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毕业留美工作的中国学生,过着怎样的生活?这篇2021年的在美留学生真实自述,让我们得以窥见真实的一角,主人公alicephil毕业后她为了达到自己在美国呆满4年的目标,不仅投递过上千份简历,面试过上百家公司,而且还曾为了签证在华人公司里做销售。那么,为了留在美国付出这些代价值得吗?
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美国对中国开放的签证数,肉眼可见在不断缩减。
这些政策如何对一位普通中国人造成影响?
在alicephil的故事里,她为了能留在美国,投递过上千份简历,面试过上百家公司,两年时间三次找工作,还曾蜗在中国城的华人公司里做销售。
可当你问她“这一切是否值得”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在美这三年,她被voa记者采访,去不同的城市旅行,在酒吧表演音乐剧,还因为一次登山活动交到了男朋友。
以下,是她与美国的这三年。
为了留在美国,
他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我来美国已经三年了,这三年,我听过太多的留美辛酸事。
纽约工作难找,很多朋友只能拿到创业公司的职位,但初创公司可能发不出工资,可能突然垮掉。
我一位同校同学面试初创公司时,老板信誓旦旦,“我可以给你十万年薪”;发工资时,老板又换了一副面孔,“公司资金不够、公司还在融资”,硬生生把薪水拖了大半年。朋友要靠公司续签,没有任何博弈的条件,只能忍着,留下,干活。
我还有个朋友,在纽约的一家创业公司做动画,为了抽h1b工作签证,以20美元的时薪,身兼ui设计、游戏设计等数职还做着无数琐碎杂活——你要知道,动画行业平均工资35美元,而纽约市最低工资也有15美元。
后来,朋友抽中了h1b,结果续签最低工资28美元。她跑去找老板谈,老板说,涨工资可以,但以后不给加班费。这不是欺负人吗?动画行业,加班是家常便饭。
h1b是工作签,非移民签,你就是拿个可以留下来工作的凭证而已。这样一张签证,每年八万多个名额二三十万人哄抢,抽中的概率不足七成;哪怕抽中了,你还得想办法续签,续签后还得再想办法转绿卡,拿身份困难重重。
我读书时,常有人劝我说,你要真想留美国,不如找个美国人结婚;我真有朋友用各种社交app不断约会相亲,就想嫁美国人;我也认识人想靠政治庇护移民,读了很多相关政策;法拉盛中国城那块聚着一堆没身份的华人,天天蜗在一起,靠打黑工为生。
我听过一位犹太教授帮一位中国女性假结婚的故事。那位中国女性在国内有个一两岁的小孩,丈夫出车祸过世,她不想再呆在国内,拿着旅游签来了美国,黑在了法拉盛,在美甲店谋生。
她想要合法身份,出钱找犹太教授帮她介绍人假结婚,背后有个明码标价的产业链。
故事听多了,你发现人人都难,你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走到了哪一步,才会愿意为留在美国付出这样的代价。
立志在美国待满4年的我,
才3个月就被辞退了
三年前,我抱着挑战自我的心态来美国,想过很难,但没想过这么难。
那时申请留学,就想找个可以好好学习和工作的地方,没打算移民,没考虑加拿大、新西兰、澳洲这些国家,只在美英之间选。
英国教育产业化,毕业难找工作,就只申了美国。来了几个offer,选了所排名最好、中国人最少、地理位置最好的学校。
我本科学的是统计,申的是计量经济,属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领域,毕业后有一年无条件工作签;如果找到了工作,可以将工签再延长两年。也就是说,算上读书,我最多可以在美国呆四年。
那时我就确立了目标,不管怎样,要把这四年呆满。
2018年8月底,我飞往美国纽约,读研;2019年10月,毕业,找工作。
alicephil来美第一天 睡的床还没有床架
本科四年我没有实习过,没有工作过,没写过简历,没面过试,连求职是什么都不知道。毕业后,我就在网上瞎投简历,一天丢个二十份,坐在家里等面试。
大公司没回音,小公司的面试机会不少。一个半月后,我入职了一家线上教育初创平台,纽约分部刚开,就香港人主管,工程师和制片仨人;我面试的岗位是数据分析,不过公司小,发email、拍视频、采访什么都得做,日常工作像打杂。
可那是我当时唯一的机会,没得选。
没多久武汉就爆出了新冠疫情。武汉是我老家,我所有亲人、亲戚、朋友全在那,就我一个人在外地。除了一遍遍刷新闻,我什么都做不了,非常焦虑。
有天晚上凌晨四点多,我正和主管电话会议,突然收到父亲的微信,说他要外出工作。那是疫情最猛的时候,到处都是死人的新闻,我劝他不要去,他不听,我再劝,他还是不让步,我急哭了。
电话没了声,老板问我怎么了,我抽泣着说,担心家人朋友。她这才知道我是移民哥,安慰我,赶紧去睡觉,明天再给家人朋友打电话。
所以没多久她辞退我时,我整个人都懵了。我以为电话会议这事是她关心我的表现,没想到在她眼里这就工作失误。
事后没多久,她突然将我调去了另一个岗位;又在某天突然叫我去办公室,说,你在新岗位表现不好,公司要开除你。
我没反应过来,她质问我,“当初招你来,是想让你做数据的,但你现在能做数据吗?”
