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274位真人故事
我叫小林@摩洛哥小林,1991年出生于福建,但我与福建的缘分似乎很浅,从小就跟随爸妈在江西、湖南等地长大,几乎没有在福建生活过。长大后回到福建结婚生子,但很快又出国打工。
因为疫情我被迫回国,无奈没学历没技能,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最终,我又走上出国谋生的道路,而这次我把老婆也带在身边。我始终坚信,夫妻齐心其利断金。
(我在摩洛哥带团时的自拍)
我家是开砖厂的,每隔几年砖厂就会搬一个地方。但爸妈没有选择让我当留守儿童,一直把我带在身边。
只可惜,爸妈的辛苦并没有给我们换来丰厚的家底,家境一直平平。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房地产暗淡,生意一落千丈。
砖厂的搬迁导致我不停地转学。比如,我小学是在江西,初中和高中是在湖南读的。这导致我在学生时代并没有交到关系很好的朋友,也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高二辍学后,爸妈也不放心我一个人外出打工,介绍了一个负责工地的朋友,让我到他的工地上去上班。
那个工地远在贵州,十七八岁的我,背起简单的行囊,远赴贵州山区的工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我们的工程主要是修路,当时不爱拍照,类似这样的环境)
我年纪小,也没有手艺,只能在工地当小工,一个月拿1000多的工资。
但相比于在学校,我己终于不被束缚了。而且,能够赚钱,让我觉得自己独立了,不再是个小孩子了。
工地是有工期的,我在贵州干了两年。当第二个工程结束的时候,我就听从爸爸安排去了新疆。
爸爸在新疆和朋友开了一个砖厂,他要管理湖南的砖厂,没办法过去。这其实也是他的规划:如果我能适应的话,以后可以接他的班。
在新疆,我一待就是3年。在这3年里,我也学到了很多在砖厂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东西。
但也让我确认了,自己不喜欢和泥巴打交道。并且砖厂的工人流动性大,管理起来很困难,也让内向的我很是苦恼。
虽然砖厂经营得好,一年能有几十万的收入,比我打工收入高很多很多,但是我还是想去寻找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如果继续留在砖厂,让我觉得就像在学校一样被束缚住了。
(砖厂一角)
和爸爸说明情况后,我就离开了新疆的砖厂,回到了福建老家。我在老家找了一份药店店员的工作。工资不高,只有一两千块钱。
从高中辍学到现在,虽然我辗转贵州、新疆等地,但都是爸妈安排到哪我就去哪。
这几年虽然谈不上浑浑噩噩混日子,但也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打了几年工,手上也没攒下多少钱。
一转眼我就到了二十四五岁适婚的年纪,家里的亲戚开始给我安排相亲。
我就这样认识了我的老婆,我们算是一见钟情。她的性格非常好,我们2015年结婚,2016年我的大儿子出生了。
我单身的时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当我有了老婆孩子的时候,我那一两千块钱的收入明显不够用了。
还记得刚和老婆结婚的时候,我们去逛夜市,看到小龙虾店,我们都很想吃。一问价格,要100多一份,对于我当时一两千的工资来说,确实不便宜。
老婆想吃,我还是会买的。可是她坚持不要了,最后吃了相对比较便宜的田螺。
(我老婆和两个小孩)
这件小事让我认定,老婆是可以携手过一辈子的人。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让她以后不再为了吃小龙虾犹豫不决。我一定要尽我所能,为她,为我们这个小家保驾护航。
我的小姨在摩洛哥做鞋子批发生意很多年了,她正好需要一个店员帮忙看店,月薪1万。她了解我的情况,就来问我愿不愿意去摩洛哥。
我和老婆商量了一下,为了家庭的未来,决定去摩洛哥。
我之前虽然也跑过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但从来没出过国。异国他乡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饮食习惯、风土人情,再加上语言不通,没有一点点恐惧担忧是假的。
好在到了那边会有一些亲戚互相照顾,让我的心里有了一丝丝心安。
等我老婆出了月子,我就收拾行李前往摩洛哥了。孩子小,她只能在老家全职带孩子。
(带两个孩子到卡萨布兰卡海边游玩)
我在摩洛哥是包吃住的,每周日市场宵禁,可以休息一天。
