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东京有乐町的一家电影院门口排起了长队,队伍足足从影院所在的8楼向下拐了两个弯。
这一带是东京有名的繁华街区,也是剧院和影院的集中地,有“日本百老汇”之称。
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东京电影周的最后一场《再会长江》即将在这里放映,影票在几个小时前已经售罄,现场座无虚席。
《再会长江》海报
在队伍尽头,竹内亮顶着一头标志性的蓬松自然卷,身穿一件绘有长江轮廓的白色文化衫,与观众一一握手、拥抱,亲切地向每个人表达感谢并合影留念。
2023年初夏,竹内亮携《再会长江》等4部有关中国的电影版纪录片,来到东京有乐町的影院,以一周滚动播放与映后见面会的形式与当地观众见面。期间,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日本艺人小岛琉璃子、演员阿部力等十余名中日嘉宾到场观影互动。
“这么多日本人和中国人能够坐在一起看电影,这太有意思了。”竹内亮对南风窗表示。
“日本人平时看电影的时候是非常安静的,但在这里,他们可以和中国人一起鼓掌,也会因为同一个情节而放声哭泣或大笑。”
在整个东京电影周上,这是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画面。
《再会长江》剧照
移居中国的第十年,竹内亮将自己与这里最初的羁绊搬上了日本的大银幕。这一次,人们得以沿着长江,看到中国社会风貌的巨变,也看到这位导演的起点、当下与未来。
十年前的遗憾,依然留在竹内亮心里——他没能见到长江的第一滴水。
“这是绝对的。所以对于我来讲,长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在纪录片《再会长江》中,竹内亮吹着来自长江源头的风,注视着眼前的草原和羊群,如此感叹。
这一次,他决定,要前往长江西源——沱沱河,专门拍了冰川,拍了冰川融化成“长江的第一滴水”。
《再会长江》预告片
2011年,还在日本做导演的竹内亮为日本广播协会(nhk)制作了一档纪录片,名为《长江天地大纪行》。当时,他带着电视台摄制组,与演员阿部力同行,不远万里走过了长江流经的所有省份,记录下了沿岸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
但他对那部片子不满意,觉得深度不够。当时,他不会讲中文,只会说“你好”等简单问候,翻译和转述,使得作品表达少了很多味道。更重要的是,那时候他对中国社会不了解。不知道同为江边城市,武汉和南京,有着很大的区别——“武汉人喜欢‘过早’,夜生活很丰富,南京人敦厚朴实,‘稳中带甩’”。
2013年,竹内亮与妻子赵萍回到中国创业,经营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专注拍摄中日题材纪录片。如今,他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已有超过600万粉丝,拥有《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好久不见,武汉》等多部“出圈”代表作,曾被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评选为“世界尊敬的一百个日本人”之一。
《好久不见,武汉》剧照
时间来到2021年,竹内亮已定居南京多年,成了一个说着地道中文的中国女婿。多重身份的张力,使他镜头下的中日故事兼具他者视角与自我描述,也让他在收获大量关注乃至争议的同时,发现了创作的更多可能。
重访长江,他心中的夙愿,得以排上了日程,自2021年10月起,历时一年半拍摄完成,其分集版本在全网播放量已超过400万。目前这个系列在豆瓣获得了高达9.3的评分。
《再会长江》在豆瓣获得了9.3高分
这一次,他不仅拍到了心心念念的长江第一滴水,还把它带回了日本。
在重新剪辑的129分钟电影版里,竹内亮从上海出发,沿着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逆流而上,重走长江沿岸约6300公里,去追寻长江源头的那一滴水。途中,他与十年前采访过的主人公一一重逢,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在这十年间发生的变化。
由于是第一次在日本举行放映活动,还不了解日本观众的喜好,竹内亮与发行公司商议后,又选取了自己youtube频道上播放量排名最靠前的其他三部纪录片,分别是《大凉山》《好久不见,武汉》与《华为的100张面孔》,这才组成了电影周的最终片单。
一周的放映结束后,竹内亮在个人推特上发布了感谢信。他表示,通常纪录片电影的上座率在20%-30%,而这次《再会长江》的平均上座率达到了70%,可以说是“大成功”,这让他更有自信朝着日本全国上映而努力。
竹内亮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日本观众对与中国有关的纪录片电影感兴趣。
“我预估的是,日本观众与华人观众比例最多能达到2:8,结果实际大概是4:6。这是我最大的意外。”竹内亮对南风窗说。
《再会长江》在日本上映