我的确没有立即上手公司的数据软件,听她不停数落我的不足,尴尬又伤心。
就这样,才三个月,我失去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疫情阴霾之下,为了续签留美,
我到华人公司做销售
被开除我很不服气,抱着“你不觉得我能做、我偏要做给你看”的心态再次求职。
这次,我只找数据分析类的工作。
我多了很多经验,花了很多心思,可没想到,疫情很快蔓延到了纽约,工作机会几近绝迹。
失去了经济来源,我只能靠父母的钱撑着。焦虑中,我一边找着工作,一边给自己报了个英语班和编程班,学英语,提高专业技能。
一晃大半年过去,两个班结了课,我还是没能找到工作。签证还有一周过期,我走投无路,去了家华人公司做销售。
这类华人公司集中在法拉盛中国城,很乐意为职员提供续签和抽签的文件,但工作都是些卖房、销售、跑业务等杂七杂八、不太需要技能的活儿,工资低,种类少,没前途,入职不挑人。
可想而知,来这边工作的人,大多一个目的:续签。
公司是个海外外卖平台,类似国内美团,客户是华人留学生,工作是挨家挨户地跑餐厅,劝餐厅老板入驻平台。
工作不如意之处很多。餐厅老板刚跟我们签完白纸黑字的排他协议,调头就用公司竞品派单,上司派我们前去餐厅理论,和餐厅老板们吵架,我还听说有同事就为了几张单,和他们打了起来。
公司常常言行不一。hr承诺实习期月薪两千美元,转正后根据业绩发工资,至少能有三四千,但工资到手只有两百美元,所谓的按照业绩发工资就是骗人的;那时我家在新泽西,一来一回通勤三个多小时,我申请调去新泽西分部,但公司一直拖着,不给处理。
各种因素夹杂在一起,没做多久,我就想离职。但无论如何,我得捱到来年四月。
因为四月,有h1b抽签。
疫情期间法拉盛的餐馆依靠外卖维生 门口贴满外卖广告
两次抽签,我都没中
h1b签证,是准许外国人在美工作的签证之一,是留学生留美工作的主要途径。
每年四月,千万留美学生心情随抽签动态起伏。
四月初,我找律师,缴了五百刀,填注册表,加入抽签;月底律师通知结果,如果抽中了,要在三个月内将全套资料递交移民局,审核通过,发签,缴纳5000美元律师费;如果没抽中,倒数回家时间。
2022年h1b将按照行业工资高低抽签,优先给予高工资、高技术的员工签证;2021年仍是随机抽取,中不中签全看运气,我身边有朋友能力强工资高,三次都没抽中,最后只得回国。
疫情如此迅猛,学生留美的热情一点没减。2021年四月,申请h1b签证人数达三十万,创造历史记录,然而发签名额还是八万多个;七月,移民局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又抽了一轮签,中签人将陆续收到邮件通知。
两次抽签,我都没抽中。
辞职后一波三折,终于找到新工作
抽签没多久我就辞职了。
于是我又得在美国找工作。
两年,第三次。这次更熟练、更花心思。
但拿到offer还是很难。被拒绝的原因五花八门。
有公司嫌我工作经验太少;有公司担心华人英文不够熟练;有公司嫌我技术类问题答得不好;有公司懒得日后帮我续签。
数据分析门槛不低,可竞争也激烈,好几次都是面到最后一轮,被拒了;不久前,我拿到了一家ngo的offer,特别开心地准备入职,结果入职前最后一天,公司邮件通知我,offer撤回了。
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和我一起在纽约快三年,就是因为面试被不停拒,回了国。一次次受挫,她质问自己,“为了美国背井离乡值得吗?” 看不到未来,她拿着一张改签过很多次的机票,上了回国的飞机。
我无比理解她的选择。从四月到现在,我不断找工作,不断被拒绝,不断从头来,连续五个月没有回音,又快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我还要不停给自己心理建设,“不要有期待,除非真正坐在工位上班的那天,眼前的任何希望都可能破灭。”
我有个朋友每天至少要投一百份简历,工作地从纽约勾选到了佛罗里达勾到了加州;每天的面试从早排到晚;拿到offer不满意,就又继续投继续找。如今他是朋友圈里的求职kol, 还帮别人辅导面试。
像他这样留下的朋友会告诉我,只要坚持,肯定能找到工作,大多数人就是在回国与不回之间反复纠结,消耗了大量能量。
于是我干脆把另外一个选择完全屏蔽掉,坚持呆满这四年。
每天,我还在丢出上百份简历,每周,我还在跑十多个面试。就在昨天,我拿到了纽约一家金融机构的offer,是个四个月的合同工。
哈德逊河边看曼哈顿
在美国的三年,虽然难却值得,
