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迪特福特镇从1928年起就有过中国春节的风俗,不过时至今日,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外仍无法弄明白农历、生肖、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玩法”,他们就在每年2月随便选一天隆重庆祝,可见德国百姓对团圆佳节的热情。
春节的魅力和吸引力散播到了世界各地,外国友人眼里的春节是什么样呢?他们了解哪些传统风俗呢?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2016年2月,一部由中英联合制作的《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的纪录片登陆bbc,它以平实、生动的视角带外国人走入了中国春节的细枝末节。时至今日,它仍是外国人了解中国节庆的典范佳作。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主题图 视频截图
该纪录片由《回家》《团圆》《欢庆》3集组成。来自英国的记者和主持人跟随着中国百姓,经历春运,到哈尔滨观冰灯、到河北蔚县看“打树花”、南下云南看金丝猴、又跟着北京人逛市场、吃火锅、学包饺子、到香港看舞龙舞狮,寻访云南花市……可以说,过了一个相当地道的中国新年。
英国主持人们在哈尔滨冰城、在中国百姓家里吃饭,在昆明花市采访 视频截图
根据2016年3月英国《邮报》的报道,纪录片在英国相当受欢迎,每集平均观看次数超过155万。
中国洲际电影公司的制作人杨健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与英国同行合作是一个很好的经验,看到了外国工作人员的专业和勤奋。像是深受观众好评的“打树花”,这项传统的庆祝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500年的一个河北小镇,它需要表演者播撒融化的金属来创造类似烟花的视觉效果,中英团队积极高效地合作拍摄,把这项濒危的艺术完整地展现给更多人。
“打树花”动图 视频截图
“英国团队做了很多研究,他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而很多并不为中国人所熟知”,杨健说。全系列纪录片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研究,在中国10个城市和省份进行了巡回拍摄。中国观众对该片也给出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2。英国主持人凯特·汉布尔、安特·安德斯特和“毛茸茸的摩托骑士”(大卫·迈尔斯和西蒙·金)都是老将,还有一位华裔主持人陆思敬,他们自然、机智、灵活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赞许。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可在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收看。
返乡潮:2009年春节广州站纪实
2009年,日本nhk 拍摄了一部90分钟的关于“春运”的纪录片,他们在广州火车站,与形形色色的返乡人和游客一起体会了“回家”的真谛。
当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大量工厂,仅广东地区就由5000家工厂倒闭,连带导致了生意惨淡、工人收入下降以及大量失业人口。可不管如何,大家都觉得“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人山人海的广州火车站广场 视频截图
镜头里的广州火车站广场,一眼望去人山人海。旁白里介绍了当年的春运实况,“今年的返乡潮规模将创造历史记录”。日本摄制组深入了不少细节,比如车站广场上一群“小红帽”大学生义工,每天来车站帮忙的有500人,他们为乘客指路、帮助他们通过行李安检,更好地维护秩序。
热心帮忙的大学生义工 视频截图
同时,另一重独特的人际关系也被镜头捕捉了下来。拥有不同故乡、不同车票时间、在不同工厂打工的人,一起在广场候车,变成了一段有趣的“车站交友记”。
一起在车站广场候车的打工族 视频截图
即将出发的乘客会把铺在地上当坐垫的报纸、保暖用的被子留给继续候车的人,他们和新朋友握手告别,祝福对方新年快乐。
新朋友短暂相逢后握手告别 视频截图
摄制组登上了一趟从广州驶往重庆的列车,车厢里的百态也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当拥挤程度达到极限时,摄像机也难以移动,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乘务员仍推着售货服务车在工作,“再怎样拥挤,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一句画外音让观众也感觉到了暖心。
乘客在车内相谈甚欢、吃盒饭,孩子开心地拍摄车外的风景 视频截图
日本团队跟拍了一个回乡家庭,李家人抵达重庆后换了2次车,又搭了一程小船,历经了50个小时抵达了祖母家。一家人共同祭祖祈福,共享团圆饭的场景温馨得让人忘却了远途的疲惫。
回到重庆山区老家的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视频截图
纪录片最后的一组镜头,也让人最难忘。除夕夜,还在候车的人在广场上看显示屏里的春节联欢晚会;仍在列车上的乘客和乘务员一起欢呼“新年快乐”……
列车上的乘客和乘务员一起喜迎新年 视频截图
这是一部集欢笑和泪水、艰辛与幸福的纪录片。用如今的视觉标准,它或许画质太差了,但那份回家的滋味,仍如此真实动人。
《返乡潮:2009年春节广州站纪实》可在网易公开课上观看。
ted talk中国生肖的那些事
2016年,来自中国台湾的薛晓岚(shaolan hsueh)发表了一场名为“中国生肖的那些事”的ted演讲,她开门见山地就说:“也许你不相信中国的生肖,但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受它影响,你最好还是知道一些相关的知识比较好”。
薛晓岚在ted talk演讲“中国生肖的那些事”视频截图
其实现在普遍认知的计算生肖方法源于北宋,以农历新年(大年初一)为起点,所以生肖也是中国春节的重要“知识点”,对老外来说,确实要了解一下。
西方人有12星座,把一年分成12个月,中国生肖是以动物命名的一个12年的循环。从鼠开始,以猪结尾。但它绝不仅仅是12个动物排排位置,它的实用性和影响力很大。
生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在起名、婚介、生育以及人际交往等各种情境下的表现。比如西方人敏感的年龄问题,比起直接问岁数,问对方的生肖则相对显得礼貌和婉转。中国人相信某些生肖与其他生肖比较好相处,薛晓岚讲了一些生肖好恶的民俗。
中国生肖之相生相克 视频截图
