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虽然在地理上算是亚洲国家,但是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追随美国的脚步,宣布脱亚入欧了。
二战后,为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苏,重新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包括美国在内的战胜国给日本定下了一系列带有管制性质的约束性措施。
美国在战后就开始驻军日本,其一直高度重视日本军事力量的变化,并且通过操作让日本政府和国民制定了和平宪法。
从此日本在法理上没有了自己的国家军队,军事力量没有了主动进攻别人的权力,只有集体自卫权。
日本是一个岛国,也是一个战略资源十分不发达的国家,其不仅拥有超过6800座大小各异的岛屿,而且总面积叶只有不到38万平方公里。
尽管面积比较小,但是人口可不少,虽然日本人口已经出现了明显减少的趋势,但是总人口数量仍然超过了1.2亿。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日本全社会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的人口数量已经占到了总人口数量的近三分之一。
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年轻人工作压力巨大、老年人仍在工作的人口比重要是全世界各国中最多的。
这些还不是最为紧要的问题。日本老年人患病,特别是患上老年痴呆症的人数比例很高,而年轻人无法时时刻刻看护老人,社会护理资源又比较稀缺,费用很高,所以导致痴呆老年人走丢的情况很严重。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日本每年平均有1.6万名老年痴呆症患者莫名走丢,其中年龄都是偏大的,超过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其中占到了近9成。
这些老年人的丢失原因基本一致,即在日常生活中,无意间走出家门,而再也找不到回来的路。
据日本媒体相关数据显示,如果老年人走丢的时间超过了一个星期,基本上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了。大家不要以为老年人走丢之后,不会遇到危险情况,实际上,造成走丢老人丧命的原因多种多样。
例如: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无法辨识方向,很可能朝着人烟稀少的地方走去,并且在这一地区反复徘徊,如果一连几天都没有可以吃的食物,老年人的身体肯定是要垮掉的,被饿死是意料之中的事。
再如:老年人走丢之后,很可能因为体力不支,掉入山涧、沟壑、河流,甚至大海之中。对于落入水中的老年人,情况更加糟糕,因为即使其家人有相关的定位设备,但设备浸水后会丧失所有功能,家里人根本找不到老人在哪里。
实际上这种认知障碍疾病的大面积患者群体是日本在战后出生的一大批新生儿。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一塌糊涂,人口因为战争的原因大大减少,尤其是男性人口,更是少之又少。而日本很清楚,想要恢复国力,就必须要加快工业化进程。
由于,当时计算机革命带来的成果还没有市场化,更没有再普及,但任何基础工业,都是需要人力去操作的,所以日本政府极大鼓励女性生育,并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二战后,日本出现了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
但是,这些新生人面临着很大的生存问题。一方面,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在食物资源方面,没有办法做到均衡分配,所以很多新生人都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些人承担了日本经济复苏的大量工作,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和身体压力。
这些人如今已经成为了老年人,他们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有不健康的地方,所以他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就更高。
由于患病比例很高,已经达到了5:1的水平,所以,对于这些患病的老年人,日本社会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这就是日本的分级护理制度。
所谓分级护理,就是日本社会针对认知障碍患者提供的一种社会护理服务。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日本政府将他们的护理等级分为1-5级不等。对于基本上不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其级别被划定为5级。
对于需要初步护理的老年人,例如,刷牙、洗脸、洗澡方面没有办法独自完成,其被划定为4级,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但是病症不是特别严重的老年人,以及身体有一定缺陷或者残疾的老年人,其被划定为3级。
对于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生活基本上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其被划定为2级。
而对于那些因为患上其他比较严重疾病,造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无法离开床铺的老年人,其被划定为1级。
因为罹患老年痴呆症,造成老年人走失,最终要么丧生,要么一直处于失踪状态,这一问题在这个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日本社会,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谁都有老的一天,到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正在探索之中。
首先,日本政府倡导提早预防、早期诊断。也就是说,人到中年以后,就要开始在饮食、作息、工作、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注意,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要保证作息规律,通过包括心理疏导在内的各种手段,及时缓解、释放心理压力。
同时,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就一定要立刻去医院检查,如果被诊断出患有此病,就要在病症早期阶段,接受医院的各种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够尽最大可能延缓病症加重的趋势。