连失败本身也值得
朋友回国前,我们在微信上聊了很久。
过去三年,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拿到硕士学位,一起穿过纽约的大街小巷,一起因为找工作受挫,一起被老板坑,一起感受职场的如履薄冰,一起历经各种失败,再回头看,一切都很值得,甚至连失败本身,也都值得。
alicephil参加毕业典礼,与犹太教授合影
人生是旅程一场,失败是其中的一部分。
疫情后,纽约突然安静了下来;疫情前,纽约嘈杂又繁忙,有种大都市的丰富。
从帝国大厦俯瞰伴着晚霞的纽约夜景
丰富是因为文化的碰撞。
我读研的大学,是相对传统的犹太学校,女生穿黑长裙,男生带着小帽子,教授穿着黑袍、留着大大的胡子。
做项目时,我认识了些犹太人,发现他们来自俄罗斯、法国、美国、以色列、奥地利不同国家,发现不同国家的犹太人性格也不一样,法国犹太人不太靠谱,以色列犹太人特别勤奋,俄罗斯犹太人是学霸,喜欢聊普京看政治新闻。
犹太教的光明节 类似基督圣诞节
丰富是因为多彩的活动。
冬天滑雪,秋天爬山,逛博物馆,去美术馆看画,去百老汇剧院看戏,还跟过一位老师学唱音乐剧。
老师是位华人,拿着全额奖学金来美国读书,毕业后在百老汇附近剧场表演,以进入百老汇为人生目标。她带我们去酒吧演出,现场来了三十多位观众。
我穿着红礼服站在舞台上独唱,赚到了一笔门票钱,成就感满满。
丰富是因为去过不同的地方。
研究生开学正好赶上犹太新年,趁着二十多天的假期,我跑去了波士顿,这所城市安静温馨,和沸腾咋呼的纽约很不一样。
有天心血来潮想去华盛顿,一个人一大早搭着黑狗就出了发,为省住宿费,第二天坐夜班巴士回。巴士行驶在深夜,身处其中,有种奇妙感受。
读研时期的alicephil
丰富是因为交到了有趣的朋友。
读研时,我在学校一场活动中,做了个五分钟的开场演讲。那场活动很正式,很多媒体前来,一名voa记者因此记住了我。之后她通过邮箱联系我,说想写个中国女生在犹太学校读书的故事,我们见面聊了聊,自此成为朋友。
alicephil文化活动的开场演讲
读研时,我认识了一位教英语的犹太老师。他常我去吃纽约当地古老的犹太餐厅,我们约在某个十字路口见面,他一见到我就会喋喋不休地讲这条街的历史和发生在这十字路口的故事。
爱讲历史的英语老师
我还因为一次爬山活动交到了男朋友。他是纽约大学媒体方向的研究生,与我同岁。因为我坚决留在美国,他也决定留下来试试。
我们在纽约租了个小屋,白墙上贴着合影,壁橱里装满了他大大小小的摄影器材,房间散落着他的球具。因为生活多了他,我远在武汉的爷爷奶奶安心了许多。
爬山那天遇到了男朋友
或许不管在哪,生活都不容易。国外人人吐槽拿身份难,国内人人都在吐槽加班难,可至少目前这种难,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难。
我想要这样的生活,我就得承担后果。
stem签证还只剩下最后一年。我当下的目标,是争取在明年四月份再抽一次签。我没有计划没抽中之后的生活。我想,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会再试试用其他办法,留在美国。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关于这个主题,实在太太太太太多申请人问了!有了解过移民申请的朋友都知道,关于美国公民申请配偶、父母、或者不满21周岁子女的cr/ir移民类别,是无排期和名额限制的。针对在国内广领馆等待面签的申请人,整个申请周期约1~1.5年左右。其中最耗时的就是移民局阶段,但是该如何查询案件审核进度呢?很多朋友都是不太清楚的~
自2010年起,每年大约有5-6万名中国公民获得美国永久居民身份。目前,在美国定居的华人总数大约是550万人。中国有14亿人口,虽然移民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哪怕很小的比例也是很大的数据。而在美国定居的华人中,一半以上都拥有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文凭,所以高学历在美国华人中非常普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多在美国定居的华人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的永居身份(即绿卡)。
