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令人措手不及。在美国等一众西方国家的抗疫之战未取得成效时,疫情的最早发现地——中国,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这个关口,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了中文致辞,强烈谴责西方关于排华的论调,并指出抵制中国人并不是战疫的关键,美国本身便在新冠疫情一事上拖了世界的后腿,如果世界没有美国,照样可以正常运转。
他认为,中美关系作为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必须要接受已经势不可挡的中国,如果同中国对抗,将两败俱伤,并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当今世界,没有多少国家愿意加入一个没有中国的联盟。并且,李显龙在后续参加阿彭斯安全论坛时,进一步“警告”美国现在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
这些言论,引起了一片哗然。要知道,新加坡虽作为华人居多的国家,但对中国的态度一直不太友好。
除了官方层面上的“拉美制华”,新加坡民众对于中国人也谈不上亲热,如今新加坡总理如此明确地“反对”美国、亲近中国,是非常罕见的事。
在以往几十年立场都十分坚定的新加坡来说,前所未见。到底是为什么,它会突然转变立场?

想要了解中新关系,必须从新加波国家的历史渊源谈起。作为一个华人人口高达百分之七十的东南亚小国,它却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同美国保持着相当友好的关系,并与美国一起遏制着中国的不断崛起。
甚至,前任新加坡总理曾在美国《华盛顿日报》发出了“封杀中国”的号召,并在拒绝访问中国的同时,呼吁外资撤离中国。

而当时的时间节点,正是2002年sars爆发时期,中国国内抗击疫情,国外面临国际压力,可谓困难重重。
不仅是新加坡官方对于中国“不留情面”,新加坡民间也在官方的影响下对于中国偏见颇深。早些年间,新加坡华人虽多,但对于来访新加坡的中国游客,他们却排斥说汉语,并对游客指出:“在新加坡,你们应该说英文。”
不少人很疑惑,大家都是华人,虽然国籍不同,但是同根同源,为何恶意如此之重,甚至新加坡走上了“反华”之路呢?

这一切,与新加坡的政治世家李家离不开关系。
从意识形态上而言,李光耀本身就是“反共”的。尽管他当年曾靠着共产党联手起家,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他发现在东南亚中,西方的势力明显更为强大。
从现实角度考虑,新加坡作为一个综合条件都十分“袖珍”的国家,自然要“择强而居”。
因此,与中国“左翼”决裂,便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他的儿子李显龙在这样的教育下,难免继承了父亲的观念。

而彼时的新加坡民间,作为已被西方统治了数百年的小国,当地华人受到的西方影响十分之深,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正随着时间不断减淡。
领导人的“拉美制华”的意识形态通过领导人蔓延到民间,加上李家的宣传与“打击”,更是让当地华人都对中国产生了提防和误会的心态,从而对中国更加难以亲近。
除了意识形态,在利益立场上去考虑,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马六甲海峡,同时,新加坡能够受到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保护,正是因为其扼守着马六甲海峡这个先天优势地理位置。

站在新加坡的角度而言,如果美国用马六甲作为困局能遏制中国,新加坡的利益将达到最大化。
但是,如果中国完全掌握了南海的优势,新加坡“两面通吃”的游戏,将正式告吹。不断崛起的中国将会对整个东南亚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产生动荡,从而影响李家的政治地位。
因此,从各项实际的政治行为上,他们更是竭力保持东南亚目前的现状,让西方势力继续控制东南亚,使自己的地位不受动摇。

在种种因素下,新加坡在“拉美制中”之路越走越远,行为越来越极端。当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上任后,更是坚定着抱住美国“大腿”的立场,公开地排斥中国。这一行为在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后,更为显著。
而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早早预知了这个趋势,早在2009年,便向美国提议,让美国重返亚太。虽然美国没有接受这一计划,但因为中国拒绝与美国一起合作“g2”,引起了美国的警惕,使美国开始考虑进一步加强亚太的布局。

2012年,美国在新加坡的建议下,正式制定了亚太再平衡战略,此战略有力的加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布局,核心目的是抑制中国的崛起。
2013年,“钓鱼岛”纠纷、“南海仲裁案”中,李显龙选择在日本东京的“亚洲未来”国际大会上,罔顾中国捍卫本国正当利益的事实,谴责中国即使得到“利益”,也将输掉“名誉地位”。
李显龙还极端地指出,亚洲内部的不和谐,核心原因是中国在日本侵略、慰安妇等问题上不断寻求道歉和赔偿所导致。

这些言论,明显的本末倒置、不顾是非地给中国扣帽子,并在结束惨痛二战不到百载的中国人民的心上狠狠地捅了一把刀子。这样极端的言行,说是杀人诛心都绝不为过。
但新加坡对中国的抵制仍在延续,在2015年时,美国为在经济上围堵中国,组建了tpp,新加坡与美国都认为,经济投资都严重依赖外资的中国,必然会因为这个政策导致经济“崩溃”。
尤其是新加坡,在2016年李显龙访问美国时,以“所有东盟国家热烈欢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向美国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衷心。
此时,志得意满的美国与新加坡,并未意识到,短短几年之后,形势会发生一个大逆转。

2017年,随着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上位,作为争议颇多的一位总统,他实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开始引起了美国盟友国家的警惕——自己会不会被美国抛弃?这成为了盟友们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美国多年盟友的新加坡也并不例外。

在这个形势下,新加坡与美国关系的破碎之势也开始显露征兆,行使多年的新加坡政府“抱紧美国大腿”的策略,在特朗普政府这里碰了壁。特朗普不同于其他总统,他专注于本国利益,并不想给盟友太多的实际利益。
新加坡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外交策略。这一次,他们选择的是“小国大外交”政策,作为一个gdp人均高达6.2万美元的国家,却因为缺乏一个李光耀式的、与大国领导人私人情谊笃厚、国际舞台上备受尊重的领导人,而处处碰壁。
因此,新加坡不得不放下骄傲,开始在捍卫自己主权的基础上,广交朋友,如何缓和与中方的关系,成为了他们难以逃避的问题。

