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俄军在前线遭遇失败,为确保乌东四州不失,俄总统普京在上周发布了“部分动员令”,试图解决俄军的兵力短缺危机,却不料此举引发国内大规模示威,连续发生征兵官员遭到枪击、被征人员自焚抗议、数间征兵办公室被纵火烧毁等恶性事件。面对民众的不满,克里姆林宫不得不在26日做出道歉,承认动员过程发生了“一些错误”。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发生了一些违反动员令的事件。部分地方的州长正积极整顿情势,我们希望所有错误都会获得改正。”

据悉,在2月24日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俄罗斯就已经在俄乌边境集结了至少19万士兵。但战争一起,这点兵力仍显得杯水车薪。克里姆林宫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为前线部队补充兵力,甚至不惜征召监狱服刑人员参战。尽管付出了大量努力,但莫斯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9月初,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及南部遭到一连串出人意料地失败,导致刚占领不久的顿巴斯地区面临乌军兵锋威胁。即便普京再不情愿,也只能下令发起该国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动员,希望以此来挽回局面。
9月21号,普京发布了在俄国内争议性极大的部分动员令。该命令并没有具体说明将征召多少人员,但根据俄防长绍伊古的解释,动员令不涉及普通民众,预计将从预备役人员中征召30万士兵,而且只会征召拥有相关战斗和服役经验者。在2500多万符合征兵标准的国民中,仅约1%的人会收到征召令。
然而,不少俄罗斯民众对政府的说法表示质疑。有媒体分析称,俄军方事实上可能会征召多达100万人。虽然动员法令表面上说,只有年龄和身体状况满足征召条件的人才会被征召,但实际上征兵部门把一些没有军事经验的人也列为了征召对象,甚至就连年长者或残障人士也被征召入伍。

对于普京的战争动员,西方国家既高兴又担忧。高兴是因为,在战争持续7个月后,普京终于打破了自己的承诺,开始征召预备役人员参战,这充分证明,俄军在战场上没能取得优势,乌军的胜利可能就在眼前。同时,一旦普京选择了强制征兵,那么战争就会进入普通人的生活,过去俄罗斯民众对普京的信任和对战争漠不关心的态度将发生改变,俄罗斯可能会陷入内外交困的不利境地。
而担忧的地方则在于,由于试图逃避兵役的人越来越多,俄罗斯已经形成了一股出国避难潮。不光离境机票被抢购一空,从卫星图像上看,格鲁吉亚、芬兰和蒙古等多个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边境都出现了长长的车队,甚至还有人选择徒步出境,预计已有数千人通过陆地交通的方式离开了俄罗斯。尽管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政府尚未决定关闭俄罗斯边境,但据知情人士称,俄边检部门确实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防止符合征兵条件的男性前往国外。

面对可能到来的俄罗斯难民潮,欧盟国家已经开始产生担忧。像波罗的海国家就认为,大量俄罗斯男性,尤其是预备役人员的涌入,将对他们的国家构成安全威胁。他们建议应当拒绝这些潜在的反战人士入境,以便迫使其在俄罗斯内部反对普京。
不过德国和法国政府却表示,将考虑为俄罗斯难民提供庇护。其理由是,阻止俄罗斯难民入境有违国际法。因为俄罗斯对逃兵的惩罚很严厉,根据国际法,因拒绝参加“非法战斗”而受到惩罚者,有充分的资格获得难民身份。因此,至少“在处理庇护申请期间”,来自俄罗斯的难民不应被遣返回去。
目前,欧盟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当前的情况前所未有,“我们需要考虑到所有地缘政治和安全风险。依照《申根边境法》,基于特定公共政策和国内安全,可以拒绝外国人入境。”但移民政策专家指出,未来因逃避兵役而成为难民的俄罗斯人可能越来越多,单纯地禁止入境解决不了问题。欧盟迟早需要达成共识,为俄罗斯难民提供庇护。
讽刺的是,就在俄罗斯人为躲避兵役而不得不逃亡外国之际,大量在美国定居的华裔科学家,也因为不堪忍受美国政府的监控,而纷纷选择回国效力。