加拿大留学移民可以说是目前政策最好移民方式之一,不少国内申请人都开始蠢蠢欲动。那么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拿到pr,第一步就是选择入读当地高校。那么,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入读加拿大高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第一种:先申请大专,在转至大学就读本科一般加拿大的大学和公立大学之间会签订信贷转移协议,只要留学生在大专院校完成1-2年课程,且成绩达标,就可以直接转入公立大学,继续完成本科学位。
下面是已经整理好的美国移民局官网查询教程,想要了解的申请人要赶快收好!首先,美国移民局(uscis)的官方网站的网址是https://www.uscis.gov/,想要查询官方发布的美国移民信息的申请人可以访问美国移民局官网查询。关于美国移民的政策和法律、申请填写的表格和费用、申请永久居民卡的不同类别和申请程序及所需文件的详细信息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申请人也可以
美国是一个浪费很严重的国家,在这里垃圾桶中,你都能翻出全新的手机,普通人在美国靠捡垃圾,都能轻松月入过万。说起美国大家肯定都不会感觉到陌生,近两年有关美国的报道实在得太多了,也是因为这个疫情的事情,让我们看清楚了美国的真实面目。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不在少数,我也曾经有幸去过美国一次,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美国人对于类似爆炸的声音特别的敏感。
gzh:移路通出国移民一直是塑造美国人口的驱动力。从早期移民到最近几十年,移民潮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时代。第一次重大浪潮发生在19世纪,移民主要来自欧洲,他们逃离贫困,在“新世界”寻找机会。这一浪潮极大地增加了人口,并塑造了许多地区的文化特征,特别是东北部。20世纪初见证了另一波移民潮,来自南欧和东欧的人为迅速发展的美国人口做出了贡献。
如果有人告诉你,中国人的识字率是97%,而美国人的识字率只有79%,你会相信吗?还是会认为这是在造谣。如果这是西方人说的呢?8月2日,美国《不同声音》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西方关于中国的谎言终究只是谎言》。在这篇文章中,重点介绍了一本书,英国“拒绝新冷战”运动联合创始人、“社会主义中国之友”网站联合编辑卡洛斯·马丁内斯的《东方依然红: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关于美国eb-3这类签证的申请,因为看到很多人说申请条件简单,几十万人民币就可以成功移民美国。事实真相,当真如此吗?申请当中的风险点在哪里呢?因为美国eb-5受排期等待时间过长的影响,目前,市面上能够获得美国绿卡的途径不多,只有杰出人才这类签证,但往往对于申请人的资质要求很高。所以美国eb-3这类劳工签证就成为博取眼球的热点。
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建校时间:1877年学校类型:公立学校位置:曼尼托巴省温尼伯市学校简介曼尼托巴大学历史悠久,校园规模大,学校主校区的建筑物、公路、草坪、停车场占地270公顷。大学提供广泛的本科课程,如法律、医学、建筑、应用理学和艺术等。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阶段,很多人已经开始筹划自己的第二身份,在多个国家当中犹豫不决,迟迟无法下定论。单单拿移民来讲,还是建议移民到美国。但是美国移民难啊,普通人想要拿到绿卡的话,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吧。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想要更快的移民到美国可以看看这个方式,2年左右全家拿绿卡移民。一、eb-1a人才移民对于着急出去的人来说,eb-1a可以说是王者的级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