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海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曾十年九旱,广种薄收,干旱是这里百年贫困最主要根源。“搬出大山,向水而迁”,为破解水困魔咒,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场百万人口的大移民在这里发生。

历时30多年,先后实施6次大规模易地移民,累计移民120多万……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宁夏始终坚持将移民搬迁与西海固扶贫开发相伴而施,誓将穷根拔除。
“徙贫人不能自业者于宽地”,从六盘山、云雾山深处搬迁到黄河之畔的“宽地”,移民群众不再因水而困、因山而贫,“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他们兴业乐业,改写着命运。
向水而迁 百万移民出深山

秦渠、汉渠、昊王渠……地处西北边陲,自古而来,宁夏地区的发展便与改水治水的移民开发紧密相关,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
流润千年的古渠造就了宁夏北部平原的富饶,南部的西海固却仍是“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一根塑料管插进土里,等待泉水缓缓滴出,这就是固原市西吉县半子沟村村民赖以生存的水源。
“天旱时,泉水一滴一滴地出,早上六点多去排队,上午十点还接不上。”回忆起过去,已搬至银川市金凤区润丰村的原半子沟村村民王建国连连摇头,“有时还得用嘴吸,就为了水能滴快点。”

干旱扼住了西海固人的“生命线”,发展更无从谈起。1982年,西海固又遇大旱,70%的农户不能维持温饱。自治区党委、政府再三研判,决心结合国家“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将西海固部分极贫人口,搬迁到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引黄灌区。
1983年,开创全国有组织移民开发扶贫先河的宁夏“吊庄移民”开始。固原市泾源县多个乡镇的村庄被“吊起”,集中安置到银川市郊的“西沙窝”,这里靠近引黄灌渠西干渠。
20世纪80年代,汽车还是稀罕物,政府组织近20辆卡车来回跑。“泾源到银川400多公里,3天跑一趟,一辆车能拉7户人,很多人家带着一袋土豆就上来了。”当年的司机马占仓说,“蚂蚁搬家”式搬迁,先后有两万多移民在昔日沙窝安家。
老家苦,移民初期,迁入地条件也有限。沙荒地、盐碱地、戈壁滩……这些生地既需政府大手笔投入改造,更需移民发挥战天斗地的精神。

刚搬迁时,“西沙窝”是“一碗饭来半碗沙”。“将沙丘平整成良田,一场大风后,又良田变沙丘。经过五六年改造,沙才被降服住,移民也摸到灌区种地的门道,逐步稳定下来。”马占仓说。
一些群众被“吊”到引黄灌区,另一些群众则随着高“扬”的黄河水而迁。1998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实施。通过泵站、引水渡槽、配水斗门等不同水工建筑物协力,黄河水被层层抬升300多米,相当于扬高百层楼,注入红寺堡的亘古荒原,23万多移民陆续搬迁至此。

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移民臧卫兵从老家带来些糜子,随意撒在房前水浇地里,没想到长势“凶猛”。“在老家哪见过糜子还能长1米多高”。糜子地让臧卫兵和老乡们对未来有了憧憬。
向水逐梦,从20世纪80年代起,宁夏通过吊庄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等6次大规模易地搬迁移民,将123万贫困群众迁到宜居之地;水向人引,实施固海扬水、盐环定扬水等“生命水脉”工程,将黄河、泾河水引入干旱地区。

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刘学智说,移民通过搬迁,彻底解决了吃水难、行路难、种地难、就业难等一系列难题。
逐梦而行 千姿生活渐次开
从缺水、闭塞的大山深处,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新家园,迁徙距离虽只有几百甚至几十公里,但人们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1985年,当王昌学从隆德县老家搬到石嘴山市隆湖扶贫开发区时,这里还是大片未开垦的盐碱地。然而,在他眼中,新家遍地“黄金”,因为当地工矿企业多,打工一天能赚2.5元。
“两块五是什么概念?搬迁时我兜里只有两块钱。在老家很多人还没见过两块钱的票子!”63岁的王昌学对当时两块多钱的“含金量”记忆深刻。
这只是移入地的“初体验”,随着扶贫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这种差异感更加明显。

