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养育之恩,何况是人呢?但是,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担任教授的曹茜在2020年父母双亲患癌快去世时候,却不去病床前照顾父母,为父母送终,以怨恨父母控制欲强为理由,推卸照料双亲的责任,甚至父母去世时候也不回家吊丧。

当时这条消息被记者爆料,国内网友们纷纷指责这个名叫曹茜的大学教授,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忘恩负义。要知道当初她去德国留学时候,父母是砸锅卖铁借钱供她读书,现在女儿居然如此狼心狗肺,如此绝情,甚至父母去世都不回家看一眼。一时间“不孝女”就成了曹茜的代名词。
现在,就看看事情的由来。2020年6月,一对年迈的老两口互相提携走进大连一家医院,等到诊断出来,才发觉丈夫患上了肾癌,妻子患上乳腺癌,这一对老夫妇只能在无奈之下接受医院的住院治疗。
在医院住院期间,病友发现老人都有家属陪同,但这老两口却一直没有子女看望过他。当一些病友认为两人是丁克,但是同房的邻居却说老两口有一个正在国外念书的闺女。

这样,病友们知道这一对夫妻一个叫曹肇刚,一个叫刘玉红。听到病友们的疑惑,这老两口也是一把辛酸泪,他们也想联系自己的闺女,可惜自己闺女自从2001年去德国留学之后,从2003年开始,一家三口就断绝关系,十七年都没联系。
由于十七年曹茜都没回一趟家,父母一度认为她不幸遇难,四处寻找她的踪迹。于是,朋友们就利用网络媒体,帮助这一对老夫妻发布一篇寻找在德国留学女儿下落的文章。在文章中,这一对老夫妻表示临终之前的愿望,就是想知道女儿曹茜的下落。
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跨国寻找曹茜的微信群也建立了,很多在德国居住的华侨与留学生也帮这一老两口寻找女儿的下落。
之后,德国华人们利用同乡会的力量,寻找曹茜在德国生活的痕迹,如汉堡。柏林。、慕尼黑等许多城市。通过这些线索,最终确定老两口女儿的曹茜的居住地点,得知曹茜的确切消息。

原来,曹茜一直还活着,已经嫁人生子,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当教授,混得还不错。
这仿佛是一个好消息。在2020年7月1日,记者打电话给曹肇刚这老两口时候,曹肇刚却没有激动,却是一脸平静,沉默良久之后,没有做出去见女儿的表示。
然后,曹肇刚告诉记者,自己与妻子老两口不需要女儿养老送终,只要她在德国过得开心就行了。
一边妻子刘玉红听到女儿安然无恙,也松了一口气。然后曹肇刚只是想让记者将自己的联系方式转给曹茜,希望曹茜能够在父母临终之前,给父母打个电话。
记者再次通过热心人与曹茜联系,告诉了她父亲曹肇刚的联系方式。网友们也希望曹茜能了解父母的心愿,无论以前父母怎么与你有什么矛盾,但毕竟都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曹茜在慕尼黑大学从记者那里得到父母的联系方式,也是气定神闲对记者说:工作很忙,没空回去看望他们。
所以,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刘玉红,至死都没等到女儿曹茜的电话。曹肇刚只能捧着妻子刘玉红的骨灰,泪洒病床。最后,曹肇刚也只能沉浸在丧妻之痛与女儿冷漠无情的情绪中,抱病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消息传开了,网民们也觉得曹茜冷漠无情。许多人想不通曹茜的做法,受过高等教育,也是一个大学教师,当时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把她培育成才,为何以这一种绝情的方式回报父母?二十一年来不曾回家过一次,十七年来都没打过一次电话。就连父母的去世,也换不了女儿的温柔。对待有着养育之恩的父母,如同仇人一样冷漠无情。
现在,就从曹茜的人生成长经历来看,何等的家庭教育令曹茜与父母的关系一步步陷入绝情之中。

曹茜于1979年出生在大连旅顺口区长城街道,父亲曹肇刚与妈妈刘玉红都是地道的农民,每年收入来源主要是耕地与打零工,家里是比较贫穷。
由于这一对夫妻是老来得子,自然也把曹茜当掌上明珠宠爱,也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一心就想把女儿培养成才。于是,曹茜虽然农村出生,却没做过农活,所有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
小时候的曹茜身体不好,父亲曹肇刚都是省吃俭用给她买各种营养补品。当曹茜想买什么,都会尽自己力量去满足女儿的愿望。其他农村孩子农忙时候都要帮父母,但是曹茜都不用去做农活,甚至也不用做家务。
用父母对她的话来说:“你只管好好读书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你都不用去做!”可以看到,曹肇刚与刘玉红这一对农民夫妻,对独生女曹茜的照顾,也算是倾尽其力了。