但我基本上没啥花销,每个月我都可以给老婆寄一万回去。毕竟我离乡背井出来,就是为了家庭,为了老婆孩子,能省则省。
刚到摩洛哥的时候,我语言不通。摩洛哥以法语和阿拉伯语为主,我完全没有基础,只能从零开始学。
小姨他们比较照顾我,一有时间就会教我,花了半年时间,我达到了可以和顾客自由交流的水平。
在适应了在摩洛哥的生活后,我有时间就做点兼职。
摩洛哥位于北非的西北角,北临地中海和大西洋,水产特别丰富,特别是海参,受到国内游客的喜欢。
在工作之余,我就通过网络销售海参。我会给客户送货,在送货的过程当中,我接触到了很多在摩洛哥当导游的华人。如果有时间,我会和导游聊聊天,了解一下这个行业。
(这是我第一次带团)
通过了解,我发现在摩洛哥导游行业门槛并不高,只要你在当地生活,对当地足够了解,就可以当导游。并且,导游的收入是我看店的三倍,每个月能有3万多人民币的收入。
和导游们相熟以后,当他们来不及带团的时候,会来问我有没有空,帮忙带一下。如果在周日有需要,我就会帮忙去带团。
慢慢的,导游的工作我也开始上手了。
2018年,来到摩洛哥一年多以后,我向小姨表达了想要辞职去做导游的想法。小姨看到我有更好的出路,很支持我。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摩洛哥受非洲文化的影响很少。
和西班牙只有一水之隔,曾经被法国和西班牙殖民过,文化和建筑都比较欧式,人口也以白人居多,被称为一个“假”的非洲国家。
摩洛哥的面积和我国黑龙江省差不多大,人口比黑龙江省略多。来一次摩洛哥,可以一次性体验到大西洋的海滨风情、地中海的浪漫和撒哈拉沙漠的神秘。
(这是我第一次接私人订制的家庭团)
摩洛哥在中国是一个小众旅游目的地,直达飞机很少,但对中国免签。可能也是运气好,就在我刚开始做导游那段时间,摩洛哥旅游在国内渐渐火起来了。
之前的摩洛哥的地接导游,主要是和旅行社对接,接那种一二十人的大团。我作为一个新人,这方面的资源肯定和老人不能比,我就开始想别的路子。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喜欢上网,也善于利用网络。我在各大旅游平台和社交平台发布摩洛哥游记,并附上我的联系方式。
当国内有人想要来摩洛哥旅游,看到游记后,就能联系到我。
就这样,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在网上接私人订制的小团,不和别的导游竞争旅行社资源。
摩洛哥的旅游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每年要接待1000万游客。
虽然中国游客相较于别的热门旅游地没那么多,但足够我接待,有时还会接不过来。
整个2018和2019年,我的接团都非常稳定,甚至我都开始发展我的团队成员了。
(我拥有了自己的旅行车队)
2018年在旅游淡季的时候,我回国了一趟,这一次我特地带家人去好好吃了一次小龙虾。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我眼角莫名一酸,感觉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老婆在那时候怀上了二胎。小女儿的整个孕期和生产,我都没能陪在老婆身边,我感觉自己亏欠老婆很多。
当有能力之后,我第一时间把她们接了过来。
虽然我们的相处时间变多了,但由于我要带团,经常一走就是一两周。更多的时间我们还是异地的状态,她独自在家照顾两个孩子。
那个时候大儿子三岁,小女儿一岁,还不太会走路。
2020年3月20号,新冠疫情蔓延到摩洛哥,国王宣布封城三个月。
宣布封城的当天我还在带团,在高速公路关闭前的一小时回到了卡萨布兰卡。好险,如果我回不去,我就要在外面流浪三个月,想想都后怕。
刚封城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到焦虑,毕竟这两年攒下来的积蓄够我们维持一段时间。
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我还很庆幸,终于有机会可以和老婆朝夕相处了。结婚四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现在我终于有时间好好陪他们了。
(我在摩洛哥租的公寓)
摩洛哥的封城不像国内,会定期发放物资。我们每周出去一趟采购物资,其他时间就呆在家里,享受合家欢乐。
三个月后,当我以为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的时候,等来的不是解封,而是继续封城三个月。
这个时候我开始慌了,意识到工作不会这么快恢复。随之而来的是,对失业多久未知的恐慌。
为了节约开支,我们把两室一厅的其中一个房间租给了另一个在摩洛哥的华人。
