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阳了”“多喝开水!”
“我发烧了”“多喝开水!”
“我嗓子痛”“多喝开水!”
在如今的疫情之下,“多喝开水”似乎已经跟相声捧哏口中的“那是啊”一样,成为了一句万能的安慰台词。
猫猫也要多喝开水!
成年人体内的水分含量约占体重的60-70%,但对于中国人而言,这部分水分或许都是开水。
开水,就是中国人的命根子。它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我们这般如痴如醉?
中国人的命,都是开水给的
早在公元1883年,清朝著名美食家袁枚的孙子袁祖志游历欧洲各国,在总结东西方风俗习惯差异的时候专门强调:
“中土戒饮凉水,以防坏腹,泰西务饮冷水,以为除热。”
其实,“歪果仁”并非不喝开水,只是他们的开水往往沦为茶与咖啡的陪衬。在世界上,似乎也根本找不出另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于纯粹的开水爱得如此这般深沉。
出于健康的角度考虑,开水的温度也不应过热;
超过65℃的热水不仅会灼伤口腔黏膜,更有着诱发食道癌的风险。
摄影/王晶
如果让我来给开水下个定义的话,它应该有两项必要特征:第一是必须要沸腾。喝开水的最初目的,是通过加热煮沸的方式,杀灭水中可能存在的病菌。
中国人对于开水的追捧,早已超过了杀菌消毒的最初目的。就算是达到直饮标准的纯净水,大家往往也会把它们煮沸后再趁热喝。所以开水的第二项特征则是要热,捧在手心里,暖到心坎上。
热衷于喝开水,并不是中国人的体质问题在作祟,毕竟与我们人种同源的日本与韩国一年四季也只喝冰水。喝开水,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了。
福州,小女孩抱着热水瓶、
背着新书包奔向福州开往重庆北的绿皮火车。
对于平素冰阔乐、快乐水不离手的年轻人来说,喝开水已经成为了我们与长辈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根源。不过最近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把封印许久的喝开水记忆重新拉回了现实。
在吞刀片般的喉咙剧痛之下,一杯35-40℃的温开水,入口远比凉水顺滑得多。平常一年四季都只喝凉水的我,在疫情之下也乖乖端起了保温杯。
所以,“多喝开水”并不是钢铁直男式的敷衍,它真的代表了在疫情下最为真挚的祝福!
写入中国人血脉的“喝开水基因”
中国人喝开水的历史,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
故宫锅炉房的工作人员用暖水瓶运送开水,
故宫的值班人员饮水就是这么解决的。
早在距今超过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耕与畜牧的不同生活模式造就了我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
吃惯了牛羊肉的西方人,烹饪方式自然以烧烤为主。而我国先民则以大米、黍米为主食,相应地培养出了蒸与煮的烹调习惯。在一天的辛勤劳作之余能够喝上一口热腾腾的米粥,这是已然写入我们血脉中的“喝开水基因”。
我国古代的传统炊具,功能都是以蒸和煮为主。
在宋朝时,一种名为“熟水”的饮料成为了奶茶般的全民“快乐水”。著名的才女李清照就是豆蔻熟水的忠实拥趸,甚至还专门写词为它“带货”: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在豆蔻熟水面前,就连茶叶都丧失了竞争力。
在宋朝,熟水与香饮子是最受欢迎的全民饮料。
然而在没有保温杯和电热水壶的古代,想随时随地喝上一口热乎乎的开水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一项仅仅局限在上层社会的奢侈享受。
将水烧开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柴资源,对于时常连饭都吃不起的穷苦百姓来说,这笔燃料开支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罐罐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茶饮制作方式。
摄影/严肃
老百姓们并非意识不到喝开水的好处,而是实在无力负担。井水、河水,这些既不卫生又不稳定的天然水源就成了绝大多数人获取饮水的唯一渠道。
明朝言官杨涟因弹劾魏忠贤而惨遭陷害,于是“每晨起多饮凉水,以求速死”。在这些上层士大夫的眼里,饮用未经烧开的凉水,足可以直接与自杀划等号。他们奢侈的生活,与下层老百姓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喝开水,救得了中国人!
