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不断升级打“台湾牌”的手段,拉脱维亚也不顾中方劝阻碰瓷起台湾问题,一副要步立陶宛后尘,成为“立陶宛第二”的架势。针对拉脱维亚错误涉华言行,我国驻拉大使馆就发声严厉驳斥,再次就中欧关系以及中拉关系重申中国的原则与立场。
我国驻拉大使馆指出,中国在处理中欧关系时,始终都是从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合作才是中欧关系的主方向。对于中拉关系,中方希望和拉方一起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注入正能量。

我国大使馆的这番话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不但适用于拉脱维亚,也给东欧乃至整个欧洲都指明了方向。这是在劝告欧洲某些国家,在处理对华关系时不要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要被域外势力所左右,应该从战略高度来务实处理对华关系。同时,拉脱维亚也好,立陶宛也罢,都应该为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发展带来正面影响,而不是从中捣乱。
近些年来,在美国的介入和怂恿下,立陶宛与拉脱维亚都不太安分。早在2019年,拉脱维亚就曾将中国列入所谓的“威胁国家”,随后在信息安全等问题上跟随美国污蔑中国。上个月末,在美国以及立陶宛的煽动下,拉脱维亚也派遣使团窜访台湾,给中拉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奉劝拉脱维亚要在涉华议题上保持理性,不要被美国的反华政策所左右,若执意玩火,立陶宛就是前车之鉴。当初立陶宛政客也想着配合美国打“台湾牌”,以从欧美手中捞好处,结果到头来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好处。反而将政府以及整个国家置于困境之中。
由于立政府作死,导致对华贸易几乎停滞,作为重要的货物中转国,港口中转货物量锐减。更加要命的是,立政府的错误做法破坏了国内的投资环境,不少外资纷纷离场,不少欧洲企业也计划从明年开始终止与立陶宛企业的合作,以降低自己的经营风险。

立陶宛在经济上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却没有换来任何补偿。美国除了卖立陶宛军火给予部分优惠之外,没有给到任何实质性好处。欧盟方面表态至少要半年后才能给到立陶宛帮助,实质上相当于婉拒了立陶宛的求援,欧盟内部对立陶宛脱离欧盟单独行动的行为极为不满。
除了经济上的损失之外,立陶宛政客本想通过碰瓷中国,为自己捞取政治成本,但到头来支持率不仅没有升高反而暴跌,因为立陶宛政客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反华言行所带来的后果。根据立陶宛最新民调显示,立陶宛外长的支持率仅为15.3%,不支持率已经飙升至66.4%,立陶宛政府的支持率也低至17.3%。这说明立陶宛民众已经对政府失去信任。

立陶宛在经济以及政治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就是替美国反华政策卖命的下场。此外,拉脱维亚也不要忘记历史,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拉建交之初,拉脱维亚也曾在台湾问题上碰瓷过,后来结果如何?拉脱维亚灰溜溜的派遣使团访问北京,在台湾问题上许下承诺后,中拉关系才得以恢复正常。
有了前车之鉴,拉脱维亚政府应该以史为鉴、以邻为鉴,不受美国反华政策裹挟,务实地处理对华关系,为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注入正能量。切莫罔顾事实,盲目追随个别国家的反华理念,最终让自身陷入困境。
自1950年联合国开始统计人口数据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可能在2023年4月14日达到1425775850人,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长期以来一直占据全世界人口前两名。在海外,华裔和印度裔也是居住在世界各国,更是成为一些国家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荷兰生活了9年多(1996-2005),在很久之前,但我可以说荷兰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更新一点,听我说 正文1.语言:初到荷兰学习荷兰的地理、政治、文化和历史,几乎学过荷兰文学。当我学习荷兰语时,我必须在一年内掌握近10,000 个荷兰语单词。几乎疯了。我可以说我是从头开始的。我记得一个月没吃过热的食物...
最近看到一份2022年中国台湾的侨民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500万人定居于美国,排名仅次于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可见,中国人对于移民美国还是很狂热的。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要去美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有钱人来说,私有财富在美国受到了重点保护;在行业发展前景方面,全球五百强的企业绝大多数都在美国;此外,美国的名校也非常多。
我曾和一位澳洲老板讨论过对亚裔的歧视问题。当谈到中国时,对方告诉我,中国人的确非常勤劳,但这种勤劳往往是被环境所迫的。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生活成本,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辛劳与优良品质本质上并没有直接联系。当中国人前往海外工作和生活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有很多华人在国外工作,无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自愿以更低的价格和超出法律允许的加班时长来抢占当地劳动力市场。
“三胎”、“结婚”、“户口”、“养老”、“教育”、“就业”这些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是这些词涉及的领域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二是哪怕目前的你还不涉及某些领域,身边总有人与其相关。而这些政策并不是领导人们空穴来风,随意制定的,“人口普查”就是其根据之一。就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进行了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国是对外国人最友好的国家”,在很多外国人心中,这句话已经变成了一个定论。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接纳和包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旅客。中国有着招待外国人的悠久历史,先民就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美德。外国人在中国旅游可以享受到贴心周到的服务,到达机场、火车站,就会有志愿者们免费导游并入住旅馆,安排旅游行程等等,旅途中的一些细节,都能让外国人感到“中国人真的特别关心我们”。
3月14日下午的缅甸仰光街头,暴徒拿着长刀、弹弓、斧头,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中资企业,甚至一度叫嚣:“我就不喜欢你们中国人在缅甸。” 据统计,有32家中资工厂受损,财产损失估计在2.4亿人民币。 缅甸的华人群体,也陷于危险和恐慌之中。 对此,观察者网联系到一位在缅甸当地的华人,向他了解了最新情况。
导读:2022年,海外华人又要在疫情肆虐中度过一个春节。本文作者常年在法国居住,目睹了法国政府与民间应对疫情的种种乱象,思索各国社会理念的不同,认为“新冠疫情也许是第一次近乎同环境同条件的中外比较……开始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感”。新冠疫情到如今为止,已经历时两年,漫卷全球。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联合早报》近?日?消息,被称为"美式战狼"的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近期接连去中国监狱,探监三个被关押的美国籍罪犯,分别是间谍李凯、毒贩马克以及诈骗犯?林大卫。拜登政府官员曾对中方表示,“释放被错误拘留或受到出境禁令的美国人”是拜登的“优先事项”。这三人什么来头,受美国拜登总统关注,还让驻华大使先生亲自探监?
王风在美国生活了22年,最近头一次萌生了学枪、买枪的想法。他最初来美时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落脚,随后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中国城附近生活了十年,如今居住在芝加哥近郊。“以前觉得某些特定区域才存在治安隐患,不太用得上(枪支)。”王风告诉《凤凰周刊》,“枪支的确有看家护院的作用,但一旦被犯罪分子或偶发性情绪失控者使用,杀伤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