她列举了不太“受欢迎”的羊和虎为例,说:“根据 bbc和中国政府的官方消息,2015年1月迎来了剖腹产的高潮,因为那是马年最后一个月,大家避免‘不祥’的属羊的孩子,赶着要生下来”。随即,她也分享对当年世界福布斯财富榜前300位的生肖调查,有趣的是,属相是羊和虎的人数反而在前两位。
属羊的名人们 视频截图
台下时不时发出笑声,老外们也都明白,这就和西方星座预测运势一样,相信与否,只要自己觉得开心就好。
台下认真听讲的外国观众
比较有意思的是,薛晓岚指出,近几十年来,投资市场出现了根据生肖来做重大决定的风潮,也有很多中国人依照自己生肖运势来进行投资。
中国生肖运势评估和道琼斯指数实际表现的数据对照 视频截图
《ted talk中国生肖的那些事》可在b站观看。
“如何在增强中国对国际人才吸引力的同时,应对出现的机遇和挑战,这是当下亟待研究的问题之一。不仅要引进短缺人才、防止流失人才,更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019年7月13日,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何宪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人才流动和国际移民学术研讨会上这样表示。
我们中国人喜欢称外国人为老外、歪国仁。那他们是如何称呼中国的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称呼都有所不同。有的以我国的朝代称呼我们,有的以民族称呼我们,还有的以畅销海外的产品称呼我们。这些具体的称呼到底是什么呢?中亚与东欧部分地区称呼中国为契丹。英语中也有cathay。cathay与汉语契丹的发音极其相近。
文 | 神盾科普局编辑 |神盾科普局有网友提问:假如让美国大爷体验中国挖掘机,他是否愿意拿美元购买?结果让人不可思议。挖掘机制造哪家强?除了中国还有谁?短短40年的时间,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成为了世界工程机械大国,成功踏入世界顶尖水平,看到这,网友不禁想问:中国的挖掘机老美会不会购买?嘿,你还别说,大型挖掘机咱不知道,但小型家用迷你挖掘机还真有美国大爷购买,买之前他从不相信中国的技术,因此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果然他收到货后,
7月18日,千万网红老外克里斯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了一段视频,对外宣布与山东女友的婚讯。克里斯写道,终于,我的家人来到中国。终于,我们举办了期待已久的婚礼。感谢双方父母祝福和支持,如果说我们是两只小鸟,你们就是一片森林,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我们一定会长久的幸福下去。而他成为中国女婿的消息一出,粉丝们纷纷留言恭喜。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交通运输工具983.1万次,出入境人员1.68亿人次,其中内地居民8027.6万人次,港澳台居民7490万人次,外国人843.8万人次。出入境人员仅达到20219年的50.1%,其中外国人出入境数量更是暴跌到疫情前的17.3%!我知道,看到这个题目,有的朋友会说,外国人不来有啥了不起,我们还不欢迎呢!
thereis a way for foreigners to live in chinalong-term without dealing with yearly visa bureaucracy (for tenyears at least). you’ll need to be serious about staying inchina, and meet some stringent criteria. but if you do, you gain manyother benefits that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经历了百年国耻和西方欺凌,导致国人自信心受挫。然而,如今的中国在西方人眼中展现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强大实力。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科技领域,中国都以其迅猛的发展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真正强大程度。超级大国的崛起中国如今被视为超级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84位真人故事我叫dan,中文名叫唐丹忠。这个名字还是我太太的姥爷给我取的,用了我妻子的姓唐。我的英文名的谐音丹忠则表示忠诚,寄托着岳父对我和妻子这个小家庭的殷切期望。可以说,我的名字颇有中西合璧的味道。我喜欢中国这片土地,更好奇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未来会发生什么的变化。我曾经很不喜欢别人叫我老外,觉得自己被排斥了,可现在,中国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的心也有一半成了中国心。
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逐步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的思想也逐渐打开了原有的桎梏。于是一些传统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从世间磨灭。而对于爱情,对于现代人对于它的追求越老越自由。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而这随着网络的兴起,世界各地的距离越来越近,追求爱情的范围早已不局限于同一国家了。
《条例》引起广泛讨论,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几十亿,其中不乏反对声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刘仕国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正在寻求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动能就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等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条例》作为一个基本的法规,实操层面相关部门后续应出台具体细则进行完善。
外国人入中国籍有身份证吗(外籍人士加入中国籍后,如何获得身份证)
外国人在中国的存款如何汇出中国(兑换额度、存取限额、出入境和国外取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