国内都有很多家庭想要在美国生孩子,希望孩子获得美国籍,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有什么依据吗?获得美国籍有什么好处吗?一、在美国生孩子就是美国国籍是真的?在美国生孩子就是美国国籍是真的,美国法律规定“任何人只要在美国领土出生都算是美国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落地生”政策。
日本现在有多少中国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难以置信。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人民间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因此,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定居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本一直是一个存在着深深的民族情结的国家,这主要源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在那场战争中...
我是移民哥,1972年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上到初三时,我因为数学成绩都不合格,放弃了上学。1988年,才16岁的我,独自来到了齐齐哈尔市,在表姐的饭店里当学徒。1991年4月,通过邻居的关系,到俄罗斯菜园做劳务工,一个月工资600元。从此,我和俄罗斯结下了深厚的情缘。*32年来,我在这个热血沸腾的国度,跟黑社会谈判,与海关官员谈笑风生,带剧组拍电视剧,把被扣留的中国人送回家。
随着跨国婚姻越来越普及,涉外离婚纠纷也越来越常见,经常收到咨询,夫妻一方在国外,不回国可以办理离婚手续吗?涉外离婚如果一方不能回国进行协议离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诉讼离婚的办理。如果你是国外的一方,可以通过远程公证方式,在国内公证委托律师,除公证授权委托书外,再出具一份《离婚声明书》,律师拿着材料代表其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然后通知国内的一方过来法院进行调解离婚,这样就能达到人不用回来也能顺利达成协议离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