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香蕉和咖啡享誉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美食深度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那就是堪称“国民炒饭”的“广东饭(arroz cantonés)”。
南都、n视频了解到,在哥斯达黎加的华人中,祖籍广东的华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他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独具匠心地“炒”出了一个传奇。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粤籍华人向南都记者讲述了“广东饭”变成当地国民美食的故事。
“镬气”十足的炒饭
哥斯达黎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来到一间即将打烊的中餐馆,当时餐馆只剩下一些米饭、鸡肉和猪肉,老板把这些剩余的食材混在一起炒。年轻人吃了非常喜欢,问老板菜名。刚好这家中餐馆是广东人开的,这道菜从此就叫“广东饭”。
“哥斯达黎加人非常喜欢‘广东饭’。如果你问一个当地人有没有吃过,他一定会回答‘吃过’” 。粤籍华人林楚琪告诉南都记者。
“广东饭”。林楚琪供图
20世纪90年代末,林楚琪的父亲林师傅从广东中山来到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后来,林楚琪的父母也在当地开起中餐馆。在她看来,“广东饭”象征着广东人敢于拼搏的精神,也展现了广东人主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的态度。“但我更想说的是,这是一种传承,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
哥斯达黎加的炒饭有很多种,在林师傅的店里,除了“广东饭”,还有虾炒饭、腊肠炒饭、蔬菜什锦炒饭等。据林楚琪介绍,“广东饭”的食材主要是叉烧、鸡肉和火腿。“我们这边没有国内的叉烧,是熟的猪肉,但我们也会把它叫做‘叉烧’”。
做一道“广东饭”并不复杂,林师傅在炉灶上把锅热好,倒入新鲜鸡蛋清,搅动几下,倒入切好的鸡肉、叉烧、火腿、腊肠翻炒,再倒入凉米饭,用力翻炒至米饭一粒粒散开,然后撒些许葱花,加入适量老抽、生抽、盐、白糖、味精,用力翻炒。起锅上碟,一道有“镬气”的“广东饭”就出炉了。
林楚琪说,“广东饭”的精髓就在“镬气”,当地人尽管买齐了食材,但做不出“镬气”,因为他们用电炉,而广东人用火炉。有意思的是,老抽和生抽也是当地人很喜欢的调味料,被称为“中国汁”。“广东饭”物美价廉,一份实在得连盒盖都盖不住,两份就够几人吃。这也是“广东饭”风靡哥斯达黎加的原因。
林楚琪告诉南都记者,中华文化在哥斯达黎加正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当地人学中文,渴望了解中国的食物,所以他们就更愿意来中餐馆。”由于在哥斯达黎加开设的中餐馆越来越多,林家的餐馆菜单增加了点心、炒河粉、炒米粉等品种,菜式更加多元化,以期吸引更多顾客。
成功申报吉尼斯纪录
2013年春节,哥斯达黎加华人社区、圣何塞市政府等机构在圣何塞市中心的“中国街”联合举办迎中国新年“大锅炒饭”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这次炒的就是“广东饭”。
“我和阿姨都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我在文化展示区,阿姨在广东大炒饭区。”林楚琪告诉南都记者,她参加了中国民族服饰表演环节,阿姨则参与制作了这一“大锅炒饭”。
当地时间2013年2月12日,圣何塞市“中国街”人山人海,万余名华侨华人与大批哥斯达黎加当地居民从四面八方赶来见证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诞生,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大锅炒饭”使用了大米、鸡肉、猪肉、火腿肠、中国香肠、鸡蛋、洋葱和柿子椒。约50名厨师轮番上阵,在一口重498公斤、直径2.5米的大锅里炒出重达1345公斤的大炒饭,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场观众有秩序地排队品尝了这锅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炒饭。
时任圣何塞市长乔尼·阿拉亚表示,“大锅炒饭”申报吉尼斯纪录成功,使哥斯达黎加第一次成为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国家,而以“炒饭”这一中国传统美食作为申报对象,正体现了哥中两国文化的融合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今年5月,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汤恒在中哥建交15周年之际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哥关系跨越山海、携手共赢,已成为不同规模、不同国情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典范。哥华侨华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众多华裔优秀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中国文化已成为哥斯达黎加多元包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12月,哥斯达黎加立法大会通过中国文化日法,开创拉美地区以立法形式设立“中国文化日”的先河。粤菜文化漂洋过海落地哥斯达黎加,已成为中哥民心相通的载体。
