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进入公众视野,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采访了一位当地华人,他向政知君讲述了这个国家的现状以及自己闯荡非洲的故事。
“布基纳”取自该国民族语言莫雷语,意思是“尊严的土地”,“法索”在该国迪乌拉?方言中则是“国家”的意思。
布基纳法索商业友好总协会的秘书长程建军供图
在当地华人口中,这个国家的简称就是“布基纳”。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里就开始有了从事贸易行业的中国人。现在,约有300多名华人长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他们大都集中在布基纳的首都瓦加杜古。
东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瓦加杜古分店的主管明磊,就是其中之一。
三年前,明磊与一位当地姑娘结为夫妇,这在布基纳的华人圈子里还是独一份。
明磊是湖北武汉人,大学毕业之后做过几份工作,但生活压力大、工作不顺心让他萌生了出去闯闯的想法。
就在此时,25岁的明磊收到了高中同学郭林的召唤,这是一份发自西非内陆国家布基纳法索的邀请。
与明磊大学毕业之后在国内工作不同,郭林在2009年就去往非洲创业。最开始,他在加纳一家采金机械企业做翻译,后来去往布基纳自己创业。郭林还曾经作为“中国‘80后’勇闯非洲”的代表,登上过人民日报的海外版。
郭林
和明磊联系上的时候,郭林刚刚在布基纳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在那里销售来自国内的机械,郭林邀请明磊来自己的公司一起工作。
当时,明磊并不知道布基纳这个国家,对它的了解程度与这几天通过新闻才知道“布基纳法索”的国内吃瓜群众基本相同。但是,出于对老同学的信任和职业发展的规划,明磊还是踏上了非洲大陆。
2012年,明磊用了23个小时,他先坐飞机到埃塞俄比亚,然后转机再飞往布基纳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在那里申请落地签证。
彼时,中国与布基纳法索还没有恢复外交关系,国内也没有直飞的航班。明磊还记得,他在国内出关的时候,连工作人员对他的目的地国家都不甚了解,询问了半天。
布基纳法索商业友好总协会的秘书长程建军说,一直以来,布基纳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相对于其他非洲国家来说是最好的,素有“君子之国”的称号,本地人勤劳、忠厚、友好,就算半夜出行也都没有问题。
但对刚刚去到那里的明磊来说,落差和不习惯还是有的。
布基纳属于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那里的城市类似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样子,只是房子建筑风格大都是阿拉伯式,虽然看起来有点落后,但实际生活条件还好。
布基纳的气候是对比鲜明的旱雨两季,一旦进入旱季,日常平均气温都在40℃以上,连当地人都不会在白天出来行走,明磊甚至见过当地人热得流出了鼻血。
刚到布基纳的时候,明磊所在的公司刚开业没多久,公司里连空调都没有。当然,有空调也不一定能用得上。布基纳的电力不足,即便是首都瓦加杜古,停电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也决定了他们公司销售的产品类型,因为乡下没有电,卖过去的农用机械大都是国内已经很少用的柴油机机型。
不过,最让明磊不适应的还是饮食。
布基纳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有着深深的“玉米面”情结。那是一种叫做“沙渣”(音)的食物,也有叫“契咕”“粑粑”“萨杂”“希玛”的,都是同一种东西,将白玉米面烫熟,在手里揉成形,然后蘸着酱汁或者肉汤食用。
今年是明磊在布基纳的第6个年头,大米饭仍旧是他最习惯的主食。
根据布基纳法索商业友好总协会的数据,华人总数约占所有在布基纳外国人的15%,目前长期生活在布基纳法索的华人约300人,有贸易公司在瓦加杜古但不长期在瓦加杜古生活的,还有约200人左右。
他们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小商品、摩托车、日用品、五金、矿山机械、小家电、服装箱包、太阳能等行业,也有几家小型的生产企业。
但在布基纳当地人的生活中,来自中国的消息很少见,当地法语频道的电视台中,播放更多的是来自欧洲的讯息。
有时候,报纸上会出现台湾的新闻,内容大都是交流考察或者是台湾又给布基纳捐赠了些什么。
蔡英文的前任马英九,曾经在2012年和2014年去过布基纳法索,明磊看到过消息但没亲眼见过,但看到过台湾方面往布基纳法索的“外交”人员。
不过,布基纳和台湾的民间交流倒是很频繁。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台湾的文化团体到布基纳的文化宫进行演出,包括少数民族的舞蹈表演还有文化交流。同样,布基纳法索也会这样的有团体去往台湾。
前几天,布基纳法索与台湾“断交”的消息,登上了当地报纸的头条。
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明磊也会问自己,明明可以在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过着舒适的生活,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跑到非洲?
