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外甥参加高考,移民考生都是统一宾馆,大巴车接送。声势浩大。明目张胆。
当年的高考移民事件回顾
2009年6月中旬,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郭虎收到群众发来的特快专递举报信件,反映中宁县宁鲁中学在2009年高考中存在大量“高考移民”。
随后,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监察室牵头,调查组于6月22日前往中宁县,在中宁县监察局、教育局、公安局的配合下开展调查……
紧接着,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收到了宁夏开元学校存在大量“高考移民”的举报信件,查出“高考移民”59人。
7月1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牵头,宁夏回族自治区监察厅、公安厅及市、县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一步开展“高考移民”调查工作,又查出“高考移民”30人。
7月12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牵头,自治区教育厅、公安厅及市、县相关部门配合,明确教育部门核查学籍、公安部门核查户籍的工作职责。在随后的核查中,宁夏教育考试院又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中宁中学、中宁一中也存在“高考移民”,再次查出“高考移民”19人。
1名“移民”挤掉6名考生
调查组根据举报信件和调查过程中群众提供的名单,先从中宁、盐池、青铜峡等市、县考试中心提取高考资格审查表、高考报名登记表、考生户口复印件等信息资料,然后分别进入有关派出所提取户籍证明、常住人口登记表等户籍信息,进村入户、走街串巷,与当地群众和学生见面。
宁夏开元学校以回族身份报名高考的女生小花,户籍信息显示为海原县郑旗乡吴湾行政村上吴湾自然村人,在当地常住户张某户下,2008年10月18日补录,11月30日办身份证快件。后经派出所证实查无此人,户籍已于2009年5月注销。而张某家只有3个儿子,根本没有考大学的女儿。“我怎么凭空多了个女儿?”张某及村民看到小花的照片时,均称不认识。
针对“高考移民”案的调查清理情况,宁夏回族自治区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18号令),在2009年高考招生录取之前取消了“高考移民”的录取资格。同时,对中宁县宁鲁中学主动提出退出办学的申请,予以批准;对宁夏开元学校、宁夏岳麓高级中学,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责令停止招生,进行整顿。
“这是宁夏最大的一起民生案件。”调查组的一名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以宁夏岳麓中学考607分的小鹏为例,山区的假户口加上变更了民族,可加分到637分。小鹏可挤掉一个重点生、一个一本生、一个二本生、一个三本生、一个大专生、一个中专生。也就是说,一个高分“高考移民”可挤掉6名宁夏考生。而此案查处的170名“高考移民”大多数是高分,至少能挤掉800名宁夏考生。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此次“高考移民”案中,共有112名涉案人受到党政纪处分、组织处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在被处理的58名公安系统人员中,包括8名分管治安的副局长、23名派出所所长;在被处理的35名教育系统人员中,1名县教育局副局长被免职。
截至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检察院对“高考移民”案件涉嫌刑事犯罪的共立案侦查16件17人,已侦查终结14件15人,正在侦查2件2人,移送法院起诉的8件12人,作出有罪判决的4件7人。
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信息中心日前在答复网友时透露一组数据,2021年,西藏林芝市跨省(区、市)迁入高三年级学生1744名,其中符合实际就读条件学生1736名,不符合实际就读的8名学生,已取消其高考资格。 今年5月,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西藏高考移民不实际就读的情况。其称,林芝市1727名高考移民中751名不同程度地没有实际就读,弄虚作假,以请病(事)假的方式不实际就读,严重违反和践踏《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我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规定的补充通知》(藏教厅`2020`32号)文件精神。
关于“拼爹”这个社会热梗,坐拥15亿票房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里有这么一段情节——男二号袁华在全区作文大赛中拿了一等奖,他的参赛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袁华狗屁不通的作文能夺冠,全赖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好爹。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段子也能照进现实。比如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就是这样一位为儿子操碎了心的“好爹”。
公务员由于收入稳定、工作体面、福利待遇好,备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特别是疫情以来,人们报考的热情更高。考公,主要是通过国考和省考。国考,即国家公务员考试,由中组部、国家公务员局负责招录,招录单位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省考,即各省公务员考试,由各省的省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负责招录,招录单位是省、市、县、乡四级机关单位。
高考可以说是一场重大的考试,而且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普通家庭来讲,也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因为如果连高考这条路都走不好,那么要想改变命运的话,就需要吃更多的苦,然而高考也是公认为最公平公正的一场考试。虽然说是同一所大学,但是面对不同省份的分数线也会有所不同,特别是针对高考大省来讲,分数线也就会更高。
宁夏西海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曾十年九旱,广种薄收,干旱是这里百年贫困最主要根源。“搬出大山,向水而迁”,为破解水困魔咒,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场百万人口的大移民在这里发生。历时30多年,先后实施6次大规模易地移民,累计移民120多万……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宁夏始终坚持将移民搬迁与西海固扶贫开发相伴而施,誓将穷根拔除。
欢迎大家收看就在上海疫情,揪动所有人的心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曝出:有一名阳性感染者,明知阳性,还是乘坐动车,影响几百人。枉顾规则。枉顾感染风险。一意孤行,令人愤慨。这个男人,姓曾。福建莆田人。3月27日,他在上海初筛阳性。后经复核为确诊病例。但明知已染毒,已带毒,他不隔离,不治疗,还在28日乘动车离开上海,到达莆田。
经过了三期的宁夏黄河灌溉区的内容、历史讲解。本期内容接着上期继续深入探讨宁夏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先简单地解释一下何谓生态移民,就是指原先生活的地方,条件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或者是其原居住地为自然保护区等。将满足以上条件的人从原居住地,搬迁到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区即为“生态移民”而宁夏中南部地区生存条件恶劣...
高考大省最中意的4个移民地,分数线低而且限制也不多,来看看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分数线都已经出炉了,但是因为各省教育资源、高校数量、考生总数等差异,每个省的高考难度也不统一,我们且先看看网友排出来的各省高考难易度。针对各省高考难易程度的不同,于是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的户口转移到高考难度较低的省市。
班上一位学生在六年级时将户口、学籍一并转去了天津,目标很明确:将来以天津考生的身份高考,相对轻松地考上更知名的大学。她的父母前几年就做好了打算,在北京谋下了工作,在天津买了房,为了孩子真可谓煞费苦心、前瞻远瞩。在学生转入天津学校后,我也向他了解了学校的一些情况,据他所描述:这个学期,他们学校新开了一个班级,36人,这个班级里全部是转学生,里边3人是从河南转来的,在去年那一届河南人更多。
水洞沟景区, 塞上江南,宁夏。贺兰山东麓,水洞沟见证中国史前旧石器文化发展,西夏王朝在此建立,沙丘鸣钟在中卫点兵。西夏王陵。 2022年末,宁夏常住人口728万人,gdp5069.57亿元,人均gdp6.98万元。宁夏拥有5个地级市,算是我国拥有地级市数量最少的省份了。宁夏地图。 2023年,宁夏高考报名人数7.17万人,比去年增加5978人,增幅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