喝开水,不一定能治病,但可以防止人得病。
传统茶馆里的茶壶。
1932年,一场规模空前的霍乱疫情席卷我国23个省、306个市。电视剧《白鹿原》中那场毁灭性的瘟疫,就是对这场霍乱疫情的真实写照。在此等危急局面之下,曾在哈尔滨扑灭鼠疫疫情的伍连德博士临危受命,前往上海组织抗疫事宜。
霍乱通常通过不洁的饮用水传播。当时的上海还没有自来水,人们的生活用水通常取自周围的河流。往往上家人在洗衣服、倒马桶,下游的人们却在洗菜做饭。
伍连德博士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混乱的用水环境,已经成为了霍乱病情滋生蔓延的温床。想要消灭霍乱,首要措施就是解决老百姓们的饮水卫生问题。
从古井中打水,依然是许多人的生活常态。
将水烧开,就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消毒措施。因此,伍连德在上海大力推广开水房,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向周边居民售卖开水。
这种开水房的构造通常极为简单,只有一个灶台,以及若干烧水的水壶。因为灶台的样子像极了老虎,所以大家给这种开水房取了一个形象的别名:老虎灶。
老虎灶的外形,像极了一只大老虎。
据说遍布在广东的凉茶铺子,也是这种喝开水文化的延伸。
在全民喝开水运动的大力推广之下,上海的霍乱疫情得到了极为有效的控制。在这次疫情期间,上海病患的死亡率仅有7.4%,为全国最低。对比之下,就在距离华界仅有数街之隔的英法租界内,死亡率却达到了约30%。
纵观人类数千年与疾病抗争的医学发展史,我们真正消灭的传染病也不过只有天花一种。相比医学的进步,以喝开水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业,才是我们抵御疾病最基础的一道防线。
江苏省南通市,保温制品公司车间的工人正在精心生产保温内胆。
对于较早进入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大可不计成本地推广杀菌与反渗透技术,使得自来水达到可以直接饮用的标准。但在我国,通过煮沸来消毒杀菌的开水才是更符合国情的选择。
随着民国时期“新生活运动”与新中国成立后“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广,喝开水的习俗与廉价的开水房很快走向全国。全民喝开水,距今也只有不过短短七八十年的历史。
茶叶,是开水的最佳拍档。
摄影/咔咔
自来水与保温暖瓶的普及,使得随时随地在家喝上一杯温热的开水再不是什么难事。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开水铺子在上世纪80年代时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上海最后的老虎灶也在2013年时关停,成为了一代人逝去的童年回忆。
这种记忆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上大学时,每天提着暖壶去开水房打水,是比去图书馆、教室频率更高的“必修课”。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的开水房门前,
数百个暖水瓶从台阶上一直摆到了广场上。
一杯开水带来的温暖,足以驱散寒冬与疫情的阴霾。
所以,今天你喝开水了吗?
在covid-19 大流行关闭旅行两年后,我们终于开始看到人们因工作和休闲旅行而恢复正常。恰当的例子:自 2022 年初以来, tsa 检查站的数量几乎每天都接近大流行前的水平。因此,尽管分析公司 str 和经济预测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要到 2025 年才能从大流行中全面复苏,但住宿行业仍然是大生意。
有人说买手表一定要选择昂贵的,因为手表就是用来展示男性实力的装饰品。这句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又很片面。昂贵的手表不少,但知名度却并不是都很高。售价越高受众群体越少,反而容易出现破产的都是一些昂贵的手表品牌。世界名表有300多个品牌,但是让人耳熟能详的品牌也不过30多个。入门品牌虽然都不贵,但拥有的消费群体多,照样可以名声大噪成为现象级产品并且热度持续不减。
我,美国人,在中国生活近10年,会打麻将、用筷子,普通话很流利近十年前,我背井离乡,跨足太平洋,踏上了中国这片神秘的土地。起初,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美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也仅限于电影、新闻和书籍。然而,这十年的生活经历让我逐渐融入这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国度,我学会了打麻将、用筷子,甚至能用流利的普通话与当地人交流。
泰国警方在事发地调查。(视频截图)当地时间7日晚间,泰国度假胜地芭堤雅发生一桩入室抢劫案,中国游客损失价值1000万泰铢。据泰国《曼谷邮报》消息,7日晚间,5名武装人员强行闯入中国游客所在的住宅区,抢走价值10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217万元)的现金和贵重物品。当地警方在晚上10点左右接获报案。报道称,武装人员还洗劫了房子,以便找到更多贵重物品,最终从后门逃离。
2019年9月19日,facebook硅谷总部园区,38岁的中国工程师陈勤跳楼身亡,警方认定为自杀。随后,facebook的考评机制、企业文化以及华人在整个硅谷的生存状况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在此后的两个月中,我们先后采访了多位在硅谷工作的华人,试图在陈勤事件的背后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一个中国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硅谷立足?
美国之所以强大,得益于三类人的共同努力。美国虽然历史不长,但其崛起却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美国的强大主要是由三类人共同铸就的。·第一类是犹太人,他们在全球人口中所占比例仅为0.25%,但却占据了全球20%的顶级富豪。像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费罗伊德等改变世界的人,都是犹太人。此外,像巴菲特、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世界知名人物,也都是犹太人。
买房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决策,而在选择购置国外房产和中国房产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最显著的差异之一是产权的性质。在国外购房,很多国家赋予购房者永久产权,而在中国,产权却呈现出一定的限制。在国外,如美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国家,房产的产权一旦购置,通常是永久性的。买主不仅拥有房屋本身的产权,还能同时享有土地的产权。
一直以来,东亚中日韩三国因为地缘位置接近,有相同的历史文化习俗,经济与人文往来密切,因此时常成为各方关注的对象。对于另外两方真实的评价,一直都是三国民间最具热度的话题。最近,韩国媒体公布一项民调显示,在整个东亚大环境中,中国成为大多数韩国人讨厌的国家,有高达82%的韩国民众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近代史上殖民过韩国,且与韩国有主权领土争端的日本,也只收获了69%韩国受访者的负面评价。
两名原告称没亲自听到中国人说亵渎神明的话,是当地翻译的人说的。巴基斯坦北部警方对一名巴基斯坦水坝建设项目的中国负责人提起诉讼,在这之前,一群愤怒的暴徒聚集在一起抗议并冲击中方项目营地,原因是据称这名中国负责人在工作场所与巴基斯坦下属发生争执时发表了“亵渎神明”的言论。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新消息,指控“亵渎神明”的两名下属改口了。
我,非洲加蓬人,辞掉工作到中国留学,娶北京妻子,如今定居西安讲述:移民哥整理:肖寒先生我是移民哥,来自中非国家加蓬共和国,今年35岁,中文名叫张蓬,也是一名北京女婿。曾经,我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加蓬外交部工作,2015年,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喜欢,选择自费到北京留学,学的是汉语专业。来华后,越来越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