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香蕉和咖啡享誉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美食深度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那就是堪称“国民炒饭”的“广东饭(arroz cantonés)”。
南都、n视频了解到,在哥斯达黎加的华人中,祖籍广东的华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他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独具匠心地“炒”出了一个传奇。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粤籍华人向南都记者讲述了“广东饭”变成当地国民美食的故事。
“镬气”十足的炒饭
哥斯达黎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来到一间即将打烊的中餐馆,当时餐馆只剩下一些米饭、鸡肉和猪肉,老板把这些剩余的食材混在一起炒。年轻人吃了非常喜欢,问老板菜名。刚好这家中餐馆是广东人开的,这道菜从此就叫“广东饭”。
“哥斯达黎加人非常喜欢‘广东饭’。如果你问一个当地人有没有吃过,他一定会回答‘吃过’” 。粤籍华人林楚琪告诉南都记者。
“广东饭”。林楚琪供图
20世纪90年代末,林楚琪的父亲林师傅从广东中山来到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后来,林楚琪的父母也在当地开起中餐馆。在她看来,“广东饭”象征着广东人敢于拼搏的精神,也展现了广东人主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的态度。“但我更想说的是,这是一种传承,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
哥斯达黎加的炒饭有很多种,在林师傅的店里,除了“广东饭”,还有虾炒饭、腊肠炒饭、蔬菜什锦炒饭等。据林楚琪介绍,“广东饭”的食材主要是叉烧、鸡肉和火腿。“我们这边没有国内的叉烧,是熟的猪肉,但我们也会把它叫做‘叉烧’”。
做一道“广东饭”并不复杂,林师傅在炉灶上把锅热好,倒入新鲜鸡蛋清,搅动几下,倒入切好的鸡肉、叉烧、火腿、腊肠翻炒,再倒入凉米饭,用力翻炒至米饭一粒粒散开,然后撒些许葱花,加入适量老抽、生抽、盐、白糖、味精,用力翻炒。起锅上碟,一道有“镬气”的“广东饭”就出炉了。
林楚琪说,“广东饭”的精髓就在“镬气”,当地人尽管买齐了食材,但做不出“镬气”,因为他们用电炉,而广东人用火炉。有意思的是,老抽和生抽也是当地人很喜欢的调味料,被称为“中国汁”。“广东饭”物美价廉,一份实在得连盒盖都盖不住,两份就够几人吃。这也是“广东饭”风靡哥斯达黎加的原因。
林楚琪告诉南都记者,中华文化在哥斯达黎加正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当地人学中文,渴望了解中国的食物,所以他们就更愿意来中餐馆。”由于在哥斯达黎加开设的中餐馆越来越多,林家的餐馆菜单增加了点心、炒河粉、炒米粉等品种,菜式更加多元化,以期吸引更多顾客。
成功申报吉尼斯纪录
2013年春节,哥斯达黎加华人社区、圣何塞市政府等机构在圣何塞市中心的“中国街”联合举办迎中国新年“大锅炒饭”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这次炒的就是“广东饭”。
“我和阿姨都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我在文化展示区,阿姨在广东大炒饭区。”林楚琪告诉南都记者,她参加了中国民族服饰表演环节,阿姨则参与制作了这一“大锅炒饭”。
当地时间2013年2月12日,圣何塞市“中国街”人山人海,万余名华侨华人与大批哥斯达黎加当地居民从四面八方赶来见证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诞生,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大锅炒饭”使用了大米、鸡肉、猪肉、火腿肠、中国香肠、鸡蛋、洋葱和柿子椒。约50名厨师轮番上阵,在一口重498公斤、直径2.5米的大锅里炒出重达1345公斤的大炒饭,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场观众有秩序地排队品尝了这锅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炒饭。
时任圣何塞市长乔尼·阿拉亚表示,“大锅炒饭”申报吉尼斯纪录成功,使哥斯达黎加第一次成为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国家,而以“炒饭”这一中国传统美食作为申报对象,正体现了哥中两国文化的融合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今年5月,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汤恒在中哥建交15周年之际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哥关系跨越山海、携手共赢,已成为不同规模、不同国情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典范。哥华侨华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众多华裔优秀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中国文化已成为哥斯达黎加多元包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12月,哥斯达黎加立法大会通过中国文化日法,开创拉美地区以立法形式设立“中国文化日”的先河。粤菜文化漂洋过海落地哥斯达黎加,已成为中哥民心相通的载体。