他的妻子christine就是答案。
明磊和妻子
2013年,瓦加杜古的一个车站,一位布基纳姑娘从明磊面前走过,“这个女孩真漂亮。”明磊心里这么想。
两三天之后,他与当地同事说起此事,根据明磊的描述,同事想起来附近商店有一个卖东西的姑娘,很像明磊遇到的人。两人过去一看,还真的就是那个在车站让明磊动心的女孩。
明磊的法语水平足够与当地人沟通,这让他的“搭讪”得以顺利进行。“我在国内也相亲过,但是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这就是缘分吧。”明磊说。
明磊和妻子
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两人结婚的时候。
2015年,明磊想要带christine回中国见父母。因为两国没有恢复外交关系,临近的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在代管布基纳法索事务,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明磊,他俩得有结婚证,才能以探亲的名义带christine去中国。
想要在中国结婚的愿望是难以实现了。
在布基纳结婚也不简单,明磊需要出具出生证明、单身证明、家庭成员情况,拿去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进行验证,才能被布基纳承认。这一系列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很漫长,手续也很复杂。
后来,女儿在布基纳出生,他想为女儿申领中国护照带回国,但没有大使馆,明磊也不清楚具体的操作流程。在布基纳,上百名华人,只有明磊娶了当地姑娘,结婚生子,他的问题没有先例可循,无奈之下,明磊先给女儿办理了布基纳护照。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昨天,布基纳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消息传来,明磊觉得,未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一方面,当地的华人现在虽然不多,但他们从事的行业也不是完全没有竞争。两国往来方便了,还会有更多的国人看中布基纳的市场,生意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布基纳在服务业和基础建设领域需求量也很大。没有恢复外交关系的时候,已经有一些中资企业投标参与了布基纳的房屋、道路和水电站等的建设,现在布基纳总统卡博雷还要参加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如果未来中国人能够更多地进入布基纳的酒店、餐饮等行业以及基础建设领域,华人在布基纳的生活也会更加方便。
当然,对明磊来说,两国恢复外交关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要提上议事日程了。
女儿的布基纳国籍让她不能在明磊的家乡上户口,也不能在中国上学。现在,孩子已经三岁多了,能不能尽快给女儿办理中国国籍,是明磊最想解决的头等大事。?
过去三个月,随着贷款利率的攀升,加拿大各个主要城市的房价都在下降,全国房屋平均售价的跌幅也已经超过了10%。根据ratehub.ca的一份新报告,加拿大10个主要城市的房价,在近3个月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所以,比起以前,如今在各个城市买房,你需要多少年收入?先来看看目前加拿大主要的大城市中,哪几个城市的房价是最容易负担的:
世界上生活着79亿的人口,其中将近五分之一是华人,相当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华人。绝大部分的华人都生活在北半球,但也有部分华人在从过去的几个世纪起,就因为各种历史原因移居海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繁衍生息。根据统计,世界上生活着超过6000万的海外华人,他们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并与当地的文化与习俗相伴。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学成之后都不愿意回国,而是选择留在国外,为其他国家的建设发光发热。虽然对于个人选择而言,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像这样做的话,那么中国社会将失去未来。学成归国与学成不归之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的矛盾和冲突,本来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应该是统一的。
美国将迎来首位华裔总统,如果成功会偏袒中国吗?拜登这下或许是真该慌了,因为就在他刚刚宣布完连任的消息之后,就有一位华裔劲敌迎面袭来。要知道,拜登在当美国总统期间由于到处挑起战争,在国内的支持率一路狂降,如今也仅仅39%的支持率,甚至还没有特朗普的民众支持率高。而在这时,一位支持率极高的华裔总统人选,悄然出现在美国民众的视野当中,因此不少网友猜测,这位华裔总统人选很可能就是下届美国总统最大的竞争者,那他究竟是谁呢?
最近,不少企业客户问我有关l1工作签证的事情,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l1签证,指的是跨国公司内部人员调动,为高级管理人或专业人员的赴美工作签证。高级管理人类别的是l1a,最长能持有7年,可以转永久绿卡;专业人员类别的是l1b,最长能维持5年,不能转永久绿卡。l1签证常见问题汇总分享l1签证,就是美国专门发给那些在美国开设了分公司的跨国公司经理及特殊专业人才的工作签证,它属于非移民签证的一种,另外,母公司在美国,在其他国家设立的分公司的经理也可申请这类签证。
当地时间2月6日凌晨4时17分(北京时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强震,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土耳其和叙利亚媒体最新报道,6日凌晨发生在土耳其南部靠近叙边境地区的强烈地震已致两国超过4000人死亡、近两万人受伤。受地震和暴雪的恶劣天气影响,土耳其地震灾区的救援十分复杂。
丹麦是北欧最南端的一个国家,土地总面积为4.3万平方公里,只有重庆市面积的一半大小。该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是哥本哈根,位于西兰岛的东海岸。丹麦全国分为五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观,从日德兰的沙滩,到西兰岛的茂密森林和连绵山丘。该国人口约为580万,85%以上的居民都是丹麦人。其余15%的人口由来自土耳其、伊拉克和索马里等一系列国家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组成。
中国宣布全面解封、赴华不再强制隔离后,恰逢新年将至。不少在澳华人重金购票,第一时间踏上归途,期待与父母团聚过年。一别3年,再次踏上故土,多少会有些恍惚,“恍如隔世。”喜悦之余,也不乏担心。“满街灯笼,感觉过年气氛挺浓”1月8日,墨尔本,晴暖。中国全面开放边境首日,华人irene li乘坐第一趟班机,启程回国。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93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80后浙江移民哥,现在意大利经商。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12岁,当别人家的孩子坐在教室里读书、被父母呵护的时候,我已经在鞋厂做了学徒;15岁又通过熟人去工厂做了流水线工人……可我偏偏不信命。为摆脱原生家庭贫穷的面貌,20年前,22岁的我花13万去意大利打工,可没想到竟陷入一场骗局。
移民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有一个小伙子叫小吴,是专门做土地买卖的中介,他后来跟我成了好朋友。有一次我跟他一起喝酒,他特别坦诚地跟我说,我在国内就是废物,老挝就像中国社会的下水道,汇聚了我这样的废物。在老挝追风口2023.6.24 昆明大家好,我是移民哥,现在在德国马普所工作,非常感谢一席邀请我来跟大家分享一群在老挝追风口的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