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北到南有三大独立入海的河流黄河、长江、珠江,在入海口处形成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我国经济最强的城市群,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到底哪个更强呢?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与西藏接壤的唐古拉山脉北边的各拉丹冬峰,一路东流,在上海入海,全长约6397公里。长江在各段有不同的名称: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长江,通常情况下,宜宾以下长约2821公里的江段称长江。从源头到湖北宜昌,称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之间,称为长江中游;自湖口以东入海的这段,称为长江下游。
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以上海市为龙头,包括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各大城市,区域面积约3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2亿人,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四分之一。长三角经济发达,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中国的“金三角”之称。
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贵、桂、粤、湘、赣等省区及越南东北部,全长2320千米。狭义上的珠江则是广东省内西江、北江、东江三江及下游三角洲诸河的总称,其中西江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及西江等河段所组成;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塬,长468公里;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长520公里。
珠江三角洲面积26820平方公里,珠江在下游有八道口门入海,称为“珠江八门”( 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这八门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自东至西长达450公里的海岸线上。由于珠江八门的发散性,让更多的区域能够通过海路探索外放发展途径,珠江三角洲因此能够发展迅速。
如今在珠三角,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香港、澳门九个城市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都十分迅猛,二者各具优势,不相上下,若硬要比较一下,那哪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更强一些呢?
首先,从区域面积上看,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和合肥为副中心,涵盖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辐射的范围要比珠三角更大些。而珠三角基本上都局限在广东一省之内,除了广州和深圳两大核心外,还有佛山、珠海和汕尾等城市,但是对粤东、粤西的辐射并不是很强。
其次,从交通区位上看,长三角除了铁路、公路外,还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更容易沿江向对西部地区施加影响,向东可以通过出海口走向世界。珠三角的交通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庞大的港口吞吐量上,香港和深圳港都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再次,从发展潜力上看,珠三角有广州和深圳两大核心,但仍显“后继不足”,其余城市都未形成规模。长三角以上海为龙头,形成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都市圈,“圈圈相扣”,后劲十足。
最后,从发展战略上看,长三角东邻东北亚,是亚太地区的国际窗口,是一带一路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桥头堡。珠三角背靠香港、澳门,虽然吸引外资方面优势突出,但是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能否将大湾区打造成创新型的国际湾区,将决定着珠三角的前景。
总之,长三角、珠三角各具优势,也各有各的不足之处,很难说清到底孰优孰劣,哪个更强,你觉得呢?
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实质合作的3.0阶段,区域协同指数有何进展?11月7日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27.6万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4.1%,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达到24.2%。长三角地区人均gdp达到11.74万元,是全国人均gdp的1.45倍。
自古江浙不分家:江苏和浙江共同打造世界级长三角南京头条 - 近年来,江苏和浙江这两个同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省份备受瞩目。虽然江苏拥有更好的地理环境和较早的发展优势,但浙江以其活跃的民营经济和强劲的追赶势头也广受赞誉。正如宁波gdp即将逼近南京一样,我们可以期待这两个地方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打造世界级的长三角。
江西融入长三角,再添一条“大动脉”。央视新闻消息,6月8日起,昌景黄高铁全线进入静态验收阶段,距离全线开通运营更进一步。昌景黄高铁西起江西南昌,经景德镇,东至安徽黄山,全长289.9公里,桥隧比85.92%,全线设10个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昌景黄高铁建成运行后,江西的赣北地区与皖南地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不仅促进江西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和人员流动,还将促进江西省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并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争相打造宜居之都,向世人展现自己的独特风貌。在这些城市中,有四个城市备受瞩目,它们是南京、西安、成都和杭州。这四个城市拥有很高的生活品质,房价也相对较低,各方面消费也很合理,是全国最宜居的四个城市。南京南京,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因其卓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而备受青睐。
我国从北到南有三大独立入海的河流黄河、长江、珠江,在入海口处形成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我国经济最强的城市群,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到底哪个更强呢?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与西藏接壤的唐古拉山脉北边的各拉丹冬峰,一路东流,在上海入海,全长约6397公里。
留学回国人员如何落户上海?长宁区人才服务中心时常会收到这样的咨询。今天“宁宁”为大家整理了留学生落户的相关政策问答→小虹是一位毕业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的90后留学回国硕士,5年前,他学成回国后,来到了上海,现在在区域内一家航空服务企业工作,工作、生活、收入等各方面都比较稳定,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萌生了想要落户上海的心愿。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四年,三省一市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跨域协同提速。数据显示,2021年长三角地区gdp在全国占比达到24.1%,研发经费投入在全国占比达到29.8%,进出口总额达到14.1万亿元,占到全国的36.1%,同比2018年增长了27.7%。长三角全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到8.1%,高于全国增速3.2个百分点。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一个国家层面的大发展战略规划,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3省1市的大部分地区,一共有27座城市。中央给予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为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定位。在2022年我国发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规划中,长三角城市群27个兄弟城市中,有一些城市被中央确定为国际性和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北方人如果定居长三角地区,哪个城市比较宜居?这个问题需要从社会科学的多个角度进行考虑。首先,考虑地理环境方面。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湿润气候、平原地貌和多河流、水网密布等特点使得该地区非常适合居住。其次,需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为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拥有全国最高的城市化率和人均gdp水平,在这里工作生活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6月25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1—5月全省经济运行简况》。至此,长三角三省一市1—5月“经济账单”全部出炉。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今年以来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引人关注。作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重要一极,翻看这本长三角1—5月“成绩单”,什么是最值得关注的“经济要素”?答案无疑是“需求”。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构成的社会总需求,其复苏进度,很大程度上能够管窥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之变,从而看见“率先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的成色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