美媒《华尔街日报》24号报道称,一项最新的采访表明,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放弃了美国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大学的终身职位或是工程师的工作,选择回到中国。据亚裔美国学者论坛的数据,仅2021年就有1400多名在美国深造的中国科学家放弃顶尖教职或是在大企业的工作,转而返回中国,该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22%。其中,甚至还包括数学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得主。美媒担忧,这一现象或将有损美国的创新能力,也说明美国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分析人士表示,中美关系日益对立和越来越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是这些华裔科学家不得不逃离美国的主要原因。比如亚利桑那大学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害怕遭到美国政府监视,10名华裔科学家中就有4名考虑在近期离开美国。
特朗普时期,美国司法部曾出台了一项“中国行动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就以“国家安全”为名,对学术界人士展开各种“莫须有”的刑事指控,此举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和恐慌。拜登政府上台后,由于这种毫无根据的起诉接连失败,再加上质疑办案人员涉嫌种族歧视的声音越来越大,美国司法部被迫叫停了“中国行动计划”,宣布不再增加新的起诉。但部分华裔科学家仍然惶惶不安,表示美国政府对他们的监控并没有停止,自己依旧要面对外界怀疑的目光。他们担心,随着中美关系持续恶化,这种如影随形的恐惧感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报道指出,在接受采访的近20名华裔科学家中,大部分都是太空及生物领域的专家,而这两项领域也是“中国行动计划”最为关注的目标。即便他们大多偶读已加入美国国籍,并享有终身教职,但却仍受到怀疑。考虑到这两项领域的战略重要性,以及中国近年来正不断加大对太空和生物技术的投资,美国政府此举无异于是将人才拱手让出。
大侠认为,美国近期出现的人才外流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国虽然在乌克兰战争中取得了一定优势,并迫使俄罗斯陷入内部混乱。但是这并不代表美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如果美国骄傲自满,那么它一定会被新的对手打败。
像《外交政策》杂志就在27号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在乌克兰的“胜利”,将很容易导致华盛顿的狂妄自大,这将成为美国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文章认为,美国需要从乌克兰战争中吸取很多教训。其中一个教训是,不能夸大威胁的危险程度。比如,乌克兰战争就是俄罗斯为了阻止乌克兰倒向西方,而发动的一场“预防性战争”。尽管国际法规定“预防性战争”是非法的,但普京坚持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武装和训练乌克兰军队的做法,最终将导致莫斯科无法阻止基辅变成西方的一部分。

然而,正如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夸大“多米诺骨牌倒塌”的危险,以及夸大萨达姆在伊拉克所构成的危险一样,普京可能也夸大了“失去”乌克兰对俄罗斯构成的实际危险。在普京看来,乌克兰倒向西方,就是俄罗斯面临的一种生存威胁。为了预防这种威胁,俄罗斯值得打一场战争。但实际上,北约发动入侵或者“颜色革命”的风险可能被夸大了,于是这种误判导致莫斯科陷入了“代价高昂的泥潭”。
文章指出,夸大威胁和淡化威胁都会给国家带来麻烦。正如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警告的那样,预防性战争等于是“因害怕死亡而自杀”。所以未来的美国政策制定者应该牢记这一点,不要因为害怕某种威胁,就故意将其夸大,做出类似于“自杀”不智举动。
大侠觉得,特朗普政府出台的“中国行动计划”,其实就很符合俾斯麦所说的“因害怕死亡而自杀”。面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追赶,美国当然会产生危机感。但是美国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比如扩大开放、吸引人才等,来维持美国的科技优势。而是采用了类似于二战时期,将日裔美国人赶入集中营的那种极端做法,对华裔科学家展开严密的监控,找各种理由将他们投入监狱。那么这显然就有些过激了,毕竟中美两国还没有走到开战的那一步,两国贸易和人文交流仍然在进行和不断扩大之中。此时,美国出于恐惧和不自信的缘故,歧视和打压华裔科学家,结果反而是把他们驱赶到了中国那一边,加强了中国的人才吸引力。
除此之外,文章中还提到了另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要随便威胁一个大国的切身利益,即便你有再高尚的意图,这样做的都是极其危险的。比方说,北约无限制地东扩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尽管自2014年以来,各种各样的外交政策专家一再警告说,继续东扩会导致麻烦。但是北约并没有将这些警告听进去,最终引发了乌克兰战争。虽然西方在战争中勉强获胜,但对于一场本该可以避免的战争来说,这并不是北约再次重复同样错误的理由。总之,忽视其他大国视为重要利益的东西,这种事本身就存在很大风险。

