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安徽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合肥市、阜阳市、安庆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安徽省的滁州市。滁州市是安徽省下辖的16个地级市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的重要城市。目前,滁州市总人口400万,合计下辖了8个区县。那么,滁州市8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
首先,我们聊聊安徽省的基本情况。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华东地区的省份。近年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省会合肥市,发展速度非常惊人,超越了一系列老牌省会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字,安徽省总人口6100多万人。在我国各个省份中,6000万人口以上的省份,并不是太多。
2021年,安徽省的gdp总量超越了4.2万亿,从人均经济计算,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安徽省由皖南、皖北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地域的差异,皖北与皖南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皖北的口音、因素、风俗等方面,更加接近中原文化或者齐鲁文化。皖南的建筑风格、饮食等方面,则属于标准的江淮文化,例如皖北与皖南的美食,存在很大的差异。
目前,安徽省总计下辖了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马鞍山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芜湖市、亳州市、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黄山市。其中,省会合肥市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万亿gdp城市之一。
滁州市是安徽省的重要城市,也是安徽省16个地级市之一。在华东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都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滁州市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有“江淮保障、金陵锁钥”的美誉。在古代历史上,属于保障江南安全的重要屏障。滁州是淮南江北地区中,离南京最近的险要地方,是南京的一道屏障,滁州城西郊12.5公里处的清流关,则是北方政权进出南京的兵家必争之地。
2021年,滁州市总人口400万。2021年,滁州市gdp总量3360多亿,人均经济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目前,滁州市下辖了2个区、2个县级市、4个县,合计8个区县,分别是:琅琊区、南谯区、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凤阳县、天长县级市、明光县级市。其中,天长县级市非常有意思,隶属于滁州,但周围三个方向都隶属于江苏省。
那么,滁州市8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区划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完善和调整,基本上形成了内陆各省的框架格局。清朝统治初期,撤销了明朝时期的南直隶,组建了江南省。但是,江南省人口众多、水网密布、面积辽阔、经济发达,并不利于管理。康熙皇帝在位的第6年,江南省被撤销,组建了江苏省、安徽省。
截止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安徽省形成了8个府、5个直隶州的区划格局,分别是: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六安州、泗洲、和州、滁州、广德州。当时,滁州作为直隶州,下辖了2个县,分别是:全椒县、来安县。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安徽省的地理位置重要,各地军阀相互进攻,对安徽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部分地区的旱灾、水灾,百姓们的日子很苦。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阶段。出于实际管理的需要,安徽省被临时撤销,组建了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
行署区属于50年代的临时性区划,相当于各个省份。50年代,除了上述几个行署区以外,我国还陆续组建了川北行署区、陕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等几个行署区。起初,滁县专区下辖了9个县,分别是:滁县、来安县、全椒县、天长县、定远县、凤阳县、嘉山县、江浦县、盱眙县。建国初期,江苏省的江浦县,曾经临时划入了滁县专区管理。
不过,1952年,被滁县专区管理了3年的江浦县,重新还给了江苏省。过分复杂的区划,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管理。1952年,皖北、皖南行署区合并,重新组建了安徽省。随后,安徽省各个专区的区划,进行了全面调整。1955年,出于治理洪泽湖的考虑,滁县专区的盱眙县,划入了江苏省管理。截止这个时候,滁县专区下辖了8个县。
分别是:滁县、来安县、全椒县、天长县、定远县、凤阳县、嘉山县、肥东县。1956年,滁县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蚌埠专区管理。此时,蚌埠专区管理了10多个县,管理范围非常大。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交通、通讯水平有限,下辖的区县太多,并不利于管理和建设。1961年,安徽省重新组建了滁县专区,仍然管理原来的8个县。