曹茜也用学习上优异来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用心,每一次考试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是老师邻居同学们眼中的学霸。这样,曹肇刚与刘玉红这一对农民夫妇,看到自己女儿被老师们称赞,邻居羡慕,辛苦努力获得了回报,在村子里都是挺直了腰杆儿,有了面子。
小时候的曹茜,也是特别孝顺父母,对父母都是嘘寒问暖。村里邻居也是喜欢这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夸赞曹肇刚夫妇的女儿不仅成绩优异,将来有好人生,而且懂事孝顺,后半生肯定有福气了!
这样,成绩优异、聪明、听话、懂事成了曹茜的标签,她也就这样带着父母的厚望从小学一直成绩优异到了高中。
可是,曹肇刚与刘玉红对女儿曹茜在家庭教育存在缺陷,也为他们晚年凄凉埋下了祸根。

由于父亲曹肇刚是农民出身,没多少文化,在家庭教育方式也是比较粗暴,压抑女儿的个性。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曹茜在学习成绩遥遥领先时候,也失去很多童年的乐趣。在她童年时候,整天在屋子里看书,然后看着其他小伙伴在外面嬉闹,也询问过父亲,能不能出去一起玩。
但曹肇刚却总是告诉她,外面没什么好玩的,学习为重。等你考上好大学,就会有大把时间给你玩。
这样,曹茜也没多说什么了。她知道父母含辛茹苦养育自己,唯独努力学习才是回报父母。有了好成绩进了好大学才会有好人生,才会有很多玩耍时间。

从这里可看到,曹肇刚夫妇在家庭教育上有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要求女儿一切以学习为重。虽然曹茜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但这一种爱护伴随着她一天一天长大,却是严重压抑了她的个性与自由发展空间。
如初中时候的曹茜想出门找朋友玩,却被父母制止了,理由是浪费时间不利于学习。朋友到她家里去玩,曹肇刚也会偷偷翻开女儿的书包,避免里面有“玩物丧志”的东西。
在高中时候,曹茜的学习压力很大,星期天时候想放松去外面玩。但是,父母告诉她,学业才是最重要的,这也使曹茜没有任何玩耍时间。这也令已经成年的曹茜,觉得毫无人生自由,非常受不了。
有一次,曹茜与同学去外面玩耍回来之后回学校,同学的哥哥不放心送曹茜回学校,这一幕刚好被班主任看到。由于高三准备高考,班主任也害怕她早恋影响学习,于是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曹茜的父亲曹肇刚得到消息之后,看到曹茜第一面之后不容分说就打一巴掌,同时还骂女儿不争气。这也令曹茜非常痛苦,她觉得出去玩就是想放松高考压力,却受到如此惩罚,自然不舒服。
可以看到,在家庭教育上,曹肇刚是典型的“严父式”爸爸,有着封建家长制的作风,只是发布指令,很少倾听女儿的自我意见。童年时候的曹茜很沉默、很内秀,面对脾气暴躁的父亲都是沉默不语。
曹茜的妈妈却是没主见的家庭主妇,虽然曹茜小时候很乖巧,不顶撞父母,不与父母争吵。这样,曹茜从小就生活在一种没玩伴、没有私人空间的生活,如同笼子里的鸟一样受束缚。这也使曹茜滋生了逃离原生家庭,摆脱父母控制的欲望。
俗话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就是由于小时候被压抑,曹茜成人之后才选择叛逆。

在曹茜高考填志愿时候,是她叛逆与反对父母的第一步。1998年,曹茜在高考也取得优异的成绩,高出辽宁省一本录取线三十分。这样优异成绩使曹茜有很多重点大学的选择机会。
曹茜也有自己人生想法,她认为南方经济比较发达,自己从小在北方长大,想去自己憧憬的南方看看,于是,她就瞒着父母填报了南方的几所大学。这样不仅开拓眼界,也可以远离自己的父母。
但是,曹茜的父母却没这么想,他们想着曹茜是独生女,自然意中的大学就在辽宁省的省内,离家近才令他们放心。
所以,曹茜的父母就想让女儿考本省的辽宁师范大学。因为教师非常适合女孩子,不仅安稳,收入稳定,还有寒暑假,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也不是很大。

