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皇水饺、黑芝麻汤圆、三鲜云吞……北京时间3月28日,一批从中国宁波港发出的冷冻食品在迪拜一家中国超市上新。这家中国超市的老板叫郑迪祥,在迪拜的中国老乡喜欢喊他“郑叔”。
“我43岁才出来闯世界,一句英语不会说,但不影响我把生意做到了国外。”19年前,郑叔只身从武汉乘飞机前往迪拜。背靠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今年62岁的郑叔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现有两家店,一家为中国超市,另一家为中国建材店,卖的都是中国货。
读报发现商机

今年2月底,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了回武汉探亲的郑叔。得知记者来自长江日报,郑叔有些激动地说:“我当年去迪拜就缘于长江日报。”
2003年11月19日,《长江日报》第8版刊发了一篇约500字的报道——《“中东香港”要建“中国商品城”湖北工商企业有150个“淘金”名额》,吸引了郑叔的注意。
这篇报道介绍,中国商品分拨中心是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中国商品城,可提供4000个摊位,全部销售中国商品,湖北得到了其中的150个摊位。
那天晚饭后,想去迪拜的郑叔拿着报纸开了一场家庭会议。那时,他在武汉做酒店用品生意,生意不温不火。他想去更大的市场看一看、闯一闯。
“迪拜在哪儿?”妻子胡银华问。一家四口都没出过国,对迪拜更是一无所知。
“你会说英语吗? 不会英语怎么出国?”读高中的儿子郑果提了一个紧要问题。
郑叔年轻时当过兵,后来复员进了武汉化工厂。离开武汉化工厂后,他创业做酒店用品生意。虽然读过电大,但他一句英语都不会说。
面对家人的担心,郑叔又把报纸拿起来,给他们重读了新闻里的重点:“这是中国商品城,4000个摊位卖的都是中国商品。”他安抚家人,身边都是中国人,会互相照应。
靠两条腿跑生意

2004年5月,郑叔带着简单的衣物和一张全家福照片,和湖北老乡一起登上了前往迪拜的飞机。
中国商品分拨中心是一个总长1.2公里的两层大市场,因形似一条巨龙,在当地被形象地称为“龙城”。那时,龙城刚刚竣工,还未形成规模效应。
找客户是摆在郑叔面前的首要问题。他决定用最笨的办法跑生意。
语言不通,他就请了一位中国籍翻译,两人一起背着毛巾、肥皂、拖鞋等样品到酒店推销。
迪拜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每年5月至10月气温都在40℃至45℃左右。刚去迪拜的前两年,郑叔没有车,出门跑生意全凭两条腿。
有一次,他和翻译正在路上走,一辆警车停了下来。高温天气里,两个中国人顶着烈日满头大汗,引起了警察的好奇。得知他们是在迪拜做生意的,警察拉开车门,请他们坐上警车,一路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
为了找客户,郑叔找了一本当地的电话号码簿,逐一给酒店用品供应商打电话。在无数次电话中,一位印度商人对郑叔推销的商品产生了兴趣。“后来,他订了价值3万多迪拉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法定货币)的货物。”这是郑叔在迪拜两个月里的第一单。
之后,订单陆陆续续有了,但量都不大,多为急单或散单。一采购商告诉他,迪拜的星级酒店虽然多,但很多酒店总部不在迪拜,酒店采购多由总部统一负责。
靠着两条腿跑了两年生意,却没跑出什么名堂,郑叔感觉闯不下去了。
坚持中迎来转机

郑迪祥向超市里的外国员工介绍中国商品。邵鹏 摄
郑叔去迪拜时,儿子读高中,女儿读小学,武汉家里全靠妻子胡银华料理。
国际长途电话费贵,郑叔半个月才舍得打一次电话,他在电话里大多报喜不报忧。但是,胡银华多多少少能猜出丈夫在国外的不易。
2006年,胡银华去了一趟迪拜。到了现场,她才知道,丈夫的日子过得比她想象中还要难。
郑叔和20多人共住一套两室一厅房子,连客厅里都摆满了高低床。每个周末,他会穿过一片沙漠,到一个蔬菜批发市场买齐一周所需生活物资。在迪拜,他吃得最多的是阿拉伯大饼,扛饿又便宜。
看着眼前的一切,胡银华在心里盘算“要不一起回武汉算了”,但这种想法瞬间即逝。“我俩都是典型的武汉人性格,既然出来了,总得干出个名堂。”胡银华没劝郑迪祥回武汉,郑迪祥也没提要回去。
时隔多年,郑叔提起过往辛酸时一笑了之。他说:“我接触了那么多外国人,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能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吃苦耐劳。”
郑叔信奉先苦后甜。坚持中,他的生意迎来了转机。
有一次,郑叔路过一片工地。工地上的人问他:“你会不会贴瓷砖?”闲聊中,他得知,迪拜工地多得连贴瓷砖的工人都不够用了。