最近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当前在美国的中国人,达到了560万,这个数字还是很壮观的,接近南昌市的总人口。据悉,美国亚裔总人口约为两千万人,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占比,已经在四分之一以上。数据统计显示,美国华裔人口集中在美国toaa大城市里,如纽约、阳金山和洛杉机等等。其中,纽约市华裔有52万,是华裔人口最多的美国城市,占纽约全市人口的6%。
近日,女星姜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她在视频里说了很多,也官宣了自己现在已经移居美国生活,她还说道自己很不适应美国的生活,而且她已经在美国待了有很长一段时间,引发无数网友的热议。在视频中,她正在洗手间洗漱,只见她身穿黑色短袖出现在镜头前,她应该是在卸妆,她将一些东西涂抹在脸上,开始讲述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她表示在美国已经住了一段时间了,可还是非常的不适应,始终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
here is swedenlocalsweden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world report)简称 “美新周刊” ,是一本仅次于《时代》周刊和美国《新闻周刊》的美国第三大新闻杂志。它以专题报道美国国内外问题及美国官方人物访问记而显其特色,并喜欢对全球各种事物进行排名。这本美国刊物——周报于 2010 年停刊——在美国最著名的也许是美国大学排名。
本文来源于 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人类观察家聚集地。自4月以来,网络上兴起一股润学风潮,“润”一举成为网络热词。近几年,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众国家,成为国人热衷的移民目的国。如孟加拉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以及地中海附近的塞浦路斯、马耳他等。这些小众国家吸引移民的优势是什么?除了资金门槛低,出人意料的是,它们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也拥有吸纳外国公民的竞争力。
哥斯达黎加没有故事,只有慢节奏的生活和逛不完的原始森林。或许你已经看惯了大都市的发展变迁,看惯了纵横捭阖的商业沉浮,看惯了满盈亏损的常态,看惯了城市里那些人文建筑和花草喷泉,想到乡村去走走,感觉自身世外桃源,那种悠然是很难得的。但是在哥斯达黎加可不是世外桃源,而是真正的“生态高端链”,千年的原始森林和鸟语花香在这里很常见,拥有世界5%的稀有物种,
中国人在美国到底过得怎么样?一问都不好,一劝都不回国(本文探讨的是截至2021年的情况,未来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前往美国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然而,这种选择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中国人在美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困境以及他们对回国的态度。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291位真人故事我叫苏芹,今年34岁,生活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名全职妈妈。我是移民哥,偏偏被大10岁的加拿大男友追到家门口。为了娶到我,他舍命陪老爸喝酒喝到趴下。他花七八万买了一枚钻戒向我求婚,却“不舍得”给彩礼,和我有了分歧。婚后,我随他移居加拿大定居生活,深切体会到异国他乡的苦楚。
美国现在做出一些事,既可气又可笑。2月10日从媒体看到消息,美国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在内的美国多州,正在考虑禁止中国公民在美国购置土地、住房或任何房地产,原因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此事爆出后,我外交部进行了回应。但网民反应很有趣,认为美国这一举措也算是帮助中国反腐,帮助中国富豪资金转移,等等,说啥的都有。
美国戏剧家伊斯雷尔·桑威尔在创作于1908年的戏剧《熔炉》中,设置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对白:“攻击华人”可以使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10年内禁止华人劳工移入签发用来识别合法在美居住的华工身份证禁止中国人加入美国国籍“一个混杂的种族,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高加索人,产生一种半异教,半基督教的文明,这种形式的混合相当糟糕。
1. 德国热线又名萍聚社区德国热线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德国华人社区,基本全德华人都上。包含德国日常生活的各种事宜。2. 开元德国中文网开元德国中文网算是开元公司旗下的一个论坛,开元公司主要业务是旅游,机票,留学等各种盈利性服务。楼主往返中德的机票经常通过该公司预定,因为能预定到2个大行李箱的特价机票。其他服务没尝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