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说结论:李唐和元蒙、满清一样都是胡人政权!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下意识的都认为唐朝的建立者——李家肯定都是汉人。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姓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他们都姓李啊,怎么不会是汉族人呢?其实仔细计较之下,李家还真不是汉人,至少不是纯种汉人。
隋唐建立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是南北朝,是五胡之乱,是汉末三国。
南北朝
在经历了长达百年的三国时代后,汉族元气大伤。晋武帝司马炎灭统一天下,他以为天下无事,就马放南山,兵甲入库,将州郡的守兵加以撤除,使日后胡人得以入侵甚易。除此之外,晋朝大肆分封宗室,无法处理少数民族内迁问题,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弱智无能等诸多因素,导致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爆发。
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后,五胡入侵中原,而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五胡乱华中,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死者过一千万,而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
(查阅史料,五胡乱华期间汉人的遭遇惨不忍闻!有的胡族,比如羯族、鲜卑族,直接把汉人充作粮食,制作成肉干,军队出征不带粮草,直接带大批百姓,饿了直接杀人充饥。)
那时,北方一千二百万汉族,残余不过四百万,而胡人多达六百万,其族、白奴族、丁零族、铁弗族、卢水胡、鲜卑,都是金发碧眼之白人,他们主要的策略就是杀尽汉人,而给后世留一个干净的土地。凡此种种,就有如白人入侵北美,大肆屠杀印第安人。
而这时,大英雄冉闵发出了杀胡令。杀胡令所到之处天下响应,各地纷纷暴动,导致近百万胡人丧生,更极大地威慑了胡人,使大量胡族纷纷逃离,返回陇西、河套乃至中亚。
冉闵虽然在绞杀之下死亡,但胡人丧失了大半实力,胆战心惊,他们于是开始妥协,不敢杀尽汉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鲜卑汉化,开始胡汉融合,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
之后,北地汉人从事农耕,胡人从军打仗,南北朝频繁的战争中,作为兵员地胡人大量战死,甚至彼此之间相互灭族,而民间农耕汉人不断恢复增长,是以汉多胡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胡人统治者为补充兵源上的不足,而不得不开始大量起用汉军,因此汉人势力崛起,而胡人甚至以公主入嫁,以为拉拢,杨坚、李阀,无不得以参与统治核心。关陇军事集团由此成型,典型代表就是“八柱国”。
这也是李家发家崛起的大背景。
胡人入侵中原,以军事为贵,因此个个都是军事贵族,可以说,本来关陇军事集团,全部是胡人,只是经过了杀胡令后,又经过多年作战,胡人元气大伤,不得不吸取汉人参与,但是一直是胡人为核心,可以说是“七胡三汉”。
而李家,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长时间的与胡人世家互相通婚,汉人血统早就很稀薄了。以李家为例:
假设李渊之父李昞是纯汉人,而李渊之母孤独氏是胡女,所以李渊有?汉人血统。
李渊之妻窦氏,她的母亲是鲜卑族,父亲是东汉大鸿胪窦章的第十二世孙,好像是汉人,但是“其十二世祖窦统在汉灵帝时为雁门太守,为避窦武之难,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窦家连续十二代人都在匈奴当部落首领,完全就是胡人了。所以窦氏也是胡女,两人之子李世民就只有?的汉人血统了。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她是皇族后裔,父亲是鲜卑族,母亲是渤海人,也不是汉人,所以长孙氏也是胡女。这样算来,唐高宗李治就只有八分之一汉人血统了!
这是八柱国谱系,有助于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来源于@历史导图
李家连续几代母族都是胡人,历史上也很罕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证据。
那就是李家谱系不清!现在国史说李虎都是一说是陇西成纪县,一说为赵郡破落户,一说为鲜卑乞伏部,如果李家祖上不是迁移来的胡人,会连祖宗都说不清吗?要知道古代汉人最最重视的就是祖宗了。
而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就是胡人核心集团,任何一个身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分子的核心成员,无论是李阀,独孤阀,宇文阀,得以夺取天下,就算不得不推行汉化,也必定与胡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李家打天下时多次向突厥借兵,得到突厥的大力支持,李家完全可以算作一个胡人世家了!