在疫情的三年里,大多数日本人无法前往中国,竹内亮原本以为,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会整体降低,然而实际上,有80%的日本观众是因为喜欢中国而前来观影,甚至有观众在拍合影时一见到他就哭了。
“大家都说想看与中国有关的片子,但是看不到。”竹内亮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日本有许多关于中国的节目,有普通的美食、风景、人物,但是现在电视上几乎看不到普通的中国了。有许多日本观众对我说,通过这次放映,他们终于看到了。”
“十年前没有拍长江的话,就没有现在的我。”
在竹内亮看来,长江对于日本人有一种特别的魅力。首先是规模大,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画面的震慑力特别强”。其次是历史,很多日本人都喜欢《三国志》,长江沿岸就有许多与此相关的古迹。近年来,许多地方成为日本人的热门旅行地。
十年前的《长江天地大纪行》,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搬到中国的契机。但遗憾也留在他心里,竹内亮说:“我一直想实现这个梦想,而十年恰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2010年竹内亮拍摄《长江天地大纪行》
2021年秋天,竹内亮终于踏上了心念已久的再会长江之旅。这一次,他将自己过去的记忆与经验作为一条重要线索,试图追寻一个问题的答案——十年,这里到底有什么样的变化?
一路上,他拜访现已成家的摩梭族姑娘,寻找三峡移民如今的新居,重游江豚保护基地,融入武汉渡江节的人流……他的镜头不仅生动地呈现出长江沿岸地区的生活与文化风貌,更印证了人与人的羁绊即使跨越国界,也可以真诚而细密。
在《再会长江》所有关于“变化”的故事中,有一个名叫任青茨姆的藏族姑娘尤为特别。这部纪录片的主海报,正是竹内亮和她在香格里拉的天幕下席地而坐的定格。
《再会长江》主海报
十年前的云南香格里拉,年仅十八岁的茨姆身穿藏袍,在家门口抱着一只羊羔招呼游客合影,青涩而腼腆。就这样,她与竹内亮的镜头偶然相遇。
茨姆来自一个传统的藏族家庭,她没有去过外面的城市,婚姻也是由父母安排。“天上是不是有飞机的路?”“一百多层的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すげえ(日语口语,惊人的、厉害的)是好看的意思吗?”随着交流的深入,这名少女纯真的好奇不禁让竹内亮动容。几天后,在摄制组的邀请下,住在长江上游的茨姆一家,第一次看到了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
十年后,竹内亮决定再次回到香格里拉寻找茨姆。随着车辆的行进,荧幕画面中出现了一家高档的藏式民宿,观影现场也开始不断发出惊讶的感叹声。
原来,当时在给摄制组的感谢信中写下“想开一家小客栈”的茨姆,如今正是这家民宿的经营者。与摄制组重逢的茨姆变得成熟而热情,不仅对经营理念侃侃而谈,应对客人电话也游刃有余,这令竹内亮和当年的摄影师连呼“你变了”。
竹内亮和茨姆
茨姆的故事在youtube上已有超过80万播放量,为该纪录片单集最高。点赞最多的评价来自一个中国台湾的摄影师,他写道:“这集看完之后久久不能自已。谢谢导演与摄影师,在这样快速的时代里,还愿意娓娓道来这样一段横跨时间与梦想的故事。”
竹内亮回忆,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观察到最大的变化还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比如说,十年前我邀请茨姆去上海时其实并不顺利,因为在当年,藏族人去外面的城市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但这一次,那时极力反对的茨姆叔叔都说,‘别说是上海,现在带她去国外我都欢迎’。”这次重逢后,竹内亮果然很顺利地邀请到茨姆去自己定居的南京市游玩。
“还真是挺凉的。”在南京长江大桥附近散步时,茨姆不禁弯腰轻抚江水。“这是从香格里拉流过来的。”竹内亮对她说。
作为串联起“再会”二字的重要角色,导演竹内亮的变化,也被尽数展现在纪录片画面中。
在青海的长江源头,竹内亮遭遇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不禁调侃自己“上一次扛着摄像机,这一次抱着氧气瓶”;在重庆江边,他自然地跟“棒棒(码头搬运工)”们搭话,一口流利的中文让他得以深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在南京秦淮河上,他表示,自己早已没了最初看到中国风格建筑的兴奋,反而感到安心,因为现在“完全是看自己家的感觉”。
《再会长江》中,竹内亮和货车司机一起吃饭
十年前,已在日本拥有稳定生活的竹内亮说服了妻子赵萍,举家移居到赵萍的故乡南京,开始拍摄独立纪录片。竹内亮做导演,专注创作,赵萍就担任他的制片人,管理公司。两人不仅是恩爱的夫妻,也是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
从连续7年保持更新的微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到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点赞的《好久不见,武汉》等中国抗疫“三部曲”,再到这次在日本获得不俗反响的《再会长江》,事业上的成功,也在为竹内亮的创作不断带去新的可能。