在收入方面,会有一些需要在当地帮忙跑腿的小活,我时刻刷新网站信息,如果有一些零碎的小活,马上就接下来。好歹能赚点零花钱。
因为疫情,国际航班大面积取消。
摩洛哥和中国本来就没有直达的航班,在这个时候想回国,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人滞留在摩洛哥,想回国回不去。
2020年7月,中国政府听到了我们的呼声,包了两架飞机,帮助华人回国。
当我们得到这个消息,我和老婆两个人也开始商量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回去。当我们决定回国,去订座位的时候,两架飞机的所有座位都已经订完了。
错过了包机,在摩洛哥的情况也没有一点点好转,我和老婆无奈关注起了贵价机票。经过种种困难,终于在10月份订到了南航的机票,需要去巴黎转机。
我们两大两小四张机票,总花了五万多人民币。
(出发前一天,老婆在给孩子改防护服)
在巴黎转机需要在机场过一夜,我们为了让小孩舒服点,特地买了个帐篷在机场过夜。没有买到小孩的防护服,老婆心灵手巧地用成人防护服改了两套儿童防护服出来。
在转机时,还是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差点让我们上不了飞机,回不了国。
过安检的时候,小孩的体温测出来偏高,无法登机,我们当时就傻了,觉得回国无望了。不过南航的工作人员很好,提醒我们是不是防护服穿久了不透气,导致体温偏高。
我们边给孩子把防护服脱了,过了一阵再去测量,体温正常了。
赶在最后一刻登上了飞机。我带着老婆孩子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
(我们在巴黎机场转机)
回到国内,完成隔离后,我就去附近的玻璃厂找了一份工作。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要站12个小时,每个月有五千的收入。
做了半年,我辞职了。
那时候老婆在夜市摆摊,我下班太晚没办法帮她,重新找了一份城管的工作。收入也不高,但晚上能帮老婆一起摆摊,还能熟悉家乡的大街小巷,做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老婆在家乡夜市摆摊)
2022年初,姐姐在赞比亚的百货商店要扩张开新店,来找到我们。如果我们有想法,可以投资,到时候给我们分红。
如果我们愿意去看店,每个月可以给我们一万人民币的工资。
我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孩子放在国内让老妈帮忙带,我和老婆两个人去赞比亚打工。
如果有条件,我也希望孩子可以带在身边,但是以我们目前的情况实在有些吃力。爸妈近几年投资失败,我帮忙还了几十万,这几乎是我这几年的全部积蓄了。
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只能先委屈孩子了。
现在我和老婆两个人在赞比亚,两个人的工资加上分红,每个月能有个三万左右的收入。我们和姐姐约定看店两年。
我打算再过一年,就继续回到摩洛哥去当导游。毕竟,这是我真正从内心喜欢的工作。
(现在帮姐姐看店的赞比亚街头)
现在摩洛哥的旅游业已经恢复了50%,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假期会到摩洛哥来旅游。
我现还虽然人还去不了摩洛哥,但是会在网上接团,接到的团,会安排给我的同事去接待,等到一年后我就可以亲自带团了。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小镇青成长的故事。
结婚前,我就是一个懵懂的大男孩,努力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
结婚后,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来打遥远的摩洛哥打工,逐渐成长成一个能为自己的小家庭遮风挡雨的男人。以后,我还会竭尽全力守护自己的小家。
越南是目前东南亚热潮中,有最多工作机会的地方。不论纺织、制鞋、化学、电子制造还是茶饮店加盟,都在越南有各种各样的可能。中国人在越南工作的职位可分成两大类:市区或厂区。传产制造业的工作大多都在厂区,周一到周六上班,宿舍可能就设在办公室楼上。发展较好的大型中国企业会有各项的娱乐设施,健身房、游泳池等,但相较而言,因为生活圈小,较容易与当地产生隔阂。
