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在评论区讨论留言,感谢您的支持!

从德意志到美洲,一般是先沿莱茵河而下,几周后抵靠荷兰,然后再起错塌上横渡大西洋的航程。”前往北美的行程通常为 6周左右,不过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快的话只要1个月,但长的可能要3个月。
而海上的行程又往往危险重重德意志移民首先要面对的危险就是海上变化无常的天气。大自然是无情的,而当时的航海条件并不是很好,越洋船主要是风帆船,所以当他们面对海上突起的风暴时,便只能听天由命。有移民这样形容他所遭遇的风暴:中午我们遭遇了第三次风暴。

它比以往要更为猛烈。海浪在发怒,它们直冲云霄,撕裂大地。风在我们四周咆哮,它呼啸的声音像是人的声音,异常清晰。船身不仅强烈地来回摇晃,还无规律地震动。我们很难抓住什么东西,也很难站立片刻。
每 10 分钟船尾和船沿就会受到冲击,每一次都十分强烈好像要把船板震碎一般。8除了要面对海上风云突变的天气外,德意志移民的生活环境也是很大的问题。
船上的饮食质量一般不是很好,有人回忆他在去宾夕法尼亚的途中,肉食一周供应4 次,鱼类一周供应3 次。”由于行程的长短往往无法预计,船上的水和食物会变得十分紧缺,人们不得不储存雨水解渴和抓老鼠充饥,据说有时候一只老鼠能卖到半个荷兰盾。

不仅如此,船舱也十分拥挤,移民像沙丁鱼一样被塞在船舱中。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疾病,而拥挤的人群会加速疾病的蔓延疾病与拥挤往往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有目击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是“有人在嚎啕大哭,有人在呕吐不停”,有的人“正在吞食虱子”,有的人则“正在受到坏血病或者疾病的折磨,许多人在臭骂自己或诅咒别人”。
在夜间,时常可以听到“可怕的”和“病号以及心灰意冷者”的呻吟,其中有些人“翻身打滚,躺到了他们身上,闹得全舱乘客不得安宁”。“在风暴、饥饿和疾病袭击后幸存的人实为少数。
宾夕法尼亚德意志人社区的第一位领导人,海因里希·凯佩尔,在他来美洲的船上,同船的 312人中有 250人死在了途中。

“一位名叫约翰·麦克·瓦格纳的人在写给家中的信里说,乘客像鱼一样被塞进船舱,并且有 128 个人死在了途中。在 1749 年,德意志人的移民达到了一个顶峰,有超过 6000 人前往北美殖民地。"在拥挤的船舱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葬身鱼腹。“
当德意志人飘洋过海,历尽磨难抵达北美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为了契约奴。在美国独立战争以前,大部分德意志人是作为契约奴或者赎身者前往美国的备受战火踩的德意志人往往十分贫穷,根本无力支付前往北美殖民地的费用他们为了前往北美,不得不与船长签一份合同。

当他们抵达北美殖民地后,船长会将合同出售,从中获取利润。购买者就可以让他所购买的移民为他服务,直到债务被偿清为止。服务期通常为 3至7年,孩子要服到 21 岁在一时期内德意志人在契约奴的贸易中占到绝大多数,以至人们称之为“德意志贸易”契约奴的方式被广泛用于德意志人是在 1728 年以后。
当来自欧洲的船停靠后,所有的移民要接受健康检查。接下来他们会被带到市政厅宣暂效忠英国皇室然后他们又被带回船上。自己负担费用的人可以离开,其余的人将被作为契约奴出售。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穷得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孩子来支付旅费。“在各类报纸上都会登有出售契约奴的广告,买家可以像买商品一样进行挑选。通常年轻而又未婚的行情较好,上了年纪的移民就不太走俏了,除非他们有孩子。
如果生了病则会无人问津,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亡。“他们的命运只能等待别人来决定。
早先来北美的德意志人大多是英国政府的契约劳工,因为英国政府垫付了他们的旅费和安置费的一半。英国政府的这一举措由于缺乏周密的计划和充足的资金,加上政府换届,不久就被搁置了。

然而这种先由出资方垫付旅费,然后由移民出卖劳动力来偿还的方式却广为流传。当时有一种专门从事契约奴贸易的人他们坐着马车,穿着体面的衣服,带着金银饰品在德意志巡游。他们用各种手段诱惑想前往北美而又没有钱的人,然后将他们变成契约奴。
成为契约奴的人中受骗的居多。有些船长不向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或者在把他们卖掉的时候,无拜地把他们的契约时间延长,从中措油。不懂英语的德意志人格外容易上当。