“我最开心的是,能拍的人更多了,能做的事情也更多了。”说着,他随意勾勒出了一段规律而陡峭的波形,这代表了他来到中国后的心态变化。“很乱,因为我一直在挑战新的题材。”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中的竹内亮
过去一年,竹内亮为拍摄《华为的100个面孔》,在两个月内跨越中东、非洲、拉美11个国家,记录下海外华为员工的故事;他前往广东,在《我在广东》微纪录片里讲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外国人与广东的缘分;他还创新性地在网上募集投稿,以“接单”的形式为故事主人公拍摄一对一的微纪录片《可以拍拍我吗》。
竹内亮内心的神秘鼓点,指向的是对于职业的热爱与对世界的好奇。“拍纪录片有三种快乐,”说起对职业的看法,竹内亮的语调变得明快起来。“第一种快乐是通过拍摄认识不同的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第二种快乐是创作本身,因为构图与剪辑的过程其实就像小孩子做玩具;第三种快乐则是在作品播出之后收到观众的反馈,这种互动很有意思。”
“其实我们还是在做十年前做的事情,只是地方不同了。”赵萍表示。“还有,拉赞助容易一些了。”竹内亮坦率地补充道。
《走近大凉山》剧照
谈到在这十年间对自己改变最大的人,竹内亮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女儿的名字。“我以前是很典型的日本人,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工作,所以也经常被她(赵萍)骂”,他说,“女儿出生之后,虽然工作也忙,但我会尽量把时间留给家庭。”
一双中日混血的儿女也成为了竹内亮一直坚持拍摄中国的重要理由。他表示,“中国有许多有魅力的地方、有意思的人、有趣的文化,我想让更多在日华人的孩子客观地认识现在的中国。”
做一个喜欢拍中国的日本人并不容易。
在竹内亮东京电影周的宣传网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住在法国,拍摄的是介绍法国文化的作品,应该不会被说成‘法国政府的间谍’吧。”
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竹内亮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说我是日本间谍,到处拍中国的地方;日本网友又说我是中国间谍,讨好中国政府。”竹内亮认为,这些网络上的指摘,大多没有建立在了解他过往经历和作品的基础上,也是很正常的事。
因此,他希望通过《再会长江》等影片,让更多日本观众看到真实的中国。
《再会长江》剧照
什么才是真实的中国?在竹内亮看来,拍“真实”非常简单。“不带着目的去引导,看到什么拍什么、播出什么就可以了。”同时,他也强调,“真实是非常主观的,我拍出来的只是几个人的真实,肯定无法代表中国,因为中国有14亿个真实。”
主观的真实,这或许是对竹内亮创作风格的一个不错的概括。与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不同,竹内亮善于将自身的经历与拍摄主题结合,以陌生化的视角观察中国社会,也经常亲自出镜与主人公进行互动。以异乡人的身份与之共情。“拍摄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信赖关系。我出镜的话,会让故事更真实、更好玩,不是为了出名。”他说。
《镜头里的中国》里的竹内亮
正值盛夏,电影周告一段落后,竹内亮已经启程北海道,拍摄新的作品《纵贯日本》。在这部纪录片中,他将用两个月的时间,带着家人进行一场从北海道到冲绳的房车旅行,寻找“日本第一唯一”。他说,在疫情收束后,他想将如今的日本展现给中国观众,也展现给一直住在中国的女儿。
无论是沿着长江横贯中国,还是沿着岛屿纵贯日本,竹内亮的纪录片一如既往地以其特有的生动与随性,拨开意义与偏见的云雾,去触达着一段段具体的生活。
“别人怎么说都无所谓,我现在对我做的事情非常有自信。”竹内亮坚定地说。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排版 | 菲菲
日本虽然不是传统的移民国家,但是它却是一个非常欢迎和接受新移民的国家。在众多发达国家中,也是属于比较方便移民的目的国。先说个前提,移民,不代表你放弃了你本国的国籍,而是你拿到可以让你在这个国家长期居住的通行证,可以给自己还有家人未来多一份选择。移民日本,有以下的几个优势:第一,日本和中国非常近,一般两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就可以到达。
unit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一、词组the best radio station 最好的无线电台comfortable seats 舒适的椅子big screens 大屏幕friendly service 友好的服务new movies 新电影close to home 离家近