于是,当父亲曹肇刚看到女儿曹茜志愿都填报南方的大学时候,也忍不住打了她一巴掌,意思就是要女儿服从自己的意愿。
母亲刘玉红也没有劝阻,表示了默许的态度。之后,曹肇刚也训斥女儿一个女孩子跑到那么远去干什么?人生地不熟,翅膀硬了要飞了?之后,曹肇刚又下令女儿一定要改志愿!
这样,曹茜屈从于父亲的权威,在“专制独裁式”的压迫下,在第三志愿填报下,填写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
曹茜希望前两个志愿能被南方高校录取,好能摆脱父母的管控去南方。可惜,由于辽宁师范大学在本省有提前录取的优势,最后曹茜还是被自己不喜欢的辽宁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录取。

这样,父母在收到曹茜录取通知书时候,笑得很开心。但是,曹茜却是哭得很伤心,她怨恨父母,觉得自己一点人生自由都没有,如同木偶一样被人操控。
对待女儿的小情绪,曹肇刚与刘玉红没有什么察觉,而且也唠唠叨叨对她说父母的爱意: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在本省离父母近,以后成家立业也好呀。
于是,曹茜在“爱”的名义下,去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学就读。由于一切都不是自主选择的,她自然非常厌恶,采取逃课、逃学、泡酒吧等这些放荡不羁行为对抗父母。
这样尝试的后果,就是曹茜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期末考试也挂了几门课。可是,在农村父母一切蒙在鼓里,还耗尽了经历给曹茜凑生活费与学费。

当期末挂科成绩单邮寄到曹茜父母的家里,父亲曹肇刚也想不通这么不及格丢脸事情,怎么发生挂在学霸女儿身上。于是,曹茜父亲也照样用暴力手法去对付女儿,可是这一切女儿却激烈反抗,把从小到大受到憋屈全部发泄出来,不惧怕父亲的高压怒骂。
这时候,曹肇刚夫妇才知道女儿有独立的思想意识,不能由他们一个人包办。经过这一次吵架,父女关系也恢复到了正常。
经过这一次父女冲突之后,曹茜也凭借非凡的学习能力,把功课赶上,成绩又在班上名列前茅。
在大三快毕业时候,曹茜看到学校通知她就读专业有一个去德国留学的名额。

曹茜看到这个消息兴奋不已,她觉得到德国留学可以摆脱父母的管控。于是,她凭借自己过硬的学习成绩,也获得这个留学机会。
但是,最头疼是那七万元的出国留学费用却没有着落。
曹茜告诉父母,出国相当于给自己镀了一层金,以后回国找工作也会很容易。
当时,曹茜父母看到女儿能到国外留学,心理是高兴,但是七万元却很难凑够。因为七万元,在2000年,可以在三线城市全款买一套房子。
但为了女儿的事业前途,曹茜父母还是硬着头皮去求人,再加上积蓄,一共借了七万元。
出国之后的曹茜,原本以为可以摆脱父母的管控。可是,在德国一切都是人生地不熟,语言不同兼职活也很难弄,学习德语也需要钱。于是,曹茜只能把目标锁定在父母,打电话与父母商量要钱的事情。这样,在几通电话之后,曹肇刚与刘红玉在负债七万元基础上,又给曹茜汇了三万元的学习费用。

这样,曹茜父母欠下了十万元高额负债,在00年代十万元的家庭负债是高额的数目。昂贵的国际漫游,也使曹茜很少打电话给家里,改用信件去交流。但是,在两封国际信之后,曹茜也没有写过信。
于是,曹肇刚与妻子刘红玉在家盼星星盼月亮,希望女儿打电话与自己沟通。但是,他们等到电话了,女儿第一句话就是要钱。这令曹肇刚感觉女儿的心中只有钱,打来电话就是要钱,使家里更是负债累累。
曹肇刚在电话里骂女儿,这一次也没过多语言,曹茜也把电话给过了。之后,曹茜再也没有打来电话,与父母就断绝了关系。
于是,2003年开始,曹茜与父母失去了联系,改了姓名,经过一番奋斗成为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终身聘用教授,嫁人结婚生子,是德国的成功人士了。

可是,在家的曹茜父母也欠了十万元债务。而且,曹茜父母也等不来女儿的回家,杳无音讯。由于父母不知道女儿的下落,于是每一年过年时候,在家里都会摆上多一副碗筷,就是期待她能回家团圆。
等了十七年,曹茜的父母也没等到这一天。直到2021年,曹肇刚夫妻俩相继去世,远在德国生活滋润的曹茜,也没回家为双亲奔丧。
在这个故事中,很多人谴责曹茜白眼狼,父母为她尽己所能地给了她最好的未来,可是她却对父母如此冷漠绝情。
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悲哀,曹肇刚与刘玉红由于农民出身,文化不高,在教育方式有所偏颇,使得女儿对双亲有所怨恨。但是,羔羊且知跪乳,不管曹茜用什么理由去证明父母的过错,都无法掩饰她骨子里的自私。她对于辛苦养育自己长大的患癌父母绝情的态度,也令人心寒。