此外,许多德意志人在离开家园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做契约奴,但后来发现旅费的开销超出了原来和船主讲定的价格,于是他们不得不卖身成为契约奴;还有一些人有朋方成者家人在美国。原本希望他们能为白己垫付船资。
当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这一希望落空的时候,也只好卖身做苦力了。“当时,社会上并不认为这种贩卖人口的交易是有违道德的,公开参与这种交易的有不少是有名望的人士。乔治·华盛顿就曾经购买过契约奴在他的农庄上干活,正如他拥有黑奴一样。”

当然这种将人作为商品出售的贸易本身是不人道的,契约奴的境遇也十分悲惨,有人在还未到达彼岸的时候就因为恶劣的生活环境失去了生命,在履行契约期间,他们也会受到许多施之于奴隶的限制和处罚,甚至体罚。
当然,在契约期满后,契约奴就能获得人生自由,有时还能得到一块土地或者为数不多的现金不过土地往往不是最好或者最安全的。他们不得不与那些看到祖祖辈辈属于自己的土地被别人侵占而深感不快的印第安人邻。

这样的一种贸易体系唯一的价值就是为那些想移民北美而又无力承担路费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尽管之后他们要为之付出数倍于路费的代价,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从17 世纪起,就有德意志人通过各种途径来到北美但一直到1710年以前移民的人数都是零星的。而且当时被称为德意志人的也并非完全是我们今天意义上德国的居民,确切地说应该是操德语的人,其中有一些人来自于瑞士和阿尔萨斯。

“在德意志美国人历史的第一个一百年,即 1608 年到 1708 年,德意志移民仅仅是一股细流,但这股细流将变成一股大潮,一浪盖过一浪地涌向美洲海岸“意志人真正有组织,成批前往美是在 1710后,1709 的严西牙王位继承战和英国政府的帮助对此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后德意志移民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北美殖民地。在 18 世纪50年代,德意志移民的数量达到了一个顶峰。据统计,1750年至1759 年间移民北美的德意志人约3万人,占同期移民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见表一)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 1766 年给英国下院的报告中提到宾夕法尼亚有三分之一是德意志人。在 10 年后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初期,宾夕法尼亚的德意志人数大约在11 万至15万之间。据1776年大陆会议统计,当时殖民地的总人数为 224.3 万,而德意志移民的人数有22.5万52人。
德意志移民在北美殖民地分布范围很广,在当时的迈阿密、马萨诸塞、纽约、宾夕法尼亚、马里兰、新泽西、弗吉尼亚、南北卡罗来纳以及佐治亚都有德意志移民的足迹。”

他们大多定居在边境上一一临近沿海地区的上好土地已被早先到达的英格兰人和威尔士人所占据:而边境的土地因为靠近印第安人的生活区域价格较为低廉;并且在纽约、宾法尼亚、南北卡罗来纳一带的地比较肥适于农业耕作,因此那里对并不富有的德意志农民来说是最实惠的选择。
到 18世纪中期,德意志移民的定居点,在当时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西部边疆上,几乎组成了一条连续不断的锁链,北起纽约的莫霍克谷地,向南延伸,中间经过新泽西西部、宾夕法尼亚中部、马里兰西部,再穿越弗吉尼亚和南北卡罗来纳,一直延伸至佐治亚的萨瓦那。

”散见于这一带的地名,仍能反映当初德意志人定居于此的历史背景。纽约北部就有名为帕拉蒂纳特桥、新汉堡、莱茵贝克的城镇,莫霍克谷地有个地区取名“日耳曼平地”。新泽西州有个地区叫“日耳曼山谷”宾夕法尼亚有海得尔伯格市、日耳曼城、穆伦伯格公园和普鲁士国王镇等。
马里兰有弗里德里克市,有以早期德意志定居者的名字命名的哈格尔斯镇和克里格尔斯镇。北卡罗来纳的梅克伦堡县和弗吉尼亚的新梅克伦堡镇,都是以德意志帝国的梅伦克堡省的名字命名的。
德意志移民在各殖民地的分布情况不一,少的如新英格兰地区只有 1 千多人,多的如宾夕法尼亚有 11 万(见表二)

1776 年统计的德意志移民总数为 22.5万,而宾夕法尼亚一个地区的德意志移民就要占去近一半,可见当时的宾夕法尼亚是德意志移民聚集之地。
宾夕法尼亚之所以能吸引近一半的德意志移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是北美第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殖民地。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欠威廉·佩恩的父亲海军上将威廉爵士 16万英镑的债,威廉向他要这块地,不查理二世向他颁发了特许状。

威廉·佩恩是贵格派教徒当时的欧洲和北美的其他殖民地都没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威廉·佩恩要按照贵格会的理想,建立一个宗教信仰和政治自由的地方。于是这里也就成为了受到宗教迫害的德意志移民理想的庇护所。
据当时宾夕法尼亚一位著名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说,这个殖民地在1739年时的昌盛与其于物质境,如于“恩先的法”。“正是由于宾夕法尼亚的信仰自由和政治自由吸引了大批德意志移民在那里定居。