其次,对于那些因为人为因素,导致走失老年人在某个地点丧命或者受伤的情况,倡导引入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针对第三方的保险制度,这样可以让受害者或者已故老年人的家属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最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日本人在年龄达到20岁的时候,就要开始缴纳国民健康保险,此外,正常的各种税费也要足额缴纳。
在此基础上,国家倡导针对40岁以上的人士,缴纳特殊的社会保险,以便为今后生活做好打算。
其实,在日本,不仅每年有近1.6万老年人凭空消失(走丢造成的失踪),更为可怕的是,有近10万人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由此我们发现,日本政府想要通过增加个别的社会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基本上是杯水车薪。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产业结构上调整、从法律法规上做整体调整,不要再让年轻人承受如此之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
不要让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工作需要而长期无法相见。家人的陪伴,社会的关怀,国家的支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不再让日本人口“离奇消失”。
日本虽然不是传统的移民国家,但是它却是一个非常欢迎和接受新移民的国家。在众多发达国家中,也是属于比较方便移民的目的国。先说个前提,移民,不代表你放弃了你本国的国籍,而是你拿到可以让你在这个国家长期居住的通行证,可以给自己还有家人未来多一份选择。移民日本,有以下的几个优势:第一,日本和中国非常近,一般两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就可以到达。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最近,有关于马云的最新消息传来。他在东京大学任教,又回归了老本行。自从马云宣布退休后,众人就很少听到他的消息。任谁也没有想到,已经销声匿迹四年的马云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竟然是以东京大学教授的身份。定居日本,任东京大学教授
据民政部网站显示有网民7月18日留言称现在婚姻登记必须提供户口簿不合理这与宪法规定的“结婚自由”原则相违背建议对此规定进行修订7月26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答复称,婚姻自由主要指不违背婚姻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提供户口簿是为了明确婚姻登记的管辖权,防止重婚等问题的出现,保护婚姻当事人的权益,与婚姻自由并不矛盾。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823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是一名厨师。12年前,师兄在日本买了一个3万元的相机,一下刺激到我。于是,我也跑到日本打工,月薪从4000元飙到了18000元。到日本才发现,薪水虽然比国内高,但涨幅却不大,我去了12年,工资一直在18000元左右。店里的菜品更稳,30年没变过口味,还火得不行。
我以为我们这些研修生都来自中国,应该团结才是。没想到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早来日本的“前辈”们因为各种矛盾早就拉帮结派,两只巴掌数得过来的人头,却分成了两个派系。研修生制度,即日本接收外国劳动者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初衷是希望借国际合作,将日本的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然而,随着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社会老龄化严重,这个制度逐渐“变质”,研修生在日期间,大多学不到什么特殊技能,通常是在建筑业、金属成型业、食品加工业、农业等领域从事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与廉价劳动力无异。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2004年,一位来自日本的老人跪在黑龙江兴隆镇政府门口,重重的磕了3个头,痛哭流涕的说:“对不起,我对不起你们,我来赎罪了。”工作人员见状连忙将老人搀扶起来,起身后,老人还对工作人员90度鞠躬说:“对不起。
财联社(上海,编辑 周玲)讯,北京时间周四(18日),日本法务省一名官员表示,日本正考虑最早从2022财年开始,允许从事某些蓝领工作的外国人无限期地居留日本。此前这一措施仅针对建筑等2个领域,以后将扩大到农业、制造、服务等多个行业。作为一个长期对移民政策持有保守态度的国家,这是一个重大转变,也凸显出日本老龄化的严重程度。
投资移民,是移民日本的一个方法。不过,由于日本法例现时未容许外国人以投资房地产或金融产品移民到日本,所以要投资移民到日本,你需到日本创立公司,又或者收购日本公司自己当社长。今天来聊聊对投资移民的一些误区,希望你都能根据需要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是所有投资都可以移民与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不一样,日本并未设有投资签证,因此
当谈到“技术工人”,通常指的是那些拥有某些专业技能或专业知识的外籍工人,他们在企业和组织中工作。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移民措施,以吸引和容纳这些技术工人,那都有什么措施呢?一、当你作为技术工人想要移民到日本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途径:1.技能实习计划技能实习计划主要面向年龄在18至30岁之间、来自亚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年轻人才,通过实习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最终获得技能实习证书。
很多人选择移民海外时,都会着重考虑子女教育问题,希望移民后孩子能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教育。那么,“不会日语,孩子能在日本的学校读书吗?”绝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的第一外语都是英语,家长们在考虑移民时,为了孩子就学可能会优先考虑欧美等英语系国家。但如果了解日本对外籍学生的照顾政策的话,家长们应该会觉得在日本上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日本移民投资开便利店可以吗(陷入投资移民“骗局”的普通人真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