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位于淅川县鹳河西岸,南山脚下,蒋沟水库东边,总占地面积4.4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7.5亿元,该项目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规划,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理念,以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为灵魂,以淅川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为主线,致力打造成为“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移民文化历史研究基地”、“古树生态保护科研基地”、“生态文化旅游研究基地”和“影视文化制作基地”。
整个苑区按照“一心六区”布局建设,“一心”即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六区”分别为:古树博物园区、移民文化游览区、移民民俗文化村落游览区、宗教文化游览区、古城古街文化区、森林公园游览区。整个景区是集移民民俗、生态观光、人文传承、康体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度假型生态旅游区,目前已被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纳入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项目。
古树博物园
古树博物园是园区的一大亮点。在淅川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移民后代李爱武从一百多个移民村,抢救移植出一千余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其中有600年的梭罗树、700年的青冈树、800年的樱桃树、1000年的银杏树、1200年的黄楝树。这些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是南水北调的见证,是几十万淅川移民“身在他乡,根在淅川”的见证。
据移民文化苑董事长李爱武介绍,这些古树全部发掘于淹没区,有的是在移民的房前屋后,有的是在深山、陡崖边,移民以最低的价格将树木卖给文化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树移植成活,回来后还能看到家的影子,还能感受到老宅的气息。
移民纪念馆、文化广场和民俗文化村
移民纪念馆以声光电的形式和大量实物,展示半个世纪以来,移民生产、生活变迁的历史过程。移民文化广场是一处拥有移民纪念碑、移民雕塑群和大型音乐喷泉的游客活动中心。移民纪念碑底座长、宽均为4米,象征着水源地40万移民群众;高17.2米,象征海拔172米水位线。移民民俗文化村是从移民乡镇中选取石头村、蛮子营等具有代表性的10个移民村,恢复其原貌。这些景点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淅川历史,学习移民精神,弘扬淅川历史文化的平台。
2013年清明节,南水北调移民生态园成功举办了“首届南水北调移民寻根文化活动”;2015年清明节,再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南水北调移民寻根文化活动”。数千名上世纪因南水北调搬迁到青海、湖北的“老移民”,以及2012年搬迁到新乡、郑州、许昌等地的“新移民”相聚文化苑,围坐在老树下,吃着大锅菜,倾诉离别情。
斩不断的是情思,割不断的是眷恋。随着移民生态文化苑的建成,越来越多的人会到这里旅游观光、寻根问祖。千年古树在这里成长,移民文化在这里传承,移民精神在这里发扬。
初秋的淅川小城,郁郁葱葱,清风习习。4年前,一泓清澈的丹江水长途跋涉从南阳淅川出发,一路北上,流过中原,抵达北京。近5年来,南水北调工程让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19个大中城市约6000万人直接喝上甘甜的丹江水,近一亿人间接受益。南水北调关键在移民,为了送水北上,淅川数十万民众千里迁徙,形成了“大爱报国,忠诚担当”的淅川移民精神。
淅川县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公告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16〕1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06〕57号)、《南阳市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南阳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宛移〔2017〕4号)精神,在2022年度对我县纳入享受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人口审核结果显示,全县有长期失联不能提供相关资料信息人员19人。
现在淅川所辖的渠首三镇原本是邓县(邓州市)所辖,分别与1959年、1972年划入淅川县,为什么呢?大帝带大家一探究竟首先说香花镇,确切的说只有香花镇的部分地区也就是现今香花镇的街区到西北饶沟起坡一带属于老邓县,其他地方比如蒿溪、南山等地属于原内乡县,现在江右岸属于老淅川的只有一少部分河汊地方,实事求是的说当时是交换的方式,大概59年前后,邓县拿这一区域交换了淅川赵寨附近三个村,赵寨附近解放前是淅川的飞地,解放后由于内乡南三区(共济镇)划入淅川,而连成一片。
2009年8月21日,淅川县马蹬镇曹湾村的移民乡亲们,牵着耕牛,带着行李,乘船过丹江,迁往新家。淅川大移民:古楚丹江壮歌行(4)2009-2011淅川大移民:继1959和1966两次移民后再次大规模搬迁“四年任务,两年完成”2011年8月25日,淅川县滔河乡张庄村,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七点多钟,85辆货车先行一步...
在南阳市淅川县盛湾镇鱼关村,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小小的博物馆建筑面积只有520平方米,但她却是丹江南水北调移民历史的见证和缩影。5月18日,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驱车百余公里来到淅川县盛湾镇,坐上摆渡船跨越丹江支流,沿着窄小的乡间小路来到鱼关镇,来到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在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刘海波的带领下...
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位于淅川县鹳河西岸,南山脚下,蒋沟水库东边,总占地面积4.4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7.5亿元,该项目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规划,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理念,以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为灵魂,以淅川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为主线,致力打造成为“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移民文化历史研究基地”、“古树生态保护科研基地”、“生态文化旅游研究基地”和“影视文化制作基地”。
为一渠清水永续北上,淅川16.5万人离乡 家乡人在丹江岸为他们立下“移民丰碑” 总面积1.2万平方米,56座花岗岩石碑上,镌刻着南阳市淅川县16.5万名移民的名字。“移民丰碑”巨型石碑稳稳树立在丹江岸边的故乡土地上,诉说着发生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动人故事。一捧故乡的土、一瓶丹江的水,陪伴他们走上移民路
初秋的淅川小城,郁郁葱葱,清风习习。4年前,一泓清澈的丹江水长途跋涉从南阳淅川出发,一路北上,流过中原,抵达北京。近5年来,南水北调工程让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19个大中城市约6000万人直接喝上甘甜的丹江水,近一亿人间接受益。南水北调关键在移民,为了送水北上,淅川数十万民众千里迁徙,形成了“大爱报国,忠诚担当”的淅川移民精神。
最近很多人都被骗了,所以你也要敲响警钟。市面上有这么一波人,以所谓rinp试点项目,诱人去加拿大偏远小镇里买房,但那只是打分表上的一个加分项而已。而且只在某些镇里可用,跟真正的购房一步到位移民,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些不良商家就是为了卖房,而非移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小心,要小心,要小心!更何况,现在加拿大根本不允许外国人买房!
8月5日,云南省移民产业投融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作恒一行到盐津考察,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进行座谈。县委书记杨仕翰,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廷柱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的背景、项目概况、项目合作模式等相关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