1965年,安徽省重新组建了巢湖专区。滁县专区下辖的肥东县,划入了巢湖专区管理,管理范围调整为7个县。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调整为地区以后,滁县专区调整为滁县地区。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开始了区划调整。
1982年,滁县地区的滁县被撤销,组建了滁州县级市,滁县地区下辖了1个县级市、6个县。80年代,滁州地区的发展很快。进入90年代以后,1992年12月,滁县地区被撤销,组建了滁州地级市。同时,滁州县级市被撤销,组建了琅琊区、南谯区。加上外围的天长县、来安县、金椒县、定远县、凤阳县、嘉山县,合计有8个区县。
在90年代,天长县、嘉山县被先后撤销,组建了县级市。截止90年代末期,滁州市2个区、2个县级市、4个县的区划格局,已经彻底形成。在近年来的发展格局中,滁州市与南京市的互动性非常强。
当然,出于发展经济的实际考虑,进入21世纪以后,滁州市陆续组建了琅琊新区、经开区、苏滁高新区等几个新区。不过,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区,情况特殊,一般不会计算在内。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在安徽省滁州市8个县级行政区中,有一个县既是市内人口最多的,还是市内面积最大的,它就是今天要说的定远县了。定远县户籍总人口约98万,常住人口约78万,幅员面积约2998平方公里,号称是皖东地区人口最多和面积最大的县。定远区位优越,县境大部分和省会合肥市接壤,自古就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的美誉。定远交通便捷,京沪高铁、 淮南铁路、合蚌公路、合徐高速公路及其淮南连接线穿境而过,距南京、合肥等周边大中城市仅约1小时左右车程,到上海约6小时车程。
安徽第二大城市,芜湖市,看看这城市建设和环境处于什么水平芜湖市位于中国东部,是安徽省的第二大城市。作为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芜湖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本文将重点探讨芜湖市的城市建设和环境状况,以了解这座城市目前的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城市建设1. 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
滁州,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也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也一个拥有近400万常住人口规模的城市,2021年,滁州实现gdp3360多亿元。是安徽省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星城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滁州的崛起也离不开中央的重点建设和支持。你知道为了建设滁州,中央都从兄弟省份和城市迁来了哪些总部单位吗?
在华夏文明的灿烂星河中,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我们回望中医药的历史,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人,承载着民族记忆,担当着文化传承,而“中华药都”安徽亳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片诞生了神医华佗,有着1800多年中药种植、加工、贸易历史的土地,依托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传统与现代交相辉印的发展之路。
明朝初年的大移民又称洪武大移民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我们熟悉的瓦屑坝、山西洪洞它们一南一北构成了明朝初年巨大的移民集散地(明初移民图,参考《中国移民史》)(山西洪洞大槐树公园,摄影师@太白雪)安徽地跨南北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地从移民来源上看淮河两岸地区
5月26日-28日“山川共情 文脉同源”宁滁安三地文化探寻网络主题活动成功圆满举办↓↓↓滁州,冲上热搜!(←点击查看)活动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南京太仆寺为什么在滁州”“关于朱元璋的那些传说”“从中都城到中华门”“600年前的凤阳人一直在”等话题开展研讨交流第一期第二期精彩发言摘编已于近日推出↓↓↓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身为三峡移民的他,正要将自己的家搬往另一处,不久后他的祖屋即将沉入水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6月8日,安徽省发改委网发布安徽省淮河一般行蓄洪区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审核前公示。据公示,安徽省淮河一般行蓄洪区工程规划区域:本工程主要涉及阜阳市的颍上县;淮南市的谢家集区、田家庵区、寿县和毛集实验区;合肥市的长丰县;宿州市的埇桥区、灵璧县等4市8个县(区)的14个乡镇57个行政村(社居委)。
皖东明珠滁州市风光若论近几年来安徽省的城市中,谁的发展速度最快,谁的变化日新月异,谁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熟悉安徽情况的人肯定会告诉你,那就是滁州。2021年,滁州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2.1亿元,稳居安徽第三城的位置。要是换在十年前,这还是一个奋斗目标,美丽的梦而已。如今的滁州,户籍人口454万人,常住人口399万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全国百强城市。
滁州市:风景秀美的宜居之地"滁州市:谁说安徽只有黄山?" 这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标题。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宜居之地。从卫星地图航拍视角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繁华和美丽。滁州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达到405.0万人,这个数字令人瞠目结舌。与人口密度相比,滁州市的土地资源丰富,天然资源也十分丰富。