所以李家即使文化上属于汉文化,其血统、起源、部属、基本盘也是异族性的。
由于时代久远,加上李家有修改史书的先例,现在的中国人基本都下意识的认为李唐政权是汉人政权,事实却完全相反。可以说,李唐和蒙元以及满清性质上都是一样的!
我们当然也不是否认李家开创的唐朝,由于农耕文明基因上有缺陷,中国古代强盛的王朝都要兼有草原、农耕两种文明的长处,这也是历史的教训。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正本清源,探索真相,大家有什么看法,评论区见吧。
宋朝和明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因为一直遭受外族的侵扰,所以宋朝给人的印象比较羸弱,但实则不然。当时宋朝的文化经济发展程度非常之高,在世界上都是拔尖水平的,至于军事,在建国初期,实力非常强悍。而明朝,历来是大家公认的铁血王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就是这样两个强大王朝,最终却都被外族所灭,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样东西的流失。
纵观中国古代史,如果要评选出一个最开放的王朝,那么必然非唐莫属。唐朝时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全世界,不说广为人知的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等外族名将,就说广州、扬州等地数十万外国人就让人震撼,历朝历代绝无仅有。加入唐朝官员系统的外族人,自然属于唐朝自己人了,但到唐朝经商、定居的外国人,唐朝如何管理对待他们呢?
古代一点国家要向自立需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农业发达经济要能自主,第二是民众有这种意识,而且官僚有强大军事实力。越南自公元前112年汉武帝灭了南越国后就被纳入中原王朝统治,并一直到唐末都是郡县。但是五代十国是越南却趁乱自立,那么为何近千年的安南地区经历过三国南北朝大混乱和隋唐,都没能自立呢。秦至唐交州农业并不发达,经济依靠中原
流放,其实是劳动改造的一种。并不是流放到发配地,什么活也不干……在古代,流放、发配或曰流配,是一种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最有名的流放犯人,《水浒传》中的林冲与武松、宋江,都曾受过流放发配之苦。有一出戏剧《苏三起解》,也是唱的苏三被流放的故事。这种长达几千年的刑罚制度,其实也经历了许多变迁。古代犯人发配古代著名的六大发配地
唐朝号称“冠带百蛮,车书万里”,是我国历史上最具世界性帝国的时代。在中原直属区域之外,唐朝在周边内附的游牧渔猎民族地区实行羁糜府州制度。这一羁糜制度,共分四级,即羁縻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分别由中央政府任命各族首领为都护、都督、刺史、县令,同时受都护府、边州都督府或节镇的统辖。大唐近三百年,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天下。
《人间惊鸿客》《活在大唐》《活在大宋》《唐朝穿越指南》《唐朝定居指南》《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阅读笔记。曹操与袁绍是发小,官渡之战掐成那样,还真想不到他俩是发小在古代女子给情郎送鞋子的寓意是希望自己和爱人能像这一双鞋一样,风雨同行,常伴左右。双盘龙的铜镜也是同样的意思,希望两个人能双宿双栖,不离不弃。
晚清时期是一段充满了混乱与屈辱的历史时期,当时有一位著名诗人曾经发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以此来表现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导致了清朝人们苦不堪言何以为家的现状。这令人非常动容,看到同胞们受苦受难我们难免也会感到悲痛。但是其中的细节也让人深思,在我国古代,人口普遍是比较少的,在清初时期,人也不过1400万。
开篇先说结论:李唐和元蒙、满清一样都是胡人政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下意识的都认为唐朝的建立者——李家肯定都是汉人。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姓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他们都姓李啊,怎么不会是汉族人呢?其实仔细计较之下,李家还真不是汉人,至少不是纯种汉人。隋唐建立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是南北朝,是五胡之乱,是汉末三国。
唐朝人口变化趋势原因(清朝人口为啥从1400万飙升长到4亿)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
唐朝人口变化趋势原因(清朝人口为啥从1400万飙升长到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