总体来说,在独立战争以前,德意志移民在北美殖民地的定居已初具规模他们的人数已达到当时移民总人数的10%左右。德意志移民在分布上星现出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其一为分布范围广,几乎在十三个殖民地上都可以发现德意志移民的踪迹。
德意志移民大多定居在当时的边境上,他们在边境上的定居点在独立战争爆发前自北向南基本形成一条连续不断的锁链其二他们的分布相对较为集中,定居在北部的人数较多,尤其是宾夕法尼亚,有接近 50%的人口定居在那里。

这给人们这样一种感觉,只要提到美国德裔,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宾夕法尼亚宾夕法尼亚的德意志移民几乎成为当时北美德意志移民的一个典型。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历史上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骄傲自豪。现代化文明发展迅猛,互联网技术让全球都变成了地球村,很多人都选择到海外求学和发展,我国海外移民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万人,位列世界移民人数的第三名,最讲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走出国门,移民潮又为何盛行?
你好我是华人志的无忧君,我找到了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10个“新家园”。子曾经曰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我这事业要是搞不成了,就坐个小木筏出海去。孔子说得很好,但什么样的小木筏可以经受大海的风浪?出海的目的地该怎么选?他老人家并没有说。不过还好有勇敢智慧的人民群众,千百年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以不输于哥伦布的冒险勇气,跳上舢板,扬帆出海,寻找新家园。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在评论区讨论留言,感谢您的支持!成为契约奴的德意志移民从德意志到美洲,一般是先沿莱茵河而下,几周后抵靠荷兰,然后再起错塌上横渡大西洋的航程。”前往北美的行程通常为 6周左右,不过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快的话只要1个月,但长的可能要3个月。而海上的行程又往往危险重重德意志移民首先要面对的危险就是海上变化无常的天气。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 题:美国1.5代华裔移民独特性何在?——专访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社会学和亚裔研究学教授周敏作者 门睿被父母带领移民的华裔儿童和青少年普遍被称为“1.5代华裔移民”,研究认为,在美国,相比一代、二代华裔移民,1.5代华裔移民更具特殊性。其与一代移民父母间的矛盾冲突亦引起社会关注。
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西安举行,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专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任宝磊,讲述中国与中亚五国历史的有趣话题。中亚五国为何都叫“斯坦”?中亚五国指的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个国家。这五个国家的名字中都带“斯坦”,那么“斯坦”是什么意思呢?
导读:马来西亚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它与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合称为“亚洲四小虎”。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这四个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并且经济实力仅次于“亚洲四小龙”而得名。马来西亚的国土分两部分,即马来半岛(西马)和加里曼丹岛(东马),截至目前该国人口总数为3300万,首都吉隆坡,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全国面积共33万平方公里,与中国云南省面积相当。
亳州历史与现今状况摩合罗的历史印记亳州历史上开发较早是古老农耕文明起源地 古老中华发祥地之一。夏时,亳州境西北为有虞氏,东南为涂山氏。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在亳立都190年。商时,亳州境内建有嵇方国。西周,周武王封神农之后建立的姜姓焦国,由河南陕县迁都于此,并修筑焦城 。春秋初期,焦国被陈国所灭,焦城属陈国。
嗨,如果在看这个文章的你想要移民美国,想要了解美国的移民方式和移民类别,想要一步到位移民美国,希望你不要错过今天这个文章,今天我会用一个文章的时间,讲清楚美国移民的整体逻辑。首先我们要声明,我们今天的这个文章只是做一个一般性的资讯和科普性的信息,不做任何的诱导,以此来还原最真实的美国移民架构,消除对于移民美国的群体的偏见和误解,同时呢,你也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方法和思路,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来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深入了解。
“我在基辅,但是我不知道5分钟后会发生什么。”2022年3月的基辅,仍未走出典型的欧洲冬季。整个城市浸染在灰色里,乌云布满天空,严密的不透出一缕阳光。火车站台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可是没有想象中嘈杂。在压抑的情绪下每个人都不愿多说话,只有离别时的告别和哭泣。当地时间2022年3月2日,德国柏林,从持续的炮火中逃离家乡的乌克兰难民乘坐火车抵达柏林中央火车站。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移民哥了解后才得出的。隋炀帝到了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在出兵征服林邑(今越南)后,令陈稜前往流求(台湾)招降。流求王不愿臣服,出兵对抗陈稜部队被陈稜大败:“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吴国君主孙权前往台湾,主要是为了寻找兵源和战略缓冲地,而隋炀帝杨广更是单纯为了宣扬国威,并没有在台湾设立管理机构或驻守军队。
大陆移民台湾历史(泉州四县移民在台北的一场大混战——顶下郊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