“工人紧俏,说明瓷砖也紧俏啊。”2006年的迪拜俨然一个大工地,迪拜购物中心、哈利法塔、棕榈岛等项目正在建设中,郑叔看到了商机。
很快,郑叔的中国建材店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业,面积180多平方米,主营中国湖北、福建等地的优质瓷砖。
开业第一天,郑叔正在盼生意。一名当地人从店门口路过,会讲英语的中国籍店员赶紧迎上去介绍产品。“我不懂英语,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只能站在店里远远地观察顾客的表情。后来,看见顾客走了进来,我才松了一口气,知道这笔生意基本成了。”
在郑叔眼里,中国产品质优价廉,顾客没有理由拒绝。“只要他们愿意走进店里了解一下,就不会空手而归。”果然,顾客当即下单,金额虽不大,但给了郑叔很大信心。
和郑叔预想的一样,迪拜市场对建材的需求很大,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如今,郑叔的中国建材店里售卖着500多种瓷砖。后来,他又陆续招聘了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6名店员。
外国人也喜欢螺蛳粉

迪拜是中东地区经济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卡塔尔等周边国家的商人会到迪拜进货。他们将迪拜当成商品“中转站”,把货物转运到伊朗等国家销售。
经过几年发展,2010年前后,被称为“龙城”的中国商品分拨中心口碑越来越好。龙城里的商品以物美价廉著称,不仅在迪拜有固定客户群,还吸引了周围海湾国家的大量顾客。
2017年,郑叔再次抓住机遇,在龙城附近开了一家中国超市。面积500多平方米的超市内有五六千种中国商品,包括各类瓜果蔬菜、网红零食、生活用品等,甚至还出售炒菜用的铁锅。目前,中国超市日均客流量1500人左右,日均营业额30万元人民币左右。
郑叔的中国超市开张后,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儿子郑果辞掉了在广州的工作,前往迪拜帮助他做生意。去年,郑叔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前往迪拜。如今,郑叔一家人都在迪拜工作和生活。
郑叔对中国产品越做越精也深有感触。“以前,大家想买零食,会去逛日本超市、韩国超市;现在,中国零食在国外也大受欢迎。中国食品不仅好吃,包装也漂亮,价格还公道。”他说,“在我们超市,什么商品卖得最好? 是螺蛳粉。外国人也喜欢我们中国的螺蛳粉。几大品牌的螺蛳粉包装时尚俏皮,在货架上最引人注目。”
“只有‘中国制造’不断升级,中国商人才有机会在国外站稳脚跟。”在迪拜闯荡了19年,年逾六旬的郑叔心中仍有梦想,“中国还有那么多好产品,我要继续带着中国商品闯世界。”
郑叔今年有三个计划想实现:一是引进更多湖北特产进入中国超市;二是在迪拜开一家农场,为中国超市供应新鲜蔬菜;三是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迪拜,把中国超市开到沙特阿拉伯。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范婷婷)
郭富城被封为四大天王,有高颜值又很可爱的外表也是吸引了很多粉丝,还有不错唱歌水平的真是更加分了。唯一有遗憾的就是他的身高了,连郭富城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自己以前就是一个无心之举却一直火了30年了其实郭富城在很早以前曾被自己老师说:你是我们同班同学里面最差的一,郭富城自己也是非常赞同,这些都是有理有据的来源,很早郭富城被封为四大天王的时候,很多香港市民表示不服
我,孤身闯海外想赚大钱,结果只待了6月,就被真实的非洲吓回国近年来,海外留学、工作成为了许多年轻人追求的梦想。我也曾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赴非洲闯荡的旅程。然而,经历的种种却让我在短短6个月内,决定了惊慌无措地回国。这段经历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抵达非洲的第一天,我满怀憧憬地走出机场,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
4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以下为部分实录内容。日本共同社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天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先生同一名日本政治家会见时表示,近日在北京被捕的一名日本公民从事间谍活动的嫌疑愈发坐实。但由于此案涉及国家安全,有关流程和情况尚不够透明、公开,日本经济界存在担忧声音。中方能否介绍此人被捕的具体原因?