所以,家庭教育是比学校教育更加重要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上,需要父母与子女双向理解与沟通,也能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做孩子成长道路的引路人与陪跑者。
“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虽然2022年我国人口仅减少了85万人,但是老龄化、低生育率等问题还是让很多人担心起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在国家全面放开三胎政策、发放生育补贴增加人口的同时,移民现象却越来越普遍了。在中国人移民的目的地国家中,日本接纳的中国人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考虑到中日曾经发生过的惨痛历史,日本接纳中国人的动机就变得极其可疑。
近日,德国公布了一项新的移民政策,即“六加二”移民政策,此消息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对于这一政策,网友们纷纷表示“我的机会来了”,但也有网友持保留态度,表示需要仔细研究各项条件后再下结论。在此,我们将详细了解德国新移民政策的背景、标准和实施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政策的影响和意义。德国新移民政策的背景德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
买房置业恐怕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财务安排,买得好,就尤如发现了一个小金矿,不但给你一个安乐窝,还能为你带来一笔意外的财富;买得不好,问题就可大可小了。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人能事先将买房的复杂性考虑周全。对于打算买房的新移民来说,面对陌生的环境,更需要清楚在悉尼买房的注意事项。一位华人小姐姐的观点在社媒上掀起热议,她认为很多房子之所以价格过高,是因为中介利用所谓的好地段“炒”出来的。
“去美国留学,记得千万不要和当地的华人有过多接触!”事实证明,过来人送的这句话虽然不怎么好听,但确实帮到不少刚去美国的留学生。在海外,因为先天语言沟通上的优势以及情感防线上的松懈,华人圈经常发生“自己人骗自己人”、“自己人坑自己人”的荒唐事。最近,纽约华人圈“自己人坑自己人”的跨年大戏还在上演。位于纽约中国城的华裔博物馆接受了3500万美元的拨款,交换条件是在中国城扩建监狱。
前段时间,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这篇文章名为:我放弃澳洲绿卡回归祖国,目前中国比澳洲强多了。据了解,这位小伙伴已经举家移民澳洲,但是去了之后认为澳洲不如祖国,于是放弃了绿卡回了国,并写下了这篇文章。以下是截取的部分文章内容,大家可以看一下:治安:先来说治安吧,国内现在治安实在比以前好多了,澳洲治安缺越来越差,难民多了,失业多了,警费不足导致的。
移民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事情,为了能够生活的更好,不少人会选择移民,而我们知道,德国不仅是发达国家,同时也是经济大国,各种公共设施非常的完善,成为众多人移民选择的目标。据了解,德国移民项目有很多,包括雇主担保移民、商业投资移民等类型,不管您打算申请哪种移民项目,都应清楚了解移民德国的条件。要知道,移民项目不同,申请者需要满足的条件便不同,下面主要介绍了雇主担保移民、商业投资移民所需的具体条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据《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2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提名朱莉·苏担任美国劳工部部长,若获国会同意,她将成为拜登政府首位亚裔、也是首位华裔内阁部长。她是中国移民二代,父母是来自中国台湾的移民,她精通普通话和西班牙语,将成为继赵小兰之后美国第二位华裔劳工部长。华裔劳工副部长将转正,曾帮助避免全国性铁路大罢工
此前一直讨论不断的德国新移民法终于在昨天定案通过。联邦议院正式决议通过了移民法改革法案。这次移民法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的非欧盟国家的专业人才来德国长期工作。新移民法案的实施,将使得外国人的家庭团聚将更加容易,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条就是可以把父母接到德国长期生活,父母同时可以获得长期居留许可。另外德国工签蓝卡的门槛也降低了不少,另外将难民和专业人员的签证做了调整。
导语随着现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节节高升,通过各种方式改善自己的生活,其中,旅游是很多年轻人们都喜欢的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但除了放松心情,还有一部分人在旅游去到一个国家以后,就不再愿意回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缅甸不愿回国很多在中国的人们,都会选择去国外旅游,因而我国人民在世界各地都有流动,而正是去旅游,也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国的很多男士大部分去缅甸以后,都会在当地想着不愿意回来,除了在缅甸工作以外,还会在缅甸结婚生子。
我叫小刘,是上海一家外企的打工人,毕业到现在已经工作了13年了。都说35岁是个坎,正好也碰上全球经济下行,最近身边很多朋友都收到被优化或者降薪的通知,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准确的说是我家娃的未来。其实我本人非常佛系,总觉得钱是赚不完的,够花就行了,所以对35岁我倒是不怎么焦虑,但是无奈家里有两个吞金兽,不为自己想也要替他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