移民后如何就业?这是移民需要直面的问题。而对石嘴山市平罗县庙庙湖村移民而言,这却成了一道“选择题”。从服装扶贫车间到生态旅游景区,从牛羊养殖到沙漠瓜菜,多元产业并行发展,多数移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庙庙湖村村民马康福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搬迁前只能靠捡破烂为生。如今,他在养殖园区养了50多只羊,一年收入3万元。“疾病让我直不起腰,但在政府扶持下,靠劳动脱贫,我觉得腰杆是笔直的。”马康福说。
“树挪死,人挪活”,搬到新家的人们渐渐融入,生产生活愈发千姿百态。

行走于石嘴山市沐恩新居小区,孩童骑着滑板车在广场上玩耍,老人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这个“十二五”劳务移民安置点已与普通城市社区基本无异。
更深层次的融入体现在情感方面。一开始不少移民两边跑着、两边“吊”着,现在人们已在新家立下业、扎下根,而老家变成了心中的一抹乡愁。
王昌学的两个兄弟、一个妹妹后来都举家移民,当初阻拦他的老母亲也带着不舍搬了上来,老家“后垴村”的名字在地图上消失。“去年我回老家转了转,庄子已长满野草。”王昌学说,回去看看就行,再搬回去的想法却一点也没有。
携创而新 万颗种子万点春
改变,在移民身上无处不在,而最珍贵的是思维之变。
尽管移民第一年种糜子就大获丰收,臧卫兵却只种了一年。“红寺堡当时还是风吹石头跑,我想这里以后肯定需要大量苗木搞绿化。”臧卫兵“脑洞”一下子打开,他预判苗木产业要“火”,后来靠着种苗木攒下百万家产。

和臧卫兵种苗木一样,许多人迁了新居,更立起新业。如今,闽宁镇的葡萄酒香飘千里,红寺堡的黄花菜远销全国,同心县的芦笋出口海外……移民区一个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昔日荒滩荒原蜕变为产业新地标。
移民心中已逐渐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而汲取到更多知识“营养”的孩子,成为移民区更具生命力、爆发力的希望之种。

“这里的贫瘠落后消磨了父辈们一生的时光,也掠夺了我这一代。”生长在西海固的作家刘莉萍笔下的贫穷触目惊心。幸运的是,移民的孩子成功避开了贫穷的“掠夺”。
宁夏育才中学明亮的教室里,16岁回族女生柯原正在演唱歌曲《大鱼》,歌声清亮。进合唱团,接受专家指导,登上中国国际合唱节舞台……这个少女遇到的一切美好,似乎从她和家人搬出大山就已注定。