新加坡不得不承认,以往在国际会议与争端中处于劣势的中国,在七年的时间内变成了不容小觑的力量,真正有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能力。
其实,中国早已显示出潜力,例如在过去的tpp政策围堵下,中国经济未曾崩溃,并且依靠强大的内需实现了稳步的高速发展。同时,新科技领域、新经济格局中,中国也在不断奋勇向前,与正陷入危机的美国有了各方面抗衡的综合实力。

并且,为了真正地打破新加坡和美国带来的“马六甲”困局,中国在巴基斯坦建设了瓜达尔港,在东南亚建设中缅输油管道、中老柬泰铁路以及皇京港,真正依靠自身力量摆脱了运输上带来的束缚,开拓了新的天地与贸易篇章。
加上“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发展与推进,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也逐渐不同于往日,反而有了衰落之势。新加坡不得不掂量清楚:“两边通吃”的游戏,在近几年再也行不通了。

如今,随着中国开始布局东南亚、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前景就陷入了长期疲软;同时,李显龙家族内部的种种丑闻,更是影响了自身的执政影响力。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成为历史性的拉锯战,西方的经济因此陷入泥潭,东方差距越来越显著,国家利益决定着国家关系,新加坡应该站在哪一遍,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话题回到最初,为何历史上明确的“拉美制中”的新加坡,近年来竟如此明确地“反对”美国,亲近中国,突然转变立场?
答案很明显,为了振兴经济、为了巩固自身政治地位,新加坡必须重新寻找一个可以长期合作的有力对象,而中国如今已是世界上唯一健康的大型市场。
种种转变,其蕴含的道理仍然十分朴素: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关系的关键,只有不断着力于发展自身,才能得到敌人真正的尊重,在国际上获取属于自己的稳固地位。

《新海丝路上的中新关系一览》黎相宜(2019年著)
#美国打工##美国生活##出国务工##人物故事##开卡车#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43位真人故事“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每当听到这首歌,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就会映入眼帘。我叫刘梓晖 ,1999年出生在茅台之乡贵州。但我对贵州的印象只留在3岁,因为它包容了各个民族的人,却是我童年时期的一块伤疤。
每个国家都有移民政策和移民项目,适用于不同身份背景的人,目的是吸纳人才,帮助国家发展,比如新加坡就有至少九种移民方法,涵盖了各类人才,适用人群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今天给大家分享新加坡移民的9个方法,非常全面,值得收藏。方法1、教育移民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去新加坡读书的方式移民,这也是非常多年轻人的首选,一是能接受更优越的教育,提升学历,增强竞争力,二是有更大机率移民成功。
2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相关事项通知。从2023年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即日起,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可开展产品发布、宣传推广等准备工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阿联酋、埃及、肯尼亚、南非、俄罗斯、瑞士、匈牙利、新西兰、斐济、古巴、阿根廷。
新加坡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置和一流的教育水平,是近两年很受华人欢迎的移民目的地。而且,新加坡没有移民监,在拿到新加坡身份之后,可以灵活地选择居住地,并且还能享受新加坡身份的一系列福利待遇。那么,如何移民新加坡?本文给大家推荐两个性价比比较高的移民项目,希望能对您有帮助~一、新加坡自雇移民
中新网12月29日电 美国《侨报》日前刊出在美华人新闻年终盘点稿,文章称,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美国华人社区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该报仔细梳理过去这1年全美各地记者有关华人社区的报道,从中精选出以下重大新闻:旧金山首位华裔市长李孟贤骤逝当地时间12月12日凌晨1时11分,旧金山华裔市长李孟贤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5岁。
7月16日,中国驻开普敦总领馆在官网发文《远离不法侵害 共建平安侨社》。文内提到:近日,我馆领区西开普省开普敦市发生一起中国公民遭绑架后不幸罹难案件。这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有中国公民在绑架案件中遇难。官网截图7月18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在开普敦的华人刘先生(化姓)。据刘先生介绍,中国公民被绑架的案件,他也有所耳闻,心里很难过。
12月20日,华侨大学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2019年《华侨华人蓝皮书》,并指出,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中正发挥着桥梁的作用。海外华侨华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移民团体之一,全球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广泛分布在各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团体涉及贸易、科教和文化等领域,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日益扩大。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移居国外的就不在少数尤其是唐宋以后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移居国外的人数急剧增多而这些有着中国血统的外国国民被统称为华人或者外籍华人截至2022年底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的数量达到了6000多万分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网上那句玩笑话“世界上每个角落里都有中国人”再也不是玩笑了
出生在中国,生长在中国,最后却助外国发展,还反过来卡中国科技的脖子? 有这样一组惊人的数据,约25万华人在美国硅谷工作,其中,清华毕业生超2万人。 美媒甚至曾嘲讽:中国精心培养的人才,有一半都留在了美国。 而回看美国科技发展史,便见证着这股“中国力量”。 谷歌,曾吸纳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吴恩达,致力于“谷歌大脑”;微软,曾吸纳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专家沈向洋,运营微软小冰;全球顶尖的材料科学家中,前6名均为华人,大多为美国效力,将中国材料工业甩在身后……
最近看到一份2022年中国台湾的侨民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500万人定居于美国,排名仅次于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可见,中国人对于移民美国还是很狂热的。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要去美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有钱人来说,私有财富在美国受到了重点保护;在行业发展前景方面,全球五百强的企业绝大多数都在美国;此外,美国的名校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