原题:澳门引进人才是否需要放宽居留权(下):澳门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引进人才的政策律要因地制宜!(本文近六千字,阅读需要18分钟)编者按:澳门引进人才是否需要放宽居留权?在上篇文章中,我们邀请的力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笑云大律师、澳门立法会郑安庭议员、澳门社会综合研究学会葛万金会长、澳门职业培训暨终身学习协会肖代柏顾问等专家学者,从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何穷人更爱国,有钱人更倾向移民?背后的原因令人意想不到。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就在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有钱人和名人纷纷选择移民国外,甚至放弃中国国籍。
同样一款车在全国各地售价高低不同,特别是一线城市的优惠力度较大,一下子可以省掉上万元,所以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选择异地购车。如果异地购车能节省几万,但资金还是不够买车,那么可以进行异地购车贷款吗?今天,家财管加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异地购车如何贷款的。外地人是可以在异地贷款买车的,通常有两种方式办理异地贷款买车,一是信用贷款,另一种是担保贷款。
9月1日起,新加坡ep将正式迎来打分制。作为新加坡为数不多的能够申请永居的准证之一,ep申请条件一旦变动,直接会影响到pr身份的获得。那么,实行打分制后,移民新加坡会变得更难吗?本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件事~一、新加坡ep准证和自雇移民在谈论ep打分制之前,我们先来聊聊ep准证。ep准证即employment pass,即就业准证,是新加坡人力部面向专业人才签发的高级签证。
现在去越南旅游的人很多,因为越南气候好,物价水平不高。越南发展虽然不慢,但和中国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也在逐年升高,现在我国月薪四五千人民币已经很常见。如果在越南月薪五千人民币的工资,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算不算高工资?越南贫富差距很大,普通百姓的工资并不高。据说普通百姓的工资在三百多万越南盾,折合成人民币在一千左右。
美国杰出人才移民eb-1a,要求申请证明其在科学、艺术、教育或体育等领域,拥有杰出的专业技能,并在其所属领域里属于顶尖人才。申请人只需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三项或以上,就可以为申请人、申请人您的配偶以及您21 周岁以下子女发放永久绿卡。一、eb-1a申请条件1. 获得过国际或国内的权威性的奖项;2. 加入过专业协会或国际性公益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约2780万。显而易见,在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当今社会,破解残疾人就业的难题,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加入进来。 听力残疾人数的过多,有很多人因为听力残疾而找不到工作,生存出现了问题,我本身是个一级听力残疾者,之前半年待业,找不到任何工作,后来慢慢的在网上查找各种方法,一直在百度听力残疾人究竟适合什么工作,以下几个适合听力残疾人的工作:
10月9日下午,原国家能源集团国能大渡河公司副总经理王春云带领项目专家、财务专家、水规总院代表等一行11人组成的水利部监督检查组赴麒麟区监督检查曲靖市麒麟区实施阿岗水库工程移民安置政策落实情况。在曲靖市搬迁安置办会议室,全体成员集体观看了《阿岗水库下闸蓄水阶段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汇报》宣传片。随后,市政府一级巡视员罗世雄汇报了阿岗水库移民安置政策落实情况...
在硅谷,随处可见印度裔的ceo,华人高管却寥寥无几。中国it业真的不行吗?这种情况不只出现在硅谷,在美国的大公司中这种情况也是随处可见。在2017年美国的财富500强公司中,有10家公司的ceo原来来自于印度,而来自中国大陆的为0。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印度裔高管领导的公司占到了33.2%,这一数据目前还在不断的增加。
新西兰移民新政技术性工作有哪些(2023年新西兰技术移民将实施6分制)
新加坡工作移民是直接放弃中国国籍吗(李连杰放弃中国国籍移居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