#2022世界杯#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参赛国介绍——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全称哥斯达黎加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位于中美洲,面积5.1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分为7个省。2021年人口516.3万,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95%,以西班牙移民的后裔为主;黑人占3%,印第安人占0.5%;华人约占1%,多为19世纪来到哥斯达黎加的筑路工人后代。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最大经济体,欧洲四大经济体之首,也是欧洲联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申根协定、七国集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中德互为各自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约1600亿美元,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的30%,可见中德之间的商业机遇空间巨大。
被誉为“美国的后花园”的哥斯达黎加虽然是中美洲一个小国,但它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以及较高的社会福利待遇水平吸引了众多外籍人士的目光。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1983年11月17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根据宪法,哥斯达黎加没有军队,只有警察维护内部安全。是世界上第一个不设军队的国家。随着移民市场的需求变动,越来越多人办理移民,但是传统的几个移民大国门槛越来越变得更严紧,不断地更变政策,对于那些苛刻的移民条件让人们只能望而止步,纷纷把目光投向小国家,哥斯达黎加咨询人数也明显地比以往多了好多。
中国人在美国到底过得怎么样?一问都不好,一劝都不回国(本文探讨的是截至2021年的情况,未来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前往美国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然而,这种选择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中国人在美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困境以及他们对回国的态度。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208位真人故事我叫李忠学@才思敏捷的田舍翁,1969年出生于云南西双版纳,现定居温哥华。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深山发电厂当了一名监控技术员。后来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带着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干过汽配厂电工、油砂电工、污水处理厂电工,还卖过水机,送过外卖......这种生活老婆根本无法适应,于是带着孩子回了国,最终因长期两国分居,导致感情破裂而离婚。
最近有个消息,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在内的美国多州,都在考虑禁止中国公民在美购置土地、住房或任何房地产。很多民众第一反应就是,美国也在帮助我们防范资金外逃吗?中美两国一起在反洗钱吗?当然美国这个举动,如果仅仅是根据购房民众的国籍而进行限制,那么也是不合理的。所以现在我们也表示了我们的态度,不能掺杂其他的因素。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次大的人口流动和迁徙,总的趋势是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从北方到南方,从中原到边疆,从国内到海外。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和经济的发展,使荒野变成良田,使农村变成了城市。随着人口的迁徙,中国人开始走向海外,目前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及后裔达三千多万人,其中以东南亚、北美等地区居多。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 costa rica),简称哥斯达黎加,位于美洲中部。首都圣何塞,国土面积5.1万平方公里,人口511万。1.哥斯达黎加原来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后来西班牙人来到这里进行了殖民统治,并将这里起名为哥斯达黎加,西班牙语的意思是“富饶的海岸”。2.哥斯达黎加在1821年就已经独立了,后来在1983年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承认。
古巴是一个充满着丰富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许多不同的族裔从世界各地来到古巴,其中包括华人。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古巴华人的数量已经从曾经的10万人减少到不到100人。这个数字的急剧下降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华人移民最早来到古巴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在那个时候,古巴正处于繁荣的殖民地时期,许多华人来到这里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敏感话题,就是澳洲移民后的真实生活:幸福还是失望?澳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移民国家,有着美好的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不少人为了追求澳洲的梦想,付出了很多努力和代价,终于拿到了澳洲的绿卡或者国籍。但是,当他们真正来到澳洲,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是否真的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