迪拜方姐:迪拜打工到底能赚多少?中国人到迪拜打工到底能赚多少钱?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去年迪拜本地人的平均工资是37.000人民币,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迪拜有90%的人口来自100多个国家,他们的工资都很低。以中国人为例,如果你是中国人又被中国老板聘用,那么他们的工资一般在5000-1万人民币左右。在迪拜打工老板们一般都会管吃住,所以他们的工资如果不乱花,很容易能攒住钱。
我,用2年在越南找媳妇,婚后9个人住一间房,越南真实生活太苦讲述:李长平整理:肖寒先生我叫李长平,是湖北人,今年33岁。从小家境一般,又没上过多少学,从19岁进厂工作,一直到26岁,也没攒下多少钱。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结婚生子,而我还单身一个,父母心里也着急,就托人介绍对象,可看到我没有稳定工作,也没学历,大部分都只是见过一次面,从此便不再往来。
机票买不起隔离隔不起护照又到期的小伙伴们今天这篇推文我们来聊聊省下机票钱和隔离费,如何在大寨子完成换、补发护照的事情看清楚重点哦!不用特地回国一趟当然了如果要回国办理也是可以的申请换、补发普通护照须知申请换、补发普通护照大部分的流程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办理条件的不同,还有提交的部分资料也不一样。哪些情况需要申请换发护照?
2019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引发了全世界的恐慌。当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各国大使馆纷纷致电本国旅居武汉的侨胞,准备安排其回国避难。然而,在众多旅居武汉的外国人中却有一位老人,坚决拒绝回国。“我现在就是一个武汉人,我在这里生活,我也愿意同这里的人民一起分享苦难与快乐。”日本孤寡老人迁居武汉,一住就是15年
北京时间3月19日,中非共和国中部地区一处金矿遭武装分子袭击,目前已造成中国公民9人死亡、2人重伤。令人震惊的袭击事件发生后,在非洲的中国“淘金客”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3月20日,潮新闻记者联系到几位在非洲从事矿业开采的中国人,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淘金故事,那是一场豪赌,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还有人失去生命。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前言中国人如此热爱美食,竟然还有泛滥成灾的麻烦鱼?而且还是美国人超爱吃的罗非鱼,甚至每年都有超13万斤的罗非鱼从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嫌弃罗非鱼,而美国人却非常喜欢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有不少人们在假日的时候都会与自己的朋友一起出去旅行。每到假期的时候,我国的很多景点都是爆满了很多游客,为了避免高峰期,很多游客都会选择到国外去旅行。说起到国外旅行,有很多人们都会想到日本泰国这些国家,因为最近几年这些国家吸引了不少我国的游客,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物价比较低,而且距离中国近,还有很多的景点和美食,所以人们都愿意都这些国家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