大侠认为,尽管西方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了一定优势,但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战争风险并没有随之减少。如果北约继续损害俄罗斯的核心利益,那么一旦逼得普京使用核武器,西方之前取得的全部优势就有可能一朝丧尽,甚至是满盘皆输。
像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专家阿克顿近日就指出,有三种情况会增加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第一,俄罗斯遭遇军事上的灾难性失败;第二,普京失去对权力的掌控;第三,俄罗斯经济濒临全面崩溃。
他认为,虽然目前还看不到迫在眉睫的威胁,但是普京动用核武器的风险的确正在上升当中。而如果真的使用核武器,则可能会有多种方式。比如在水面上空引爆核弹,在避免大规模伤亡的情况下,对西方起到警示作用。但也不排除俄方会直接将核弹投放至战场,通过大规模杀伤乌军来扭转战局,这两种做法都有可能。
阿克顿警告说,无论是哪种方案,都必然成为史无前例的历史性事件。其最重要的意义是突破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没人能保证冲突是否会升级为终结人类文明的核战争。
大侠认为,此时此刻,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其实非常有必要站出来说服美国,不要在乌克兰战争中得意忘形,更不要觉得俄罗斯的失败,就是自己的胜利,并因此得寸进尺。事实上,俄罗斯之所以会陷入战争泥潭,主要还是因为它自己对战争产生了一定的误判。那么同理,假如美国没有吸取俄罗斯的教训,也对战争产生了误判,觉得俄罗斯已经变得软弱可欺,那么一旦普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动用了核武器,美国的结局必然不会比俄罗斯好到哪里去。
由于俄军在前线遭遇失败,为确保乌东四州不失,俄总统普京在上周发布了“部分动员令”,试图解决俄军的兵力短缺危机,却不料此举引发国内大规模示威,连续发生征兵官员遭到枪击、被征人员自焚抗议、数间征兵办公室被纵火烧毁等恶性事件。面对民众的不满,克里姆林宫不得不在26日做出道歉,承认动员过程发生了“一些错误”。
现如今网络十分发达,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够看到各国新闻,而通过网络,我们也看到了其他国家真实的一面。“外国月亮圆”这样的言论也逐渐减少,更多人从热衷于出国旅游,转变成更钟爱我国大好河山。而美国作为世界强国,其原本的面纱也被扯了下来,通过一些新闻,我们可以发现,美国虽然发达,但是并不安全,犯罪致死率非常高,而主要原因是由于合法持枪。
华人在外拿了绿卡却不入他国籍,就是为了能经常回国。然而,持pr者若长期生活在中国则可办理中国居民身份证,如若不然,则可能出现“不受理身份证办理事务”的问题。“如果选择了海外pr,而导致户口被注销、身份证失效,那么即使中国护照仍然有效,以后回到国内该怎么生活?”今日凌晨,网友a女士发帖,称“持绿卡人无法办理中国居民身份证”。
在中国的美食世界中,有许多美味的蔬菜,其中有些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有些却并不为所有人所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列举一下中国最受欢迎的十种蔬菜,看看它们是不是也让外国人爱不释手呢?1. 豆角:豆角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蔬菜,它的口感韧劲十足,而且有淡淡的甜味,是做出各种美食的好材料。不过,也许是因为它的味道比较特殊,很多外国人并不喜欢它。
近来的小坡,经常在凌晨会下一场大雨,风声也比往常要强壮一点。但每每醒来,已是虹销雨霁。打开窗,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气息,像极了上海雨后的味道。很多年前听人说,上海的空气里有一股历史的味道。也许吧,小坡和上海同样拥有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有点想家。春节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完全的打乱。
生活在海外,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身份!有多少人在新加坡打拼多年就为了拿下一纸绿卡,又有多少人为了工作和生活选择加入外籍!但是这两年,万事通听到不少换国籍的人士说自己后悔,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渐渐年迈,以及自己内心归属感的召唤,很多加入外籍的海外华人,都萌生了恢复中国国籍的想法!但是,网传中国国籍很难恢复,这是真的吗?
为什么全世界有钱和有能力的人都流向了美国?美国的强盛还能维持多久?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国现在已然成为中国复兴之路上的最大对手,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一个称霸世界一百多年的超级大国。央视拍摄的大国崛起中,对美国和苏联着墨最多。美国因何而兴,又将因何而亡呢?美国的兴盛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
这几天,中亚五国的领导人都来到了丝绸之路的“起点城”——西安,这一待就是五天,最巧合的是,在5月17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抵达西安的当天,正是他70岁的生日。在随后的访问活动中,托卡耶夫一口流利的中文,瞬间拉满了网友们对他的好感,事实上,托卡耶夫跟中国确实有很深的渊源。1970年,他进入苏联外交部直属的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开始接触中文,大学五年级时,他到苏联驻华大使馆实习半年,毕业后,他就成为了驻新加坡的外交官。
国外手机号在某些时候,作用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注册一些无法在国内使用的软件时,只有通过国外的手机号接收验证码才能完成。对于国内人群来讲,如果亲朋好友没有在国外,想要拥有国外手机号就比较困难,这时老虎接码平台tiger-sms.com/cn的作用就展现了出来。国外手机号获得方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国内人群对
最近,美国“超级百万”博彩公司开出了高达16亿美元的巨奖彩票,刷新了全球彩票历史最高纪录。一时间,美国的彩票热潮开始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受这股热潮的影响,国内的“彩票代买”业务逐渐火爆起来,除了在美华人帮亲友代购外,还有的微商也借着东风推出代买服务,收取佣金。那么,彩票代购代买的业务真的靠谱吗?点击音频 了解详情
国企员工获得国外永久居留权(公职人员未经批准取得外国国籍或获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