前言各位在日本生活的朋友们,无论你来日本多久了,我想多多少少都还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日语能力。你知道如何在离你最近的地方找到免费的日语学习资源吗?这篇文章就来告诉你!我们会一一讨论以下几个方面。免费学日语首选公共部门举办的日语沙龙以高知县为例看看日语沙龙的举办模式本人推荐日语沙龙的理由如何查找离你最近的日语沙龙
在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点赞”!方便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内容、增加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前言》—●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如印度)的移民儿童的肥胖率高于来自高收入国家(如澳大利亚)的儿童。婴儿喂养习惯是预防儿童肥胖的关键可改变危险因素。这项研究比较了婴儿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引入其他液体和固体的时间,印度出生的母亲与居住在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出生的母亲。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511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90后,辽宁抚顺人,来日本10年了。我的人生可谓一路奇葩,小时候压抑得要死,上高中突然语言天赋爆发,成了社交牛逼症;上大学时,因为会唱歌成了校园红人,凭一部老人机泡到了校花;大学毕业后,靠倒卖内裤也过得很滋润;到日本后,更是靠卖肉夹馍一月赚10万!只是人生跌宕起伏,我在日本遇到了一个漂亮女孩子,原以为是真爱,可她就是买买买,她妈妈更是狮子大开口,上来跟我要1000万!
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拥有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是著名的国际大洋航线的枢纽,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起着沟通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作用,交通便利。新加坡被称为是亚洲经济中心,那么如何注册新加坡公司呢?图|源于爱设计为什么要注册新加坡公司?1、经商环境好新加坡是亚洲的经济中心,注册一个新加坡公司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打造国际品牌,营造良好的经商范围。
有关日本政府将把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凤凰卫视记者直击福岛高辐射区,那里的辐射相当于东京100倍。而多年来检测核辐射的当地人说,福岛核事故远未结束,他们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另外,在核电站旁的小渔港,有渔民称,至今走不出核灾带来的噩梦。排放核污染水后,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凤凰直击高辐射区,福岛人:核灾未结束
我国刑法采用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并重的规定方式。属人管辖是对属地管辖的补充,主要针对的就是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根据属人管辖原则,只要是中国公民触犯了中国刑法,不论犯罪行为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我国都有管辖权。中国公民在境外,只要犯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就应适用我国刑法。下面给大家分三种情况详细讲解,请参考。
导语:非洲地区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的原因,经济产业市场的发展相对较落后。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尽管面临艰苦的生活条件,依然有大量中国男人选择前往非洲务工,甚至不愿回国。在本文中,我们将揭示背后的现实原因:生活成本低、创业就业机会多以及婚姻问题。这些因素促使他们远赴非洲,谋求更好的未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细节。
现如今中国单身男儿有点“多”呀,姑娘们根本不够分,有些人为了能找到媳妇,漂洋过海到了海外,最终不少了人还是娶到了洋媳妇,让很多单身狗们羡慕不已,其中娶到越南、缅甸、俄罗斯的姑娘最多,可能是邻国的原因吧,还有娶到其他国家的姑娘也不少,比如中东、欧洲等国家的姑娘,就连非洲国家的黑人姑娘也不少娶,但有一个国家的姑娘,却很少听到有中国人娶,这个国家就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