柯原老家在中卫市海原县九彩乡,她喜欢唱家乡的“花儿” ,对着大山唱,对着牛羊唱,只是山很大,声很小,梦很远。搬到中卫市中宁县宽口井移民区后,学校的春蕾女童合唱团点燃了她的音乐梦想。后来她考入位于首府银川的育才中学,站上更大的舞台。
万千种子正在萌发,有的已抽枝长叶,结出硕果。推荐移民养殖效益更高的西门塔尔牛,建议养殖园区买地磅让养殖户称重精准投喂……移民区走出来的“85后”大学生马宏礼返乡一头扎进牛棚,磨破嘴皮子誓要引导乡亲们科学养殖。
“搞现代养殖业,科技是关键,移民区振兴最需要马宏礼这样的人才。”庙庙湖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丁光山说。
“漫过天空尽头的角落,大鱼在梦境的缝隙里游过……”随着歌声,柯原的梦想飞扬。埋下的种子终会破土,宁夏移民区也必将迎来一个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天。
文字记者:王磊、曹健、张亮、马丽娟
视频记者:卢鹰
经过了三期的宁夏黄河灌溉区的内容、历史讲解。本期内容接着上期继续深入探讨宁夏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先简单地解释一下何谓生态移民,就是指原先生活的地方,条件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或者是其原居住地为自然保护区等。将满足以上条件的人从原居住地,搬迁到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区即为“生态移民”而宁夏中南部地区生存条件恶劣...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在二战结束后,英国成为了许多移民的理想目的地。战后的英国面临着重建国家和社会的任务,同时也急需劳动力来促进经济的复苏。英国政府积极制定了移民政策,吸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前来定居。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移民社群日益多样化,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加勒比等地区的人们纷纷加入到这个多元的社会中。
12月23号,《伊金霍洛旗矿区移民安置补偿办法》解读公布到伊旗政府网。文中披露了人们关心的问题。(后面附原文)《伊金霍洛旗矿区移民安置补偿办法》解读《伊金霍洛旗矿区移民安置补偿办法》(伊政发〔2020〕62号,以下简称:《补偿办法》)已经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2020年第7次常务会议和伊金霍洛旗委十五届135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于2020年12月2日正式印发,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金星,人类梦破碎的地方金星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开发,这是人类经历了幻想、探测和失望的真实体验。金星在各个文化里被人类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中国很早便叫它启明、太白星,西方也用爱与美丽的女神维纳斯来命名。上世纪的科幻小说里,但凡是关于星际移民和星球殖民的,有一半都把金星选择了目的地。因为从表面看来,金星的情况的确非常合适: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一个王朝,被后世以“盛唐”与“强汉”、“刚明”并列,唐朝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空前盛世。贞观盛世,唐朝周围的亚洲国家,如“琉球”、“日本”、“高丽”等,这些国家或向唐朝称臣,或与唐朝建立外交关系,现代我们被外国人称为“唐人”也是由于唐朝的的历史沿革。一、唐朝末年百姓移民的原因
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缓解压力,许多人都想通过移民的方式来改变目前现状,移民成为近几年来许多人非常关注的焦点。在移民目的地国家中比较受欢迎的是新加坡移民,那为什么新加坡移民在逐渐增多?新加坡发展迅速,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移民逐渐增多,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新加坡的文化教育优势...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为什么中国很多富人移民美国?可能主要想去经商做买卖挣美元中国富人移民美国的现象在近年来愈发明显。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福建、河北、辽宁、吉林、广东等地的富人移民数量呈上升趋势。虽然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这仍然能够反映出中国富人移民的普遍趋势。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富人选择移民美国呢?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地球知识局——新西兰迁都no.1189-新西兰迁都提起新西兰,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城市就是奥克兰。很反常识的是,奥克兰并不是今天的新西兰首都。奥克兰现在仍然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首都惠灵顿甚至只能排第三位(新西兰人口前五大城市,参考wikipedia)▼但这座留学生和旅人都向往的美丽城市,曾经也过了把首都的瘾(足没足不知道)。
从移民加拿大到现在,你有后悔过吗?这是个千年问题,在本地华人论坛上,时不时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不变的是问题,变的是社会环境;现在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更加五味杂陈了些。小编查看完了这个问题的上百条留言,后悔的占据多数,“后悔但回不去了”是第二多的观点,完全不后悔的观点,是最少的。如果是十年前问这些问题,想必说“后悔”的人是少数。
从世界历史来看,伊朗这个国家一直那是整个中东地区的超级强国,尤其是古代波斯帝国时期,伊朗更是强悍到了极点,整个称雄世界几百年,直到现在,伊朗也还是整个中东最强的国家了。而伊朗既然那么强大,但是为何在中东,伊朗却一直被歧视呢?原因非常简单,主要是三点原因。在世界上,有一个国家跟伊朗很像,那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属于欧洲,也是欧洲强国。
唐朝人口变化趋势原因(清朝人口为啥从1400万飙升长到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